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05|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群乌鸦噪晚风 诸君齐放好喉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格物怎讲?是什么意思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04:05 | 只看该作者
不会是摆放整齐的意思吧。看了格物,就摆置了一下,小桌放窗台下,钱放钱包里,窗帘白天拉开,夜晚关上。过道里的东西挪了,三面墙有物件,一面墙空着。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16:25 | 只看该作者
扔衣服进洗衣筒的时侯,才发现洗衣粉就一点了,奇怪,感觉也备货了呀,到处翻,物格里翻,洗头膏香皂牙刷牙膏的挺多,翻出来一小箱苹果,也没翻到要用的,只好向超市走去,脚步没那么欢快了。每个月都是开始一天几百,中间按着小于爹的手机发红包,最后一百块也能撑个十来天,激情荡yang,各种花法,天长日久了,也都差不多。
地板
发表于 2021-1-21 17: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21-1-21 19:23 | 只看该作者
格物 - 名词 B 添加义项 ?



所属类别 :词汇




格物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gé wù ,意思是探究万物的规律,格"规律"之意。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之理"的学科,后失传。格物为儒家认识论方法论的重要问题,是三纲八目中"八目"之基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发表于 2021-1-21 1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1-1-21 19:31 编辑

拼音

gé wù

基本解释

格物的意思是推究事物的道理,尊重科学规律,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俗称懂道理讲道理。 一个是在身正诚意的行为上用功,一个只是在知识的累积,相差太远。

折叠引证解释
  • 推究事物原理。①《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②宋苏轼《谢兼侍读表》:"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格物, 文武宪邦。"③明王鏊《震泽长语·经传》:"盖知物之本末始终,而造能得之地,是格物之义也。"④鲁迅《伪自由书·透底》:"于是要知道地球是圆的,人人都要自己去环游地球一周;要制造汽机的,也要先坐在开水壶前格物。"
  • 纠正人的行为。①《三国志·魏志·和洽传》:"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节格物,所失或多。"②唐刘禹锡《天平军节度使厅壁记》:"示菲约以裕人,信赏罚以格物。"《戒本疏》卷一下:"行善所及,各有宪章,名威仪也。威谓容仪可观,仪谓轨度格物。"
  • 清末称西洋自然科学为"格物"。①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旋据总教习丁韪良申称:'单内(俄文书籍图说)天算、地理、格物、医学等书,或六十年前或百馀年前所载,不如新书之详备。'"②严复《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
历史解释
  • 严复《原强》:"二百年来,西洋自测算格物之学大行,制作之精,实为亘古所未有。"
格物《大学》中所言"格物"极为重要,人若欲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格物"是基础是前提是根本性的功夫,是"大学之道"的基石。"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对一个如此重要的哲学教育学范畴,历史上诸家训释聚讼纷纭,却未能刨根问底,彻底诠释,正如北宋司马光所批评的"尽古人之意"。

先秦时代,"格物致知"这句话大概并非特别深奥的语言,故而用不着什么解释。但汉代以降,由于文化断层等原因,人们对它的解释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东汉郑玄为《大学》作注时,对"格物"解释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礼记·大学》,《十三经注疏》本。)这种把"格"字训为"来",将"格物"训为"来善物"、"来恶物"的解释,是有悖于《大学》作者原意的。对此,章太炎曾尖锐地指出,若遵循郑注,则"因果相倒",因为《大学》本文的顺序是"物格而后知至",而郑注以为"知于善深则来善物,知于恶深则来恶物",将"致知"置于"格物"之先,不合经典原义

司马光在《致知在格物》一文中阐释"格物致知"之义时说:"《大学》曰:'致知在格物。'格,犹捍也,御也。能捍御外物,然后能知至道也矣。郑氏以格为来,或者犹未尽古人之意乎!"他以"捍"、"御"训"格",认为人只有捍御外物之扰,然后才能认识大道。在致知思路上明显受到了道家的影响。司马光认定"格"字的意思好象"御"字,而没有解释为什么"格"字会有这种意思。由于缺乏文字学方面的考据,该说略显突兀。他自己不同意郑玄的解释,认为郑说没有彻底弄明白古人的意思,究其实,司马光的解释也并非《大学》本义。

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若曰穷其理云尔。穷理然后足以致知,不穷则不能致也。"[ii][ii]朱熹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大学章句·补传》)程、朱都将"格"解释为与"穷"义近似,即推究、穷尽的意思,亦并没有交待"格"为"穷"的原委。

王阳明说:"意所在之事谓之物;格者,正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六)又说,"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同上)在他看来,格物就是正己意,致知就是致良知,皆纯属内省的功夫。

清初颜元将"格物"之"格"当作"手格猛兽"之"格"、"手格杀之"之"格","乃犯手捶打搓弄之义" (《习斋记余》卷六),是主体对客体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改造活动,其目的是务期实用。

王夫之认为,最切近格物本义的当属方以智质测之学。他说:"密翁(方以智)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唯质测为得之。"[iii][iii]关于质测之学,方以智说:"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螽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iv][iv]方以智"质测"的特点在于,重视实地考究、分类认识、把握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熊十力在《原儒》中论及格物学时说:"假定万殊之物界为实在,而分门别类穷其理者,是为格物学之观点(古之格物学,犹今云科学)。"

统观前贤对于"格物"的诠释,训"格"为"来"、"捍"、"御"、"穷"、"正"等等,一定程度上皆属于猜测,缺乏古文字学方面的刨根问底的考据,尚未达诂。唯有被王夫之所推崇的方以智的"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的质测学方法,近于《大学》"格物"本义。熊十力的"分门别类穷其理"的训释也比较接近经文原义。但是王夫之和熊十力都没有进一步阐明何以"格物"当作此训。看来,要逼近《大学》"格物"之义的本原,还"格物"本来之面目,可以转换研究视角,寻找新的证据。在这方面,小学"右文说"为真正了解"格"字本义,进而把握《大学》"格物"的原貌提供了可能。

是非浅见:《尚书》在前,大学在后。格物关键在格之意,由《尧典》知格者意思为到、充满也后来引申出纵观全貌,宏观总览,细节具知谓穷究之意。在先秦时代,《书》经都通,故无疑问也。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尚书·尧典》

6
发表于 2021-1-21 19:27 | 只看该作者
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当时的"格物致知"与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有关。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水平,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格物致知"便作为认识论的重要问题讨论。他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主要是读书讨论,应事接物之类。其做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在这个从逐渐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中,含有关于人类认识规律的一些合理观点。

朱熹在程颐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认识论及其方法。他说,知在我,理在物,这我、物之别,就是其"主宾之辨",认为连结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朱熹训"格"为至、为尽,至:谓究至事物之理;尽:穷尽之意。他训"物"为事,其范围极广,既包括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亦包括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

他认为格物的途径有多种,上至无极、太极,下至微小的一草一木一昆虫,皆有理,都要去格,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深刻体认。

明代王阳明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他秉承陆九渊的学说,从"心即理"学说出发,认为格物的着手处,应是体认本心。正如陆九渊所言"心接具是理,心即理也",何消外求?明"本心"则明"天理"。故王守仁强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以心外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王阳明的心学凝成四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便是立明本心,为善去恶,知行合一。

到清代,陈沣既概括了朱熹的思想又加以补充,将"格物"之意解释的比较完善系统。他认为"格物"既是对事物本源的精研细查还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亲身实践是最重要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 20:36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我觉得和格律的格的意思差不多,似懂非懂,也说不上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11-27 14: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