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国人都被一个儿子泯灭人性的作为惊呆了。
5月2日晚上,陕西省靖边县58岁的男子马某,将瘫痪在床的79岁老母亲,用手推车拉出去,埋到了城南一处废弃墓坑内。5月5日,马某的妻子报警。靖边警方突击审讯马某后,立即对该墓坑进行挖掘,成功将墓坑内的老人救出。幸运的是,老人虽然被埋三天,但仍然有生命体征,被及时送医院后抢救过来了。
老人苏醒以后,不是担心自己的身体安危,也不是痛斥儿子的猪狗不如,而是担心儿子会因犯法被判重刑,彰显出一个母亲浓浓的舔犊之情。反观马某的恶行,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汉语中的人字是由一撇一捺组成,一撇代表人性,一捺代表道德,一旦失去了道德的支撑,“人”将不人。
我很想问问那位既为人子且为人父的马某,是不是知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年轻人看见自己的父亲用力拖着一个大篮子,步履蹒跚地在街上走着。当他走近父亲时才看清楚,篮子里坐着他的老祖父。“爸爸,你这是把爷爷带到哪儿去呀?”年轻人问。“我把他带到山谷去”,父亲答到,“他老朽啦,一点用处都没有了。我准备把他扔到峭壁底下去。”“行,爸爸,你快点去吧!”年轻人又补充了一句:“不过你可别把篮子一起扔掉,将来我还要拿它来装你哩。”不知道马某有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将来被自己的儿子所弃养,也象自己的母亲一般孤独地离开人世。
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和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关于孝心的美谈,“老莱子戏彩娱亲”、“周剡子鹿乳奉亲”、“汉董永卖身葬父”、“晋王祥卧冰求鲤”……二十四孝”流传百世,新时期更是有许多可亲可敬的人和可歌可泣的事在感动中国。孔子曰:“孝悌,人之本也。”他将“孝”的内容归纳为“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把”孝”字放在了所有价值之上。古人尚且知道事亲尽孝“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孝经•纪孝行章),生于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学会感恩,懂得感恩父母,敬爱而致恭。
细细想来,人都是由父母孕育而生,天上只有一个太阳,人生亦只有一双生身父母。十月怀胎之时,父母是孩子的世界,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来到世上以后,孩子是父母的世界,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无论健康还是疾病,美丽还是丑陋,富足还是贫穷,子女的喜怒哀乐与父母都息息相关。襁褓中带着母亲体温的乳汁,学步时父亲有力的手臂,晨梦里一声声温柔的呼唤,淋雨后一碗热乎乎的姜汤,寒夜里一次次掖了又掖的被角,晚归时巷口灯下的身影,离家时母亲一遍遍的絮叨,远行时父亲的千叮万嘱……父母的爱如一股涓涓的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儿女干涸的心灵,无声的爱,爱得最为深沉。也许,当我们渐渐长大,慢慢遗忘的时候,父母却会将生活中的这些点点滴滴收藏起来,留待以后细细咀嚼,慢慢品味。也许那些只是一个个不起眼的瞬间,但若诊视,便可能成为永恒。
其实,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并不高,不求大富大贵、大鱼大肉,只要有一个安稳的环境,一个和谐的家庭,粗茶淡饭衣食无忧足矣。
当父母老了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他们含辛茹苦的不易;当他们卧病在床需要照顾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他们一把屎一把尿拉扯自己长大的艰辛;儿时看到好吃的好玩的我们会找父母哭要,受到一丁点委屈也会去找父母撒娇,父母老了时,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去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给父母寂寥的心灵以慰藉?设若我们能拿出一半对自己子女的疼爱,去疼爱自己的父母,相信每一个家庭都会充满天伦之乐。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儿女也应该以崇高的感情去爱自己的父母,将这种感情和谐地结合起来,则能使这个世界四季如春,能使未来的日子灿烂如花。
2020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