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泰山乌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效] 【看历史】京华杏林录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23-8-20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集
花开花落年年有 34:20

八十老翁进花园,手扶花枝泪涟涟。
花开花落年年有,人过青春无少年。
是陕西汉剧剧目系列《花田错》中的一句。
《花田错》是中国经典京剧剧本之一,故事缘于《水浒传》,是一出藉由误会巧合、性别错置,发展出一段令观众从头笑到尾的轻松喜剧,剧本剧情节趣味、人物幽默。
92#
发表于 2023-8-20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集
藏红花 37:55

番红花,又称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也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多年生草本。球茎扁圆球形,直径约3厘米,外有黄褐色的膜质包被。叶基生,9-15枚,条形,灰绿色,边缘反卷;叶丛基部包有4-5片膜质的鞘状叶。花茎甚短,不伸出地面;花1-2朵,淡蓝色、红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柱橙红色,柱头略扁,顶端楔形,有浅齿,子房狭纺锤形。蒴果椭圆形,长约3厘米。
是亚洲西南部原生种,最早由希腊人人工栽培。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中国浙江等地有种植。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 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

藏红花的花语是快乐、挂念、真心、多彩、等待你、青春的喜悦。藏红花生长在高海拔地区,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很少,所以它的花语具有挂念、思念的含义,自己独自生长在这种高寒地区。有青春的喜悦的花语,寓意着不论年龄多大,都不要把烦恼留在心里,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有朝气快乐的生活下去。藏红花的花语是快乐、挂念、真心、多彩、等待你、青春的喜悦。藏红花生长在高海拔地区,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植物很少,所以它的花语具有挂念、思念的含义,自己独自生长在这种高寒地区。有青春的喜悦的花语,寓意着不论年龄多大,都不要把烦恼留在心里,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永远有朝气快乐的生活下去。

五色米
五色米指的是壮族特色糯米饭,由五种颜色构成。五色饭专门用来在三月三、清明节这段日子食用的,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一样,它也是一个节日的象征.它的味道和糯米没有多少差别,但是由於它的意义不同,所以吃起来时感觉也当然会不一样.当然清明节时制作五色米,部分用於祭供,部分用家族清明饭,表示吉利。

广西环江县的毛南族在每年农历五月,要举行五月庙节,日期各村不一。以铁坳为界,整个毛南山乡分成上下二团,下团庙节为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上团庙节提前五天,即从辰日往回倒数到亥日为节日。有的传说认为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毛南族饲养耕牛和菜牛的创始人冯三界公。因为冯三界公开始使用耕牛,毛南族才有了水田,种上水稻。过去各村寨都有庙田,以其收入购买菜牛,在节日时杀牛祭祀爱吃牛肉的冯三界公。同时还要摘取各种农作物叶子放到土地娘娘神前,求娘娘保佑五谷丰收。

到了节日,毛南族人家家要采枫叶、空羊花等将糯米染成黑、黄、红、绿、白等五色米,蒸成色艳而又有香味的五色糯米饭,并做粉蒸肉等佳肴。摺回柳枝插在中堂,将五色饭捏成小团,密密地粘在柳枝上,以示农作物硕果累累、获得丰收。还要喂耕牛 一团米饭和一块粉蒸肉,慰劳耕牛。


93#
发表于 2023-8-20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一集
虹霓关42:40

【虹霓关】是一出经典传统京剧剧目。
《虹霓关》剧情:
瓦岗军将领秦琼攻打虹霓关,守将辛文礼出战,为谢映登射死,辛妻东方氏夫人为夫报仇,阵上擒获王伯当,因为慕名其英俊,促丫环作说客,降顺瓦岗寨,改嫁王伯当。在洞房中王指斥东方氏不为夫报仇,杀死东方氏。此剧又名《东方夫人》。以头、二本演出。梅兰芳在头本中饰东方氏,二本饰丫环。由王瑶卿所授。原梅兰芳经常观看王演出此戏而产生浓厚兴趣,伯父梅雨田认为以梅兰芳的年龄演此剧非常合适,逐商请王瑶卿教授,并嘱梅兰芳磕头师。王谦称与兰芳同辈,不必拘泥形式,以兄弟相称为好。后王瑶卿与梅兰芳虽有师徒之份,却始终以兄弟相称。

《虹霓关》二本,原是一出只演半小时的小戏,剧中丫环这个角色唱工不少而说白多。梅兰芳的念白极富情感,饰此角时,演得活泼可爱,毫不油滑轻浮,备受观众欢迎。在头本《虹霓关》中梅兰芳饰东方氏,他认为自己的个性不适合在二本中继续饰此角色,故在二本中演了丫环。这种由一人在头本和二本戏中分饰演不同角色,为适应剧中角色需要,而变换演员的演出方式始自梅兰芳。既是对传统演出的改进,也充分体现了他自身的艺术功力。

