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闲庭赏月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读书杂记

   关闭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13-6-29 22:01 编辑

一曲笙歌诉离情

穿过历史的隧道,走回宋朝。我们看见了:
烟波浩渺,暮霭沉沉。
落日的余晖中,一叶扁舟,停泊在汴京城南的江岸边,整装待发。
疏狂浪子柳七郎,身着一袭白衫,站在兰舟之上。
骤雨过后的江面上,一抹斜阳临水而照。暮色苍茫里,远山迷蒙,水天一色。瑟瑟秋风吹落片片红叶,飘飞在虚空里,又顺流而去,悠忽不见了踪影。岸边树丛中,秋蝉那凄凉急促的哀鸣,声声正紧,绞痛着游子的心扉,增添了难言的离愁别恨。
回首看向岸边,晚风中,斜阳下,那金簪斜插面若桃花的一代佳人谢玉英,正依依不舍地站在长亭旁,泪眼婆娑,凝眸相望。道不尽的柔情蜜意,紧锁在眼角眉梢,好似要化作一条看不见的长线,扯回这待飞的扁舟,也扯回她难解难分的情郎。
这位多情的才子,眼中的清泪,终于无声地流下来。心中默念着,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兰舟,终于渐渐离岸,越行越远。愁肠百结的柳七,又想起刚才,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饯行的酒席宴上,轻歌曼舞的红袖间,金樽交错,斟满美酒,可是却心绪低落,无意开怀畅饮。只感觉那杯杯清酒,盛满离愁别绪,化作凄情苦泪,灌入愁肠。
面对着知己红颜,想起诗经上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是我柳七能给你什么许诺呢,今日一别,天各一方,不知何年何日何由才得相见!千言万语凝结在方寸之中,多少叮咛嘱咐,即便有那海誓山盟,又从何说起。离愁难诉,双泪长流。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也记起那年,在香歌艳舞中,巧遇玉英。她长袖飘飘,婉转歌喉,弹唱了一首柳永新词《采莲令》。无意中,他拿起香案上的书册,翻开一看,竟是玉英用蝇头小楷抄就的《柳七新词》。就此他们相识相知。
世事难料,他们几经离别,终于相聚。可谁知,刚相聚,又分离。真是见时容易别时难。

江面飞舟中,沉思着的柳永,继续放飞思绪。不由想到上次考场失意后,怀才不遇的满腹怨气,化作了一首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去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有心为之无意张扬的一首小词,终于传到了朝堂,惹恼了当今皇上。
再进考场之时,就算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抵不过宋仁宗圣笔一挥,挥出的几个大字:“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就此断送了才子柳七郎的一世功名。

兰舟驶进那海天深处。他站在船头,心中充满了迷茫与悲愁。前路中,南天辽阔,却暮霭迷漫,笼罩着一江秋水,千里迢迢,望不断天涯孤旅。仕途坎坷,前程渺茫。哪里是我心灵的归属。江南水乡,处处有着迷人的风景。遥想那兰舟停处,酒醒之时,也许是一勾弯月悬挂在苍穹里,岸边杨柳依依,晓风习习, 沁人心脾。可惜这良辰美景,没有那红颜知己相随相伴,也是形同虚设。
他对着那浩瀚的流水高歌: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那无尽的江水,呜咽着,倾听他千回百转的心声,承载他满腹哀怨。
滚滚波涛,流逝了多少凄切的旧事,也见证了柳七郎绝世的才华。
这位多情浪子,终于是乘舟离开京都,成了屯田员外郎。

于是,皇都的金榜上,少了一个叫柳永柳耆卿的状元,市井勾栏花街柳巷里,多了一个自称白衣卿相,奉旨填词柳三变的词人。他寄情风月,醉卧花丛,流连于歌楼舞榭,沉湎与声色词曲。他建立了俚词阵地,发扬光大了婉约词风,和传统的雅词分庭抗礼。由此,中华古国的文学宝库中,多了一朵瑰丽的奇葩。

也许,在夜深人静之时,我们脑海中,会出现一种幻觉,看见了,几个十七、八的妙龄女郎,正手执红牙板,轻启朱唇,浅斟低唱着那首传颂千古的名篇:

雨霖铃 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评分

参与人数 1草币 +70 收起 理由
色书生 + 70 佳作是也

查看全部评分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色书生 发表于 2013-6-29 22: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作,对柳永的名作,进行了一番自我式的生发与感触,读来,真生动!我非常欣赏这种对于原作有深入体会的 .


是啊。柳永自嘲为“奉旨填词柳三变”,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憾事,而对于中国的文学史,却是幸事。

那个谢玉英,据说是实有其人。是北宋仁宗时名妓,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
百度结果如下:
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中科举而只得个馀杭县宰。途经江州,照例浪流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6-29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斯若楼 发表于 2013-6-29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散版有蝶衣读宇宙哲学、读唐诗,书生读史,现在还有姐姐读白话小说,真是太圆满了~~

我是属于随心所欲那种的。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默 发表于 2013-7-2 07: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们看前任历史,后人看我们的历史,我们都在史中。

是啊。你说的真对。就是这回事。
每个人,都是红尘过客。都会成为明天的历史。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7-2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晨星点点 发表于 2013-7-1 0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书读到这层次,不能不令人佩服!

谢谢朋友关注与鼓励!
晚上好!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7-3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牙 发表于 2013-7-3 0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社会就是舞台,生活就是一出戏。轮番上演着喜怒哀乐。

就是那回事啊。
每个人都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尽情地表演着。

谢谢子牙先生关注与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27 05: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