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2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红楼巷里故事多,老工商之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6 1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美满姻缘
    张兴家从汉口坐上火车一路北行,到郑州转车向西行驶,过西安穿兰州再向西,越走越荒凉,何时能到新疆?新疆是个什幺样子谁也不知道。一车箱转业战士都失去往日的笑脸,特别是和张兴家一块在步校学习的人,都想不明白正学着学着咋突然转业了呢?而且是遥远荒凉的新疆,想不通就高兴不起来,尽管有政工干部讲政策,说笑话,领唱歌,但心中的纠结还是没完全解开。火车出甘肃进入新疆到一个叫尾亚的地方,就是火车的终点站了。张兴家从火车窗子四处一望,茫茫戈壁一望无边,他的心一下子凉到脚底板。可转念一想,第一批来解放新疆的战士,是靠两条腿进疆的,我坐火车进疆比他们强多了。在排队走下火车时,空旷荒漠上冷风刺脸的车站上,震天动地的锣鼓声响彻天空,几十条巨大的红横幅,在风中呼拉拉响,上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欢迎新战友屯垦戍边,保卫边防,建设社会主义新新疆>!下车后就以车箱为一队集合点名宣布分配单位,一排排汽车己有序排好,农一师,农二师等等一字排开,张兴家分到了建工师,立即有人欢迎分到建工师的人上车。   
    汽车五花八门,张兴家乘座的那辆,他后来才知道叫嘎斯六九,苏联造的。车箱上支了铁架子蒙了蓬布挡风,上车后行李当座垫,他分配坐车箱中间,两行人背靠背,还得和坐靠车箱边上的人两腿交叉才行,一坐下就动弹不了,一车人好象挤到了一块。他想去朝鲜也没这幺挤,可车开动走了一会,颠颠晃晃竞摇晃的宽松了许多,大家这才算松了松筋骨。一路颠簸穿越过荒凉的戈壁,篷布能档住风可挡不住沙尘,第一站吃饭的地方叫七角井,下了车都是满脸沙尘,谁也看出真面目,只有两只眼珠子在转动。
   三天后终于到了乌鲁木齐,张兴家觉得这里很好,终于有水洗脸擦身了。休息了两天分配方案宣布了,他被分到了机运处。机运处属建工师直管,地址在一个叫九寨沟的地方,离市区很远,看起来很荒凉,不远处有个生产队.树木农作物都有,早晚炊烟袅袅升起,尽显人间烟火,生机昂然和内地没什么两样。机运处占地很大,四周以树作墙圈了起来,大门修的宽大.上边用钢筋焊了个弧形造型,上面是用铁皮剪出的一行鲜红的大字: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工师机运处。门两边站着持枪的警卫,院内停的和进进出出的车辆外人半天也数不清,只有门前登记检查的人心中有数。他对分配开始很满意,没让他抡砍土镘去开荒种地,进了建工师住城里。可机运处分配他去油库当警卫排长,他心里不痛快了,我是正牌的中卫军衔,给我个排长太不公平。后后来听说机运处政委是位老革命,官至付师职。处长是9.25起义的运输师的师长,机运处的家底基本是他带过来的,他这才心气平和了。
    从武汉步校,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他人生第四次大转折。第一次转折是家被土匪灭门 ,他和妈被抢进匪窝,那时他年令小,只知道害怕。第二次大转折是他逃出匪窝,九死一生找到了游击队,获得了新生,他感到很幸运。第三次是他参加了志愿军。第四次就是这次转业,思想一时没转过弯,心灵的煎熬时间最久。
   想不通就慢慢去想通吧,军人就是无条件服从,党员就是时刻听从党召唤!
