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4:00 编辑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指华南百越地区。明清近古以来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的,后者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粤”有广义(岭南)和狭义(仅指广东省)之分。“粤东”“粤西”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指代范围也截然不同。粤语的起源和发展成熟的年代远在宋代的两广(两粤)初分之前。所以在历史文化层面上看,“粤语”事实上是广义上的“岭南语”(岭南地区语言),而非特指“广东话”。就像英语一样,不是特指英国。粤语英文作Cantonese、日文亦会写成広东语,即一般人俗称为“广东话”。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一直以来,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而粤语的形成远远早于宋朝,也正因为如此,粤语在两广地区才通行。在学术上,广东话不等同于广东方言。广东话指的是发源于夏朝的汉族语言,也就是粤言。粤言的“粤”字来源于“广东省”简称,而不是古代岭南的“南越国(南粤国)”,以及后世延伸而出广义的“两粤”。
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粤语”之名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旧称“南越(南粤)”,是一个泛称。民间亦称“白话”、“广东话”等,在美洲华埠则被称为“唐话”。而“广府话”、“省城话”这两个俗称则专门指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地区的粤语,范围比“白话”概念小,现在一般称为“广东话”。
粤语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海南西部(说儋州话、迈话的村落),以及越南东北部(山由族聚居地),香港、澳门,以及一些海外华人社区,以广州、香港为中心。
主要通用粤语区域:
广东省: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以粤语为主的县市有逾40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阳江、云浮、清远、茂名、顺德、南海、番禺、龙门、增城、从化、花都、连州、阳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高明、新兴县、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及斗门。
非纯以粤语为主的县市13个,分别为广东粤东、粤西、粤北的韶关、湛江、深圳、海丰、陆丰、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徐闻及廉江。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通行的粤语县市有30多个,即南宁、邕宁、横县、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防城港、东兴、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州、钟山、百色、崇左、扶绥、宁明、凭祥及龙州。
此外,广西其它不通行粤语的城市中均有粤语人口分布,通常是沿河的街道。桂中由于民国时期的新桂系移民开发,因提升农业技术需要,向桂中平原移入桂东南地区人口,有为数不少的粤语村庄。
海南省:海南通行粤语的县市有7个,即儋州、东方、乐东、琼中、三亚、昌江及文昌市铺前镇浦渔村。
港澳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境使用粤语。
海外:海外华人中以粤语为主的也很多,在唐人街及华人社区等,不少华人华侨社群均使用粤语作为共同语言。他们主要分布在英、美、加、澳、纽(新西兰)、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美洲往日绝大部份华人使用粤语沟通,不过近年由于中国大陆移民稍有增多,粤语使用者比例稍微下降,但粤语仍然是大部分海外华人华侨日常用语。
因应美国旧金山一带广东移民人口众多,或其他粤语地区(即两广地区人士,如:广西不少人会粤语),旧金山的旧金山城市铁路在巴士也提供粤语广播,是少数美国公交系统中,提供中文广播的美国政府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