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故乡的炊烟 于 2022-10-11 20:23 编辑
法国电影《沉静如海》在好评如潮时,我就跟了,当时也被其压抑的氛围、克制的情绪、如诗的道白、会说话的眼睛所折服。一种莫名的情绪在战争、爱情、民族、政治、祖国、侵略中纠结过好一阵子。只恨战争毁灭了生命,毁灭了一切美好。只认为这是一部角度奇特、角色真挚、表演入微、感人至深、值得一看的好电影。对媒间定位其剧情为战争爱情片也基本认可。然而,国庆假期我再次重温此片,又有了另外的感觉,对片子之外的东西做了一些思考,在这里与朋友们分享一下。 首先此片根据法国作家Vercors写于1941的同名小说改编,2004年被法国导演皮埃尔·布特龙搬上银幕,讲述了二战期间一个法国老人和他的孙女与一个德国军官之间的故事。小说当年火不火我没查到相关资料,而电影出来后着实火了一阵。但我敢肯定,二战结束后,在法国人对法奸的愤慨与严惩的状态下,这部小说别说被重视,可能连发表的机会都不会有。尽管作者对战争的反思超乎常人,小说凸显了人性的光芒,可它与时实不协调,与民族情绪相抵触,民众对法西斯、对战争的残暴恨之不及,怎么可能 “见情忘义”、接受这种战争“温情”呢!这样的主题后来能被法国人搬上银幕,一定与世界的政治局势变化影响有关。当然与世界人民对二战认识的不断深化不断理性和不断人性化也有关。可以这么说,用人性去理解战争,战争就不仅是民族、国家、政治的对抗关系了,同样也存在情爱关系。只是各自所占位置不同、分量不同罢了。 其次,在战争状态下说爱情似乎不合乎实际,也不合乎时宜,但不能就此否定爱情的存在。同一阵营的爱情不但值得说,而且要大说而特说。因为它能激发战士们的斗志。但是敌对阵营间生发爱情、爱慕甚至暧昧就需要认真掂量了。而《沉静如海》恰恰就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按理说这故事很难讲,就像让自己去爱一个敌人一样有难度。然而,电影在表述这个故事时手法十分的巧妙。一是以当时德国占领、法国沦陷的实际为基础。法国老人和孙女以保存自己活下去为根本,采取了不对抗、不拒绝、不谄媚、保持沉默的态度,对待入住自家的德军中尉,这也是他们仅能做到的。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反法西斯运动,但同情并暗中帮助支持。比如女孩为抵抗组织通风报信,女孩发现游击队给德军车安放炸弹而不露声色,女孩照料父母被抓的犹太男孩,最后女孩参加抵抗组织。二是尊重来自彼此的理解和对战争的态度。德国军官彬彬有礼,法国爷孙冷漠处之;德国军官自我坦白入住你家上级安排,家父死于战争,参军出来实出无奈,而法国爷孙并不理会;德国军官弹奏巴赫钢琴曲引起同样喜欢巴赫音乐的女孩关注,但她依然保持沉默;德国军官救助邻居男孩,女孩不动声色却心有所动;听到德国军官与同僚发生战争争论,不禁引发女孩再生恻隐。最后,女孩用琴声救了德军官一命。三是有一种爱是只做不说,有行动就足够了。女孩与德军官有相同的身世,相同的爱好,特别是对战争相同的理解及同样的厌恶,然而不同的处境和位置让他们咫尺天涯,把一切的理解、尊重、敬慕、依恋埋在心底不说,却能付诸行动,或是一次生命的挽留,一次死亡的阻隔,或是一句轻声的“再见”。 第三,心灵的碰撞是可以无理由的,比如爱情。德国军官和法国女孩的相遇,一个不知道,一个不情愿,他们之间的感情变化可以用文火炖烂肉来形容,是一步一步从隔阂到理解,从理解到爱慕一路走过来的。如果军官没有足够的耐心,深厚的修养,英俊的相貌,女孩没有细致的观察,入微的体验,娇好的容颜,他们的相遇肯定是另一番样子,因为大多德国入侵者和沦为亡国奴法国人都是这样。特别是对美好的向往,音乐和钢琴成了女孩和军官泅渡的方舟,让他们不用语言就可以走进彼此心里。电影里两次出现的巴赫钢琴曲,都起到了关键性情节推进作用。第一次是军官弹的,让女孩听出了他内心的纯洁;第二次是女孩弹的,实实救了军官的性命。在战争状态下,在你死我活的拼死较量下,还有什么比重获生命更为伟大,这不是爱情的力量是什么?只是这个“爱”字,在女孩的心里,她用行动做了表达;而在军官的嘴上,几次都未能说出来。影片结束时,军官告诉女孩,他要去苏联前线了,那里战事很紧。他满眼的依依不舍,又坚定不移。女孩流泪了,她知道这也许是永别,却只说了“再见”。电影中男女一号的表现十分细腻,看不出一点表演的痕迹,对情节的把握准确到位,把我带入的感同身受。真爱不需要理由,只是那动心的一刻。正如有影评拿仓央嘉措那句话来说: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真的不过如此,不过如此啊! 电影《沉静如海》其实就是发生在二战初期,法国沦陷,在一个宁静的乡村小镇的故事,祖父与孙女二人平静地生活在一桩老宅中,随着一个德军上尉的来到,他们的平静被打破。这里虽然没有二战的炮火连天,枪林弹雨,却演绎了一场温情脉脉的“情感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