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5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节气歌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3-11 17:31 编辑

1、经典例子

此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即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2、二十四节气

节气歌二十四节气中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地球绕太阳旋转视运动一周为360度,分成24等份(最开始的时候是分成12等份),每份15度(大约半月时间)就有一个节气。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6.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14.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19.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3-12 07:33 编辑

3、相关曲目

二十四节气的划定是我国古代天文和气候科学的伟大成就。两千多年来,它在安排和指导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风格各异的《节气歌》。


3.1 七言节气诗

        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3.2 表征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音:qiǎo)来全。

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纳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腊月, 大寒整一年。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3-12 07:34 编辑

3.3 百子节气歌

节气歌

在巴蜀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每句以"子"结尾,描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和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去躲帐主子。


4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3-12 07:35 编辑

3.4 明清节气词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这首弹词可谓匠心独运,不仅文词典雅,巧嵌节气、戏名,而且与当时物候丝丝入扣,浑然一体,闻者无不叫绝。其词云: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好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零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5
 楼主| 发表于 2018-3-11 17:38 | 只看该作者
3.5 北方数九节气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插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6 南方数九节气歌

一九二九相见弗出手;

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筚篥;

四九三十六,夜晚如鹭宿;

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

六九五十四,贫儿争意气;

七九六十三,布衲担头担;

八九七十二,猫儿寻阳地;

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6
发表于 2018-3-11 17:55 | 只看该作者
姐姐分享辛苦
7
发表于 2018-3-11 17:56 | 只看该作者
跟随姐姐的文字学习!谢谢!
8
 楼主| 发表于 2018-3-12 07:36 | 只看该作者
北国睡莲 发表于 2018-3-11 17:56
跟随姐姐的文字学习!谢谢!

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3 15: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