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全挖过知了猴,那是孩子们的一大乐事。
那时,每到黄昏时分,夜幕降临,我们便相约着去村边的树林子,一手提着罐头瓶,一手拿着小铲子便出发了。那个时间段,知了猴还没钻出土,天再晚一些的时候知了猴便出了窝,在它爬上树时也能捉住不少。所以每天我们几乎都有收获。当它褪变成蝉有了翅膀后想捉便难了。所以小时候我们捉的大部分是蝉的幼虫,俗称知了猴。
挖知了猴是有技巧的,每年夏天,挖知了猴几乎成为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所以那时的我们经验丰富,个人都是高手。不懂其中诀窍的搜寻一个傍晚也挖不到一个,而深谙其中之道的却收获颇丰。
知了猴藏身的小窝,看上去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洞,小得只有一个绿豆粒大,但经验丰富的我们还是能一眼就看出它隐身在里面。用手轻轻地抠开小洞上面的泥土,洞会越来越大,这时候手一定要轻,越轻越好,千万不要惊动了它。别看只是一个小虫,但它很警觉。
有的知了猴会在离洞口很近的地方,露出眼睛和黑黑的鼻孔,一动不动的伏在那里,只等夜晚的来临。这时,你拿一根小棍慢慢伸进洞里,一定要慢,知了猴就会伸出它的大钳子,牢牢夹住小棍。这时你轻轻一提,可以象捉螃蟹一样把它提出来,放进我们的小罐头瓶里。
如法炮制,一个黄昏便能捉不少,几次下来你便会成为高手。
傍晚是挖知了猴的好时候,另一个好时机便是雨后。大雨过后,知了猴栖身的小窝被雨水打穿了,它没有了躲藏之处,只好冒雨往树上爬,我们便趁机在雨中寻找。这时候捕捉,再容易不过了。知了猴被雨水冲刷得干干净净的,小眼睛晶亮晶亮的,有一种透明感。
每年夏天,捉知了猴,总是有很多的趣事乐事,至今回想起来仍让人嘴角溢起会心的微笑。
捉得多了,自然便对知了猴有了更多的了解,这知了猴大约是三个品种:
一种是刚入夏时的,身体很小,它变成蝉后的叫声稚嫩,而且非常机灵。它的窝很隐蔽,也深,即使你发现了它,如果挖得不小心,它就会掉下去,掉进又深又黑的洞里去。找回的希望也不大。挖这种知了猴,我们往往是从它的旁边挖一个坑,然后用铲子直接截断它的退路,这个法子屡试不爽。
不过这种小知了猴个子太小,数量也很少,挖子也只是玩玩而已,用它来练练手,好为挖大个的作作准备。
第二种便是我们寻常见的最多的,个大的那种了。曾怀疑这种是不是小个的长大了的样子?后来发现不是。
这种我们挖得最多,它的窝很浅,便猜想它是不是边往上爬边堵了自己的后路呢?因为那个小小的窝只有它的身体那么大,如果被人发现,它根本无处可逃。不给自己留后路,我至今想不通它为何这么做?
第三种见到得更少,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品种,出现得更晚一些,一般是在进伏以后才会见到听到。它蜕变后我们称之为“伏蝶”。这种知了猴,童年时我也只是见过少有的几次。尾巴要比其他两种长得多,而且尾部特别尖。蜕化以后,是最机灵的那一种,小伙伴们几乎没人能捉住它。
有一次我看到一只受伤的伏蝶,仔细地观察过,发现它的脊背是墨绿色的,而其他两种知了,背后是黑色的。它蜕变后的叫声也是与众不同的,听起来是:伏蝶~伏蝶~。意思是告诉人们现在的时节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已经进了三伏天了。因此我们把它叫做伏蝶,每当听到它的叫声,我们便明白,天最热的时节已经到来了!
父亲是医生,天生有洁癖,虽然自己不吃,但并不反对我们吃。他说知了猴比那些蚂蚱呀蝗虫啊都干净。我们捉得多了,就把它们放在碗里,用盐腌透,母亲便用油炸了,或是干煎,色香味俱全呀,吃起来味道好极了,现在想起来还令人垂涎欲滴呢。
年少的我们总是淘气促狭,有时候突发奇想,把知了猴放到窗纱上,看它是怎么蜕变成知了的。知了分雌雄两种,能歌唱的是雄的,胸部有两片鱼鳞状的东西,声音就是从那发出来的。能唱的我们叫它“灵子”,而不会歌唱的我们叫它“哑巴”。
说也奇怪,在屋里蜕变后的知了,即使是带气囊的,也总是不会叫。老人们便讲,这是因为知了蜕变时没有喝露水的缘故。
原来如此!原来是我们人为地断送了它的歌唱生涯。
在知了的叫声中,我们一年年长大,那一段无忧无虑的岁月渐行渐远。那份童真和童趣,随着岁月,深刻在记忆中。如今在城市里居住,少有时间去捉知了猴了,每年夏天,听到知了高声歌唱时,仍会不自禁地想起捉知了猴的趣事。
每逢听到蝉鸣,便想,不知道现在乡村的孩子们,是不是仍象我们小时候一样,每到黄昏日暮,去捉知了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