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看历史】金石彩笺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03
标题: 【看历史】金石彩笺录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04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0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0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08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1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1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1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14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 00:18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3-1-1 12: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3-1-1 12: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23-1-1 14: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8:14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1-1 18:55 编辑

题解

金石彩笺
所谓"金石"是指古文字,因在古代,特别是古代早期,文字都是铸在青铜器上或者刻划在石头上,所以就把研究古文字的学问称为金石之学。所以,金石字画中的“金石”是指“篆刻”。
金,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
石,就是碑帖,碑帖是碑和帖的合称,实际“碑”指的是石刻的拓本,“帖”指的是将古人著名的墨迹,刻在木板上可石上汇集而成。

彩笺
1.小幅彩色纸张。常供题咏或书信之用。
2.借指诗笺或书信。


清代金石学复兴,诸多博学通人、名儒巨公参与进来,流风所被,考究金石文字俨然成为文人学者的时尚,至清中晚期最盛。
约清中期开始,文人朝夕摩挲的金石文字,与文人案头日用的花笺自然而然地结合起来,形成花笺中一个独特的品种——金石笺,到民国间尚风行不衰。
金石题材的笺纸,有的集字成词或成句,有的节摹数字或局部,对金石杂件如瓦当、铜镜等物,多直接完整摹刻,另有以铜器入笺,不仅摹刻铭文,其下还附刻器形,如此等等,变化多端。

有的金石家以珍爱或新近所得的藏品制笺,如吴大澂就有多种。这或许有炫耀的意味,其实也不妨看作以此作为传古的手段。
清代民国笺铺林立,竞争激烈。揣摩顾客心理,生产出适销对路的货品,是商家们的永恒课题,从金石笺的流行不难窥得当时风气之一斑。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8:23
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

相传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始创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1894年斋主又秘密开设荣宝斋。1900年松竹斋关张。因为松竹斋与荣宝斋同属一个主人,且松竹斋关张时,荣宝斋已继承了她的全部业务,两者具有连续性,所以荣宝斋的历史应从松竹斋创立时算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

  松竹斋的主人姓张,浙江绍兴人氏,原是明朝官员,是个有民族气节的人,不愿意在清朝做官,用在明朝做官时积攒的俸银,在琉璃厂开设南纸店,赖以营生。

  松竹斋店主是位有文化的前朝官员,在店名上下了一番功夫。他的原籍浙江,盛产竹子。竹子生命力旺盛,用途广。后来在北京做官,又多接触松树,喜欢松树斗霜傲雪的品格,故取店名“松竹斋”。这个店名反映了店主的身世和性格,寄托着他的厚望,既文雅又隽永。

  松竹斋的业务与大多数南纸店无异,概括起来,无非是书画琴棋、笔墨纸砚(习惯称文房四宝)。但因其品种全,质量好,价格公道,服务周到,所以很快就赢得了信誉。纸类,除了宣纸之外,还有棉纸、皮纸、毛边纸、粉连纸以及各种纸制品。如:信笺、信封、稿纸、折扇、宣册、喜庆屏联、挽联等等。顾客在这里买了纸,需要裁成什么尺寸,伙计立刻代裁。顾客拿着扇面来,免费为其代装。总之,松竹斋创立不久就名噪于琉璃厂文化街。

  据《永庆升平》一书记述,松竹斋到了第四代,只剩孤儿寡母,难免受到恶势力的欺凌。孤儿名叫张玉峰,为了保全这份家业,张玉峰拜师习武,学得一身好功夫,绰号“粉面哪吒”。一日,康熙皇帝微服私访,来到宣武门外,被地方恶势力挡住,张玉峰挺身救驾,受到朝廷赏赐。这虽然是小说,不足为据,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另据《琉璃厂小志》记载,乾隆东阁大学士、乾隆皇帝重要文告的拟稿人梁诗正曾为松竹斋题匾。

  乾隆年间是清代的鼎盛时期,政治、经济状况良好,可谓一派升平景象。在文化方面也多有举措,从全国各地调集两千多名学者来京,开设“四库馆”,编修继明代《永乐大典》之后的又一部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就是一例。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商业的繁荣,从而为松竹斋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旧京琐记》一书有一段关于松竹斋的记述:“南纸铺并集于琉璃厂,昔以松竹斋为巨擘,纸张及文玩古董……制造之工,染色雕花,精洁而雅致。至于官文款式、试卷之光洁,皆非外省所及”。乾隆年间,也是松竹斋的鼎盛时期。

  道光年间,店主张俊秀的儿子张仰山继掌松竹斋。张仰山自幼酷爱书法、篆刻,写得一手好字。他的书法和篆刻小有名气,可谓琉璃厂文化街上的名士,甚至连他在文化街上的许多徒弟,也颇有些名气。他既是松竹斋的老板,更是书画家的同仁和朋友。著名书画家赵之谦说,与其说他是商业界人士,不如说他是个文人雅士。赵之谦、吴大澂等著名书画家是他的座上客,无论店堂还是书斋,经常挂着他们的作品。现在荣宝斋资料室收藏的赵之谦书札,就是用松竹斋印制的信笺写的,这也可作为赵之谦与松竹斋关系密切的一个佐证。

  张仰山本来可以利用他与书画家的广泛联系这个有利条件来发展松竹斋的事业,然而他的兴趣不在生意上,而醉心于书法篆刻,因而这时期松竹斋的生意并不兴隆。更不幸的是,正当张仰山学有所成、涉世颇深的时候,却英年早逝。他死时45岁,值光绪初年,自此松竹斋江河日下。

  张仰山撒手人寰,经管松竹斋这份祖业的重担就落在了他年仅19岁、尚未经世的儿子张梦林肩上。张梦林在生意场上蹒跚学步,艰难地维持着这家经历了二百年的文化老店。但漏屋偏逢连阴雨,张梦林在32岁那年得了肺炎,医治无效而死,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依照张氏家族的规定,在张梦林的儿子成年之前,松竹斋铺事由张梦林的叔叔张次山(张仰山之弟)主持。但张次山辜负了家族的寄托,店里的事经常撒手让他的三个儿子去管。而他的三个宝贝儿子均非省油之灯,仅仅数年,松竹斋就几乎无法维持了。从乾隆中期到光绪中期,历经六个朝代,朝廷的科举试卷一直都由松竹斋承办。到了张次山时,由于管理不善,科举试卷质量下降,以致这桩赚大钱的生意被懿文斋夺走。这是松竹斋衰落的主要原因。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8:25
百年荣宝斋 07:17
剧情简介
清咸丰年间,京城琉璃厂的百年南纸店松竹斋因质优货全而为文人墨客喜爱,名满京门。1860 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松竹斋掌柜以古墨为郑元培将军止血疗伤、救其性命。郑将军以怀素和尚的《西陵圣母帖》和宋徽宗赵佶的《柳鹆图》为谢。
第二代掌柜张山林沉溺玩乐,连带侄儿张幼林也无心读书。郑家后人秋月沦落风尘,得刑部杨宪基大人搭救来到京城,终与张家相认。
张幼林因打人入狱,却因祸得福结识了西北刀客霍震西。期间经营不善的松竹斋濒临破产,幸亏新掌柜庄虎臣大力革新,松竹斋改号松鹤斋,才得以起死回生。
成年的张幼林尽管对秋月有情,却终依母命,娶米店千金何佳碧为妻。时光荏苒,下一代掌柜王仁山与张家继续苦心经营松鹤斋,百年老店见证了一段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

剧集评价
《百年荣宝斋》是一部弘扬中国文化演变过程的故事,荣宝斋这个品牌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朝圣之地”,无论是当年参加科举的学子,还是当代文人知识分子的心中,都是一块金字招牌,通过荣宝斋这个窗口,可以追溯到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本剧中从荣宝斋的前身松竹斋倒闭到荣宝斋建立,几经战乱的洗礼,仍然矗立在京城,成为京城琉璃厂不能不说的故事。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8:29
小说《荣宝斋》:经营智慧谱就百年长歌

文房宝物、古玩字画、收藏旧理、商道成规,以及生意常识、人情事理……看都梁的《荣宝斋》,看出很多门道,但在这一串了悟的背后,折射出的却是经营智慧四个字。

荣宝斋坐落在北京琉璃厂西街、享有“书画家之家” 的美誉,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它的前身名为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最初只是一家小南纸店,主要经营书画用纸和文房用具,并代客订购书画篆刻家的商业作品。1894年店名改为“荣宝斋”,此后的业务范围就扩大到了收藏领域。漫漫三百年,历经鸦片战争、满清覆亡、民国纷争、八年抗战、解放战争……琉璃厂无数老店都在风雨飘摇中不复存焉,唯有荣宝斋屹立至今,成为一张不朽的中国名片。

小说就从这一爿老店、两幅字画、三代同堂起笔,缓缓讲述荣宝斋的百年往事,描绘了老北京琉璃厂一带上至权贵巨贾、下至贩夫走卒的社会各层人等的生活,他们的故事铸就了荣宝斋的前世今生,正可谓宝斋传奇,青史无双。

为这部传奇落下第一笔墨的是掌柜庄虎臣,他在松竹斋入不敷出无以为继时临危受命,连续抛出两个锦囊:先以松竹斋近二百年的基业为抵押向俄国银行贷款,解了燃眉之急;而后在生意依然亏空势难逆转之时果断宣告松竹斋破产倒闭,避免了高额的贷金本息,另辟荣宝斋,还颇费周折请来当时皇上的老师翁同龢题写匾额,这不亚于今天媒体发布会请大腕嘉宾造声势的效果,更大的作用在于亮出政治底牌,抖擞精神,不容商家和买家小觑。这一招,可谓“起”。

