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五子棋氛围越来越浓,就常有好手找我切磋。中午工间休息是我们交流的时间,饭后常常下到上班。交流较多的人中,有些是喜欢下且有点入迷的,有些是看热闹的爱显摆的,棋如其人的确不假。同事余某算是下得好的,他自己说上大学时就下过,他常看我下,一言不发,不像其他人爱指指点点。有一次他主动约我下棋,我出弱手让他赢了第一局,第二局我赢后,之后我就想与另一位同事下,他却猛然冒出一句“我们还没分出胜负呢!”我笑言“咱俩还一定要刺刀见红吗?”他说必须的。我就不再客气一口气连杀了他三局。观战的人多,我大师名号也不是白给的!
部门负责人老王下得不错,是单位里少数能与我对阵的强手之一。每逢我俩对决,能围一堆了人观战。一般开始时没人吭气,下着下着给他支招的人就多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老王有时听,有时也不听,我也觉得大势已成改变很难。而大势是一子一子走出来的局面,除非出奇制胜,重大失误被对方抓住。老王说,五子棋其实就是相互制约,保持局面的均衡,在均衡中不断地加强自己,削弱对手,找到对手破绽。财务室李师傅喜欢五子棋,常来讨教,我也在与她对局中边下边讲,她的棋艺提高很快。在一次部门间的擂台赛上,她一人连克9位选手,最后夺冠。从此,我把五子棋比赛分为男女两组进行,极大地吸引了女员工的参与。单位领导于某也参与进来,原因在于他曾是围棋爱好者。然而围棋曲高和寡,他只好屈身我们五子棋行列寻找存在感。一般来讲,围棋下得好的人五子棋绝不会差的,于领导也是如此,一上手就跟我杀的难分难解。他虽然杀技不多,但计算慎密,攻守有模有样。
2019年,西北狼棋社杨老师联系我,说全国有个比赛将在西安举行,他是筹备组成员,叫我准备准备,组个企业队参加一下,推动一下单位五子棋发展。我很高兴,谢谢他给我们提供机会。我向单位领导汇报后,一向严谨的领导思考片刻说,这是好事,我们不但要派人参加,而且建议他们放在我单位举办,借机宣传一下单位,顺便也推广一下我们的产品。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转念一想真的是有道理。我暗自佩服领导的胸怀。我便立即与杨老师联系沟通,确定时间,并邀他来我们培训基地实地考察比赛场地,很快形成活动方案,并由杨老师提交省体委益智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与此同时,我也制定了一套我单位的赛前集训方案。抽出包括我在内的7名比较优秀的员工棋手,利用业余时间开始强化训练。一是“请进来”,即请高手来讲课,下指导棋,提高理论水平;二是“走出去”,参加各地棋社活动,加强交流,提高实战能力;三是内部切磋,研棋论棋。但终究,因为疫情,那年比赛没能如期举办。而且一等就是3年。这三年变化太多,五子棋热度降了,队伍也散了,领导也换了,我的岗位也调整了,单位五子棋氛围大不如前。一批曾经的高手、好手、爱好者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交流少了,我因工作太忙基本不再下棋,偶尔在手机上玩玩。
那年春节,上大学的侄女来家跟我下了几盘,号称她们学校五子棋“七仙女”之第二,虽然她棋力较弱,但几盘棋下的我感觉很过瘾,好久没有那种感觉了。侄女说,我的实力应在专业2段,在她们学校能入“八大金刚”。我说玩玩而已,不求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