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朱元璋为给后代取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10-6 14:28 编辑

朱元璋为给后代取名,立了条规矩,使儿孙的名字后来成元素周期表
      我们在中学都学习过化学,这是必修课,谁也躲不过。
      就像学语文得背汉语拼音,学英语得背26个字母一样,学化学也必须就得背元素周期表。
      我们看《大明风华》,给大家贡献了许多欢乐的朱家五子当然都是有名有姓,不过这名字里有的字实在有点偏门,没点学问的还真不一定能叫出来;可是那些没在电视剧中出场的朱重八的后代儿孙们,那名字就更是生僻,奇葩,很难认识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然而这些如此奇葩的名字,却为中国化学的普及做出了里程碑一样的贡献。
      这事儿的始作俑者就是那位天天吓得老朱棣做噩梦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是一位中国好父亲,好祖父;自小孤苦的朱元璋早早的就为子孙后代筹划好了一切,大到政府运转,军费来源,小到子孙生计,柴米油盐,都在生前制定了规范,认为后辈只要照着干就天下太平了;在自己的子孙后代的取名问题上,他也给子孙后代定下了一整套取名的规矩。
      首先是制定辈分表,这个不稀奇,很多大家族都有,比如孔家,孟家等等。像比较知名的孔祥熙就是孔家的“祥”字辈。
      不过老朱家的特点就在于他们家的版本比较多,朱元璋20多个儿子一家一个版本不带重样的,每份20个字,一看辈分表对照名字就知道是那一支的;老朱棣这一支也有自己的20个字,不过没用完,到第十个字“由”字辈的时候崇祯朱由检吊死煤山(景山),明朝就灭亡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十个字就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胖乎乎的太子爷是“高”字辈,叫朱高炽,皇太孙则是“瞻”字辈,叫朱瞻基。大明后边的皇帝,名字中间那个字都是按这十个字排队下来的。
      第二条就麻烦了,辈分按着辈分表排很好办,这一辈儿的中间都是那个字。后边的单名却得按照金木水火土排!而且还要按照五行相生相克;比如胖乎乎的太子爷叫朱高炽吧,是火字边。那么太孙就得带土,所以叫朱瞻基,而女主孙小姐的儿子则叫朱祁镇,是金字边。
      为什么呢?因为按照五行生克火生土,土生金啊!老朱家起名字就是这么个规矩。开始还可以,比较正常,就像朱家五子,好歹还都不是太偏门的名字。
      问题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他的后代子孙太能生了!
      明朝的政策是将皇太子作为精英培养,从小就出阁读书,学习孔孟之道及一些政治,历史知识,为将来接班做好准备;为了皇太子到岁数能否出阁读书这个事情,明朝历史上还发生过好几次重大的事件,文官集团和皇权之间狠狠的碰撞了几次,闹的鸡飞狗跳,板子横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其他皇族则一律当成猪来培养。好吃好喝,荣华富贵,不学无术,啥事不干基本就是明朝的皇族政策了。目的是维护中央政权的稳定,使其他皇子不至于对太子造成威胁;这也是崇祯一家子全军覆灭之后,继任的明朝宗室中没有太优秀的人才能出来支撑江山的直接原因。
      于是广大有钱有闲,吃饱了没事干,过着猪一样快乐生活的皇族们就只好奋不顾身的投入到了听歌看舞,荒淫无道,欺男霸女,加油生娃的这些伟大工作之中去了;那位王爷要是敢在自己的封地贤德明睿,声名远播,受到广大老百姓的衷心爱戴,那恭喜了,很快这位王爷就能去凤阳高高的围墙里面与自己的祖先进行一辈子的精神交流了。
      这种养猪政策的后果就是朱氏皇族成几何倍数增长,闲的没事儿就生呗!
      朱重八的子孙如他所愿般蓬勃增长起来了,如雨后春笋,一茬一茬,生生不息;不但给明朝中后期的朝廷财政增添了巨大的压力,最终连给自己生下来的孩子起名字都成了难题了;拜朱元璋神奇的起名规则所赐,各位皇亲广请高人学者,翻遍史书古籍,到处搜罗生僻字,异体字,通假字等等,还是满足不了需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实在不行了,只能开始想办法去造字了。
      霹雳一声震天响,我们所熟悉的元素周期表的各大元素所用的汉字就此横空出世了!为皇室起名而造的字举几个例子吧,比如有镭,钠,钴,烷,烯等等。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元素周期表王爷们都有谁吧:朱慎镭,朱在钠,朱成铌,朱成钯,朱恩铈,朱帅锌,朱效钛,朱孟烷等,剩下的王爷们还有好多,在此不再列举了。
      那么这些王爷名字里的字又是怎么成为了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了呢?这就是著名科学家徐寿先生的功劳了。
过了大明是大清,转眼就到了清朝末年了。
      公元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在1896年的时候被中国的化学先驱徐寿引进了中国。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寿是江苏无锡人,一生翻译了13部科学著作,中国最早的化学著作都是徐寿翻译引进的;当时的翻译都是有外国人口述,徐寿记录之后翻译,再整理成书,很不容易。徐寿在翻译元素周期表的时候很是头疼了一阵子,为了达到形声兼备又要好读好记,能够顺利的在中国传播。徐寿天天翻看各种古籍,寻找翻译灵感。
      什么《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康熙字典》之类的天天翻,愁的已经白了的白头发更白了。
      结果一个偶然的机会,徐寿翻到了明朝的皇族家谱,立马眼前一亮,这简直是太合适的了;金字边,火字边,旁边再来一个音译的汉字,简直就是天生为元素周期表的翻译预备的啊;比如说Na,就完全可以用到瑞金王朱在钠的名字来命名为钠!
      只能说这世界太过于有趣了,朱元璋天才发明了后代子孙的命名方法与朱氏皇族强悍的生育能力相结合,发明创造了一系列奇葩罕见的汉字,却像冥冥中注定的一样适用于元素周期表。
      感谢朱元璋及其后代子孙们吧,正是因为他们,我们今天所背诵的元素周期表才能够那样的形音具备,减少了很大的难度啊!

沙发
发表于 2020-10-6 13: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10-6 18:30 | 只看该作者
清水茉莉 发表于 2020-10-6 13:55
有意思,元素周期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5-5-1 2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