庄虎臣成功的经营之道关键在于他的深谋远虑:要抓住大宗和长期的买主。他把“大”和“长”想到了极致,算盘就打到了官府里——制作缙绅,就是朝廷各府院、六部衙门七品以上的大小官吏名录,从官职、姓名到原籍都记得一清二楚,还有官员的官阶品级、顶服俸禄、钦定会典相见礼、加级记录。这种名录早已有之,但都不能“与时俱进”,有等于无。庄虎臣像如今的记者一样想方设法打探最新任制,时时更新缙绅,再经过精心印制包装,生意自然顺水顺风。这一招,可谓“承”。

店家诚信仁义,用人不疑,掌柜干活就尽心尽力,到了王仁山做掌柜时,形势更为坎坷,荣宝斋好容易在北京城里辟出一番天地,北伐战争后,国民政府迁都南京,达官贵人纷纷南下,北京客户大师流失。王仁山急则思变,决定在南京开设分店,而后租房子、登广告,三下两下就联系上了以前的老客户,热热闹闹地办了十来天的“荣宝斋文房用品展卖会”,大获成功,在南京立稳了脚跟。这一招,可谓“转”。

王仁山不只经营“硬件”,更精于包装“软件”。他和张大千的交情不一般,张大千成名之前,一次和王仁山喝酒时说了自己的想法:他当时临摹石涛、八大山人的画足可以假乱真,所以想在当时已经营名人字画的荣宝斋挂笔单。王仁山有些为难,荣宝斋从来没卖过仿作,估计东家不会答应,于是先拉着张大千去拜访了一下罗振玉,不想他的仿作竟连罗爷都没鉴别出来,张大千便有了“当代石涛”的美誉。王仁山陡生妙招,当时书画市场上溥心畲的画已经价格很高了,王仁山就建议东家把溥和张合在一起,在荣宝斋展出“‘南张北溥’画作联展”,北平的著名画家都到了场,琉璃厂半条街都沸腾起来。从此张大千书画的价码就抬上去了。这一招,可谓“合”。

以“起承转合”来概括荣宝斋的经营智慧,难免牵强,但荣宝斋如传奇般的历史,也的确经历了数度起承转合的波折。

都梁为荣宝斋这一百年老字号撰史,遂成为其著书立说的第一人。小说厚重却不失生动,奇绝而不乏真实,荣宝斋经营智慧的辉煌也只有这样的书写才能绽放出历久而弥新的光彩。
有道是:
一爿老店,两幅字画,三代同堂,谱就百年往事;
千般磨砺,十口相传,九死不悔,终成一品名斋。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8:37
荣宝斋简介
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荣宝斋坐落在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是一座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高大仿古建筑。
荣宝斋的前身是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松竹斋的创办者是一个浙江人,姓张,他最初是用其在京做官的俸银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
纸店的经营范围主要是三部分:
一是书画用纸,以及各种扇面、装裱好的喜寿屏联等等;
二是各种笔、墨、砚台、墨盒、水盂、印泥、镇尺、笔架等文房用具;
三是代客订购书画篆刻家的商业作品,从中提成。
自1672年北京荣宝斋前身“松竹斋”南纸店的建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1894年设立“松竹斋”连号“荣宝斋”,并增设“帖套作”机构,为后来木版水印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9:19
张家湾 10:20
张家湾在历史上是通往华北、东北和天津等地的交通要道,南粮北运的重要港口和水路要冲,同时也是一座“千年古城”。早在汉高祖时期,张家湾是路县(潞县、通州)辖地,通州潞河之名便是由此而来。唐朝太和年间(827-835)此地建有林皋寺,宋天圣八年(1030)在该地建海藏寺,聊天庆十年(1120)建古城寺。此外,镇域内出土过面积不等的汉墓群,发掘出大量汉代五珠钱,还有唐代的净业院(后改称立禅庵)、兴国寺等遗址。由此可见,自秦汉以来,这里已经有人烟声息,而且经济贸易活动比较活跃。

辽金时期北京是都城,人口众多,需要从南方运粮食,也一直在造船攻宋,所以那时的张家湾就成了是漕运通道和屯兵之地,也是乘船游幸之地。实际东汉年间就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王霸建议开漕运搞运输,建议得到实施;汉末曹操开泉州渠,从泃河口入潞河上溯运输物资;后唐赵德钧开东南河,转运新仓(今宝坻)所储之盐。以上所说的这些漕运,全都要经过张家湾。张家湾于元代成村,因位于潞河,富河(今温榆河)、浑河、萧太后河交汇之处,水势环曲;又因至元十六年大都闹蝗灾、粮食乏收,万户张瑄自东南造平底船六十只,运米四万六千石,从河道至京师,在此停船作为码头,于是便命名为“张家湾”。

1293年,在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的主持下开挖通惠河,于张家湾入潞河;河运、海运成为维持元代统治的命脉。至此,张家湾成为重要的码头和物资集散地,比通州城还要早。明初永乐迁都,大规模修建新城。修建北京城、紫禁城、十三陵等所用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从南方各省水运而来。而此时的通惠河河道淤塞、水势浅涩,船只已经不能像元朝时一样开到积水潭,而是在张家湾起御转输;京城上至皇帝百官,下到士兵百姓,日常生活开销支度,也都是仰仗从张家湾码头肩挑、车载、驴驼而进京的。甚至到了明嘉靖修了石坝,正兑进京的漕粮不再途径张家湾,但供奉皇家的白粮、盐引、皇木等等还是要在张家湾转运或存储。还有,来往于京城的各色旅客,也大多在这里水路换乘,所以人流整日杂沓,川流不息,从而促进了小城的商业活动和客栈餐饮等服务行业的兴旺。

朝廷在张家湾设有大通关、巡检司、宣课司、提举司和料砖厂、花板石厂、铁锚厂等;南北客商、百货珍奇云集于张家湾,车水马龙、日日为集,繁荣程度较通州城犹有过之。从永乐年间开始,朝廷因为漕运需要,就在张家湾建了许多塌房,出租给客商作货栈。明代中期倭寇横行,为防止倭寇沿运河北上侵扰张家湾、破坏漕运命脉,于是采纳了顺天府尹刘君畿“建城便于保卫,利于固守”建议,嘉靖四十三年(1564)始建张家湾城(所以千年古城是夸张的说法)。清代,张家湾繁华依旧,康熙三十四年,原设于通州的潞河水马驿归并张家湾和合驿,沿运河往来的达官显贵、商贾行旅皆经张家湾。城内有会商30余家,当铺3家,其中之一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所开设。

据说《红楼梦》中描述的十里街、花之巷,便是以张家湾为背景的。名著《三言两拍》中也有多篇内容对张家湾做了描写。曹雪芹的挚友敦诚在乘舟去香河之后,写过一篇《游雀林庄记》,其中“耳听船夫吴歌软语,眼观岸边货物堆积如山” 说的就是张家湾。甚至有人认为曹雪芹逝世之后的埋葬地点也是张家湾,因为在1968年,于张家湾“大扇地”出土了“曹雪芹墓葬刻石”。民国时期,张家湾地区先后属于通县第六、第五自治区和第五警区。1946年设张家湾乡,1949年3月通县人民政府迁驻张家湾,50年6月迁往通州镇。1958年成立张家湾人民公社,1993年改建为乡,1990年乡改镇。

今张家湾域内尚存张家湾古城遗址、通运桥、佑民观、清真寺等文物古迹。通运桥位于张家湾南门外,横跨在萧太后河上,所以又称萧太后桥。原为木桥,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敕建为石桥,取名“通运”。佑民观为道观,俗名天妃庙,是圣母娘娘道场,明清两朝是京东道家第一福地、最大观场。清真寺位于张家湾镇西街,建筑古朴、装饰精美、结构严谨、别具一格。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9:24
八里桥19:00、27:50
八里桥,原名永通桥,始建于公元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经之处,因距通州八里而得名。是位于朝阳区东部偏南(通朝边界)。东与通州交界,西至果家店,北起东军庄,南至通惠河。村因桥得名。八里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10月22日,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水利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八里桥在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竣工时,定名为"永通桥",后因距通县8里,俗称八里桥或八里庄桥。
《明英宗实录》:"正统十一年八月,建通州八里庄桥,命工部右侍郎王永和督工。"又据《通州志》:"八里庄桥即永通桥,在普济闸东。正统十一年敕建,祭酒李时勉作记。"李时勉的永通桥记:"通州城西八里河,京都诸水汇流而东。河虽不广,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滥,常架木为桥,比舟为梁,数易辄坏。内官监太监李德以闻于上,欲与其地建石桥,乃命司礼监太监王振往经度之。总督漕运都督武兴发漕卒,都指挥佥事陈信领之,工部尚书王卺会计经费,侍郎王永和提督之,又命内官监太监阮安总理之。桥东西五十丈,为水道三券,券与平底石皆交互通贯,锢以铁,分水石护以铁柱,当其冲,桥南北二百尺,两旁皆以石为栏。表二坊,题曰永通桥,盖上所赐名也。又立庙以祀河神。经始在正统十一年八月,告成于十二月,明年三月立石。"永通桥历经五百余年,明清、民国和八十年代屡加修葺,现状为石砌三孔拱券形,南北走向。永通桥曾是东至山海关、南至天津陆路交通的咽喉,历史上该地曾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中外战争,第一次为咸丰十年(1860)英法侵略军攻陷天津、通州后,清政府为保卫北京在这里阻击侵略军,进行了八里桥战役。第二为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在八里桥狠狠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桥东京津公路北侧有雍正十一年(1733)所立的"御制通州石道碑"一座,碑文记载了当年修筑朝阳关外石道之事。此碑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传,村内曾住有一海姓满人,共妇王码汉卡氏为乾隆帝弘历之乳母。雍正三年(1725)在此为其立有一碑,现已无存。
2013年和2014年,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6月,北京近600岁八里桥年底禁车,公园拟复原清朝石道。