   可他做梦也没想到,他在机运处这里收获了,他一生的爱情和幸福!记得好象有这么一句话,无心裁柳柳成行。
    张兴家当时还没想娶妻成家的事,可爱突然叩开了他的心。他当时在油库从事保卫工作,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松懈,他本又是个责任心极强的人,带着一个排的人何敢大意,虽对当排长心里不痛快,但作为党员他能说什么?只能尽职尽心的干好。
    他的这份爱来得突然,也很意外。
    女的名叫王倩,湖北武汉人,是机运处子弟小学的一名老师。说起她的身世,可以说是从天上突然掉到地下坑里。她生在一个耕读之家,祖辈出过一个举人,到他父亲这一代,家道还没完全中落。可她父亲不善农耕,把家交管家打理,自已甩手当了名教师,所以王倩也算出自书香之家。她能上到高中毕业,也是女孩中很少见的了。可她爸的一个决定,却害得她惨遭痛苦和磨难。1948年解放军巳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正准备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全中国。她父亲包办把她嫁他结过金兰谱好友的儿子,当时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位连长。1949年4月解放军打过了长江,她的那位连长正在遥远的新疆服役,是死是活谁也不知道,但是王倩肚里有个国民党连长的孩子,这事大家又都知道,她的厄运随着解放的炮声也就开始了。地主家庭,国民党军官太太,还生了个国民党军官的孽子,管制,批判,改造自不可少,要不是因为有个孩子,她真想一死了却残生。
    直到有一天她意外的听到,新疆的国民党军队全部和平起义了,才又燃起她生活的希望。
    可这毕竞是听说没有实据,只能心里高兴还不敢去找街道居委会说。直到从她教书的父亲那里得到到包尔汉,陶峙岳二人通电起义的电文.,她才有勇气去居委会。她去了就说:我男人跟陶峙岳将军起义了,现在我也应该算革命军人家属了。
   可接待她的那人阶级觉悟特高,警惕性特灵敏,竞说:陶峙岳将军是带十万人起义了,可也有少部分顽固份子还在顽抗,你男人属那一部分还得调查实。不过可暂缓对你的管制,自已好好学习,为新中国做些事。这个答复王倩巳十分满意,但那一天能核实清只有天知道。新疆遥远在西天边边上,到底有多远她也不知道,但她有文化学过地理,在地图上量量有一万多里。她想既然她男人当兵能走到那里,她也能走到那里,寻夫心切,又想尽快摆脱眼前的困境,决心带上儿子去新疆寻夫,她身上有以前丈夫给的个地址。但当时外出要开证明信,老百姓叫路条,没路条寸步难行。可街道居委会不给她开,理由是没查实她丈夫身份,单位不能开。没办法只好去找她父亲,她父亲想了两天,冒险回乡下老家通过族人从乡里开了张路条,王倩有了路条心中有了底气,但也不敢声张,怕再节外生枝遇到麻烦走不成,就请假说去娘家看生病的娘,偷偷的带上儿子坐上去郑州的火车走了。      
    火车到郑州转去西安的车,一路转火车又转汽车,一路向西距实现心中的美好梦想越来越近。什么路途遥远,戈壁荒滩,风沙冷寒,对她都不是什么困难,因她心中有团火,眼前有盏灯。当汽车终于在乌鲁木齐一个叫碾子沟的地方停下时,她觉得有到了家的感觉。下车得先寻个住的地方,一打听向东走不远过扬子江路就是黑龙江路,左边路口有个小旅馆,吃住方便价钱还低。果然这地方离汽车站很近,所以生意很好。住进去才知道这里是通铺,几十个人挤在一个土打坑上,幸好坑中间放了根木头把男女算是分开。她何曾见过男女这样混居的事情?可事己至此也别无选择,她忽然想到适者生存这句话,从武汉到新疆不就是为生存吗?这些人和自己一样,也是为生存而来的吧?住的条件虽不好,总比坐汽车上强多了,人家都能睡我为啥不行?不就是是一夜的事吗,父亲常教育她,人要有向高处走的心气,也要能处在什么条件下随着什么条件活。一夜很快过去,天亮了房子人各奔东西而去。
    她和儿子吃了早饭,拿出她丈夫以前给她的地址向老板打听。老板是个厚道人,接过来一看吃惊的看着她说:这个地方是有,以前确实是国民党军队的兵营。可1949年9月25日陶峙岳将军宣布起义后,国民党的军队都被整编了,你男人整编那去了,恐怕得去新疆军区司令部,或者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这两个地方去查查看。
    王倩一听忙问:这两个地方离这里远吗?
    说远也不是太远,都在北门那地方,可你带个孩子也得走好大一会。
   那这两个司令部,我先到那个司令部去好呢?
