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瞿鸿禨,《清史稿》把他和张之洞、荣禄放在一起,列传二百二十四,足以说明他在晚晴政坛的影响力。
《清史稿》里对他描述不多,细看却有意外收获。
1、瞿鸿禨是懂洋务的,这是他和其他儒臣最大的不同,并且主张民间办洋务。《清史稿》记载:鸿禨治事明敏,谙究外交.......自新政议起,兴学、通商、劝工诸政,有司多借端巧取。鸿禨请降旨禁革苛派,任民间自办。
2、瞿鸿禨对军事还颇有研究,在甲午战争时期,还是不是建言献策。
《清史稿》记载:朝鲜战事起,我师出平壤。鸿禨上四路进兵之策,请兼募沿海渔人蜑户编为舟师,使敌备多力分,庶可制胜。日本增兵辽东,鸿禨以敌情叵测,请敕刘坤一、王文韶简练劲旅,不可专任淮军。
3、当然作为儒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打虎除恶”,自然不可少,剧中也有体现,弹劾庆王、袁世凯,整肃吏治。最后,瞿鸿禨输了,输给了庆王、袁世凯,确切的说,输给了慈禧。另外说道瞿鸿禨就不得不说“清流派”和“丁未政潮”,与狼子野心的“北洋派”不同,和固守自封的“顽固派、亲王派”也不一样。以瞿鸿禨为首的“清流派”,名如其人,真如晚晴政坛的一股清流。一心为公、能力不弱。“丁未政潮”就是清流派与北洋派之间的党争。
可惜的是,慈禧老佛爷保的是满清江山,而非中华王朝。在权术斗争上又斗不过庆王、袁世凯,最后却迎来一个“书生末路”。慈禧罢免瞿鸿禨之后,“清流派”退出历史舞台,“亲王派”和“北洋派”成为朝廷的两股主要势力。可想而知,这些成天提笼遛鸟的纨绔子弟,又怎么能是袁世凯的对手呢?这也为后面北洋把持朝政埋下了祸患。
作者:知乎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