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面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回家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21-10-20 11:07 | 只看该作者
大兵赵卫国爆笑相声《双簧》相声小品

双簧,为一种民间艺术,源于北京的一种曲艺名字,由前面的一个演员表演动作,藏在后面的一个人或说或唱,互相配合,好像前面的演员在自演自唱一样。"双簧"作为一种节目,出现于清朝末年,据说是由慈禧太后定名的。如今,双簧仍然活动在艺术舞台中,多用于相声。此外,在双簧前,演员一般需要穿上大褂等服饰,在前面的演员需要梳理一个向上的辫子。双簧创始人是清末硬书(自弹自唱)艺人黄辅臣(子弟八角鼓票友出身),其生卒年代不详,对其由演硬书改演双簧的说法也不一样。







42#
发表于 2021-10-20 11:18 |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21-10-20 19: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1-10-20 19:43 编辑
半梦半醒 发表于 2021-10-18 21:19
洞穿,拿起,走向光明。
佛爷,梦爷来了

慈禧说:  性月恒明.   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月亮?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毛泽东。

如果洞穿了地球,太阳和月亮就建立了新的联系,人定胜天。
44#
发表于 2021-10-22 09:56 | 只看该作者

据说禅宗马祖的老家在成都,他的父亲是卖簸箕的。马祖得道还乡时,全城轰传有个高僧来,等见了面大家都嚷:"原来是马簸箕的儿子呀!"马祖不胜感叹:"得道不还乡,还乡道不香!"这可能算得上是关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最早的注脚了。

西方人常说:仆人眼里无英雄;我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似乎都和我们这期主题有关。

其实,就念经而论,本地和尚不见得输给外来和尚,或许人们对于外来和尚知之甚少,心存神秘而充满期待,而不管有否滥竽充数之嫌。本地和尚就不一样了,知根知底,优势变成了缺点,长处变成了不足,从美学上讲,产生了审美疲劳。

如今,"外来和尚好念经"已经演绎到现代企业人才竞争的层面,拥有了更深的内涵和外延。人们对舶来品的崇拜无论对与错,行与否,似乎都顺应了马祖的感叹。


45#
发表于 2021-10-24 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到忘忧谷。久不见,问好佛爷!
46#
发表于 2021-10-31 1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1-10-31 16:53 编辑

       不知,千面佛坛友怎么个感想,梦爷的理解就是把周围千人所有人的智慧集在自己身上,就奔着千面佛方向去了。如果能把人类的所有的智慧集于自身,那就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了。论坛给了这样的交流和修炼机会,这是一种思维方式,不可片面理解。


我这样理解有歧义吗? 佛爷。
47#
发表于 2021-10-31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1-10-31 17:19 编辑

    在佛的眼里,智慧是个中性词,没有属性,没有国界,所以佛才能普度众生。在俗界我们现实世界的生活中,因为有利益,信仰之争才有了对错。这个要能区分。
48#
发表于 2021-10-31 17: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1-10-31 17:31 编辑

        大千世界,作为个体 不可能活在真空里,我们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除了情感元素,金钱也是联系人的纽带,所以要把价值观和智慧,能力区别来看待。
49#
发表于 2021-10-31 17:37 | 只看该作者
      听了一次讲座,主讲人是中国军事科学院专家,他们在研究flg的李洪志,这让梦爷很受启发。
50#
发表于 2021-10-31 1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1-10-31 17:57 编辑

       人和动物有很多区别,但不蚕食同类是人性的底线,然后逐级太高,人类就进入比较高级的文明社会了。从刑法对死刑判定标准的改动就知一二。

家园文化氛围已经进入文明社会的高级阶段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12 04:2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