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9|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侠客的起源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6 1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天家园里又说起武侠这个话题,跟胡不归和大嘴猴两位先生探讨一二。大嘴猴先生说武侠精神可能在轴心时代就产生,不过我认为,武侠的起源还能追溯到更早。


    历史是个有趣的玩意,各家一个说法,我只是说说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因为我才疏学浅,不能旁征博引,干脆就省去了引注。


    我所认为的武侠源头,在周朝的建立。其实不仅仅是所谓的武侠,如今中国文化、社会结构等等,大多都在周朝就确立了。


    周文王建朝后,创制了封建制度。最高的统治阶层是天子,天子由嫡长子继承,那么嫡系的其他儿子、以及庶出的儿子们怎么安置呢?——分封。


    第一批分封出来的,叫做诸侯。诸侯的爵位,也有诸侯自己的嫡长子继承,其他的儿子们再进行分封。这第二批分封出来的,叫做大夫。


    大夫是最低可以继承的爵位,这就意味着,大夫的嫡长子仍然是大夫,而大夫其他的儿子们就没有爵位了,也不能再向下分封了。这一批人后来形成一个最具活力的阶层,也就是士。


    大夫也是最低有生活保障的阶层,天子、诸侯和大夫都不需要自己劳作,由国家养着,而士阶层则不然,他们需要自己想办法养家糊口。其一,士仍然是贵族,能接受教育,这就有别于百姓,而他们又要和百姓一样劳动,这就能够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灿烂辉煌。


    比如,士阶层里书读得好的,,可以开课讲学,著书立说,其中以诸子为代表。士基层里手艺比较好的,可以创造文艺品、制作钟鼓乐器等。士阶层里口才好的,就到处游说,给人出谋划策,成为座上宾。还有一些人,他们的身体强壮,搏击技巧突出,还会舞剑,他们便是侠的雏形。


    在封建制度里,天下都是一家,什么地方的长官都沾亲带故。但此制度注定不可能长久,因为亲情是可以疏远的,而一代代下去,分封的体系将无比庞大,其结果便是诸侯割据、天子被架空。周朝在经历短暂的安宁后,终于迎来了长久的纷乱。


    而那一批会打架又特有江湖义气的士族们,在治世很难有作为,顶多成为保安队长或武术教练,可在乱世,就会大有作为。这也是司马迁在《史记》里用“侠以武乱禁”作定义的由来。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210 收起 理由
独泊 + 70 很给力!
散步的鱼 + 70 赞一个!
月光紫竹 + 7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36#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2:26 | 只看该作者
独泊 发表于 2014-8-23 1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如此探讨,也即一个生动的学习过程。素素文中思路以制度定阶层,以阶层定天下,最后,引经据典,以“侠以武 .

恰好历史课学过,过了这么久,也不知道说的对不对,谢谢泊哥的鼓励。
35#
发表于 2014-8-23 19:28 | 只看该作者
倚栏听雨 发表于 2014-8-17 2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尚哥哥,穿越回去吧
你要在乱世,我估计江山就你坐了。

嗯嗯,那是一定,一定滴。。。
34#
发表于 2014-8-23 19:27 | 只看该作者
如此探讨,也即一个生动的学习过程。素素文中思路以制度定阶层,以阶层定天下,最后,引经据典,以“侠以武乱禁”来收刀,精彩。
33#
发表于 2014-8-23 19:18 | 只看该作者
乱民出英雄。。。也就是这个理了。
32#
发表于 2014-8-23 19:1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素素,欣赏佳作,献花。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倚栏听雨 于 2014-8-17 21:05 编辑
红尘一僧 发表于 2014-8-17 20: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惜,和尚哥哥没有赶上乱世

和尚哥哥,穿越回去吧
你要在乱世,我估计江山就你坐了。{:57:}
30#
发表于 2014-8-17 20:57 | 只看该作者
倚栏听雨 发表于 2014-8-17 2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和尚哥哥比他们威武多了

可惜,和尚哥哥没有赶上乱世
2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6 |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僧 发表于 2014-8-17 1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而那一批会打架又特有江湖义气的士族们,在治世很难有作为,顶多成为保安队长或武术教练,可在乱世,就会 .

和尚哥哥比他们威武多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7 20:55 |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僧 发表于 2014-8-17 1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精辟!不管史实如何,单就这段论述就令人刮目相看。

谢谢哥哥夸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 04: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