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不同家庭之中,相信每个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都不一样,一些家庭喜欢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爹”,另外一些家庭则更喜欢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爸爸”。
可如果有人问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或者说“爹”和“爸”究竟有啥区别?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回答上来。
事实上,有关于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回答方式就是将“爹”和“爸”就能理解,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而古人们喜欢称父亲为爹爹,其实更多的是带着美好的愿望在其中。
“父”的由来
无论爹还是爸,上面都有一个父字。
在《说文》之中提到:“父,矩也;家长率叫者。”
这里的意思是说,父亲就是家庭规矩的制定者,教育权力的执掌者,只要父亲出现,家中所有人都必须听从父亲的安排。
尤其是在父系社会期间,当男女地位发生明显变化以后,每当父亲训诫家人之时,别说子女需要听从父亲的训诫,就连母亲也需要反思,自己在生活的过程之中,是否犯下了什么过错。
而在甲骨文之中,父这个字形的由来与寓意,其实就是指拿着木棍或者斧头的人,负责保卫自己生存的家园以及捕猎养活自己的家人。
因此,“斧”与“父”的读音自然十分相似。
久而久之,父亲这个称呼,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中的传统称谓。
“爸”的由来
那么爸爸的爸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其实这主要兴起于南方,大约距今五千到三千年前,蜀地生活着一些十分瘦高的长臂人。
在深山丛林之中,他们的身手异常矫健灵活,能够轻松“巴”在树上(巴:攀附)。
正因如此,等到巴蜀一带越来越为人熟知以后,巴蜀之名也逐渐深入人心。
而父亲的父字下面加上一个巴字,其寓意就是说手持石斧的父亲,是值得依靠的人,这和父亲在一个家庭之中的“身份”、“地位”完全相符。
因此,爸字也就成为了人们的通用语。
当然,那个时候的“爸”读音应该是巴,作一声。谁也不知道,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爸变成了四声。
“爹”的由来
与爸字相同,当我们将爹字拆分以后,自然也能够发现其中的奥秘。
不过对于爹字的由来,现如今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首先是传闻在原始母系社会之中,人们的生活制度是一妻多夫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孩子出生以后,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究竟是谁。
正因如此,父亲也被称之为“多父”。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父与多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以后,爹字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不过对于这一说法,大多数人都表示怀疑,毕竟在原始社会时期,汉字还没有发展完全的时候,人们将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可能性,其实是比较小的。
有意思的是,也有人认为,现如今一些男生好不容易追到自己心仪的女生以后,却意外发现对方已经怀上了别人的孩子,而女方也不太愿意打掉。
因此,男方如果执意做出选择的话,便会被人称为“喜当爹”,而不是“喜当爸”,原因就在于此。
其次,爹的另外一个解释则是,将父与多两个字结合在一起,主要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希望自己的父亲能够多子多福。
尤其是在古代封建社会之中,无论家庭之中现有的子女多少,孩子们都会称自己的父亲为爹,就是带着如此美好的祝愿。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古人会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爹爹了吧。
那么就现代生活来看,为什么称呼父亲为爸爸的家庭逐渐多于爹爹了呢?
这同样有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为了迎合潮流,当不少国家都开始将父亲读成“baba”或者“papa”以后,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家庭也开始让自家小孩子称呼自己的父亲为爸爸。
另外一方面原因则是相较于“爹”的发音来说,小孩子学习“爸”的发音,显然更加简单。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更愿意让自己的小孩子称呼自己为爸爸。
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称呼,其实都只是叫法上的不同,我们每一个人对待父亲的情感,都是一样的。
为了自己的子女与家庭,父亲总是默默付出,当我们终于茁壮成长,父亲却悄然老去。
如果有时间的话,不妨多与父亲交流,些许家长里短,永远让人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