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81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五律孤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孤平是不是指含韵脚的句子,也就是2468句,不能只有2个平声字。
1357句不按此说,要不然首字可平可仄就变成必须平声才合乎要求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2:3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感觉五律要求最严,五字八句需要注意的很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2:44 | 只看该作者
五律类型一:平起不入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五律类型二:平起入韵
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晚晴 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回,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五律类型三:仄起不入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五律类型四: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60 收起 理由
山色空蒙 + 6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2:45 | 只看该作者
朋友说我说的对
4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2:51 | 只看该作者
那也不对呀,右边只能平,为什么标注可平可仄,难道要坳句吗
5
发表于 2021-1-21 1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1-21 13:02 编辑

孤平
所属类别 :其他文学相关



孤平有两种定义。一般所奉的是现代诗律学者王力的定义。孤平自古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唐宋时没有,直至到清代乾隆以前也还没有。

一派即如王力所述(简称甲派),孤平的定义是,韵句中除韵之外只有一个平声字。由乙派所定义的孤平就会有很多种实例,任何位置,只要是两仄夹一平,就是犯孤平,如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这种拗句在古人的诗中出现之多,使人觉得它根本就不是拗句

两大派系折叠各派争论
       现代学者里,如果王力算是甲派理论的代表,启功或可算是乙派理论的代表。启功在他的《诗文声律论稿》中多次提到孤平,引几则如下:

"律句中忌'孤平',是从来相传的口诀,但没有解释的注文,也没说哪个字的位置例外。如果有人看到'孤'字而推论到句首句尾的单个平声也要避忌,岂不大错?因为'孤平'实指一平被两仄所夹处,句子首尾的单平并不在内。"

"君至石头驿 ('头'字孤平)"

"往日用钱禁私铸 ('私'字孤平)"

"如果己处(引者注:五言第四字或七言第六字)孤平被两仄所夹,或孤仄被两平所夹,都是非律的。"

有那么多的犯孤平的实例,怎么好写诗呢?所以就有了拗救的律法。相对而言,诗律上对韵句的要求比出句更严格,韵句中,又由左向右至韵字,一字比一字严格。所以出句可以宽一些,允许有拗句,即使有犯孤平,也不算严重。这种出句犯孤平的情况虽然不严重,但也不能完全被忽视,所以就出现了救。救不是光救孤平,但救孤平的情况占了很大比例。

甲派于是有一种说法,既然叫拗句,就不叫犯孤平。这是一种混淆的说法,因为犯孤平其实只是拗句中的一种而已。但乙派还是比较容忍这种说法,不是很严格地限制出句中的犯孤平,条件是有足够的补救。补救的方法有同句补救,如平平仄平仄;对句补救,如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或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于是两派都把重点放在韵句上。除了甲派所定义的犯孤平的情况外,乙派定义还多了一种情况,仄平仄仄仄平平,也算犯孤平。

清代学者赵执信有《声调谱》,很能作为诗律讨论的依据。赵执信在《声调谱》里,也没有关于孤平的定义。在提到仄平仄仄平的句式时他说:

"仄平仄仄平则古诗矣。此格人多不知者,由一三五不论二语误之也。"

另外,关于出句仄仄仄平仄的句式,他这样说:

"起句仄仄仄平仄和平仄仄平仄,唐人亦有此调,但下句必须用三平或四平,如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是也。"

"上句第三字平,下句第三字可仄;若上句第三字仄,下句第三字断宜平。此在首联,唐人亦有不拘者,若二联则必不容不严矣。"

赵执信似乎颇支持乙派观点的,一是并没有关于孤平的定义;二是关于上句属孤平的,下句必须要救。

赵执信没有关于孤平的定义,使我更确信唐宋时并没有关于孤平的定义。旁证于宋代的《诗人玉屑》(宋.魏庆之)和明代的《唐音癸签》(明.胡震亨),我几乎可以下结论了。《诗人玉屑》和《唐音癸签》都是关于诗的专著,在述及诗病时,从未提及孤平的定义,都只提到"八病"之说,而"八病"俱与孤平无关。诗的八病详见后附。

为什么犯孤平失律呢?不是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

说法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到律诗的基本要求,律诗最基本的要求是尽可能多用平声,少用仄声,以使诗读来高亢清朗。这个基本要求不仅对整首诗而言,而且也对单句而言,所以犯孤仄可以,犯孤平不行。如平平平仄平,是合律的;而仄仄仄平仄,却是出律的。

关于特拗平平仄平仄。这种拗句在古人的诗中出现之多,使人觉得它根本就不是拗句。最近有学人用计算机统计,平平仄平仄的句式比仄仄仄平仄和平仄仄平仄出现的次数还多。也证实了我原来的估计。有人说这种句式是杜甫首创的,开始我也信以为真,后来发现王维早有了。对于这个拗句,有两个情况是必须注意的。一是对句必须是仄仄仄平平,或平仄仄平平;二是句子不能写成:仄平仄平仄。第一字绝不能是仄,因为这样就双犯孤平了。

附:

五言诗的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平头:第一字与第六字同声,第二字与第七字同声

上尾:第五字与第十字同声

蜂腰:第二字与第四字同声

鹤膝:第五字与第十五字同声

大韵:与韵相犯,一联中有与韵同音者

小韵:除韵外,一联中有相犯同音者

旁纽:一联中有同韵母而同声调者,如田延连

正纽:一联中有同韵母而不同声调者,如壬荏衽




6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3:02 | 只看该作者

五律类型四:仄起入韵
⊙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48句第一个字为什么标注可平可仄,只要仄就是孤平呀
7
发表于 2021-1-21 13: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3:20 | 只看该作者
山色空蒙 发表于 2021-1-21 12:59
孤平
所属类别 :其他文学相关

已经足够解惑,谢谢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3:22 | 只看该作者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1-1-21 13:10
昨天我也问了师傅
闺蜜说的正是

是韵脚句子讲孤平,而且还是2仄夹平算,仄仄仄平平,不算孤平。五律第一次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2-19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