   这我也说不准,我猜应该先去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好点吧,国民党兵起义的都编到这里了,反正这两个司令部都在北门,离的也不远,都去问问也好。你把重物件先放这里,你问到个准信再来取,从武汉万里之外来寻夫,还带个孩子,真不容易,也实在难得。我给你画个图,按图走顺得多,也少走弯路。老板边画着边说着:你看从这里一出门向右一拐就扬子江路,直直的向东走到红山商场向南走,不远是西大桥,过西大桥不转弯直直的向南,靠左边就能看到司令部的大牌子。
    王倩千思万谢,带上孩子临出门时,老板递给一个小烤饼,说把这个小油馕拿上孩子饿了吃。王倩早上吃过,知道很好吃,但不知道叫馕,只能再次感谢。王倩带孩子沿着扬子江路向东走去,这条路也算条大街道,可比武汉的差多了,卫生不好坑坑洼洼,直到看见三层楼的红山商场,悬着的心才算落下。向南一拐走不远右边是人民公园,西大桥就紧挨着人民公园。她以为西大桥有多大呢?原来只是座木桥。她无心观这看那,.一门心思的向北门走,问了几个人,都说不远了前面就是。她开始偏着头向东看,心里忘了一切,只想着快点看到大牌子。当他一眼看见一个大门边挂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大牌子时,她立即神清气爽,心无比敞亮,长出一口气,暗暗喊了声终于找到啦!
    大门前有两位持枪站岗的警卫,王倩走到跟前小心翼翼心跳着说明来意,一个警卫叫她等着,进一个小房子去打电话。不一会出来说:进去吧,进一楼有登记的,登记完会带你去接待处的。王倩的心忐忑不安,怎幺也控制不住慌乱的跳动。进了一楼门厅里有张桌子,一男一女军容整洁威严的坐那里。王倩说明来意,掏出他丈夫给的地址和老家开的路条,两人看完作了登记,那女的说:左边第一个门就是接待处,你去吧。
    王倩进了接待处,里面坐着两男一女,一位男的胖胖的有50岁左右,那一男一女都很年轻,那女的起身说道:大姐你先坐下喝杯水,还带着个孩子真不容易。
    王倩稳定下情绪,静了下心,觉得好象见到了亲人,未开口巳泪水直流。先说她从武汉带儿子来寻夫艰难历程,又掏出路条和地址递过去。那女被它的历程和情绪所感动有些动容,把路条和地址交给那位长者看,赵处长,这个女同志万里寻夫,真是情真意深,你先看看这个,我再详细问问登记一下。
   登记如下;
        王倩,家庭出身地主,现年26岁,高中毕,有一子名张杰,夫张家庆,在新疆当兵,起义后没了音信,来新疆寻找。赵处长听了汇报后,起身先亲切的摸着张杰的头说:这孩子长的真喜欢人,跟你妈来找爸也受苦了,小王同志,到这里算到家了。不过你提供的只有住址,没有部队番号,起义后张家庆同志编那去了,还待查实。不过你不用着急,.很快会查到的。小李,中午你带她母子去招待所吃个饭,再开个房间,晚上搬过来住,联系方便有啥事也好照顾。
   王倩听到二人称自已同志,又听赵处长叫张家庆同志,一下子觉得一家人都参加了革命,激动的热泪直流,想收也收不住。
   王倩母子搬进招待所条件好了,心情好了,多年被人冷眼相对的日子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好日子马上就来到了。正在她梦想着未来好日子如何过时,第四天却从天上降下一声炸雷般的恶耗,把她美好的梦彻底击的粉碎。那天中午赵处长和姓李的女同志,走进她母子住的房间,先是嘘寒问暖,逗逗张杰,赵处长和气亲热象自已长辈,王倩一下子觉得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但凭女人第六感官,她似乎觉得气氛好象那里有点不太对劲。果然赵处长委惋的转了话题。小王同志,根据你提供的资料,查到了你丈夫的部队,1949年9月25日通电起义时,张家庆在起的前五天,执行任务去南疆途中遇沙尘暴,他和二十几人一起被埋进了沙子。他所在的部队起义后一部分编进兵团建工帅,一部分编进农六师,张家庆那个营编进建工师机运处。刚说到此王倩巳哭的昏了过去,,,,,,
    停了许久待王倩情绪稍微稳定了点,赵处长才继续说:小王同志,你也别太难过了,事情巳发生那是个意外,咱们无力挽回,还是要面对现实。张家庆是起义前几天意外死的,所以在9.25起义的名单中没有他,就不能算加入了革命队伍。但考虑到他所在的部队都起义了,他要不遇意外死亡,肯定也会起义加入革命队伍,所以不定他为反革命。你遇到的这特殊情况,我们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后,研究后决定按特殊情况处理,如果你要回武汉,我们给发路费。如果你要留下来,给你安排适当的工作,最后还是由你自已决定。但我们接待处是欢迎你留下来,和我们共同建设新疆!