八里桥之战就是个笑话
1860年9月,英法联军从天津出发开始进攻北京。从通州到北京的大运河上有一座明代的单孔石桥,因为距离通州有8里路,被称为八里桥。英法联军打入北京城的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清朝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僧格林沁率领蒙古骑兵约1万人,步兵2万人在这里阻击联军。英法联军总兵力为8000人。9月21日,战斗打响。武器落后,军事思想落后的清军出动了自己最强大的蒙古骑兵,以长矛弓剑和少量火绳枪和拥有后装步枪和后装线膛炮的英法联军对战,僧格林沁的5000名最精锐骑兵被英法联军强大的火力所歼灭。激烈的炮火几乎把所有的蒙古骑兵打翻在地。有的历史书描述清军英勇战斗,“极大的打击了英法联军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可是,历史的真相是极为残酷的。据《伦敦公报》记载的数据,英军在八里桥之战中仅仅阵亡2人,伤29人。法军阵亡3人,伤17人。清军的伤亡人数因为没有现代化的军事管理系统很难确定。估计是在3000-5000人阵亡,受伤可能在8000-10000人。总之,3万清军经过八里桥一战就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城几乎没有再遇到像样的抵抗。八里桥之战,对于经过了拿破仑战争熏陶后的英法联军来说如同儿戏一般。清军最骄傲的精锐骑兵轻而易举就被击溃了。军事装备的代差和军事思想的落后决定了大清帝国的悲催命运。不过,清军在战斗中的勇气还是得到了对手的认可。有砖家曾评议说僧格林沁惧战,没有认真的指挥,是为了保存实力。从历史记载来看,这是不公平的。僧格林沁动用最精锐的部队进行了正面攻击,如果是对付太平军,可能就胜利了。5000精锐骑兵的阵亡,基本上就宣告了蒙古骑兵的失败。步兵更是不堪一击。僧格林沁应该是奋力作战把家底儿都输光了,元气大伤,无力再战。八里桥战役事实上揭开了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阶段。大清帝国从强盛到衰亡,留给我们很多至今值得深思的东西。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9:28
赵之谦 02:50、25:36

赵之谦,汉族,浙江会稽(今绍兴)人。 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huī)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与吴昌硕、厉良玉并称"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清末三大画家"。 李志敏评价:"赵之谦学北碑自成一体。"
赵之谦从青年时代起,就刻苦致力于经学、文字训诂和金石考据之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尤精书画、篆刻。赵之谦善于向前人和同时代各派名家学习,又不囿前人,勇于创新。 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书法上,他是清代碑学理论的最有力实践者,其魏碑体书风的形成,使得碑派技法体系进一步趋向完善,从而成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隶诸体上真正全面学碑的典范;在篆刻上,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广为取法,融会贯通,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创造性地继承了邓石如以来"印从书出"的创作模式,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著有《六朝别字记》《悲庵居士文存》等,又有篆刻《二金蝶堂印存》。
---------------------------------------
赵之谦—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在晚清艺术史上,赵之谦无疑是最为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在绘画上,他是"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赵之谦他在大约同治元年(34岁)时为又溪作行书四屏,其中一屏录10岁时的诗句,称:“此仆十岁题指画<松月生凉图>句也。”据此可知赵在少时便用功于绘画。从他传世画作观,他曾对恽南田的没骨画法用功极深。他的勾线、设色及写生造型能力都非常好,评者称其“青年时习恽寿平画法”。
赵之谦把恽南田的没骨画法与“扬州八怪”的写意画法相结合。特别是汲取李复堂小写意的手法,以“南田”设色出之。将清代两大花鸟画流派合而为一,创造出新的风格。由于他书法功力深厚,线条把握精到,以这种富有金石气的笔法勾勒,粗放厚重而妙趣横生。运用各体字体题款,长于诗文韵语,这也是他高出其他清末画家,成为绘画巨匠的一个重要因素。他是诗书画印有机结合的典范。


综观赵的传世画作,最令人赞叹的就是他的绘画题材,画前人所未画。33岁时为避战乱而客居温州一带,在那儿见到了新奇的花卉和海产品,他将所见一一写入画中,从而大大开拓了绘画的题材。他的<异鱼图>、《瓯中物产卷》、《瓯中草木图四屏》等等,成了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杰作。由于他高超的艺术成就,以上海为中心的艺术家们,特别是吴昌硕等新一代受赵之谦影响,逐渐形成了崭新的流派—海派绘画。

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这样写道:“会稽賈叔赵之谦,以金石书画之趣作花卉,宏肆古丽,开前海派之先河。”事实上,赵之谦的影响不只限于海上,齐白石、陈师曾等北派巨匠们也一样受过他的影响。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9:33
恒大人 09:15
额勒德特·恒福 (?-1862)清代大臣。蒙古镶黄旗人。额勒德特氏。
1858年(文宗咸丰八年)在河南巡抚内镇压捻军。次年春升直隶(今河北省)总督。六月奉命至北塘(位塘沽之北)迎接并劝说英法公使登陆进京换约,被拒绝。后在北塘代表清政府与美国互换《天津条约》批准书。1860至1861年间英法联军占北塘。陷新河(位塘沽西北)袭大沽(位塘沽南)时,他阻止人民反击,强令大沽南岸炮台挂免战白旗;又逃往天津,命天津知县迎敌入城,并为之筹设住食,旋授命为钦差大臣偕桂良在天津谈判议和,未果,被撤除钦差大臣职务。

直隶总督恒福与1859年《直隶舆地图册》

咸丰九年二月(公元1859年3月)恒福(蒙古族)擢升直隶总督,三月二十四日(4月26日),恒福接受总督印信。正式就任直隶总督后,时值英法联军蓄谋侵华,他练士卒、修炮台、筹粮饷、绘舆图,积极做战前准备。为通盘统筹直隶全省练兵、运饷、防堵、缉捕、解犯、勘灾诸项政务,恒福命保定府知府徐志导绘制了《直隶舆地图册》。不久,恒福即从保定府赶赴天津,在津、沽间协同钦差大臣僧格林沁办理防务。

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中国古代官名,官衔全称为“总督直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管理河道兼巡抚事”。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直隶地区分别设置顺天、保定、宣府三位巡抚和天津、宣大山西两位总督。巡抚、总督之间无明确的隶属关系。之后,清政府又将直隶于北京地区的北直隶改为直隶省,时直隶总督是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直隶、河南和山东的军民政务。而由于直隶省地处京畿要地,因此直隶总督被称为疆臣之首。
历史沿革
直隶总督的前身是设于顺治五年的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当时预定的总督府设在直隶大名府。
顺治十五年,降为直隶巡抚。  

顺治十八年,复置直隶总督一职,驻地依旧位于大名。  
康熙八年裁撤总督一职。雍正元年,重设直隶总督一职。  
乾隆十四年,直隶总督兼管黄河的防汛和治理工作。  
乾隆二十八年,直隶总督兼任直隶省巡抚。  
咸丰三年,长芦盐场的盐政划归直隶总督直辖。  
同治九年,清廷将天津、营口和烟台三个口岸的通商事宜,划归直隶总督管理,并将北洋通商大臣一衔授与直隶总督。

自此直隶总督多驻在天津,在冬天外贸淡季,才回到保定。天津直隶总督衙门旧址辛亥革命后改为直隶省(河北省)政府驻地。1937年遭日军轰炸,成为废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天津市政府在废墟上新建金钢公园,改建第二医院。保定直隶总督衙门旧址现保存基本完好。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9:37
庄虎臣 40:30

庄虎臣(?-1928),名殷杰,以字为名,清代通州西集镇谢楼村人。1893年在松竹斋旧址创办"荣宝斋",充任经理,清末民初复开辟近代书画艺术厅,1928年6月病逝于家。

庄虎臣清光绪十九年(1893)松竹斋倒闭关张,他受董事之托,在松竹斋旧址创办"荣宝斋",而且充任经理。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德兵占据琉璃厂,店铺遭受抢夺,各铺主纷纷逃走,庄虎臣仍坚守本斋营业。
他自幼于北京琉璃厂"松竹斋南纸店"学徒,并出师当店员 。另辟经营途径,不仅出售南纸(宣纸),而且刊印《爵秩全函缙绅录》(清康熙初年发刊至1912年停刊,详细记载清代内外官员姓名、籍贯、出身等项,每年刊行)行世,频繁接触公卿大夫、学子文士。
三十一年(1905),荣宝斋经理嗜赌败店,董事复请庄虎臣回斋经营,于是他复任经理,在店前设拴马桩,店内置大客堂,以结识朝官雅士。又利用我国古老印刷术,以木版水墨印刷印制请柬、信笺,颇得官员、学士欢迎,享誉中外。
清末民初,复开辟近代书画艺术厅,开展挂笔单业务展销书画作品,与书画家结成翰墨缘,既可从书画家润笔费中提取酬金,又可推销纸绢、笔、墨、绘彩、印色等货,使荣宝斋更加红火。尚能帮助穷困书画家,推举书画家。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19:41
琉璃厂:35:13、 41:40
琉璃厂大街地处于北京和平门外,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它起源于清代,当时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大多集中住在这一带,因此在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形成了较浓的文化氛围。大多数外国人来京旅游都要到这里。闻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厂文化街,位于北京的和平门外,西至西城区的南北柳巷,东至西城区的延寿街,全长约800米。实际上从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是城里,而是郊区,当时叫"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而迁至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

