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记] 每日诗作集汇

[复制链接]
87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5:36 |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天上的云朵一会像白衣,一会儿又变得像黑狗,这和世态一样,真是变幻无常;千古以来的功名,就像一堆聚集起来的尘土。好的是悲歌一曲《将进洒》,不妨大家同来共赋李白的《惜余春赋》。
尽管眼前的景色与昔日中原的自然风光、没有什么不同,然而世态剧变,那志趣相投的情谊,还须要我们这一辈人。暮春雨后不知花落了多少,借着酒醉可不受拘管了。

注释
瑞鹧鸪:词牌名,又名“舞春风”等,双调五十六字,上片四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两平韵。
彭德器:生平不详,作者友人。
胡邦衡:即胡铨。
新句:新写的词。
次韵。作旧体诗词的方式之一,也叫步韵,即依照所和诗词中的韵及其用韵的先后次序写。
白衣苍狗:是说天上的浮云一会儿像是白衣,一会儿又变成黑狗,比喻世事变幻不定。
一聚尘:比喻功名就像一堆聚积起来的尘土。
中原:指北宋都城汴京及其附近一带。
臭昧:气类相同,志趣相投。
底数:多少。
8712#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5:37 |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词题中出现的两个人物都是词人的好友。胡铨(字邦衡)是一位遭贬谪的官员,在困厄中依然笔耕不辍,多有兴寄愤慨之语。彭德器亦是一位有胆有识之士,与胡铨志同道合,甘心冒风险为之传递新词。胡铨的词作最终传到张元干手中,激发了他对时局和自身命运的思索,积压的万千愁绪涌上心头,于是有了这首和韵词。
8713#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5:37 |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世事变幻莫测,人的政治理想遭到扼杀,功名变成一堆尘土。下片写眼前景物虽与昔日依旧,但时局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词言短意深,从主客观多方面开解友人,寓郁愤于旷达开朗。

  词的开头“白衣苍狗变浮云”,是从杜甫诗《可叹》中的“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二句得来,相较杜甫的比喻手法,词人直陈白衣苍狗变作浮云,将世事的离奇变幻直接和盘托出,出语惊厥,表达了自己的激愤之情,也无形中创造了阔大的境界。

  紧接着“千古功名”一句,转言词人政治理想的破灭,表现出深深的惋惜喟叹之感。古人有“意气都成一聚尘”的名句,词人在此处夺胎于前人,借前贤的悲慨牢骚,抒发古今一辙的无奈困顿,情感得到了无限的叠加。

  “好是悲歌将进酒”二句进一步借古诗抒发词人对政治上遭受迫害的友人的不平。《将进酒》中抑郁不得志的怨愤意气,《惜余春赋》中念远怀人的伤感氛围,在这首词中叠加呈现,得体且准确,使词作的主旨变得鲜明,词人对于胡铨的深切怀念和对他的不幸遭遇的同情,纤毫毕现,悉达笔端。

  “风光全似中原日,臭味要须我辈人”两句为词人对友人处境的想象,谪人远走僻乡,心中时刻不忘中原,以至于目光所到之处全是家乡的影子。而他回顾身畔,却没有一个志趣相投的朋友,不免落寞孤寂,方知“臭味要须我辈人”,此处臭味即气味,指志趣相投,是词人与友人的隔空应答。两句前者是友人处境,后者是词人心绪,两相交叠,共同融合在词人的想象中。

  末尾两句,词人将思绪转向现实,传达了对时局和自身命运的思考。“雨后飞花知底数”化自杜甫《曲江》中的“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抒写暮春时节对无数落花的惋惜之情,也暗示了南宋朝廷的暗淡前途。