   最后王倩决定留下来,开始自已的新生活!她被安排到建工师机运处子弟小学当老师。
   张兴家到机运处时,王倩巳在机运处子弟小学工作了两年。她身高近1.7米婷婷玉立,脸盘姣洁,眉目清秀,教学认真负责,成为子弟小学的优秀教师,也是教师中最能吸引男人眼球的姣姣者之一。追她的人自然不少,主动牵线搭桥者也大有人在,可她两年多的时间内,仍然没下定再嫁的决心。她的考虑也很现实,一是家庭出身不好,前夫又没准确定性,年令相当条件好的人有顾虑,她也怕形响人家,更怕婚后不能平等相处。二是她带着个孩子,怕再嫁后孩子受气。三是也有几个男子保证,绝对不计较这些,可年令最少是大她十岁以上,有一位后勤主任甚至大他20岁,可她还不到30岁,好日子刚刚开始,最后决心养大儿子再说。
  她是这样定了,但她必竞是朵鲜艳的花,是花就能招惹来蝴蝶和蜜蜂。蜜蜂总围着转心里烦自不必说,更可怕的是一旦防护不当,被一只毒蜂蜇一下可怎么办?自已又没有保护自已的有效办法,只能生活在谨小慎微的心神不安之中,夜里常常在梦中惊醒。有时她竞想为啥妈把她生这么漂亮,要丑了也不会有这些烦心事了。
   和张兴家一次意外的相遇,让她心动了。
   6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机运处召开了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颁奖后举办了联谊会。张兴家和王倩都是先进工作者,联谊会时工会有意把男女交叉安排座位,也是有意叫男女交朋友,张兴家有幸挨着王倩坐。他从没和女人紧挨着坐过,也没这么近距离的靠着一个女人,更没正眼看见过这幺一位漂亮顺眼的女人,当时他虽心动但还没想法,只是心却不由自主的跳了起来。他本就不善言谈,只能心跳着胸背渗汗,正襟挺腰两眼平视向前坐那里。王倩开始也没当回事,坐在一块就坐在一块摆,又不认识那有啥?可她也想到了工会这次的有意安排,可男的不开口自己说啥?张兴家可没想到这一层,就这么挺直腰板坐着盯着舞台。
    最后还是王倩先开了口:同志,你在那单位上班?
    油库警卫排。
    我是子弟学校的。话到此打住了。
    张兴家没理解这是人家主动跟自己打招呼,仍是直直的坐着。
    王倩想这人是真不会说话,还是没跟女人说过话,亦或是不想跟自己说话?想到此又主动出击:同志,老家是那里的?
    四川。
    贵姓?
    我叫张兴家。
    王倩的心一下子跳了出来,张兴家!张家庆,咋这么巧?她的心再也不平静了。
    张兴家的心回去后才跳了起来,这一跳自已竞控制不住了,王倩的身影总在眼前不时的闪来闪去。他暗暗骂自已:这是咋啦?象丢了魂一样,真他妈没出息。他成长的经历除母爱外再没其它女人爰过他,稍大又进了土匪窝,妈想爱又受到限制,抗美援朝几年也不可能往这方面想,上步校时更不敢想,转业分配了新工作,没站稳脚干出成绩还是不敢想,这次偶遇王倩,竞不由自主的想,娶个老婆也好。想归想,可他不知咋办,只能喑暗受煎熬。
   王倩心里也不好受,自听到张兴家这三个字后,不知咋的她一子和前天张家庆联系到了一块,难道这个张兴家是上天安排来接替前夫张家庆的?女人爱想入非非,有时又容易为情左右,一旦心生爱意,就可能一根筋向前走下去。王倩仅凭二人同姓,名字中又都有个家字,在其它情况都不了解的情况下,竞想主动进攻试一试。同时她也想到自已带个孩子,条件相应的低人一大截,只有自己放低身价主动争取才行。
    有了这个想法,她反反复复前前后后考虑了几天,终于鼓足勇气找校长谈了自巳的想法。这位女校长是位起义军官的老婆,听王倩一说,心里想你终于想嫁人了。就问:你了解张兴家吗?
