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出谷幽泉 于 2016-6-6 22:21 编辑
关于系统性问题的思考之三 咱们先跳出习惯性思维的定式和朋友们一起从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先生的书房出来去穿越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先生的书房,去这个可爱的小老头家里化缘、化缘讨一杯香茶,不知众位可否?
话说吴承恩先生出生于一个由下级官吏沦落为小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先生自幼聪慧,喜读稗官野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嘉靖八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朱应登先生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嘉靖二十九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约六十七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景凄凉。
从明代老先生的简介中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严重的系统性问题,跟现代的读书无用论有的一比,这个社会的“因”造成了老先生晚景凄凉的“果”,只好寄趣于诗酒之间以卖文来维持生计。
但是这个可爱的小老头虽然生活潦倒,依然乐观豁达行事低调,格调高雅具有超级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情怀,针对现实社会万象更浓缩了佛道儒三教的智慧以唐代玄奘法师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以他的睿智最终创作了他理想社会里的【西游记】。
“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从西游记第九十五回这首诗歌中反映出老先生的理想社会是君贤臣子=明的王道主义思想,这个可爱的小老头才是玩穿越的高手中的高手,他的理想社会是像盛唐那样君明臣贤不要搞团团伙伙不要搞窝里斗,经济上欣欣向荣物阜人丰。因为老先生书生气息浓郁学不会政治斗争那一套权谋,也是政治斗争的受害者。
那么咱们试着走进老爷子的内心世界解析他构思作品时候的所思所想,首先构思一篇小说得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他崇拜的偶像是唐太宗当然要取唐朝,受他早年读书《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深刻影响,可见早期读物对老先生的思想影响相当的大。
那么构思有了,结合他成长的社会现象肯定要穿插他的思想与智慧在里面。如何结合呢?这可爱的小老头是夜不能寐食不甘甜,某夜他与好友一起聚餐喝得酩酊大醉倒塌便呼呼睡也,醒来已是五更,打开窗户庭院外清风扑面鸟语花香。
这时他马上沐浴更衣突然转换了愤世嫉俗的心态突然觉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不觉神清气爽脑洞大开因为他的心里在默默念着老子的道德经啊!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的念着能不灵光乍现吗?有了咱就以唐三藏西天取经为蓝本以童话故事模式来创作,写的有点累了捣蛋的夫子权且学学吴老先生般摸样摇头晃脑先沐浴更衣喽,然后跟老先生化点香茶,诸君莫急想听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