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星堆的秘密:竟和神话传说不谋而合
2021年3月20日
“ 他们的交流,不需要文字,就像巴别塔时代 ”
1929年,农民燕道诚在挖水沟时,发现了三星堆文明。
如今通过碳14测年等科技手段,测算出三星堆遗址大约距今4800年至2600年,属于古蜀文明。
各国考古专家争论了几十年,依然无法破译三星堆中的众多千古之谜,比如它突然消失的原因。学术界有水灾、战争、迁徙等种种推测,却都没有足够证据,甚至有人猜测三星堆遗址来自“外星文明”。
最让人费解的是,三星堆没有出土任何文字资料,要不是找到遗址,甚至没人知道古蜀文明真正存在。
有网友脑洞大开:“有一种可能,他们的交流,不需要文字,就像巴别塔时代!。”
关于古蜀国最著名的诗句是李白《蜀道难》中所写:“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一般人以为这48000岁,是诗仙的浪漫夸张,可西汉杨雄的《蜀王本纪》中写道:“蜀王先王有蚕丛、柏灌、蒲卑、鱼凫、开明五代。从开明以上至蚕丛三万四千岁。”
蚕丛及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位王者,在三星堆遗址发现前,他们就像夸父和女娲一样,只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然而将历史上少见的记录和三星堆的文物对应回去,却可隐隐发现,这也许是真实记录。
A、青铜纵目面具
这是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面具中的最大者,高65厘米,宽138厘米。双眼成圆柱体形状,凸出眼眶外16厘米,高鼻深目、颧面突出、阔嘴大耳,耳上穿孔,不像中原人,倒更像是“老外”。有网友说越看越像带了望远镜的战术头盔,古蜀人制造这奇怪形状的面具用意何在?三星如果真是祭祀坑,那青铜面具唯一的解读,就是纪念某个人,而这副样子就是某人的长相。
东晋的《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历夏、商……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纵目,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石椁为纵目冢也。” 蚕丛,即蚕丛氏,是蜀人的先王。纵目,可能是指眼睛凸出眼眶,就像青铜纵目面具的双目,这是真实的存在?
云南彝文关于“万物的起源”的文献《查姆》中记载:人类最早那一代,只有一只眼,独眼长在脑门心。在洪荒时代和野兽共生,后来抵抗不了自然灾害,在干旱中晒死了。第二代人就是直目人,叫“拉拖”。构木为巢,牛耕种粮。后来灭亡于大洪水。第三代人才是横目人。
另一部彝族民间的创世史诗《梅葛》也有相似记载:......第三代则是两眼朝上的直眼人,后因得罪了天神,被洪水淹死......”
B、三星堆金杖
关于古蜀国是否存在文字,在史籍记载中就有矛盾。《蜀王本纪》记载:“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而《华阳国志》中则说:蜀人“多斑彩文章”。
考古学家在祭祀坑中发现的金杖,长143厘米,直径2.3厘米,重463克,用纯金皮包卷而成,上刻鱼、鸟、人图画,人物为圆脸,嘴呈微笑,头戴“玉冠”,极有可能是位王者。
在古蜀世系表中记载有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蜀王,其中“鱼凫王”与金杖上的图案最为契合,鱼、鸟、人连起来刚好对应“鱼凫王”。有学者把三星堆里的图案、印章等统称为 “巴蜀图语”。但三星堆遗址发现的人工刻画符号只有寥寥,离系统文字的范畴太遥远了。
C、青铜神树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楚辞》和《山海经》描写的都是神话和臆想,直到三星堆古蜀文明遗址被发现、众多迥异的文物出土。
三星堆青铜神树,高达四米,上下三层,每层三根树枝,每枝上有一只太阳神鸟,九只加主干顶部那只,共10只,正好和《楚辞》、 《山海经》中记载的对上。
天有十日,九日居大木之下枝,一日居上枝, 尧使后羿射之,中九日。——《楚辞·招魂》
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海外东经》
远古神话传说中十日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山海经·大荒南经》中有“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十日,每天早晨轮流从东方扶桑神树上升起,化为金乌或太阳神鸟自东向西飞翔,晚上落在西方若木神树上。
在古蜀先民心中,树和人类一样有生命。白族史诗《创世纪》中记载:树木、石头会走路,牛马猪狗鸡鸭飞鸟都会说话。
《吕氏春秋·有始览》云:“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海内经》记载:“南海之内,黑水青水之间。……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
从四川各地出土了数量众多的乌木,其中不乏长30余米,重70余吨的巨木,由此可以推断,上古时代的成都平原及其周遭,必是森林茂密、古树参天。也正是这样,才形成了古蜀人对圣树建木的崇拜。
综上,你还能确定《山海经》《楚辞》等典籍,只是神话传说吗?
提问,三星堆遗址,在哪里发现?
A四川广汉
B湖北荆州
C四川成都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作者:桃花仙人种南瓜
标题:三星堆的秘密:竟和神话传说不谋而合
来源:南瓜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