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1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散文] 上庆阳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1 1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我是油二代,已随父母参加长庆油田会战十多年,在陕北地区也转战了彬县、吴旗、富县、洛川等地,但作为长庆油田指挥中心的甘肃庆阳,我却一次也没去过。上庆阳也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梦想。
      19823月,我在和尚塬采油二队实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初上庆阳。记得当时我和张小林一起回家,从和尚塬到富县,张小林到家了,而我住石油招待所,准备第二天回洛川。当晚在招待所意外碰到发小陈元新,他刚招工到运输处,在石油交通车上当司乘,那天正好跑庆阳到富县这条线路。好友相见分外亲热,他热情邀请我去庆阳他那里玩。我动心了,但手里没钱,就连忙跑到张小林家里找张小林借钱,他一听说我要跟发小去庆阳,就说借钱可以,但他也要去,庆阳他也没去过。我说行,没问题!因为上洛川技校,张小林也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就这样,他借我5元,他自己带了10元,第二天就坐陈元新的车开启了我的首次庆阳之行。当天到庆阳天已经黑了,陈元新带我们去一个包子馆吃了饭,把我们安顿在石油招待所。陈元新知道我们带钱不多,就找到一位在招待所当服务员的初中同学,好象叫尹晶晶,把情况一说,尹晶晶就把我们加塞到一间有空床的房间,不过她说要等到11点以后,确认没安排人才行。只好我们在招待所大院的树下聊天,尹晶晶还特意给我们拿了一袋瓜子,我们就着月光磕着瓜子聊着天。陈元新和我是初中同学,我们回忆到上学时尹晶晶还是班上的物理课代表,可我的物理成绩是班上第一,她挺佩服我学习好,曾向老师提出过“让衔”于我,可老师没同意。陈元新说,咱们班同学庆阳就我俩,她对我可好了,我都有点喜欢她了。看到陈元新眉飞色舞的神情,我真羡慕他能在庆阳。所以我们聊了很起劲,张小林在一旁基本插不上话。一眨眼就到11点了,尹晶晶来叫我们,带我们去房间住下。她告诉陈元新,她明天休息,不来上班,但她给人已经打招呼了,明晚再给我们安排地方。陈元新说明天一起吃饭呗!尹晶晶说不了,你还出车呢!第二天,陈元新出车了,我和张小林在庆阳的大街上漫无目标地转着,我们进商店,进长庆指挥部,进研究院,器材处,运输处等等各单位院子,甚至还到职工医院里转了一圈。然就在出医院大门时,又意外碰到付建军,也是我一个富县初中时的同学,而且我们俩的家也都住富县沙梁,上学放学一起走。只是我们曾因事交恶,好久都不说话。今天意外相逢,我们认出的同时,倒是他先热情地招呼了我。一说才知道他已招工当钻井工了,每月能挣40多元的工资,这次来庆阳是他爸住院了,他请假来探视。中午他请我和张小林吃饭,还有他姐,他姐是专门来照顾他爸的,他姐在马岭川的一个采油队当采油工。
        晚上,陈元新出车回来后,叫我们一起去他们运输食堂吃的饭,并说他宿舍的2个人今天回家,我们就住他宿舍。那晚,我们聊到天快亮了。第二天早上,他把我们按排到去富县的交通车上,因为他的路线是长庆桥。结果当我们的车出庆阳城时,大队领导检查,我们俩因没买票被查出来,叫我们立即买票,否则就要轰我们下车。我和张小林凑不够买票的钱,大队长就训斥我们,赶我们下车,那位司乘员在一旁也不敢吭声。正在这时,陈元新押的去长庆桥的车过来,他连忙下来帮我们补了票。一人6元,共12元。那天下午,我们顺利回到和尚塬。张小林说,等有钱了咱得还陈元新的钱。我说就是的,亲兄弟明算账。后来我把钱夹在信里寄给陈元新,可他又给我寄了回来。
       这是我第一次去庆阳。陈元新后来当了司机,开拉管子车的,我在吴旗当采油工时,他曾去那里执行过任务,看过我。再后来,他调到管道处就没联系过。
       第二次去庆阳是我已经技校毕业,在吴旗采油队工作。当时吴旗的原油要由运输处的油罐车拉运到庆阳马岭炼油厂。每天至少有6辆东风罐车往返吴旗马岭。由于放油,我们采油工和这些罐车司机相熟,常有搭便车去庆阳的。在钻井队工作的同学陈敏要去庆阳看他哥,于是就找到了我。我也正好想去华池新堡桥看望同学,我们就搭伴同行。
       我们是中午搭上车,途经的吴华公路不是正规公路,而是石子路,翻越大背梁时特别的颠簸,感觉腰都要被颠断了,脑袋直碰车顶。但颠簸并不影响年青司机的车速,当天晚上8点多抵达庆阳。原先说好晚上住陈敏的哥家,可问到地儿后家里并没有人,我们一直等到快12点了也没等回人来,只好住石油招待所。躺在招待所里,陈敏才分析说,他哥在马岭北区采油大队当技术员,前不久刚结婚,嫂子是研究院的,在研究院有一间房子。可能是嫂子回娘家了吧,哥又没回来。第二天一大早,我和陈敏分道扬镳,他去了北区找他哥,我到了华池新堡桥找同学。
       我一下车,正碰到同学刘保平,他是等车去庆阳,他忙把我带到另一位同学柴占军处,就忙自己的事儿去了。我在华池待了两天,和分到那里的同学吃吃喝喝了两天。然后,由华池的同学联系去吴旗拉油的罐车,我第三天返回吴旗。这次庆阳行,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只是陈敏后来因病早逝,他哥据说当了大领导。
       第三次去庆阳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吴旗大队选派我去西峰参加团干培训。我拿上介绍信先去后勤领了30斤全国通用粮票,又提前两天回了趟家,才去富县公司团委报了到,和一起参加培训的张耀辉一同赶往西峰石油干校。那次是一辆工具车送的我们,司机怕车颠,专门在车箱上放了一麻袋200斤的沙子。到干校团干培训班报到时,我们算是到的晚的,班上已开始活动了,内容是学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次培训班上,我算是年龄较小的,20岁,还有个比我更小的女孩叫俱玉萍,18岁。这期团干培训是油田和陇东庆阳平凉两地首次联合办班,也是唯一一次。全班算下来要60人,油田30,庆阳平凉各15。那期培训在西峰理论学习30天就结业了,由甘肃省团校颁发了结业证书,之后,油田团委又组织油田团干们去兰州7天,参观学习了兰炼、兰化等单位的共青团工作。途经西安时,我们一帮混熟了的同学们一块游玩了兴庆公园。记得在西安办事处住宿时,还意外遇到了爸妈,他们是去杭州旅游的。我们在兴庆公司的一张合影还是爸爸给照的。在去咸阳纺织厂参观后,我还带俱玉萍和张小平到我姑姑家吃了一顿饺子。当时姑姑还偷偷问我,那女孩是不是我的女朋友。我们团训班一行返到庆阳后向油田团委作了一次汇报,还演了我们在培训期间排练了一场文艺节目。记得我们组的歌舞表演《回娘家》主演蔡玉梅那天身体不适,由陈国萍顶替上场,赢得好评。张耀辉的新疆舞跳得欢快优美,成为那晚汇报的一个大亮点。我离开庆阳时,好几个同学去车站送我,俱玉萍还悄悄给我包里塞了两个鸡蛋。虽然同学们的名字我已记不得几个了,但培训班里发生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1、魏鹏福和张耀辉合说的相声;
    2、我和俱玉萍组合了一节党史课;
    3、蔡玉梅晚上犯了一次胃痛病,班上同学给予热情关怀;
    4、给我们上课的省团校白副校长,天水人,在联欢会上表演了舞蹈《大海呀故乡》;
    5、当时的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油田团委书记周永革和宣传部长晁茂义给我们讲过团课;
    6、和同在干校培训的文秘班学员进行过一场拔河比赛;
    7、在魏鹏福带领下见到了当时的石油诗人王纪中;
    8、见证了几段恋爱故事;
    9、去庆阳师专旁听了一堂陕师大马家骏教授主讲的世界文学史《俄罗斯文学》课;
    10、西峰车站夜市上的卤猪蹄3毛钱一个,我们常去吃;
    11、在庆阳师专的篮球场与地方团干举行过几场友谊比赛;
    12、华池县和镇宁县两位团干武功不错,每次联欢都登台表演,据说有一位是剧团出身;
    13、采二厂王清明能写书法,隶书,给干校某位老师写过一幅作品,我现场观摩,有些功底;
    14、宁夏的印耀斌歌儿唱得好,几次联欢会都是他主持;
    15、魏鹏福写总结,提炼得好,既有高度,也有深度,还有宽度;
    16、在兰州五泉山公园,我人生第一次现场观摩了一位老书法家的表演,好像是为某个戏曲团队题词艺苑新秀
    17、在兰州大铁桥上,我、张小平、俱玉萍和张晓玲花钱合了个影,那时好像正在下雨;
    18、在西安返庆阳的车上,我们一路高歌。
                                                                                       (本篇系实名实姓,真人真事,以此纪念。)



