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63|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徐艳丽《七律•品茶》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8-10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品诗如品茶,品茶如品禅。著名诗人徐艳丽老师一首《七律•品茶》,清新逸美,婉约有致,开宗明义道出了茶情、茶缘、茶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茶艺、茶香、茶道相辅相成,茶心、诗心、禅心浑然一体。首联“一品茶红”直接点题,生动形象的把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展示在读者面前,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目光,吊起了读者的胃口。武夷山红茶,就像革命老区武夷山一样驰名遐迩。“任由春露带春烟”将其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刻画的淋漓尽致。正是武夷山的山川、土壤和历史孕育了名茶,雨露、云雾和传统滋润了茶品。
    “银壶煮透千重浪,工艺传承四百年。”,颔联,诗人通过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笔触,把正山茶业四百多年的红茶文化与制作技艺传承一语道破。“银壶煮透”,愈煮愈浓,煮出红茶天然花香、香而不烈、细而含蓄、醇厚甘爽、喉韵明显、汤色橙清的品性和韵味。“千重浪”更是匠心独运,激发起读者一睹为快、先品为快的欲望。“工艺传承四百年”朴实无华,不加修饰,对正山茶业工艺之独特、历史之悠久进行了注解,通过诗句把人们带入久远的年代。
    当初正山堂江氏祖先自中原南迁福建崇安桐木关,开始世代种茶、制茶。明朝后期兵乱,原本做绿茶的茶叶变质发红。江公将茶叶反复揉搓,用当地盛产之马尾松焙制,茶叶在吸收潮湿马尾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松烟后,变得乌黑油润,蕴散出独特的松脂香味,由此红茶始创,正山小种名扬四海,走出国门。几经风雨、几度沉浮,正山茶业走过了几百年的艰辛历程。二十一世纪初期,江氏后人江元勋尝试用优质牙尖为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创新,制作成一款前所未有的高端产品——金骏眉。不仅填补了高端红茶的历史空白,也掀起了一股红茶热潮,带动了国内红茶产业的复兴。于是诗人在颈联写到“金骏眉边无旧恨,正山堂里遇前缘。”,足见作者对正山红茶之情有独钟及其历史知识之渊博,古韵功力之深厚。
   “今生得幸通仙叶,拙笔方能写韵圆。”茶叶誉仙叶,落笔方韵圆。一品正山,此生无悔。道出了诗人对正山红茶的厚爱。尾联为全诗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也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还为诗人的诗心、茶心,诗品、人品做出了诠释。
    心如止水,淡泊情怀,无欲则刚。诗人徐艳丽就像她的网名一样——清风徐来。作为一位企业下岗退休职工、八十年代初期中专学校高材生,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为了传承国粹,弘扬传统文化,创建了嫩江潮诗社。哪怕每月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计,也分文不取,几年来风雨无阻,义务为学员讲授古诗词知识。学员上至古稀翁妪,下到风发少年。从诗盲到诗者,平仄一路,收获四季,多人多次在国内大赛获奖,给诗坛也给文学界带来缕缕清风。
附徐艳丽老师原玉:
七律 品茶
一品茶红一品禅,任由春露带春烟。
银壶煮透千重浪,工艺传承四百年。
金骏眉边无旧恨,正山堂里遇前缘。
今生得幸通仙叶,拙笔方能写韵圆。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40 收起 理由
淡月光 + 60 赞一个!
水清木青 + 8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2-8-10 22:42 | 只看该作者
钓叟的这篇散文,不仅解析了徐艳丽老师的茶诗,还介绍了正山小种的前世今生,让我们在欣赏茶诗的同时,对红茶有了更加系统翔实的了解。
板凳
发表于 2022-8-10 22:46 | 只看该作者
金骏眉大约在2006年前后开始流行,我现在红茶喝的最多的就是金骏眉,喜欢那种略带发酵味道的口感。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08:15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8-10 22:46
金骏眉大约在2006年前后开始流行,我现在红茶喝的最多的就是金骏眉,喜欢那种略带发酵味道的口感。

谢谢点评
4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08:16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2-8-10 22:46
金骏眉大约在2006年前后开始流行,我现在红茶喝的最多的就是金骏眉,喜欢那种略带发酵味道的口感。

见多识广
5
发表于 2022-8-11 10:03 | 只看该作者
古韵讲究唯美,不是谁都能写好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22-8-11 15:22 | 只看该作者
独心 发表于 2022-8-11 10:03
古韵讲究唯美,不是谁都能写好的。

谢谢点评
7
发表于 2022-8-11 21:35 | 只看该作者

得感谢你对散板的大力支持!
8
发表于 2022-8-11 21:36 | 只看该作者

巧啦,我正好喜欢喝金骏眉,所以知道的略微多了点。
9
发表于 2022-8-12 07:02 | 只看该作者
对,茶,是一种淡泊的生活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4 01: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