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11-21 13:22 编辑
武则天称帝后,造了一个“字”,写了一首“圣旨诗”,堪称妙极!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小探探八卦圈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汉高祖刘邦,混混出身,在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际,曾写出“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豪情之句;朱元璋出身平民,后打下天下后,也曾写出豪情万丈的《咏菊花》诗作:“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傻。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说法。如果说“文必秦汉”尚有争议的话,“诗必盛唐”绝非浪得虚名。唐诗在中国文化体系里的影响力,每个人都有目共睹!
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后人对唐诗的一句赞誉之词。料想在诗文化鼎盛的大唐盛世,从庙堂到市井,人人出口都会有诗作的样子。
文献记载,武则天称帝之后,春风得意之时,曾以圣旨的形式写就过一首诗,其文辞之狂傲,格律之工整,绝不输于有诗仙之称的李白。
武则天,出生于公元624年,14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再后来自立为皇帝,定都洛阳,建立了武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女皇。其一生功过兼有,死后一块“无字碑”千百年来传为神话。
武则天发迹于唐太宗第九子李治,步步高升,最后贵为天子。称帝之后武则天更是豪情万丈,春风得意。这从她的两件事迹便可得见。
其一,武则天称帝之后,曾将自己改名为“武曌”。在当时并没有这个“曌”字,纯属武则天原创制作。“曌”字取意“日月当空”,单从这四个字中,就可得见女皇之豪情。
其二,日本这个国名,是在武周王朝时期确定的,也就是武则天女皇钦定的。日本国名在汉朝时期被称为“倭奴国”,后来取义“太阳升起的地方”改为日本,女皇准许后才沿用至今。
众所周知,古代帝王无论才学高下,在胸怀、谋局、眼界、豪情方面均是高于常人。从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到唐太宗、武则天、朱元璋,莫不如是。
同样,武则天作为三千年来中国第一女皇,其胸怀之高远,无不令人敬仰。大名鼎鼎的宰相狄仁杰也对其推崇有加。其一首《腊日宣诏幸上苑》的诗作,也可得见狂傲之才:
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意思是说:明天早上我要游览上苑,火速传诏给春神让它知晓。百花一定要连夜齐放,不要等到晓风吹来方才开放。
此诗简捷明快,语言流畅,主题鲜明,堪称上乘之作。短短20个字,充分反映了女皇洞察一切的睿智,随机应变的能力,刚毅果断的作风以及号令一切、吞吐宇宙的气概。
这首诗描写的是腊八节百花盛开的奇景,以诏书的口吻写就,十分难得。诏书属于应用文体,诗歌属于文学文体,武则天用诗的形式写诏书,而且写得如此形象生动,可见武则天的写诗技巧,亦可见唐代诗风之盛。
诗的前两句“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一写因,一写果,同时引起悬念,颇具戏剧性、情节性。武则天贵为皇帝,生活极为豪奢,忽然异想天开,在冬天里想见到百花盛开的春日景象。立意不可谓不奇,构思不可谓不奇,想象极为丰富。
腊八节,正是寒意极浓之时,百花一般在春天才开放。虽是违背常理的想法,但却构成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诗的第三句回答了大家的疑问,最后一句更是对第三句有力的补充,并以符合诗人身份的口吻,同时切合作为诏书的写作要求。
这首诗想象奇特,充满着浪漫主义情调,语言明白如话,不事雕琢,在咏腊八节的诗作中是难得的佳篇。由不得里边见之,也甘拜下风!
读者们,关于“武则天的这首诗作”,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欢本文章,请转发收藏哦~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