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情恨
作者/月影
2
东方子健,出生于一九五八年,一九六三年上小学一年级,一九六八年上初中一年级,当年便离开了他心爱的、给他知识的学校,他多想能继续留在学校念书啊,可他却不能,因为他母亲病重的非常厉害,又加上当时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风潮已经席卷全国,学校几乎都处于停课状态中。前所未有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已深入到了全国各个角,厂停产、学校停课,一切能停下来的都停了下来。全国人民怀着对伟大领袖的无限热爱,都满腔热
情地投入到了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中......
这年,东方子健虚龄才十一岁。母亲病重卧床近两年便带着满腹的遗憾离开了人世。父亲在赣东北机械厂工作,月资四十多元,因母亲病重两年后去世,家中负债累累,再也无力供他继续上学了,只能让一个比他小六岁的妹妹上学。那时的东方子健还很不成熟,因此,他觉得上不上学无所谓。即便读了高中又能怎样?还不是要下放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在东方子健十三岁那年,母亲病重久治不愈而永远离开了他。时隔一年,也就是东方子健十四岁时,父亲为他兄妹俩娶了个后妈。后妈的到来非但没有给他们兄妹带来家庭的温暖,反而使他们兄妹俩从此进入了最苦难的日子。继母活象一只母老虎,而且还拖着三个孩子一起嫁给了东方子健的爸爸,这就使得本来就很拮据的家庭更加困难了。中国有句俗语:宁要讨饭的妈妈,也不要做官的爸爸。
就这样,东方子健兄妹忍受着后妈的百般折磨和虐待,挣扎在人生的尽要关头。妹妹勉强能上学,但没早饭吃。放学了还必须打柴、打猪草。十四岁的东方子健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吃饭被限量,几乎没有真正饱餐过,穿衣服更是不在话下,尽管如此,后妈对他们动不动就棍棒相加。兄妹俩感觉日子非常难过,经常去妈妈的墓地哭诉,向苍天呼唤,然而又有什么用呢?真是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理。
时年十四岁的东方子健要开始面对人生的考验了,他感觉到了生存的危机、感觉到了残酷现实对他的威胁。必须离开这个家,必须离开!除此之外别无它法。是的,他还小,他还没有这个能力去和继母对着干。斗不过她只有躲,躲的远远的。他把妹妹安顿好后,带着满腔的仇恨,在东方子健十五岁那年离开了她的第二故乡--赣东北,去了闽南老家。
东方子健没去过老家,带着一封老家的来信,按信上所写地址去找,找到了老家。老家的状况并不乐观,尽管如此,老家还是收留了他。和老家俩大伯相依为命,日子虽然清苦些,精神上却比较愉快,在老家,东方子健过得很舒心,没有人再难为他,也就没了思想上的压力。家乡人待他非常友好,就这样,东方子健算是有了安乐窝、避风港。
待续
中篇小说·情恨——1
中篇小说·情恨——3
中篇小说·情恨——4
中篇小说·情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