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心里,乡愁就是一个情结,几千年都解不开;在中国文学中,乡愁就是一个精神符号,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不断书写,绵延至今。那么,乡愁于余光中,又是什么呢?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如今,余光中乡愁里那浓重的一抹了结了。他跨过那层薄薄的黄土,与老母亲在一起,再不分离。却把更加浓重的乡愁,留给我们,让我们无可寄托。
你在里面,我们,在外面。
一首《乡愁》让人们记住了余光中.
一个生在大陆,成名于对岸,隔一湾浅浅的海峡中国人。余光中,用一把最为敏感的钥匙,轻轻打开了隐藏在中国人心中那扇最为柔软的门扉。于是,相识的和不相识的,生活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怀有相同情结的中国人,每到相思最浓的时候,都会眼含热泪吟咏起:“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的名字,连同他的诗,就会走进我们的心里,成了一个民族情感的纽带。能被数以万计的人不断吟咏着,像唐诗宋词那样,这样的诗人,放眼当下,能有几人?
余光中的诗文,在当下华语写作者中,是最具中国古典气息的创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张九龄《望月怀远》;“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水调歌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从古至今,中国文学里从来不缺少思乡怀人的鸿篇佳句。这些妇幼皆知,耳熟能详的诗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也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一路走来。可是,与余光中相比较,这些传诵了几千年的诗句,其内涵与格局,竟然淡了一些,窄了一些。诗句里面所传达的无非一些亲人、朋友间的相思、相守、相望。余光中却能将家国情怀赋予诗句之中。眼界高了,内涵也厚重了许多。“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样的诗句,除了让我们望断秋水,怀念对岸的亲人外,还会引发我们几多深重的思考:这一湾浅浅的海水,竟能阻断我们几千年的血脉亲情么?我想,一首短短的乡愁诗被那么多人所喜爱,口口相传,原因在于写出了对家乡深情的思念。
是啊,当下这样具有中国式韵味的散文真得是太少,的确的弥足珍贵了。很多从事散文创作的人,或是过于追求散文的西化,或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浸润不够、熏陶不够,写不出那种中国式的文人情怀。我们读现代的散文,总是会感觉缺少点什么。但缺少点什么呢?读了余光中的诗文,才明白,我们现在的诗文,所缺失的是民国时期鲁迅,朱自清,俞平伯,戴望舒,冰心那样的文人情怀,和他们文字间所渗透出来的那种醇厚韵味。从这个意义上说来,余光中的诗文所蕴含着的,中国式古典情怀,是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的。
中国文学,几千年革新、发展,始终都有浓浓的中国韵味在里面。那就是浓郁的思乡情结,家国情怀。从最初的《诗经》到屈原的《离骚》到司马迁的《史记》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我想乡愁就是一条情感纽带,维系着中国文学一路走来,不彷徨、不迟滞、不断裂。尽管不时有外来文化冲击,但我们的文学,还是将中国韵味进行到底,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诗人作家,创作出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所以,我们中国文学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那种浓浓的中国韵味,就在于那种浓郁的家国情怀。
当下的诗人作家中,余光中无疑是最接近于朱自清,冰心的作家。无论是诗文中的诸多元素,还是诗文里面蕴含着的那种能够感受得到的精魂。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这是寂静的脉搏日夜不停
你听见了吗叮咛叮咛咛?
这恼人的音调禁不胜禁
除非叫所有的风都改道
铃都摘掉塔都推倒
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
叮咛叮咛咛
此起彼落
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在这首叫做《风铃》的诗里,诗人写道:“只因我的心是高高低低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如今,诗人离去了,我们的心里,是否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敲叩着一个人的名字?
如今,余光中走了,谁能像他那样,高举中国文学大旗,让乡愁,永远萦绕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无论天涯海角,无论现在还是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