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30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田荒不见种田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赏莲居士 于 2020-11-16 15:04 编辑

“田荒不见种田人”
        湖南大学有一位教授春节回农村老家省亲,按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一首五言诗如下:
    田荒不见种田人
    过年回乡村,归来泪满巾。田荒藏野兔,不见种田人。
    难寻儿时伴,多见老少孙。青壮搓麻将,翁妪带幼孙。
    儿童多留守,未见爹娘亲。偶见两书生,手机玩不停。
    蓝天依旧在,碧水无处寻。乡音虽未改,面容已陌生。
    红砖碧瓦青,豪宅空无人。父母今尤在,病痛缠枯身。
    儿女回故里,盛待如上宾。偷拭双流泪,强忍哽咽声。
    辞别送村口,嘱托一声声。袋箱已塞满,全是故乡情。
    深吸清新气,奔向雾霾城。穿的化纤衣,吃的转基因。
    异乡难留心,家乡难留人。生计迫无奈,年年乡愁情。
    微信盛传这首诗,有人说是“堪比杜甫”,更有推荐者为当前农村的这种状况而痛切。
    杜甫哀叹的是当时百姓的疾苦。我们现在农村的境况则迥然不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看是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的。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的巨大GOP的增长,与中西部农民工离乡背井所作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就拿笔者家乡县而言,80万人口常年有50万在外打工。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起飞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中国特有的打工潮是不可避免的。
    另外,像笔者家乡这样的山区穷县,外出打工是他们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手段。其他致富方式也有,但多年的经验说明,路子少,困难大,见效慢,折腾的多,稳定下来的少,所以至今还是以输出劳动力,作为解决温饱和脱贫的首选办法。
    我每次回乡,乡邻都告诉我,那些房子盖得好的比较富裕的都是“跑广(东)”混得好的。
    农民工外出有必要,那家乡怎么办?
    国家已经谋划了,广大农村的发展趋势是走城镇化的道路。青壮年走了,光留下老幼病残在分散的农村当然不是长久之计。这首诗中所描写的状况,只是暂时的,城镇化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城镇化不能一步到位的过渡时期,势必还不会尽如人意。暂时还留在老家的老幼必然还会独守空楼,孤独而艰难。有条件的搬走了,抱着故土难离之情不肯走的也有,那也无可奈何。
    农村的田地荒了,见不到种田人,就很悲哀吗?我看未必。中国的粮食产量超过了一万四千亿斤,人均已过一千斤,靠的是条件好的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以机械化实现的高产。袁隆平院士培育的新品种,亩产已过三千斤,还有必要把个体农民困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吗?他们不会愿意,外人也不必为他们外出而惋惜。农村的发展趋势是努力改善社会服务,提高家乡父老的幸福指数,而绝不是退回去再走小农经济的道路。
    春节回乡团聚,休闲时搓麻将看手机不足为奇,并不是“不见种田人”的必然结果。
    故敝以为,写农村见闻的文字,带着悲催凄婉的情绪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敝人老家也在湖南农村,也常回乡省亲1993年就写过所见所闻的诗歌:
    七律 * 回乡省亲见闻
    久违乡里踱桥边,访友寻亲辨旧颜。
    新路条条成广径,茅屋栋栋换红砖。
    T V屏侧愁容敛,O K声中秽语连。
    祈望东风重岭越,穷山此地有新天。

    又.
    路沿房舍挤相争,连片红楼着客惊。
    靓女骑车游集市,老倌荷担走荒坪。
    时髦难解光胸背,新事常谈到省城。
    乐侃稀奇山外事,肚皮饱了讲文明。

    见闻相似,却避免了负向能量的渲染。
    “田荒不见种田人”是一个规范的律句,是对联很好的下句,可配上句如:
    功著毋忘打工者;
    田荒不见种田人。
    更进一步写成一首绝句,倒也自然:
    田荒不见种田人,
    老幼稀疏实有因。
    功著何妨多在外,
    三年五载定安民。
    所以我说,“田荒不见种田人”对许多需要脱贫的农村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也许正是农村面貌开始改变的前夜呢。

2020-11-15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240 收起 理由
水清木青 + 80 赞一个!
古越涛 + 60 赞一个!
小雨的节奏 + 10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20-11-16 15:01 | 只看该作者
沙发上奉
板凳
发表于 2020-11-16 15:03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公的华容乡下一片绿油油丰收景象,尽是种田人,现在的大学生都愿意下乡务农呢。
地板
发表于 2020-11-16 15:08 | 只看该作者
不见种田人的担忧还是有的,尤其是说留下老幼病残,留守儿童,或许若干年后,正如居士说的,全民城镇化了,这些问题便会迎刃而解,这确实 有一个过程。
4
发表于 2020-11-16 15:09 | 只看该作者
打开湖南卫视看晚间新闻,全是大学生务农的片子
5
发表于 2020-11-16 15:11 | 只看该作者
乡下比城市热闹,我婆婆就不愿意来城里,他的几个孙女都在乡下,现在有了互联网,自主创业。
6
发表于 2020-11-16 15:13 | 只看该作者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0-11-16 15:03
我老公的华容乡下一片绿油油丰收景象,尽是种田人,现在的大学生都愿意下乡务农呢。

那你也算是岳阳人了哦。华容的田地基本没有荒废,要不是种植了农作物,要不就搞了水产养殖。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15:16 | 只看该作者
天残居士 发表于 2020-11-16 15:13
那你也算是岳阳人了哦。华容的田地基本没有荒废,要不是种植了农作物,要不就搞了水产养殖。

湖大教授的老家,估计也是我们安化那样的山区穷地方,不出去打工,难以脱贫!
8
发表于 2020-11-16 15:21 | 只看该作者
赏莲居士 发表于 2020-11-16 15:16
湖大教授的老家,估计也是我们安化那样的山区穷地方,不出去打工,难以脱贫!

安化这些年变化也很大呀,我到过东平和梅城!安化的擂茶真香!
9
发表于 2020-11-16 15:22 | 只看该作者
天残居士 发表于 2020-11-16 15:13
那你也算是岳阳人了哦。华容的田地基本没有荒废,要不是种植了农作物,要不就搞了水产养殖。

华容的珍珠销往浙江一带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27 09: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