   不了解。
   那你咋叫我去帮你了解他的情况?
   五一联谊会时坐在一起,见过一面。
   谈了些啥?
   啥也没谈。
   那咋想起找我牵线?
   感觉他挺好,你是领导。
    校长笑了,过去给你介绍好几个,一个也没成。现在凭一面感觉竞看上了一个,愿你的感觉不会错。我帮你了解一下,行的话帮你牵个线。
   一周后校长找到王倩,把了解的张兴家情况说了说。挡案上显示他是个孤儿,17岁参加志愿军,在朝鲜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回国后1955年授中卫军衔,后进武汉步校上学,59年转业分配到这里。现在任排长,亨受付连待遇。是党员,文化不高,末婚,比你小两岁。你看如何?
   王倩很激动,张兴家出身好,共产党员,革命军人,这都可以保护自巳。就说:只要他不嫌我是二婚,出身不好,带个孩子,又比他大两岁,我同意。
   校长找到工会的人,请他们出面牵线当红娘,半年后两人领了结证。
   张兴家准备简单举行个婚礼,学校,工会,油库也都有此意。但最终没办,他们都被王倩说服了,当然首先是说服了张兴家。王倩说:孩子巳懂事了,一直跟他说来新疆是找他爸的,现在举行婚礼,对他的伤害有多大?不如说终于找到了他爸,正巧两家都姓张,你就是他亲爸多好。张兴家不但同意,而且还说自己文化太低,好多事想不全面,以后一切听她的。张兴家说不办了,其他人还能说啥。
   王倩对张兴家的理解,千恩万谢,相信自已没看错人。
   1962年6月,机运处动员报名支农稳边,说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地区边民外逃,要从兵团抽调人员进入。张兴家跟王倩招呼都没打,就报了名。王倩不想离开乌鲁木齐,但张兴家的理由让她心服口服,还打内心里感谢。他说:我是党员,必须报名。孩子在这里早晚都会知道我是个后爹,不如远离这里,去个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到他长大成人了再告诉他。王倩一听,感动的泪水直流。
   最后张兴家和王倩被分配到塔城县东风人民公社,张兴家参于重组公社领导班子和各生产队班子的工作,王倩进公社中学,至此在东风人民公社安了家。
   当时正是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最难过的日子,物质乏馈漫延全国。可塔城历来就是乌鲁木齐的粮仓,肉库,油缶,相对而言这里没出现挨饿的人。东风公社又是塔城县的粮仓,自然不缺吃的。张兴家住的院子,是外逃的一个付社长的家,占地近三亩,五间正房,两间偏房,一间库房,一间煤棚子,还有牛羊圈,院里有口井,有果树花草。王倩长这么大那见过这幺大的院子,这幺多房子,高兴的一时手足无措,五间正房三口人住竟不知咋安排。张兴家第一感觉竞是,这幺大的院子,这家人咋不知道种菜?真他妈的懒!
     张兴家和公社的工作人员,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健全完善村级领导班子,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查清外逃人口和他们的社会关系,及造成的损失,稳定社会秩序。他一工作起来就忘了家,大都是去那村吃住就在那村,十天半月也不回家。王倩带孩子两人住这么个大院子,心里十分害怕,但也亳无办法。直到工作告一段落,正式宣布公社领导班子成员时,张兴家没进班子,而是任命为东风公社工商管理所付所长。
    这是他第三次想不通。第一次是转业,第二次是在机远处油库当排长。不过王倩觉得很好,他就不用下村住户了,可以守家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80 收起 理由
水清木青 + 8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2-3-6 18:45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有些抻长,但挺有趣,很接地气儿。
板凳
发表于 2022-3-6 18:46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寻夫令人感动,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好归处,好人有好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3-6 21:22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有缘千里也相投啊
4
发表于 2022-3-6 21:24 | 只看该作者
静电老师小说里的人物都是真人真事吧,来龙去脉很清楚,也很详实。
5
发表于 2022-3-25 10:12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看大哥的文章了,看了还是感人至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27 05: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