94#
发表于 2023-8-20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集
敲竹杠 1:00

凭着恶势力,或利用他人弱点,或以某种借口,勒索讹诈人家钱财,吴地谓之“敲竹杠”。关于“敲竹杠”的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
1839年林则徐奉道光皇帝之命,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他的要求下,各地水陆要塞均设卡检查以防烟土流入境 内。但一位水运客商将烟土藏于竹杠和船篙之中,欲蒙混过关,躲避检查。一天,商船行至浙江绍兴码头,检查官上船检查,未发现其中秘密。当时,该关卡的一名 师爷吸着旱烟,走上船去,用烟竿敲得竹杠“咯咯”响,客商以为师爷看出了破绽,便慌忙掏出银子,悄悄塞给师爷,请求高抬贵手,不要再“敲竹杠”。

二说:

在清代末年,市场上小额交易,以铜钱为单位,店家接钱后便丢在用竹杠做成的钱筒内,晚上结账时倒出来,谓之“盘钱”。当地的地痞流氓常去店铺勒索钱财,不用开口,只是恶狠狠地敲拍竹钱筒,店主见之,便知来意,慌忙掏钱“孝敬”。另外,旧时有些黑心店主,见陌生顾客上门购货,往往随意提价。每当伙计在接待顾客时,店主以“敲竹杠”一下,示意提价一成。
95#
发表于 2023-8-20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集
双怕婆 4:45

      讲的是两个男人怕老婆的故事,由丑角应工。全剧几乎没有唱,全部是道白,很有意思,好笑。京剧有这个戏,又名《双背凳》,因为里面的两个男人被各自的老婆整得背着凳子上街。

简介
  怕老婆的不掌舵,在兄弟石要面前夸下海口,要老婆侍侯他们喝酒,并以二十两银子打赌。不妻为了赢取银子和丈夫在石要面前演了一场“戏”。不妻终被惹怒,将长凳绑在不掌舵身上,要他去找石要索要银两,不掌舵在街上遇到了被老婆把板凳绑在头上的石要。
96#
发表于 2023-8-20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集
断线风筝 12:15

断线风筝,意思是像放上天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比喻一去不回来的人或东西。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掴着手分开云雨,腾的似线断风筝。"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一。:去了多时,约摸四更天气,却似石沉沧海,~,不见回来。
97#
发表于 2023-8-20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集
风紧22:00

风紧:情况紧急!有拐子:对手有枪。扯蓬:快跑!

庙里合:
黑话,大意是撤退。
比如说,一伙土匪,或者用中性词汇,江湖人士,和人交手,迟迟不能取胜。眼见形势不妙,为首的,大喊一声:“弟兄们,有拐子,扯台子,庙里合。”
意思就是说,对方有高手,咱们占不到便宜,行动取消,全体撤退。
98#
发表于 2023-8-2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集
天太热,用冰降温 28:50

据记载,夏天炎热,古代皇宫用冰进行降温。而古代没有电,古人主要通过修建冰窖,在冬天结冰的时候把冰储存起来,到了夏天把冰拿出来使用。还有一种方法是采用化学方法制冰。

储存冰的概况
我国储存冰的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始于西周。
据《周礼》记载,当时周王室为保证夏天有冰使用,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机构管理“冰政”,负责人称“凌人”。这个机构人员还不少,包括“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在《诗经·豳风·七月》中有描写采冰块的诗句:“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入凌阴”。这里的“凌阴”就是冰窖。
古人根据经验,将冰窖建在背阴少风的地方,一般是往地下挖约4至6米,或更深一些。每到大寒季节,人们开始凿冰。首先要进行事前的调查了解,找到水质好的地方,选择干净无杂物的冰块。然后,把冰块储存到冰窖,先要用新鲜稻草、芦席铺垫,把冰放到上面之后就覆盖稻糠、树叶等隔温材料,最后密封窖口。
采用这种储存方式,到夏天时大概会有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古人常常把藏冰量提高到所需使用冰量的3倍。
99#
发表于 2023-8-20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集
杀个回马枪 34:50

杀回马枪,意思是比喻出其不意的回头一击。
原义就是两骑交锋,一骑佯败,跑;另一骑追。跑的人在跑的同时回头1枪,把追的那人杀落马下。

回马枪源自《说唐》罗成和秦叔保互教在自家武艺,但是都留一个心眼,罗成没有教自家绝杀"回马枪",秦叔宝没有教自家绝杀"杀手锏",但是在日后的作战中都让对方见识了自家的绝活。
100#
发表于 2023-8-20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集
吴大帅 35:50

民国时期吴大帅指谁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东蓬莱人,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爱国者、中国军一级上将、官至直鲁豫两湖巡阅使、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为直系军阀首领曹锟的第一战将和智囊。吴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韬略,军事才能在当世中国武人中堪称首屈一指,兵锋所指,无不披靡,更为世人瞩目。在其军事生涯前期,曾一战安湘、再战败皖、三战定鄂、四战克奉,有“常胜将军”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讲求五伦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书》、《正一道诠》、《明德讲义》、《春秋正义证释》等著述传世。

吴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洁自守,为人忠直,至性至情,称得上是北洋集团中乃至民国政坛军界中的佼佼者,华北沦陷于日伪之后,愈显其晚节弥坚。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而不可侵犯的气节。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089号|手机版|Archiver|忘忧草家园 ( 辽ICP备14007463号

GMT+8, 2024-6-5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