评分

参与人数 2草币 +140 收起 理由
安然 + 60 赞一个!
水清木青 + 8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9-4-1 19:15 | 只看该作者
字体帮你放大一号。
板凳
发表于 2019-4-1 23:04 | 只看该作者
炊烟有记日记的习惯吧,不然好多年前的事不会记得这么清楚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09:10 | 只看该作者
红尘一僧 发表于 2019-4-1 19:15
字体帮你放大一号。

谢谢一僧兄!
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09:16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9-4-1 23:04
炊烟有记日记的习惯吧,不然好多年前的事不会记得这么清楚

日记是后来的事,那时还没有。不过保留了当年很多的书信,查阅了一些,主要是记忆。就这么多。谢谢木青的长期关注。发真人真事我是有点顾虑的,但还是发了,只是纪念,没别的意思。如有熟人或当事人看了,均平凡小事,无伤大雅!再次感谢!
5
发表于 2019-4-2 10:11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炊烟 发表于 2019-4-2 09:16
日记是后来的事,那时还没有。不过保留了当年很多的书信,查阅了一些,主要是记忆。就这么多。谢 ...

我以前发过几篇大学生活的文章,一位北京的朋友说认识那位郑老师,跟她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同学
6
发表于 2019-4-2 10:12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炊烟 发表于 2019-4-2 09:16
日记是后来的事,那时还没有。不过保留了当年很多的书信,查阅了一些,主要是记忆。就这么多。谢 ...

纪实类的文章也可以给自己留作长久的纪念
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5:53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9-4-2 10:11
我以前发过几篇大学生活的文章,一位北京的朋友说认识那位郑老师,跟她父亲是五十年代的大学同学

真巧,大家一起回忆!
8
 楼主| 发表于 2019-4-2 15:54 | 只看该作者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9-4-2 10:12
纪实类的文章也可以给自己留作长久的纪念

人老了,回忆成了精神食粮
9
发表于 2019-4-2 18:28 | 只看该作者
故乡的炊烟 发表于 2019-4-2 15:53
真巧,大家一起回忆!

是啊,我也没想到这么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9-28 07: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