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38|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谷子割了草长出来(三)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3: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谷子割了草长出来(一)

谷子割了草长出来(二)

3。今天早上,接到作家阿贝的电话,说是明天他要带一位作家朋友来。
  阿贝是我今年五月第一次见面的朋友。
  那一天,是省里组织的笔会,地点就是阿贝的老家。他先于我抵达,在宾馆的大厅,他见到下车的人,就大叫,“谁是某某呀!”
  我听到阿贝的叫喊,立即放下行李,只见一个身材不高,却是满脸充满着大山里淳朴而带些狡黠的汉子,急忙伸出手;我就是。
  我跟阿贝一见如故。  
  阿贝是个睿智的男人,近年在《花城》、《上海文学》、《大家》等杂志上发表了不少的小说,是一个圈子内普遍看好的作家。
  阿贝是我对他的呢称。
  他的笔名叫:阿贝尔。


  我们尽管是二十几年素未谋面,但彼此却是在杂志上、在彼此的文字中认识多年的朋友。
  阿贝作过八年的村小教师。果然,他一见到我,就丝毫不掩饰其认真与执着:我读了你最近的东西,有些可惜,过于随意了一些。
  我正准备点上一枝香烟,听到阿贝的批评意见。立即放下打火机,回应着阿贝。
  “是的,是的。”
  我也觉得自己的文字有点随意了。
  就像非虚构的写作。自然,非虚构写作肯定不是随意的。
  所谓非虚构的写作是近十年来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写法。

  平时,我跟人谈论写作的时候并不多。心想,就像农人吧,只埋头耕耘,不管收成就好。而写作确实是需要谈论的。
  渐渐,我把自己的写作当成是记录。
  不再是过去要去虚构呀、考虑结构呀、情节呀、人物设置呀等等。因为现代生活远比小说家们的想像来得丰富、来得精彩。所谓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情。
   即便是通过电视、互联网,人们每天读到的新闻消息报道,也远比中国作家们笔下的小说来得诡异蹊跷。

   在这个秋天,我把许多看起来毫不相干的人与事写在这篇文字里。
   随意就随意吧。
   随意也许就是种风格。

   譬如:我与父亲。
   譬如:我与母亲。

   我觉得都是仿佛有许多的话要说,却又一时不知该从何说起。
   我想了一想,就从那一天,我沿着京昆高速回家写起。
   就从我回到家的第二天,牵着母亲的手那一瞬间写起。过去在报纸上读到“空巢老人”,以为离自己还非常遥远。其实,在见到自己母亲的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的母亲可不就是一位孤独的“空巢老人”么?
   我与母亲之间,如果写、要说些什么呢?

   母亲是在她三十二岁时生下了我。
   我由于离开她三十多年,许多的时段可谓是空白。我知道岁月无情这句话,却没有了与母亲从四、五十岁,尤其是五十岁以后的生活细节。
   只能凭借着自己从童年到少年时代,与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时光点滴写起。
   只能是从记忆的碎片零星地写起。

   在我记事的时候起,我的母亲每天生活的路线轨迹应当是:第一个起床,上街买菜回来,进厨房,洗碗,收拾,摘菜,洗菜,然后,就是摘米,洗米,煮饭;总之,每当听见隔着过道、被封闭的家里厨房内传来自来水哗哗地流淌声音时,我就知道是母亲,一定是母亲在为一家人而忙碌!
   大约是1975年的夏天,钢厂家属区普遍使用上了天然气。
   母亲在使用上天然气的那一天显得非常开心。
   她对自己的孩子们说;这下好了,再不用烧煤了。
   每天煮饭之时,母亲先得劈柴,然后点燃煤球炉。不熟练的人,慢说一个小时,就是找来旧报纸、柴火,也不一定能够把煤球炉给生燃。那可是一项既费体力,又讲究技术的活儿。可别小看了这小事情,那是一家人每天必备的、不可或缺的。经常说: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开门第一件事情,就是生火。

   现在我很惭愧:经常说母亲是伟大的。这句话,不知从多少年就听到了。
   一个人女人,像我的母亲,这一辈子就是把自己给耗磨在厨房里了!
   任何人都会说:自己的母亲伟大。
   比起我的母亲,我的韧性是远远不及的。要说成功,我觉得母亲这一生就是成功的。能够把自己这一生的时间给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的女人,难道不是成功的么?
   就说厨房吧。
   母亲不仅天天要下厨房劳累,还得承受家里人说;今天菜咸了,盐放多了。
   每次听到这话,我的母亲没有丝毫的抱怨,而是像一个作错了事的小学生一样,含羞地听着老师们的批评。
   有时,母亲最多说上一句:今天火小了。
   母亲所说的“今天火小了”,意思是供应站输出的天然气压力小了。加之,到了作饭的时间,家家都在用天然气,自然炒菜的质量就要受到了影响。
   我虽不敢说吃遍美食,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所有的饭菜,都没有我母亲做的味道好。
   这不是母爱的因素,自然,也包括着母爱。我是说,客观上,站在客观的立场评价,我母亲的作菜手艺是极好的。
   母亲作得菜,我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恰到好处。

