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名叫《人生大事》的电影。我真的是被打动了,流了几次老泪。它让我不由想起几十年前看过的一部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看完电影后好久,我的鼻子还是酸酸的,红红的,我不停地拧鼻子。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里面的一位苦命却可爱的小女孩,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或者叫生存经历。虽然她俩的年代、境遇、背景并不相同,但命运却异曲同工,故事也是殊途同归。电影的具体情节我也不想多说,也不是我今天要议论的话题,想知道的朋友可以亲自去影院看电影。我想说的是,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我长久百思不得其解,又一直想弄明白的话题——艺术作品到底是要结果,还是去呈现?
为什么我在看过电影之后又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因为我接着又看了网上豆瓣,在好评如潮的同时,也有个别网友摆出电影当中一些个不合情理、制造泪点的桥段和细节。我无法准确理解他们的真实动机是什么,但我可以肯定他们也一定是认真地看了电影,否则他们点的不会那么准。所以,我很愿意认为他们是真的喜欢了这部影片,要不然怎么会那么诚实、那么严谨、那么大胆地指出影片中的瑕疵呢?正是因为他们的喜欢吧!就像有人说维纳斯为什么不穿衣裳?枪管打结的为什么是左轮手枪而不是机关枪?蒙娜丽莎为什么不开怀大笑?但这并不影响那些经典的伟大。更别说艺术创作本就是个前无古人的创造,只要主题表达完整充分,既是有点问题也瑕不掩瑜嘛!
艺术毕竟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况且电影创作也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具体要求。《人生大事》中的一系列泪点桥断大多数还是自然而合理的,加上大小演员们的倾情投入,很是取得了“催泪弹”的效果。这是电影需要的,也是观众需要的。只是过度堆砌、勉强做作、不合情理、经不起推敲的情节,会让人不舒服,甚至反感。电影的带入感强不强、好不好,决定了电影的成功与否。
放眼文艺创作,虽然目的是一直的,但也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一是要文艺结果,一是要文艺呈现。
要结果就是有创作目的,必须先有创作主题,再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文艺创作,最终取得文艺结果。进一步讲,就是整个的创作活动、创作元素、创作逻辑、创作思路,都有一个灵魂在指引,在引导作者对众多创作元素进行排列组合,按照设计需求对素材进行取舍,有的呢拿来就用,不满意的修改了用,没有的就去寻找,一时半会儿找不着的,要么替代,要么造假。如此这般就免不了存在创作的硬伤或软伤,但只要是为主题服务就不为错。在主题和观众的双向选择中,主题必然是第一位的。比如说我们的电影界,“百花奖”的是群众喜欢的,“金鸡奖”是专家喜欢的,而“华表奖”则是政府喜欢的,主题不同,目的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呈现就是把真实的相貌反映出来,像照镜子一样,没有半点虚假。要呈现就得毫无保留地尊重现实,还原现实,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去体会去发现,而不是我们灌输给观众什么。让真实的生活潜移默化地去影响观众。呈现不是没目的,而是不动声色地呈现真实,达到寓教于现实当中。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羲之的《兰亭序》,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就是自然场景的描摹,真实情感的抒发,社会历史阶段的记录。它们朴素的笔墨、详尽的画面、充满烟火的喜怒哀乐,没有主题,胜似主题。它的不造作、不扭捏、自然而然、行云流水的带入,其中的影响、感染、启发、引领等,一切尽在无言中。
想到此,我倒觉得大可不必对我们的文艺作品太过挑剔,艺无止境嘛,创作就是在不断探索中不断进步,就是在不断改正中不断发展。我们在喜欢新作品的同时,也要能够容忍接纳它的不足。我们在希望文艺创作者提高创作水平的同时,也不要忘记提高我们自己的欣赏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