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5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对联,至今无下联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0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9-28 09:40 编辑

历史上三个著名的对联,至今无下联,对出一个都是奇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春节,这个时候对联是过节中必不可少的。只不过现代人一般都是去买现成的,对联上的内容也比较简单,所以很少有人会再专门对对联。而相较于现代,古时候是比较注重对对联的,并且都是手写。那个时候对联一般称之为对子,并且对的时候讲究平仄韵脚、对仗工整,也要有一定的意境与美感。这也曾经做过选拔官员的题目,所以对对联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古时候有很多文人喜欢对对联,也会有些文人出了上联,让别人对出下联,来显示自己的水平或者找到自己的知己。在这种情况下,也有许多是有了上联,但是几千年来没有对出下联,堪称历史绝对。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有名的三幅上联,喜欢对对联的朋友可以看看能不能对出下联。第一个上联是寂寞寒窗空守寡。这个上联背后其实是有一个故事,传闻在 明朝 后期,有一个颇有才华也长相貌美的女子,决定遁入空门。她那时在自己居住的庵堂写了这个对联,并说如果谁能对出下联,就愿意嫁给他。最后自然是没有一个人能对得,因为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对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及意境等,除此之外,这位女子的这几个字看似简单,但是都是宝盖头,所对的下联也一定是要符合意境并且元素相同,因此难倒了多少文人豪客,成为了千古绝对。虽然也曾有网友提出类似“俊俏佳人伥伶仃”这种全是同一偏旁的句子,但是显然“俏佳人”又对不上“寂寞寒窗”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个是著名的“ 烟锁池塘柳 “。民间传说这个上联源于在乾隆年间,科举考试时,考出了两个第一名。为了能够排出名次,乾隆便想出来一个上联,按照对对联的情况来排出名次,于是便有了这个上联。第一个考生刚看到这个上联,马上就走了。第二个考生看到这个上联,是冥思苦想了一会儿,最后叹着气走了。而最后乾隆封了第一个走掉的人为第一名,第二个人为第二名。大臣们对于这个名次都是不解,乾隆说因为这个上联本来就是一个绝句,一般人是难以对出来的,第一个人能够一眼看出其中难度,证明他是有着一定的学识,也真的看懂了这个上联。这时候大臣们才知道,这个上联看似简单,但是除了它的意境,更重要的是它的每个字都涵盖了五行元素,火金水土木,想要对出下联,也要有一定的对应元素才可以,所以也成为了一个至今无人对出的上联。不过这个对联最早的记载是在明朝陈子升的《中洲草堂遗集》中,所以所谓乾隆出千古绝对的事情,也是民间的演绎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个是画上荷花和尚画。这个对联可能仔细去读也会发现,不管是正着读还是倒着读,都是一样的读音。如果想要对出下联,自然也是要有一样的规律。传闻这是 唐伯虎 所作,那时候他去庙中参拜,看到有僧人拿了荷花图,本来是让他题字,他却顺手写下了这句上联,如今也还是没有一人对出。那么喜欢对对联的朋友,可以试试是否能对出,解了这三个千古绝对,绝对是人中奇才。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9-28 09: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9-30 07:42 编辑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中汉字翰林书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贴翰林书
板凳
发表于 2020-9-29 04: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0-9-29 04:38 编辑

        有了大数据和机器人,还对不出下联吗?   做对联有算法吗?   对联神器和人脑的区别在那里?
地板
发表于 2020-9-29 04:43 | 只看该作者
烟锁池塘柳。


稀有气体或惰性气体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的18族元素(IUPAC新规定,即原来的0族)。在常温常压下,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很难进行化学反应。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即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具放射性的氡(Rn)。而Og是以人工合成的稀有气体,原子核非常不稳定,半衰期很短(5毫秒)。根据元素周期律,估计Og比氡更活泼。不过,理论计算显示,它可能会非常活泼,并不一定能称为惰性气体。然而,碳族元素鈇(Fl,原临时命名为Uuq)表现出与稀有气体相似的性质 。
4
发表于 2020-9-29 12: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9:42 | 只看该作者

上联含:火金水木土
6
发表于 2020-9-30 06: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0-9-30 06:21 编辑
山色空蒙 发表于 2020-9-29 19:42
上联含:火金水木土

   我在想这个楼能把对联涉及的那点事儿说清楚吗?

如果以点带面能把汉语那点事儿也来个梳理吗?   文化是文字{学}的演化吗?
7
发表于 2020-9-30 06:53 | 只看该作者
       说文解字。

    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 东汉许慎撰。正文14卷,另有叙目1卷。收字9353个,又重文(古文、籀文异体字)1163个,解说133441字,首创部首编排法,按汉字形体偏旁结构分为540部。以通行小篆为主体,列古文、籀文等异体字为重文。每字均按六书(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分析字形,诠解字义,辩识音调。书中保留大量古文字资料,对研究甲骨、金石等古文字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后代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很多,以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最为精审
8
发表于 2020-9-30 07:07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常用的注音方法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1、直音法:用一个比较容易认识的字来标注跟它同音的字的方法。包括读如、读若法、譬况法和直音法。读若法就是拿相似的字音打比方,让读者自己猜出所注字的正确读音来。譬况法是采用的描述性的语言说出字音的特征。直音法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法:用两个字来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字注音方法,也是对汉字字音结构的一种分析方法。反切法使用两个汉字来为一个汉字注音,前面的字称为反切上字,取其声母,后面的为反切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古代采用直行的书写方式,故前字在上,后字在下)。声母、韵母、声调取出来之后一组合就是那个汉字的读音。在使用外国音标和外国字母注音之前它是中国古代最主要和使用时间最长的注音方法。
3、反切法流行于东汉末年,盛行于唐宋各代,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之前,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普遍使用。
9
发表于 2020-9-30 07:11 | 只看该作者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0-9-29 12:56
画上荷花和尚画
描来清淡越涛描

   巫娜的古筝曲有很多,那个曲子适合本楼,你给提个建议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2 04: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