南纸店 35:13、41:40
南纸店经营书画用的宣纸,日用的高力纸,东昌纸,毛边纸。办喜事、过年用的大红纸,黄表纸。办白事用的纸钱,同时也卖毛笔、墨等。

南纸并不是纸的一个种类,它是老北京对南纸店所经营的文 具的一个统称;这些“南纸”主要包括南方的笔、墨、纸、砚 等,因此而得名。
南纸店经营的纸张大部分是南方的土产名纸,如素有“纸 寿千年”之誉的手工纸中精品、安徽宣州府的“宣纸”;浙江的 元书纸、毛边纸;四川的川连纸、对方纸、国画纸;福建的连史 纸、玉扣纸;以及广东、湖南等省的名纸。
  这些纸都是被当代书 画名家及印刷业界所喜爱的纸张,它们各有特点,各具所长,而 且质量上乘,所以人人称道。这些南纸店从南方采购纸张后,在 店中加工制作信隻封套,选料精湛、加工细腻,采用传统工艺而 且特别注重本店的信誉,绝不以次充好。
南纸店也附设有装裱作坊,并拥有一批个中高手、匠人,承 揽有关业务。
  另外,他们还兼售“湖笔”、“徽墨”、“端砚”及 铜墨盒等物,同样也是由本店的业务人员精选采购的各地名品。 有的店铺还这些名品进行“精益求精”的再加工,质量自然 “更上一层楼”,再加上“应酬周至”,注重信誉,所以清代一般 “科考”、“会试”等所用卷纸、白折以及京外各官场所呈送、呈 递的“奏折”等一应用纸,均由南纸店提供。

  因此也就与官衙 等往来甚密,甚至可在这些府衙“办公”的时间内派遣铺伙前 往“听事”,所以也就有着更为固定的生意来源。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20:04
胡开文苍佩室 22:09
中国古代墨行家胡开文
在古代中国制墨所采用的烟料,可分为松烟和油烟两大类,其中尤以使用松烟历史最为悠久。松烟墨是用松树烧取的烟灰制成的,光泽比较差,适合一般写字用,色泽黑亮有光泽,主要用于绘画和书法。
古墨中最有名的算徽墨,产于皖南徽州(今安徽歙县)。据《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创产于晚唐时期。明代,徽墨出口到了东南亚一些国家。如今大江南北广为人们所熟悉的中华传统老字号胡开文店,是由徽墨行家胡开文(清代)创立的。
胡开文本名胡天柱,安徽绩溪人。少年时在墨店当学徒,师从徽州休宁的汪启茂。由于胡天柱吃苦耐劳,聪慧诚实,师傅很器重他。16岁时,就接管了师傅汪启茂的墨店。他从南京乡试考场匾额上看到“天开文运”四个字,从中截取“开文”两字取名为“胡开文墨店”。后来,他就被人称作胡开文。胡开文生产的徽墨,具有色泽黑润、历久不裉、掭笔下谬、入纸不晕的特点,是书写绘画等必不可少的宝墨。他和产的“苍佩室”徽墨,屡次被清王朝选为贡品。
1796年,胡开文聘请徽派画家到北京,将驰名中久的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的绮丽风光描绘下来,设计出64幅形态各异的墨模,经过专人雕刻《御园图》集锦墨,重达3500克。八国联军侵华时,坐落在北京的三座皇家御园毁于战火,但徽墨《御园图》仍然保留了下来,至今完好无损,使我们仍能看到御园风光、欣赏到祖国灿烂的文化遗产。
其实,墨除了用来写字绘画,还可以当药用呢,胡开文还是一位制作药墨的高手。他创制的八宝五胆药墨曾让他声名大振。他将五胆(熊胆、蛇胆、青鱼胆、牛胆、猪胆)和八宝(水牛角,羚羊角、蟾酥、珍珠、牛黄、麝香、川芎、朱砂8种珍贵药材)入墨,再加入木材制成了凉血止血的八宝五胆药墨,该药对治疗消炎解毒、活血止痛、消肿软坚有奇效,尤其对皮肤病、咽喉肿痛等疗效明显。
苍佩室
苍佩室墨乃清代名墨。安徽休宁胡开文所制贡品墨。
徽墨大师“胡开文”自清代乾隆四十七年(公元一七八二年)开创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一九一五年胡氏精心制作的“苍佩室”牌“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并获金质奖章后一举成名,其精品“苍佩室”牌墨,以墨质优异,工艺精绝而被清廷视为贡品,一跃而居我国制墨业魁首,历两百余年而声价愈隆。
高级油烟是高档书画墨和高档墨汁的最佳原材料,采用海拔1600米以上的桐子(油)和松脂及名贵药材作原料(无化学成份对人体绝无侵害),吸取了胡开文传统“灯盏炼烟”的工艺精髓,结合最新技术精炼而成,产品质量超过了国内最高水平,目前是国内唯一的专业炼烟生产厂家,2004年产品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名牌农产品称号。徽墨??主要有:“苍佩室”牌超顶漆烟墨、超细油烟墨、油烟一O一墨、油烟一O二墨、超细松烟墨、精制松烟墨、松烟墨、特制青墨、书画青墨、朱砂墨、彩色墨、观赏墨、仿古墨、学生墨等。公司萃集胡开文工艺子弟,制墨高手,在制墨生产工艺流程中,既认真吸取老胡开文传统的工艺精髓,恪守传统的操作规程精工细作,同时锐意改革、钻研科学配方,开创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雕版及产品市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目前公司收藏了明清以来名家创作的珍贵墨模八千余付,一千多个品种;产品品种齐全。公司系列产品选料严格,一丝不苟,采用纯油烟,天然麝香等16种珍贵药材精制而成,所产“油烟书画墨”具有拈毫不腻、落纸如漆、藏久愈佳、不裂不燥等特点,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七年蝉联国家优质产品金奖,产品畅销全国各大城市并远销日本、东南亚诸国;1999年公司开发的“苍佩室”牌“超顶漆烟墨”“超细油烟墨”、“超细松烟墨”系列产品,达到了“弹之铿锵如金玉之声,研而无声、含砚发墨、黝而有光”的最高境界,以“墨点精金”、“万载存真”之美誉而被授为“国宝”,开创了徽墨历史性的新篇章,产品以高度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了众多书画家必不可少的创作伴侣。

墨止血 23:45

墨作为传统中药材,古籍中有大量相关记载。《本草纲目》中载“墨,亦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运,崩中卒下血,醋磨服之。又止血痢,及小儿客忤,捣筛温水服之。又眯目物芒人目,点摩瞪子上。利小便,通月经,治痛肿。”。《开宝本草》也载:“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晕、崩中、卒下血。”《本草逢原》叙述了墨在止血时的配伍应用和禁忌:“墨,止吐衄血逆上行,或生藕汁、或莱菔汁、或鲜地黄自然汁磨服即止。但勿用干地黄和水捣磨;柏叶汁、甘蕉汁亦咸非所宜,往往止截后有瘀积之患。《本草衍义》强调用松烟。《医林纂要》则曰:“古用松烟,性近温;今用桐油,性近寒。然气、味轻虚,俱不失为平。珍之者加入珠、金、冰、麝,陈久为良。”主要区分了松烟墨与桐油墨的偏温、偏寒的属性,以便于根据疾病的寒温性质分而用之。被苏东坡誉为“墨仙”的潘谷用民间配方“百草灰”制成“百草霜”墨,治疗伤口出血、便秘等症,广受百姓欢迎。
以墨入药始于三国。其时制墨专家韦诞“参以珍珠、麝香捣细末合烟下铁臼,捣万杵”,首开贵重药物入墨之先河。至南唐时,制墨工艺得到长足发展,药墨也随之兴起。有在墨中加入藤黄、冰片、犀角、巴豆等名贵中药,使墨“芬芳馥郁”、“其坚如防”,一时官宦人家和文人士大夫竞相争用。至宋时,制墨家潘古采用民间配方“百草灰”制成“百草霜”治疗扭伤出血、通便秘等。后人又有以墨与其他药物制成的成方,如万应锭、八宝止血药墨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甚详:“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产后血晕、崩中,醋磨服之、眯目、物芒人目、点磨瞳子上。”到清朝时胡开文的“徽州八宝五胆药墨”盛极一时,广为流传,它以麝香等珍品入药,以醋为引,有消炎解毒,活血止痛,凉血止血,消肿软坚,防腐收敛之功,适用于吐血、咯血、鼻衄、便血、赤白痢下、痈疽疮疡、无名肿毒、顽癣、皮炎、湿疹等病症。
清末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得知家乡的“八宝五胆药墨”疗效神奇,便极力推荐使之成为朝廷贡品。从此,“八宝五胆药墨”与云南白药、漳州片仔癀合称中国三大奇药。而胡开文也因为在中国医药史上的杰出贡献,被后人称为专治顽症、皮肤病的“药墨华佗”。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
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安徽宣城诸葛笔、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纸、安徽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
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
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文房四宝之:墨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传统书写、绘画都要用到墨。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距今最早5000多年新石器时代的器物上就有黑色颜料,经过研究,虽然那并非是墨,但也与后来的墨非常的接近。