  “醉来赢取自由身”,以情收束,表达词人对友人的劝勉和对自己的安慰。“自由身”是指不受拘束,此时胡铨已失去自由,“自由身”只得从酒醉中赢来,虽然并非真实,但多少是一种安慰。而对于词人来说,虽未受制,但也是不得自由,同样只能在醉后才能有片刻的自我,这一深刻的表述,将困顿的时局和世人的心绪描写得真实传神。
8714#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5:37 | 只看该作者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8715#
 楼主| 发表于 2024-4-29 15:38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8716#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9:32 | 只看该作者
70、仿《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三二村女活泼致,悄语欢愉黄莺啼。本是买酒提壶瓶,一时乐忘真有趣。
吾已大醉酩酊行,借问牧童杏花村。指向古庙溪树处,再转玉桥折山径。
8717#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9:3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

辛弃疾〔宋代〕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8718#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9:32 | 只看该作者
译文
你看三三两两聚在树下的女子是谁?她们笑盈盈在聆听枝上的鸟儿巧语:“你们提壶出来买酒已经耽误这么久,现在婆婆的烙饼烧焦了还不快回去!”
喝得醉醺醺的我已经忘了来时的道路,只能向行人打听自家住何处。行人说:“只管向着古庙那边走,再绕过小溪南面那棵乌桕树就到了。”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载:《花间集》顾夐词,起句有“月照玉楼春漏促”句,又有“柳映玉楼春日晚”句;《尊前集》欧阳炯词,起句有“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为调名。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三三”句:语出柳永《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岸边两两三三,浣纱游女。”
鸣禽枝上语:鸟儿在树枝上鸣叫像人说话一般。
提壶:鸟名,因啼声如“提壶”而得名。王禹偁《初入山闻提壶鸟》:“迁客由来长合醉,不烦幽鸟道提壶。”
婆饼焦:亦是鸟名,因其啼声如“婆饼焦”而得名。梅尧臣《禽言》:“婆饼焦,儿不食。”
“借问”句:向过路人询间自己的家住在哪里。
乌桕(jiù):一种落叶乔木。叶子秋天变红,种子可以制造蜡烛。
8719#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9:33 | 只看该作者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当作于词人初闲居铅山瓢泉时,与《玉楼春·戏赋云山》为同期作品。虽内容各不相同,而谐谑幽默风格一脉相承。
8720#
 楼主| 发表于 2024-4-30 09:33 |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上片写农女买酒,下片写醉汉的醉态,真切地反映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民风民习。词中妙用双关语,把鸟语和写实结合起来,又表现了词人用传神之笔刻画人物的功夫。文字清新活泼,诙谐幽默。

  上片写村女听鸟鸣。不知哪里跑来的年轻女子三三两两聚集树下,悄没声地倾听枝上巧舌如簧的鸟儿啼叫。你听那提壶鸟声声叫“提壶!提壶!”似乎在提醒一个受令出来打酒的女子:还不快买酒回家!更有趣的是那高叫着“婆饼焦!婆饼焦!”的饶舌鸟,似乎是在戏谑另一个贪玩忘归的小媳妇:婆婆已把烙饼烧焦了,还不快去帮忙!词人写到这里打住,下面的情景由读者去想象和补充。也许听完鸟叫后几个女子围着那女子打趣,于是一片追逐笑闹之声,也许女子们将禽语当作玩笑,嘻嘻哈哈继续逗它学舌,也许鸟叫声真的提醒了贪玩忘归者,于是大家互相伸伸舌头,一哄而散……短短四句,的确蕴含了丰富的农村生活的内容。

  下片写词人对农村风光迷而忘返。这种沉迷是用酒醉来体现的。词人边欣赏包括上片所写的动人风光,边将随身携带的酒呷上几口。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词人也不知不觉大醉了。风一吹,他清醒过来,想到应该回家了。可醉眼陶然,辨不清来时的道路了。于是只好向行人去打听。词的末二句,是善良而热情的乡间行人指路的话。指路指得那样耐心,那样认真,真是神态活现。词到这里戛然而止。词人知路后的情景,依然留给读者去想象补充。

  全词语言通俗平易,明白如话,而又含蓄幽默。巧用禽言诗体、拟人手法,又极力渲染主客颠倒情景,写来鲜龙活跳,富有谐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8 01: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