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京杭大运河
文/月影
杭州的阳春早晨,钱塘江的武林门码头浮动着晨雾,青砖砌就的台阶浸着露水,一级级伸向泊在通往京杭大运河的木船。当我踏上木船时,艄公解开了缆绳,梨橹弄碎了运河水中的残月,惊起几只白鹭,鹭鸟展翅掠过柳浪闻莺的堤岸。这千多年的京杭大运河仿佛一条温润的玉带,正被春霞染醉并被轻轻解开。
木船通过石拱桥时,春晨的薄雾散去了。石拱桥如一位守望的老者,凝望着悠久的玉带,斑驳的桥墩上爬满了薜荔藤,桥洞下却另有一番光景,梨橹荡起的回响伴着欢愉的鸟语。
木船行至塘栖古镇,运河两岸突然收窄。临水木质古楼像叠放着的乌篷船,雕花窗棂间垂着腊肉与咸鱼。古镇的娇娘在石埠头浣衣,木杵敲打青石板的节奏,和着茶馆里评弹的琵琶声。忽见廊棚下有位银须老者,手握紫砂壶笑问:"各位可要尝尝新焙的龙井?"老者身后挂着运河全景导游图,泛黄绢帛上朱笔勾勒的漕运路线,竟与此刻船舷划开的水纹相合。
正午时分,木船行经苏州段,两岸粉墙黛瓦次第后退。寒山寺的钟声荡过水面,惊起芦苇丛里的野鸭。当年张继夜泊的枫桥仍在,只是桥畔多了座铁铃关。航标灯的红光里,忽见驳船载着集装箱缓缓西去,现代货轮与想象中的唐代漕船在粼粼波光里形成叠影,恰似宣纸上未干的墨痕又添了一笔新的韵味。
暮色降临时,木船行至扬州地界。瓜洲古渡的牌坊沐在夕照里,渡口石碑刻着"春风又绿江南岸",古人雕刻的字已被运河的湿风磨得圆润而无菱角。远处邗沟故道隐在暮霭中,恍惚听见隋炀帝龙舟上的锦帆划过历史的褶皱。当夜航的木船穿过邵伯船闸时,月光把钢铁闸门照成了青铜色,与大运运河里的木船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继续前行的木船泊在了淮安清江闸,拜谒了漕运总督署遗址。星空下的石斗门沉默如史书,而闸塘里倒映的霓虹勾勒出现代城市的轮廓。老船工在木船上哼起了古老的运河号子,沙哑的嗓音里翻涌着七省漕粮的往事。此时,远处货轮汽笛长鸣,声波震落了柳梢的露珠,恰似千多年来未曾停歇的浪花,正轻轻地打湿着时光的堤岸。
京杭大运河,千年的伟业,历史的功勋,时间的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