古时的墨,是取自自然中的黑色土石加工而成的,具体起源现在还不确定。在著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纯黑色陶器,有着如蛋壳一般的陶胎,而这种黑色和传说中的色石染料并不一样。在出土的商代器物上,不仅出现用于书写文字的墨,还有了朱墨,经过分析,里面的成分都是朱砂。
具古籍记载,西周时期人造墨出现。在《述古书法纂》中有记录,西周的周宣王时“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明代《物原》中则记录道“刑夷作松烟墨,奚廷硅作油烟墨。”这是人造墨在中国历史中最早的记录。
根据发现的春秋战国遗留的帛书、帛画等物来判断,清晰的内容表明周时的制墨水平相当高,已经不局限于天然魔了。松烟墨最早就出现在战国末期,只是还没有出现形制。松烟墨很容易溶于水,故而无法杂墓中长久留存,所以很难发现周之前的墨块。可以推断,西周时期,人造墨发明,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后,人造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一开始,墨没有固定形制,还需要配合研磨棒来压碎、研磨才能使用,直到东汉时期墨加工成锭才得以改变。当时的制墨中心主要位于隃麋(今陕西千阳东)地区,这一带有非常茂密的松林,人们开始烧制松烟墨,逐渐声名远播,有了隃麋墨。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时期,兴盛的书画艺术直接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历史记载徽墨最早出现于南唐时期,徽墨的创始人是唐末和五代十国的奚超、奚庭圭父子。奚家本是墨工,在举家南迁中路过黄山,看到皖南松烟有出色的品质,尤其适合做墨,便留在当歙州,以皖南古松为原料,之后还催生出了捣松、和胶的工艺,最终创造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优秀墨品。
宋代的名流喜欢墨、研究墨,且制墨名家辈出,不过在元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统治下,元代的墨并无技术创新,多沿袭前人,墨的质量上尚可,油烟墨得到了很大发展,超过松烟墨成为主流,对明、清两代有较大影响。
明、清两代的制墨主要集中在安徽的徽州地区,经过发展,墨的工艺水平和质量出现了显著提升。明中叶以后,徽州墨创新了多种样式,将绘画、雕刻、装饰等艺术方式用到了墨模和墨锭的加工上,墨成了艺术性上品,异彩纷呈。
------------------------------------
文房四宝——最有名的墨

徽墨的生产始于南唐。创制人是奚超、奚廷父子。唐中叶至唐未,由于藩镇之乱,连年征战,大量的人口和经济重心南移,奚氏一家由河北易水(今易县)南迁,为黄山白岳之奇和练溪、新安之妙所吸引,遂定居歙州。奚氏父子本是制墨能工,此时得皖南的古松为原料,又改进了捣松、和胶等技术,终于创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经久不褪,香味浓郁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雅爱书法绘事,将召奚廷担任墨务官,井赐给国姓的奖励。于是,奚氏全家一变而为李氏。李廷成为古今墨家的宗师。宋宣和年间,就出现了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局面。时,随着制里亚的繁荣,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以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黟县的张遇、黄山的沈桂、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十到十一世纪制墨业的著名人物。张遇是油烟墨的创始人,以制供御墨闻名于世,其龙香剂为历代收藏家追求的瑰宝;沈以占松煤用脂、漆滓烧之,得烟极黑,名为漆烟,人称其墨“十年如石,一点如漆”;吴磁所造之墨的妙处在于滓不留砚,曾得宋孝宗犒赏缗线二万的奖励。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他制的松丸、狻猊等墨品,具有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的优点,被称为“墨中神品”。宋善和三年(公元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李墨及其他各家之墨,遂统一定称为徽墨。徽墨之名逐渐形成,相沿至今。

到明代,经受万元朝贵族严重摧残的制墨业重新复苏;制墨工人激增,文人兼作制墨成为一时的风气。特别是明朝嘉靖到万历年间,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刺激,引起了制墨业的剧烈竞争;并随着徽州商业的繁荣,使徽墨传遍全国,乃至海外。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竟达一百二十多家。嘉靖年间的方正、邵格之、罗小华以及万历中期的程君房、方于鲁、汪春元、叶立卿等,都是在激烈竞争中相继兴起、各树一帜的代表人物。这时期的制墨特点是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并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不仅质量精良,而且墨谱的图式、墨模的雕刻,也各尽其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在此期间,富有装饰性的成套丛墨-集锦墨,也开始出现,就连装墨的漆盒也非常精致。至清初,制墨倾向于实用美观,集锦墨和另锭墨进一步盛行。歙县的曹素功、绩溪的汪近圣、歙县的任节庵以及稍后崛起的胡开文,被称为清代四大造墨名家。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20:06
赌蟋蟀:37:10
蟋蟀,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亦称促织,俗名蛐蛐、夜鸣虫、将军虫、秋虫、斗鸡、促织、趋织、地喇叭、灶鸡子、孙旺,土蜇,"和尚"则是对蟋蟀生出双翅前的叫法。据研究,蟋蟀是一种古老的昆虫,至少已有1.4亿年的历史,还是在古代和现代玩斗的对象。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20:12
第二集
恭亲王 04:03

爱新觉罗·奕欣(1832--1898年),清末洋务派首领。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元年(1851年)被封为恭亲王。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逃亡热河时,被任命为全权大臣,留京议和,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1861年)受命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死后,与慈禧太后共谋发动祺祥政变,清除肃顺集团,任议政王,掌军机处及总理衙门,总揽朝政,主持洋务活动。因与慈禧太后的矛盾,几度解职、复职。戊戌年病死。

恭亲王奕欣,宣宗道光皇帝的第六子,生母孝静皇后。恭亲王从小聪明过人,文武全才,深得道光皇帝的赏识。但由于缺乏经验,不善于揣摩老皇帝的心理,在皇位的竞争中败在了杜受田调教的咸丰皇帝的手下。老皇帝遗嘱,封他为恭亲王,使他得以在晚清的政治舞台上一展才华。咸丰皇帝在位期间,由于南方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直隶也有少数农民起来响应,恭亲王就担当起了保卫京畿的重任。他善于谋划,精于用兵,在咸丰五年,打败了李开芳、林凤祥率领的北伐军。彻底肃清了直隶省的叛党。
咸丰帝去世后,他与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打垮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全面掌握了中央政权。之后,由于他的老道与精明,慈禧太后决定吃掉这个政敌,但恭亲王在朝威信很高,加之亲信大臣与王室成员的支持,慈禧的计划终究没有得逞。同治七年,恭亲王打败了以张宗禹为首的西捻军队,再次保住了京师重地。恭亲王不仅屡立战功,还参与了洋务运动。他利用掌管总理衙门之便,全力支持李鸿章,张之洞,丁日昌等地方大员以强兵、富国为口号,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的强国之举。这次运动虽然没有成功,但也算一次大胆的尝试,并为国家培养了像詹天佑这样的人才,也扶植起一批民族工业,在当时的情况下,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恭亲王病重期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曾三次亲临探视。 光绪二十四年,恭亲王去世,终年六十七岁。光绪皇帝亲临祭奠,并辍朝五日。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20:15
《应科目时与人书》 19:50

应科目时与人书
[ 唐 ] 韩愈
原文
月日,愈再拜:天地之滨,大江之濆,有怪物焉,盖非常鳞凡介之品匹俦也。其得水,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不难也。
其不及水,盖寻常尺寸之间耳,无高山大陵旷途绝险为之关隔也,然其穷涸,不能自致乎水,为獱獭之笑者,盖十八九矣。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然是物也,负其异於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其死其生,固不可知也。
今又有有力者当其前矣,聊试仰首一鸣号焉,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其哀之,命也;其不哀之,命也;知其在命,而且鸣号之者,亦命也。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阁下其亦怜察之。
译文
某月某日,韩愈再拜(书信用语,表示自谦):天池的边上,大江的水边,传说:有怪物存在,大概不是平常鱼类水兽等动物可以比得上的。它得了水,就能呼风唤雨,上天下地都很容易。如果得不到水,也就是寻常所见的那种形状,不用广阔险峻的高山土丘就能把它困住。然而它在没有水的时候,不能自己造出水来。它们十次有八九次被獱獭(一般的水兽)之流嘲笑。如果碰到有力量的人,可怜它们的窘境而把它们运输转移(到有水的地方),只不过是举手之劳。但是这种怪物,报负和一般东西不同,它会说:“就算烂死在沙泥里,我也高兴。如果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是我的志向。”因此有能力帮它的人遇到他们,熟视无睹,就像没看见一般。他的死活,我们也无从知道了。
如今又有一个有能力的人走到它的面前,姑且试着抬头鸣叫一声(因为有能力的人已经对他们习惯而视而不见了),哪里知道有能力的人不可怜它的窘境,而忘记了举手之劳,把它转移到水里边?别人可怜它,是它的命。别人不可怜它,也是它的命。知道生死有命还鸣号求助的,也是它的命。我(韩愈)如今确实有点类似于它,所以不顾自己的浅陋,而写下这些话,希望阁下您垂怜并理解我!
注释
(1)本文为贞元九年(公元793年)韩愈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时写给别人的求荐信。
(2)濆(fén):水边。
(3)常鳞凡介 ( cháng lín fán jiè ): 解释 一般的鱼类、贝类。比喻平凡的人。
(4)品汇匹俦:指同一类东西。
(5)獱(biān)獭:水獭,半水栖动物。
(6)於(yú):多作为介词,是古汉语中用的很多的虚词,“于”、“於”多数情况相通,但“于”并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义。
(7)庸讵:通假字通“岂,怎么,何以”。
(8)忘:通假字通“无,没有”。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在旧《广东通志》中被称为“广东古八贤”之一。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 20:17
第二集
彼得大帝 41:40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1672年6月9日-1725年2月8日),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一世之子,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俄罗斯沙皇(1682年-1725年)、俄罗斯帝国皇帝(1721年-1725年),著名统帅,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发动改革。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对俄国推行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改革,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2 13:3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3 00:2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4 00:09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8:50
第三集
堂会 26:50

