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清木青 于 2018-1-30 22:41 编辑
小人书,学名连环画,我们小时候称之为画书。
画书在我国最早兴起于二十世纪初叶的上海,大多是根据文学作品故事,或取材于现实生活,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据此绘制多页生动的画幅而成。画面一般以线描为主,偶尔也有彩色。现代风行的画书之所以俗称“小人书”或“小书”,是由于故事中的人物画的很小,且读者多为少年儿童,所以才叫“小人书”或“小书”。 又因为画书的体积小,可以揣进口袋里,故而也被称为“口袋书”。也有将电影,戏剧等故事用掇影形式编成连环画的。
那时的小孩子都喜欢看画书,记得我拥有的第一本是烟盒大小折页的画书,以漫画的绘画手法绘制而成,展开后有一尺来长,内容是越南打美国鬼子的,记忆里有美国鬼子掉陷阱里被竹签扎死、踩地雷炸死、被马蜂蜇的满头是包抱头鼠窜的画面。一时间在同院的小伙伴中被争相传阅,等传回到我手里时,画书已经在争抢中多处被撕裂了,令我心疼不已。
那时代画书多为线描画,而且都是毛笔白描。内容无怪乎是依据文学作品故事或者是现实生活题材,记得当时看过的诸如“神笔马良”、“小砍刀的故事” 、“小马倌” 、“东平湖的鸟声” 、“狼牙山五壮士” 、“渔岛怒潮”、“杜泉山”等很多这类的画书。后来依据“杜泉山”改编的革命现代京剧《杜鹃山》,那名字曾令我郁闷了好一阵子。
第一次看画书《三打祝家庄》是在张炉集,好像因是封资修的东西所以被区里集中收缴焚毁,母亲当时随手拿回来这本《三打祝家庄》画书,还有一本竖版的《三国演义》(上)和一本竖版的《西游记》(下)。当时翻看画书时的第一感觉是害怕,里面的人穿着奇异,手拿刀枪,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杀人如宰鸡,直担心里面的人会跳出来找我。还是段叔叔给我解释说这是《水浒》故事,发生在几百年前,里面那偷鸡的时迁家就在我们聊城的高唐县,这才使我慢慢打消了顾虑。回家时就带上那本画书,先是兴高采烈的给小伙伴讲述水浒故事,然后才拿出画书,令小伙伴们看的目瞪口呆。
后来影印本的多了起来,比如:《打击侵略者》、《英雄儿女》、《小兵张嘎》、《地雷战》、《地道战》、《海鹰》、《秘密图纸》、《铁道卫士》等。我那时有了零花钱舍不得买零食吃,都是攒起来去新华书店买画书,然后跟小伙伴交换着看。那时流行借画书看,你看完我看,我看完他看,传来传去有的就找不到主人了。于是好多借来的画书背面就多了几行钢笔字,大多是诸如“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借了不还,再借万难。”之类的警示语,也有极少数放狠话的咒语,“看完快送,不送得病,得病为难,全家死完。”,不过六、七十年代的民风古朴,借书不还据为己有的也只是极少数人而已。
再后来,街上出现了赁画书的地摊儿,主要是在闸口路边和剧院门前的台阶上,一分钱看一本,厚点的要二分钱,允许带两个人一起看。于是乎,兜里一旦有了几分钱,便会约上两个小伙伴一起去看画书。谁花钱谁就坐中间拿着画书,三个人挤靠在一起,脑袋挨着脑袋,一边看一边议论着里面的故事情节,那场景至今仍不时在我脑海中浮现。
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外国漫画及影视动画的出现,画书已不再是少年儿童的唯一至爱。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画书的风光不再,越来越走向“文物”。我至今还保存着一大纸箱几十年前的画书,期间几次搬家时夫人都劝我将其送人或者扔掉,都被我婉言谢绝。在我看来,画书不仅是寓教于乐的少儿读物,更是蕴藏着童年快乐、记录着儿时经历的实物载体,每当我看到它,就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
2018年1月16日
童年趣事(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