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50|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谈] 客家文化之“清明节插桃”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泓夜雨 于 2014-3-31 15:20 编辑

  

  这两天,阳光明媚的南方三月天,飘起了濛濛细雨,气温骤降了,很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味道.再过几天,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缅怀祖先的节日.前几年,清明节不列入法定假期之内,便有市民质疑,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崇洋媚外了,对西方的什么圣诞节,情人节趋之若鹜,却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随着清明节被列入法定假期,我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复苏了.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是唤醒很多陈旧的记忆。想起小时候的清明节,并不太理解是哀伤悼念的节日。只觉得一大群人去山上扫墓踏青,很热闹很好玩,又有糖分,最开心莫过于小孩子了。而客家女人,在清明节有“插桃”的风俗。所谓的“插桃”,就是清明节当天,折一枝桃叶,插在发髻上,再上山去扫墓。以前的客家女人,打扮上很有讲究的,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她是否已婚。很简单,就头发而言,就能分辨了。未婚的女子,梳的是麻花辫子或单辫垂在身后,显得娇俏单纯。已婚的女子,盘发髻在脑后,也叫束发,看起来是成熟纯朴的韵味。

  婚否不同的女子,在清明节的“插桃”上,也很讲究。未婚的女孩子,折一枝桃花,插在辫子上。已婚的女人就折一枝无花的桃叶,插入发髻上.记得小时候,清明节那天,天一亮,我便和村里的小姐妹们,去村里的桃花树下搜罗了.真应了"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两句了.只是当时,我们都不懂这些字句,只是看哪一枝花朵更密,颜色也艳的,折下来,插在辫上.然后,大家互相参照,看怎么弄更好看.清明节,最是桃花灿烂时,插了桃花的我们,真有人比花更俏的感觉.读书后,才知道,有句诗叫做:人面桃花相映红.现在想来,崔护这句诗,似乎是为那时候的我们而作的.而桃花树下,相思而终的女子,与过去的客家女子,传统的专情,也因桃花而扯上了一点关系吧.

  据老一辈所言,清明节的"插桃",是传承了上千年的客家人文风俗,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而其寓意并不是为了好看的.更内在的一层意思,更令这"插桃"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据说,清明节这一天,阴府大开方便之门,让无主的孤魂来到人间觅食.还是单身男的,可在这天上人间寻对象.而“桃”相传有劈邪之作用。在这一天,女子插上桃枝,孤魂便无法近身,就可避免沾上不干净。这又让我想起了钟馗的“桃木剑”了,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吧。当然,这只是一种信仰,求个心安而已。更是迷信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时代在变迁,思想也日新月异,现在,看看留下我成长足迹的地方,成了城非城,村非村,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模样了。当年与我一起插桃花的小姐妹们,各奔东西,再也难见上一面了.再看看淋浴着新社会春风的客家小女孩,再也不像当年的我们,只会梳辫子了,新奇古怪的发型,篷勃着时尚青春的气息。而在这个本应该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季节,再也找不到一棵桃树了.我只能在记忆中,怀想那段远去的,桃花在鬓边飘香的岁月。。。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260 收起 理由
月雪圣妃 + 120 同宗啊
倚栏听雨 + 14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4-3-31 15:21 | 只看该作者
我来啦
板凳
发表于 2014-3-31 15:22 | 只看该作者
还要板凳
地板
发表于 2014-3-31 15:22 | 只看该作者
给那谁抢个位子
4
发表于 2014-3-31 15:2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文开始
5
发表于 2014-3-31 15:26 | 只看该作者
亲爱的,你插上桃花一定很美
6
发表于 2014-3-31 15:31 | 只看该作者
时代在发展,很多传统的习俗已渐渐离我们远去,或许我们也只能在回忆里怀念了。
7
发表于 2014-3-31 15:32 | 只看该作者
有段时间没看到夜雨了,谢谢亲爱的分享的美文。
8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5:39 | 只看该作者
倚栏听雨 发表于 2014-3-31 15: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段时间没看到夜雨了,谢谢亲爱的分享的美文。

抱抱亲爱的素素,最近犯春懒了,什么事都不想做,提不起热情,所以少来了
9
发表于 2014-3-31 15:42 | 只看该作者
客家文化,为什么我不知道?
姐姐是那里人,是客家人吗?又是客家那里的?
哈哈,好像十万个问题出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7 23: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