堂会,也叫堂会戏,是从明末到1949年,在北京的一种重要演剧形式。凡是私人或临时的团体,召唤或邀请戏班子(有的是请一个戏班子,有时约几个班子的 好角儿联合演出)在商业剧场之外的地方包场唱戏(在本府,会馆,饭中),就都叫“堂会”。

堂会有许多自身的特点:
其一,堂会里面的观众不像商业剧场鱼龙混杂,而且剧场秩序、卫生条件都比商业剧场为佳 。

其二,举办堂会,可以组织自己最喜欢看的戏,更可汇精粹于一堂,它还不受戏班门户的限制,有势力的或官或民,甚至可以为自己的堂会指命演员退掉商业剧场的演出。而有些职业演员或乐于趋贵,或摄于淫威也不得不招之即来。所以一般说来堂会的演出质量总是远远高于商业剧场的。

其三,主办堂会者,不论自己有戏瘾或亲眷中有戏瘾的,都可以参加堂会演出而粉墨登场,大加施展。而且这些票友还可以要求与有名的职业演员配戏,而职业演员此时多半不敢拒绝。所以堂会也有水平极不相称甚至是千奇百怪、令人捧腹的演出。

其四,是在堂会中可饮宴,而且女眷可以看戏(有时需在垂帘之后,或妇孺只在楼上),这都是在商业剧场中所做不到的。

苏州弹词、苏州评话、独脚戏、苏摊、宣卷、四明南词演出习俗。旧时,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遇有喜庆宴饮,往往邀请戏曲、曲艺演员其家中或酒席上演唱助兴。这种演出称之为堂会,又称堂唱。在上海,堂会演出以曲艺为多。有时,主人为了招待不籍贯的宾客,会邀请不同曲种的演员同台轮演,颇为热闹。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有些曲种以堂唱(在堂会上表演)为主,如苏摊、宣卷和四明南词等。苏州弹词和苏州评话表演的是长篇,故有不少富宅常常邀请演员前去连唱半月、一月乃至数年之久,称为“长堂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酷爱评弹的上犹太藉富翁哈同之妻罗迦陵,曾邀请当时的响档杨斌奎和杨振雄、杨振言父子,在其府邸哈同花园内连续演出了十余年。也有应邀为富裕人家消遣而表演节目的堂会演出,如独脚戏,一档二人到富家为二、三人或、六人演出的,演出地点多为主人家客厅。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8:53
第三集
北宋钧瓷海棠红 28:00

钧窑,即钧台窑,是在柴窑和鲁山花瓷的风格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种独特风格,其工艺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呈色和各种纹理的表现,做到窑变可控随心所欲的表现技术,至今无人能仿造。钧窑作品最标准的就是规整对称,无论是造型或纹理都遵循这一原则,规整对称,高雅大气。其势沉重古朴,明亮而深沉。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可见当时钧瓷产生的轰动效应。以铜红釉的玫瑰紫、海棠红、天青诸色为代表作。元代钧窑器多施以天蓝、灰青、月白色釉,并涂抹含铜釉药,经高温还原后呈现红、蓝、紫色的斑块。饰以彩色斑块外,也常采用堆贴花为饰,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艺术精品的集中体现。

海棠红特点是釉层厚,釉面微微流淌。色调红里泛紫,“海棠红釉”。钧红釉中,常出现红、蓝、紫三色相交错的绚丽画面。它的创制,为陶瓷装饰工艺开辟了一个新境界。束瓶口,瘦长鼓腹,,器型古朴典雅,造型隽秀,为宋代钧窑精品。器形别致,通体施钧釉,釉色透蓝,釉质晶蓝剔透,并周身饰以龟裂纹,腹部为大面积红色海棠红,明亮抢眼,似落红缤纷。所谓“钧瓷挂红,价值连城”,收藏价值极高。

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其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他瓷种,“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变现象,构成钧瓷的特殊美感和艺术效果。该器直口,鼓腹,器型疏朗,器身里外施青釉。肩、腹部各有一处窑变现象,呈玫瑰紫色。釉彩莹润,色彩艳丽,极具观赏与研究价值。
-----------------------------------------------


北宋钧窑
北宋钧窑做到窑变可控,颜色既然可以出来这么多种.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传统钧瓷瑰丽多姿,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鸡血红、葡萄紫、朱砂红、葱翠青……釉中红里透紫、紫里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青,可谓纷彩争艳。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类翠似玉赛玛瑙,有巧夺天工之美。  钧窑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350℃-1380℃之间,延承了传统钧窑胎质细腻,釉色绚丽夺目的特点,又结合了现代审美,器形饱满玲珑。独特研制的玛瑙釉水在烧制后形成更加鲜明的层次感,十多种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流纹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最著名的窑场位于禹州旧城北门内的钧台与八卦洞附近。传说钧台是大禹传位予其子的地方,故一般认为钧窑得名于钧台。
钧窑瓷器素以瑰丽的釉色而著称于世,特别是所创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铜红窑变釉,更使其名声大振。这种釉自然天成、变化万千、异彩纷呈,按变化的程度及色彩不同被赋以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红等美誉。
金、元时期,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的许多窑场都曾烧造钧釉器物,形成庞大的钧窑体系。明、清时期,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广东石湾等地也都曾烧造仿钧釉瓷器。由此可见钧窑影响之大。

钧窑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规模庞大的重要窑场之一,其遗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州市境内。话说,“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以古朴的造型、瑰丽的釉色著称于世。除了常见的天蓝釉之外,最为世所珍的是铜红窑变釉,按变化的程度及色彩不同被赋予玫瑰紫、茄花紫、丁香紫、海棠红等美誉。本次展览,特别展出了玫瑰紫釉长方四足花盆、天蓝釉双耳三足香炉等不同釉色的藏品,让观众一饱眼福。
为便于观众观赏,展览按“民钧——器皿类钧瓷”、“官钧——陈设类钧瓷”、“仿钧——钧瓷仿制品”三个单元予以展示,全方位反映历史上钧窑瓷器所取得的高度艺术成就,及钧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的原因。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05
第三集
霍震西42:30

霍震西原型
司徒美堂。百年荣宝斋霍震西的原型是司徒美堂。百年往事中霍震西是以司徒美堂为原型拍摄的,历史上确有司徒美堂这个人,但是在剧中还是有很多虚构的成分。
司徒美堂(1868年4月3日-1955年5月8日) ,原名司徒羡意,字基赞,广东开平人。著名的美洲华侨领袖。 旅美侨领,1885年加入了洪门致公堂 。
1880年3月赴美谋生,1885年加入"洪门致公堂"。富兰克林·罗斯福任总统前,在该堂当法律顾问。1904年,孙中山赴美活动,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后,司徒美堂多次发动筹款,支持国内的革命。为支持抗日,司徒美堂发起成立"纽约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1948年,司徒美堂公开声明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组建人民民主政府的主张。1955年,司徒美堂病逝于北京。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09
第四集
米市胡同 15:00

米市胡同位于北京原宣武区东南部,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东街。米市胡同形成于明朝,当时这里有米粮集市,形成街道,故而得名,延续至今。清以来在此居住许多官僚、文人。如王崇简、王熙、潘世恩、潘祖荫、曹秀先、任兰枝、徐宝善等。胡同43号是以前的南海会馆,即康有为故居。

胡同多会馆,尤以建于道光二十四年(1824)的南海会馆著名。康有为长期在此居住。 在七树堂策划维新变法。"五四"运动著名刊物《每周评论》编辑部设在往南64号,原安徽径县会馆的房舍。

李大钊、陈独秀、张申府在这里编辑许多抨击时局的文章。
这里的老字号老便宜坊焖炉烤鸭,闻名京城,顾客满堂。
民国七年(1918)秋冬之交李大钊邀请邓中夏、陈愚生、易克嶷、王光祈、毛泽东、赵世炎诸人来此议论少年中国学会,并欢送王光祈出国。在此留下足迹的还有吴虞、聂耳。聂耳几次到此为朋友饯行。
曾经轰动京城的谭家菜现为北京饭店款待佳宾的名菜,其饭馆为47号。胡同南口有关帝庙。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11
第四集
站桩 25:00

站桩即身体如木桩站立不动,目的在于如木桩有根稳定,而非不动傻站。是中国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代武术流派中受到武者的重视,如马步桩,在少林武术和一些南派拳种中,就将其作为一种基础性训练。
所谓"未习拳,先站三年桩",在内家拳中坚形意拳中,有"万法源于三体式"之说,而在一些年轻的拳种如大成拳、卢式结构中,更是将站桩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位。

擒拿术
擒拿术根据中国武术、摔跤、拳击等技术的有关动作,利用人体关节的活动规律和要害部位的生理、机能和弱点,以及人体重心的转移和运动力学原理等,综合研究而成的一种通过擒拿格斗制服对方的专门技术与技能。分为基本功(包括掌、拳、腿、倒法等一些基本动作)、防拳摔打(包括防拳打、架臂摔等)、擒拿与反擒拿(包括主动擒拿、解脱后擒拿、败中取胜、夺器械擒拿、戒具使用等)等几个组成部分。