   母亲对于自己的孩子从不护短。
   左邻右舍。孩子们年纪差不多,尤其是男孩子,从七、八岁到十三、四岁时,可以说没有不淘气的,没有不发生一点肢体冲突的。
   母亲虽然也像邻居们当中的那些母亲一样,先是看伤到哪里了,如果问题不大,总是先责备我们这些孩子;又去惹祸?      当我们争辩是隔壁的李小二、或者是张老三先惹事时,母亲却总是佯装恼怒,“一个巴掌拍不响。”或者说,“那才怪,人家咋不惹张三、不去惹李四,偏偏要来惹你了?”
   若是遇上不讲理的家长,母亲也总是先给人家赔不是,“对不起啊,他张家爸爸、张家妈妈,我没有把自己家的孩子教育好。“
   但是,等到事情平息,母亲决不像别的母亲唠叨不停。她不会因为我们某一件错事而喋喋不休。
   我的母亲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
   但是,我的母亲却是一个非常明事理的女人。

   母亲年轻时的形象,个子不高,也不胖。五官端正,眼皮是内双。短发。在那个时代,家属妇女都是差不多的发型。
   母亲爱整洁。衣服不一定高档,却一定是干干净净的。她每次出门,都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才出门。在我的印象中从来就没看见过母亲邋遢的模样,披头散发的、衣裳绉巴巴的或者是漏汤滴水的样子。
   母亲皮肤白净。
   但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在外人面前,也会把衬衣风纪扣得严严实实的。她不像邻居的大妈们,有些不讲究,经常穿着花色大裤叉、圆领汗衫,双乳在薄薄的棉衫内乱跳。


    记忆有时非常奇妙。
    左邻右居,多则一个家庭五、六个孩子,少则三个孩子。
    除了极个别有文化的妇女有正式工作外,别的妇女都没有工作。生活过得实在是艰难,父亲的微薄工资基本支撑不到月底。
    1975年,对于我们家来说是幸运之年。   
    母亲有了工作了。   
    那时钢厂正式投产,招了大量的青年工人。各车间办了职工食堂,需要大量的炊事人员。
    母亲经过考试,成了一名临时工。
    母亲考试的内容挺简单,就是炒菜。
    除了味道要好,还要看浪费食材,看炒菜花费的时间,看收拾灶碗、锅台的麻利劲儿等。虽说只是炒一份菜,实际上却是考核得是综合素质。
    母亲说,临考前她还是挺紧张的。因为有名额限制,而家属区的女人需要这份工作的人不少。
    所以,母亲能够胜出跟她平时的厨房工作质量好坏一定是有着极大的关系。

    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我牵着母亲的手,打算接母亲跟我今后一起生活时却被母亲坚决地谢绝了。













评分

参与人数 3草币 +200 收起 理由
月光紫竹 + 70 很给力!
散步的鱼 + 70 喜欢
梦漪 + 6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4-10-9 14:01 | 只看该作者
研磨,来晚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4:03 | 只看该作者
可心儿 发表于 2014-10-9 14: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研磨,来晚了

慢慢研。。。
地板
发表于 2014-10-9 14:05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0-9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慢慢研。。。

嗯嗯,先生,慢慢写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5:34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10-9 16:15 | 只看该作者
勤劳而伟大的母亲,哺育了优秀的儿女,一生的辛劳就是儿女有所成就的时候,嘴角一丝安慰的笑,不求回报,默默奉献,一生慈祥,心有感触,为这样的好母亲献上最美的鲜花,祝老人家永远幸福,快乐。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6:21 | 只看该作者
梦漪 发表于 2014-10-9 16: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勤劳而伟大的母亲,哺育了优秀的儿女,一生的辛劳就是儿女有所成就的时候,嘴角一丝安慰的笑,不求回报,默 .


7
发表于 2014-10-9 16:23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0-9 16: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花儿颤颤的,好鲜艳,谢谢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0-9 16:26 | 只看该作者
梦漪 发表于 2014-10-9 16: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花儿颤颤的,好鲜艳,谢谢了。

慢慢写了。。。


9
发表于 2014-10-9 16:31 | 只看该作者
雪夜听风 发表于 2014-10-9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慢慢写了。。。

好的,不着急啊,期待欣赏更精彩的文章,敬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5-31 10: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