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屎唔偷食”,其实应该是“儋石不偷食”,和明代大文学家陈白沙有关。儋,音“担”,和石都是古时的重要单位,一儋为一百市斤,一石为一百二十市斤,后来石改为一百斤。
陈白沙原名陈献章(1428至1500年),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逐渐形成独特学派,史称江门学派。他是新会江门白沙村人,人称白沙先生。他为人耿直清高,五十六岁那年因母病向成化皇帝乞疏终养,辞官退隐过着清淡的日子,宁愿向乡里借贷,也不愿接受朝廷俸给。都御史邓廷瓒曾命令地方官员按月送米一石给他,他拒绝了,说自己“有田二顷,耕之足矣”。又有按察使花巨金送他园林豪宅,他亦委婉回绝。见《尧山堂外纪.八六卷》记载:“白沙初年甚X,尝贷粟于乡人,都御史邓廷瓒檄有司月致米一石,岁致人夫二名,却之以诗云:“孤山鹤啄孤山月,不要诸司费俸钱。”行人左辅出使外夷,以其师意白金三十星,亦拒而不受。”
白沙先生的正直,宁愿借贷也不愿偷食朝廷一石米,当时的人便以“儋石不偷食”来称道他能清廉自守。“儋石不偷食”讹变成粤语的“担屎唔偷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