散手
散手又称断手、散打、实作等。散的是拳术各项训练的总成,是直接检验拳术锻炼的综合体现,就其原始意义来讲,乃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徒手搏击。中国各种拳术运用零散招数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徒手格斗,属于武术对抗性技击项目。这种比赛不仅有助于掌握武术的技击方法,也有助于培养勇敢、机智、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14
第四集
流水席 29:20

流水席是宴席的一种叫法,意思是:人们随到随上桌开饭的宴席。
由来
说起这名称的来历,就得谈起泰宁寺了。
云蒙山东侧泰宁山下,有处寺院,以前叫它静觉寺,是为纪念五代时宰相冯道而修的。后来,清朝在山前建了泰陵。乾隆皇帝来此谒陵,把静觉寺赐名泰宁寺。
泰宁寺邻清西陵,风景秀丽,寺院气派,来此烧香还愿的人很多,几乎风靡全国。每年三月三,届时盛办庙会,山阴道上,人来人往,喧闹异常。
概念
寺院为显示佛门慈悲,凡庙会这天进香的,不论男女老少,均发一张帖,舍一顿斋饭。一开始在寺院内,乱哄哄的,没有头绪,显得十分杂乱,还不卫生。后来改变了做法,僧人们在积翠屏下,沿山形,借山泉流水之势,修了一条石砌的水平渠,一直修到寺院外的空场上,空场上垒了一排排的石桌,让人们在这里吃饭。厨房却建在离饭场一华里的水平渠上端,厨子们盛好一菜一饭,放在木制的条盘内,漂在水渠上,条盘顺着水势缓缓漂流,漂到饭场,前来进香的人们按先后顺序,自个端自个的十分有条不紊。人们随来随吃,既方便又新奇,一下子轰动了几百里外,上庙烧香的人更多了。
人们吃是吃了,可不解这是什么席面,纷纷请教寺院住持。住持很风趣地回答:"借流水上席,就叫流水席吧!"

西北民间流水席
在西北很多地方,民间最盛行的是"流水席"。流水席的特点不是像一般的宴席那样先上齐所有的凉菜,然后再上齐所有的热菜。流水席的最大特点是:每道菜都离不开汤水,吃完一道菜上一道菜,如行云流水,所以称做"流水席"。
据记载,流水席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传统酒席。据说是隋唐时代的僧尼为了款待有地位的施主而精心研究出来的素食斋饭,后来被摆阔气的百姓搬到了民间宴席上。
流水席的特点是酸辣清口,共有24道菜组成,这24道菜分为8冷16热。其中,8个冷菜中分4素4荤,是先上的下酒菜;16个热菜有四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一组,都用大小海碗盛装,味道相近,每组都有一道领头大菜,叫"带子上朝"。流水席有荤有素、有冷有热、汤水搭配、酸辣爽口。
民间的流水席可以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选定档次,每桌坐8个人,每上一道热菜,大家都纷纷盛舀。因为有汤水,又有大小碗,所以把流水席称做"小碗汤儿"。每碗汤里配料齐全,数量固定,平均每人一到两汤勺。这对于眼疾手快的人来说很有利,对于讲究斯文的人来说,根本"抢"不到。"甜盘子"是必上之菜,"甜盘子"是米与蜜枣蒸熟,周围围上炸熟的红薯,顶上撒上白糖,一般这道菜需要用黄酒或开水浇顶,化开白糖方能食用,陕西的流水席一般最后一道菜为"肉丸子",类似四喜丸子,但汤碗里一共盛有8个,正好每人一个,这道菜吃完后,流水席结束。


备注:

陕西地方流水席,一般半下午开席,大约14-15点。喜事一般中午为臊子面,白事看主家情况而定。由于农村流水席在午饭与下午开席之间有约2-3个小时时间,亲朋好友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叙旧,所以农村流水席会比在酒店就餐更具有人情味,不会开席而聚,闭席而散,农村流水席更像是一次亲朋好友的大聚会。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16
第四集
翁同龢 30:00


翁同龢 ,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
翁同龢(hé)工诗 ,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21
第五集
东学党 17:10

东学党人起义又称甲午农民战争。是因为朝鲜贵族横征暴敛, 百姓无法生活, 这些农人只是想寻一条活路, 并没有政治要求,

甲午农民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由于这次起义是打着东学道的旗号,并以东学道徒为核心,而统治阶级多称呼其为“东学党”,因而历史上又称之为东学党起义。甲午农民战争是朝鲜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运动。同时,它直接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因而也是近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甲午农民战争持续了10个月,最终在朝鲜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以失败告终.

东学党起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由于这次起义是打着东学道的旗号,并以东学道徒为核心,而统治阶级多称呼其为“东学党”,因而历史上又称之为东学党起义。
影响意义:
朝鲜甲午农民战争是在东学道宗教旗帜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它是朝鲜半岛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揭开了朝鲜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甲午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加速其灭亡;这次起义将“逐灭倭夷”作为纲领之一,因此是朝鲜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抗外来侵略者的群众运动,促进了朝鲜民族意识的觉醒。之后不少在朝鲜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孙秉熙、金九等,都参与过这次爱国运动。
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相同,都是因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的激化而引起的。但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东学军在战略上孤立、分散,在思想上、行动上的犹豫、散漫,导致多次贻误战机;东学军一直依赖宗教的外衣,不停地念诵十三字咒语“侍天主造化定、永世不忘万事知”以祈求天助,甚至相信贴上符咒便可以刀枪不入;全琫准虽然提出了“尽灭权贵”的口号,矛头却并未直指朝鲜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和封建专制制度,还在檄文中称:“圣上仁孝慈爱,神明圣睿”,并对国王生父兴宣大院君抱有幻想,而将所有责任归咎于外戚奸臣、贪官污吏;虽然要求“土地平均分作”,但从未提出明确的土地改革纲领,在其实践中最多只是革除苛捐杂税而已;大量动机不纯的两班和儒生加入起义队伍,使之鱼龙混杂,并且最先投降官军,配合其镇压起义;东学道教义虽然与儒学相悖,但其核心思想并未脱离儒家思想的忠孝观念;其纲领也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这些都是甲午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旧式农民战争的属性的体现。
但是甲午农民战争也不是全然的旧式农民战争,在资本全球扩张的时代,它也同时带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帝国主义的瓜分侵略下,严重的民族危机是加速这次农民战争爆发的重要因素。由于这次农民起义的爆发掺杂了新旧农民战争的不同因素,它的影响和作用也就具有两方面:一方面沉重打击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另一方面也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在朝鲜的势力。这次农民战争与越南黄花探领导的农民游击战争及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构成了19世纪末20 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内容。

出水才见两腿泥 08:29
只有从水中出来才看得见两腿沾的泥。比喻说话做事都要有依据。
语出《增广贤文》: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不争气。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
闭眼难见三春景,出水才看两腿泥。莫道举世无知己,有才庸人皆妒嫉。
处事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25
第六集
江楼上独凭栏 07:00

春江花月夜
词:王健
曲:古曲

江楼上独凭栏
听钟鼓声传
袅袅娜娜散入那落霞斑斓
一江春水缓缓流
四野悄无人
唯有淡淡袭来薄雾轻烟
看月上东山
天宇云开雾散云开雾散
光辉照山川
千点万点千点万点
洒在江面恰似银鳞闪闪
惊起了江滩一只宿雁
春江花月夜
怎不叫人流连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44
第六集
《京官曲》14:20

做官做到京城,看似风光无限好,其实,京官有京官的苦恼。在天子脚下为官,规矩繁杂就不说了,单就经济收入这块就让京官很头疼。要穷也要穷京官,京官的经济窘迫比较少人知道,尤其是那些庞大的中底层官员,甚至时常为房租发愁。

在清朝,有一首官场上流行的《京官曲》这样唱道:
“淡饭才一饱,破被儿将一觉,奈有个枕边人却把家常道。
道只道,非唠叨,你清俸无多用度饶,房主的租银促早,家人的工钱怪少,这一只空锅儿等米淘,那一座冷炉儿待炭烧,且莫管小儿索食傍门号,眼看这哑巴牲口无麸草,况明朝几家分子,典当没分毫”。


所谓的京官穷,是相对地方官员而言收入相对较少。同样级别的官员,地方官的收入甚至要数倍于京官。湖南善化县黄氏家族对做官者向家族捐款的数额做了规定,其中知县为100两,而同级别的京官,如部委的主事才仅为20两。


在晚清,一个普通六品京官的年收入大约为32两银子,而这点钱仅仅够最基本的生活费,还没算房租、仆人等费用。有人计算发现,仅仅房租一项就需要20两银子,还要烧煤烧炭,养两三个仆人,偶尔打车,雇个车马,乱七八糟的费用下来,一年最少要100两银子。


京官也有京官的生存方法,还有其他收入来源。如养廉银,地方官员孝敬的“冰敬”、“炭敬”,就相当于今天的取暖费、防暑降温费。全国各地地方官到京城办事,对京官都要打点一下,这是约定俗成的,但普通京官权力小,顶多混个酒钱。另外京城米贵,居大不易,物价一般都是全国最高的。再者,京城是权力场,各种交际不可避免,这笔也是不小的开销。


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曾是清末的七品翰林院编修,年收入还不到30两银子,生活过得紧紧巴巴。更别说把老婆孩子从河南老家接到北京了,想都不敢想。为此,老婆埋怨不断。徐世昌没办法,就兼职做家教打零工。白天上班,晚上打工,回到家里,孤灯冷灶,也是很凄凉。就这样,他坚持了10年。放到今天,绝对很励志。


