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暖风熏人醉,一帘烟雨润万物。
细密的雨丝,可以洗去世间一切尘埃,杨柳翠色,清风白云,斑驳年华,一切美好的,不美好的,皆被洗净。
它是文人的诗料,它的美,远胜过万紫千红的华丽盛景。
1.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戴叔伦是中唐时期著名诗人,出身隐士家族,祖父、父亲都是饱学之士,却都不愿入仕,隐居山野。
也许正是因为家族渊源,所以即使戴叔伦也曾入仕为官,但是他的很多诗歌或描写田园风光,山水美景,或抒发隐逸闲适之情。
这首《兰溪棹歌》便是一首十分幽美婉转、清新灵动的山水赞歌,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春夜里,一轮如眉的弯月斜挂在水湾的柳梢上,越中的山色倒映在澄澈如镜的水面上,在月光的映照下,朦胧缥缈,恍如仙境。
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整整三天,溪水猛涨,半夜里,成群的鲤鱼跃出水面,涌上了溪头的浅滩,如此盛景,怎不令人心醉?
2.宋·志南《绝句》
志南是南宋时期的诗僧,生平不详,史书中几乎找不到和他相关的记载。
不过他虽然名气不大,但是这首绝句却足以令他笑傲诗坛,就连一向挑剔的朱熹也十分喜欢这首诗。
这是一首游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春日里,诗人泛舟湖上,靠岸后,他将小舟系在古木荫下,然后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过小桥,一路向东。
他看到了什么呢?只见大片大片的杏花灼灼盛开,一树树杨柳青翠欲滴。
这时,突然下起了小雨,若有若无的雨丝,飘落在杏花上,晕染了明媚的春色。
微风吹过,嫩绿的杨柳轻轻地舞动着,袅娜生姿,美丽极了。
3.唐·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在他留下的诗篇中,成就最高的便是七言绝句,一直为后人所推崇,
这首《江南春》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令人赏心悦目。
春的裙摆掠过大江南北,辽阔的江南大地上,一丛丛绿树掩映着朵朵盛开的红花,几只黄莺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山光水色中,掩映着一座座村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飘扬的酒旗。
细雨蒙蒙,无数的古刹庙堂在一片朦胧中,诉说着从前的繁盛。
有人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借古讽今”,讽刺唐王朝的统治者大兴土木,滥修佛寺,以致民生凋敝,然而我更愿意将此诗当作单纯的写景诗。
雨,是风的缠绵,是花的浪漫,是春的缱绻。
雨过江南,是一段温婉的流光;雨打杏花,是一曲不老的相思;雨落楼台,是一场别样的美丽。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三首雨诗,迷了眼眸,醉了心扉。 作者:解忧诗词
作者简介:
1、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2、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前。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3、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二年(828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