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玉蜻蜓》也是评剧《桃花庵》,我个人认为评剧王冠丽《桃花庵》版本比越剧《玉蜻蜓》更符合那个时代,那时代不要求男人从一而终。而越剧《玉蜻蜓》富有教育意义,指腹为婚了,订的娃娃亲了,都是该批判,具有反封建思想。
在百度中查到,说这是一个真实发生过的事情:“申时行生于1535年,在襁褓中就被他人收养,培育到1562年为钦点状元,历时27年,都在徐上珍家度过,受到了东阳“教育之乡”的陶冶,而且皇榜公布之名也为徐时行。”
徐时行是剧中的儿子徐元宰。
评剧演员王冠丽演唱的《桃花庵》沉稳,多情。最后用智慧达成一儿三母的大团圆结局。
越剧演员箫雅和付幸文的越剧四集电视剧《玉蜻蜓》,箫雅尹派小生,唱腔甜美,拖腔婉转,傅幸文扮相贴切,因为思儿愁苦,人显得有几分衰老,再加上戚派唱腔,音断情不断,韵味醇厚、缠绵委婉、朴素深沉,更增加了感染力;而箫雅的扮相像个18岁的孩子,甜甜的喊着娘亲,所以庵堂认母这桥段,情感达到了极致。
越剧演员郑国凤和王志萍庵堂认母这段唱的也好,舞台表现力极佳。徐派和王派是老牌经典结合,两人又是两派的正宗传人,那眼神,动作与唱腔结合的完美。
越剧演员王君安和李敏的《玉蜻蜓》扮相最美,两人固定搭档多年,被称为“有王就有李,有李必有王” ,她们把《玉蜻蜓》表演出一部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王君安以尹派最纯正的唱腔,演唱吐字清晰,圆润自如,干净利落。也有清秀靓丽之感的小生;而王派头等花旦李敏,以清丽娇美、圆润淳厚的唱腔,她们真切细腻的表演给观众。
两个剧种,演绎的一个故事,一个实实在在些,把那个时代男尊女卑体现出来,男人可以花心的。我觉得徐元宰父亲的死,是被佛主惩罚了,他在佛门圣地,桃花庵里使尼姑生子,他亵渎了清净之地。另一剧种确把徐元宰父亲冠上反封建的勇士,倒也不乏其味,一对对越剧演员倾情演绎,给观众美美的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