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位诗人各写《春日》同题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2-23 17: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八位诗人各写一首《春日》同题诗,谁的诗能与朱熹诗媲美?

      在伤春悲秋传统上,唐代诗人好像比宋代诗人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同样写姹紫嫣红、山花烂漫的春天,唐代诗人多写“春思”,“春闺”,“春草”,表达思念、愁怨。而宋代诗人则直接一些,更多的是写“春日”,虽然也有怀人思乡、悲愁伤感的情绪,但从流传到今天的《春日》诗来看,写春光烂漫,风光旖旎,宋诗更直接,表达更热烈,常见的几首《春日》诗,当然首推朱熹的诗。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日 宋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诗可以说代表了《春日》诗的最高水平。我们今天推崇这首诗,不仅仅是因为它写出了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春光烂漫、万紫千红,人们耳目一新、欢呼雀跃的景象,更因为它是一首掩盖在写景诗之下的哲理诗,诗人通过写春日美好的景致,表达了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春天本来就是美好的,人人喜爱、盼望的,这首诗更令人耳目一新。读这首诗,我们能够从中读出情趣,读出欣喜,读出春天的美丽,读出诗人感情的热烈。景象是春光明媚,万紫千红;感受是焕然一新,春光无限;意象色彩强烈,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嗅觉。而且诗人是寻有所得,又有获得的欣喜,发现的意外。因此这首诗成为千古名篇自然理所当然,其中“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也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其实,以《春日》为题写诗,唐宋诗人不在少数。唐代的方干、宋雍、韦庄都曾写过,他们的诗虽各有特色,但知之者甚少,显然都不能称之为名篇。

春日 唐 方干
春去春来似有期,日高添睡是归时。
虽将细雨催芦笋,却用东风染柳丝。
重雾已应吞海色,轻霜犹自剉花枝。
此时野客因花醉,醉卧花间应不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日 唐 宋雍
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晓色寒。
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春日 唐 韦庄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
落星楼上吹残角,偃月营中挂夕晖。
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倒是宋代有几位诗人,以《春日》为题写同题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后人的推崇和高度评价,其中尤以秦观和汪藻的诗受人称道。

春日 宋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这首诗写的是雨后春景。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十分惹人喜爱。诗人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庭院一角,摄下了一幅雷雨后晴春晓日的精巧画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诗最大的成功在于拟人手法的运用,描绘出了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通篇具有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景物、现象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摄取力、表现力。在意境上以“春愁”统摄全篇,虽不露一“愁”字,但可从芍药、蔷薇的情态中领悟,又曲折体现了诗人由于宦途艰险而形成的多愁善感的性格。“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两句诗人采用以美人喻花的手法,又加上对仗,简直是美不胜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日 宋 汪藻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这是汪藻的成名作,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三:“此篇一出,便为诗社诸公所称。”桃花出篱,红杏出墙,皆为农村中常见之景。而此处却以清丽之笔写出一个宛如开卷有益人似的桃花。它始而嫣然一笑,令人魂飞;再一细看,花蕊半绽,又似含情脉脉少女。诗虽咏物,却有作者本人的少年心性,其中跃动着青春的脉搏,决不能说它风格轻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春日 宋 晁冲之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惜春诗。全诗四句四景,小溪明净,细雨翻萍,鹅鸭嬉戏,桃花逐水,画面十分鲜明,历历如在目前,令人悠然神往。诗人以鹅鸭“趁桃花”的景象寄自身的感慨,春已去尽,鹅鸭不知,故欢叫追逐,无忧无虑,而人却不同,既知春来,又知春去,落花虽可追,光阴不可回,诗人的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几首宋诗,显然比上面的唐诗水平略高一筹,更不用还有朱熹的诗。在这个主题上,宋诗完胜唐诗。艺术上,秦观的《春日》诗成就最高,但具有婉约特点的他,诗中自带婉约色彩,自然不能与朱熹诗的明快热烈相比。基调上,晁冲之的《春日》诗接近朱熹诗,但仍不能与之相提并论。所以,这些《春日》诗,没有一首能与朱熹的诗相媲美。另外,近代诗人王春礼也写了一首《春日》诗,虽不失为一首佳作,但仍远不及朱熹诗。

春日 王春礼  近代诗人
春花烂漫树吐绿,草长莺飞水涟漪;
放眼苍穹白浪卷,漫天飞絮落无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春日景象:春花烂漫,草长莺飞,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水墨画面。三四两句通过描写远望天空中恰似浪花的白云及身边飞絮飘扬无声落下的情景,流露了作者的无限惜春之情。诗中作者借景抒情,用初春的醉人景象折射出作者心中对此情此景的无限眷恋。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5 07:5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