不过也有奇葩。晚清著名愤青李慈铭也曾是一个京官,任户部江南司郎中,年薪大概在百两左右。他对俸禄过低问题大为不满,常常炮击朝廷,竟然骂慈禧、光绪为“昏太后、呆皇帝”。其实,这厮工资虽低,但灰色收入却不少,每年光下馆子的钱就高达160两。要知道,当年在北京的饭店一桌像样的酒席要花费二三两。李慈铭说起来也是个大酒鬼,每周都要去饭店大吃大喝一顿。最高的一年,竟然在吃喝上消费681两。就这样他还不满足,老家的弟弟已经饥寒交迫而死,他还在花天酒地。就连他自己都清楚,当官这么多年给弟弟的钱总共还不超过10两。


京官穷,穷在没有实权。相比地方大员,手中没有变现的权力,拿低薪也是必然。官场犹如一条生态链,地方官吃百姓,京官吃地方官,所以,京官自然也有额外收入。但更多基层小京官只能吃点汤水。


那年头可不比现在,现在官员工资低可下海经商发大财。那时,官员地位最高,只要熬上几年就可享受各种荣耀。比如荫补,一品高官的儿子可直接成为五品官员。当官还可直接造福后代,你想放弃,家族人都不愿意。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54
第六集
爱新觉罗·世铎 16:00

爱新觉罗·世铎(1843-1914年),清朝宗室,满洲正红旗人,礼烈亲王爱新觉罗·代善九世孙,爱新觉罗·全龄第三子,清末后党重要成员。1901年,任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1911年,任皇族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1914年去世,谥号恪。

道光三十年(1850年),世铎承袭礼亲王爵位。同治年间,被授为内大臣、宗人府右宗正、宗令等职。
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罢免以恭亲王奕欣为首的全班军机大臣后,询问醇亲王奕譞诸王中谁可以担任军机大臣,奕譞举荐了世铎。世铎遂入值军机处,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
光绪十一年(1885年),任领班军机大臣,并诏紧要事件会同奕譞商办。光绪十五年(1889年),光绪帝亲政,世铎请解军机大臣职,慈禧不允。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世铎被赐亲王双俸,再增护卫。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出京城,世铎来不及跟从。召赴行在(西安),又因为生病没有前去。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世铎被罢职,任宗人府宗令、御前大臣。
宣统三年(1911年),任皇族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三年(1914年)去世,谥号恪。

光绪帝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年号"光绪"。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住以慈禧太后为首的这一股势力,但反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在中南海瀛台。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实将他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二十一日,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葬于清西陵之崇陵。


慈禧六十大寿
旧历甲午年,正值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清政府打算拨出3千万两银子的专款,为慈禧太后举办盛大的庆寿典礼;北京城里的大小官员像发了疯似的,想尽法子去捞钱,以便给慈禧太后送上一份厚礼,博取这位女皇的欢心。在北京西四十字路口的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座曲尺形的两层转角楼,西楼是新华书店,东楼是工商银行。此二楼始建于1894年,是慈禧太后为庆贺60岁大寿而兴建的庆寿工程。

慈禧的 60 大寿,是 1894 年阴历甲午年十月初十。为了举办隆重的庆典,一年前就已着手筹备。慈禧晚年的行事作派,处处刻意模仿乾隆。乾隆晚年营建了宁寿宫,以备将皇位传给儿子嘉庆之后,做太上皇时养老居住。慈禧也于 1889 年 55 岁时,宣布撤帘归政给已经大婚亲政的光绪皇帝之后,搬入宁寿宫居住。乾隆寿辰要去圆明园庆贺,并在沿途大摆排场,慈禧也计划去颐和园风光一回。


慈禧的具体计划是,到了 60 岁寿辰,早上先在皇宫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贺,然后大排銮驾,浩浩荡荡,出皇宫西华门,走北长街,折向西安门大街,经西四路口,往北沿西四北大街,经新街口,出西直门,直奔颐和园。然后在颐和园内听大戏,开大宴。为此,慈禧命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担任庆典总办,按照当年乾隆的气派,除将皇宫、颐和园妥为筹办外,还要在西华门至颐和园的几十里大道旁,沿途点缀景观,搭建经坛、戏台、彩殿、牌楼,组织僧道念经,戏班演戏,夹道欢迎,供她途中观览,这就是庆寿 " 点景 " 工程。西四路口的两座转角楼,就是在这次 " 点景 " 工程中营建的。建此楼作用,一是可以遮掩后面不够美观的民居,二是增添喜庆气氛,三是可以在楼上制高点设置警戒。


不料,正当庆典筹备紧锣密鼓进行之中, 1894 年 7 月,日本舰队在黄海挑起甲午战争。 8 月 1 日,中日互下宣战书。而此时,慈禧正在修缮颐和园,关于修缮颐和园的经费来源,有人认为是挪用军费,但是根据《北洋海军章程》,海军军费核定为一百万两,用以军饷和日常训练维护,不足以修缮颐和园。而且当时户部尚书(财政部长)翁同龢主管财政,没有拨款海军,暂缓了海军建设,所以慈禧修缮颐和园应该是财政拨款,与海军军费无关,这在《清史稿》和《翁同龢日记》中有记载。由于慈禧修缮颐和园与甲午战争在同一时间段内,所以后来有人作诗讽刺说,北洋水师的铁舰全军覆没,倒是颐和园的石头船永不会沉。


战争搅乱了慈禧的庆寿计划。没有心情,也没有脸面再大事铺张的慈禧,不得不在 9 月 25 日下旨,取消在颐和园的庆典及沿途的 " 点景 " 工程。史载, 1894 年 11 月 7 日 ( 即阴历十月初十 ) ,慈禧的 60 大寿,只是在宁寿宫中黯然度过的。

慈禧七十大寿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章炳麟撰 慈禧太后生日联    
【鉴赏】

1904年夏历10月10日,是慈禧太后70岁生日。她荒淫无耻地强令全国为她祝寿。章炳麟作对联予以有力的讽刺。 
上联连用三个“到”字,点明慈禧太后不顾人民死活,贪图享乐的几件典型事例。她在京城内大兴土木,建造颐和园、南苑、南北海等,闹得民怨沸腾。她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仓皇出逃西安时,仍不忘享乐,次年“回銮”,她竟下令为她修道路,筑行宫,供吃喝,使沿途百姓遭到浩劫。紧接着作者评论道:“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这正是对慈禧太后穷奢极欲生活的有力揭露和血泪的控诉。
  
下联扣住慈禧太后每一次生日时所发生的每一个令人痛心的史实,揭露和控诉她给国家、给民族造成的灾难和危害。她50岁时,法国侵华、日本占朝鲜吞琉球;她60岁时,日寇侵略东北,掠夺台湾;她70岁时,日俄为争夺东北而大打出手。面对侵略,她不敢抵抗,只是割地、赔款,任列强瓜分中国的疆域,使我国“邦圻益蹙”,主权丧尽。作者用“每逢万寿祝疆无”一语予以总括,对慈禧太后祸国殃民的罪行予以有力的鞭笞。  


该联的特点是语言辛辣,笔触犀利,对比巧妙,特别是将无耻文人阿谀慈禧“一人有庆,万寿无疆”的媚语,颠倒用之,其修辞效果真是妙不可言。联中那一“叹”一“痛”的运用,突出地表达了人们对慈禧太后40余年的血腥统治史的愤慨,以及作者对国家、对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担忧。

当时在湖北的辜鸿铭也口占一首《爱民歌》:“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4 19:58
第六集
汪由敦 17:50

汪由敦(1692-1758年3月1日),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松泉居士。安徽休宁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与刑部尚书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职。乾隆十一年(1746年)任军机大臣,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汪由敦逝世。乾隆皇帝亲自前往吊唁,加赠其为太子太师,谥号为文端,入祀贤良祠。汪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
汪由敦(1692-1758年),初名汪良金,字师苕,号谨堂,清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原籍安徽休宁。十岁时应小试,没有考取,于是就改名为汪由敦。十九岁时开始游学浙江。浙江有为寓浙徽商专门设立的科举名额,即商籍。汪由敦就以商籍的身份参加浙江的考试成为秀才。从此,汪由敦就入了钱塘籍。
汪由敦在浙期间,深受当时的浙江巡抚徐元梦的器重,曾任其幕僚。徐元梦任工部尚书以后,推荐汪由敦到《明史》馆担任纂修官。由于史馆的纂修官一向是由翰林院的官员担任,而汪由敦以秀才的身份参加纂修,这使他荣耀一时。雍正二年(1724年),汪由敦应顺天乡试,中举人。同年八月,又考中进士,并进入翰林院。先后任编修、日讲起居注官、右中允、侍读、侍讲等官。雍正十三年,乾隆皇帝继位。汪由敦由于对各种大典安排得当、文章撰写得体,博得了乾隆皇帝的好感。不久,就入直南书文房,任内阁学士。乾隆二年,御史刘元燮上书弹劾大臣,其中也涉及到了汪由敦。汪由敦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上书进行辩解。不料,这恰恰是弄巧成拙。乾隆皇帝认为汪由敦在诏书未下的情况下就能事先得知消息,在朝廷中肯定有人为他通风报信,汪由敦为人必不谨。于是,就将他降为侍读学士。但是,汪由敦的这次降职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仕途。相反,此后他的官职还在步步高升。到了乾隆九年(1744年),先后担任了工部尚书与刑部尚书。两年后,又兼署了左都御史一职。

汪由敦参加会试那年的主考官是张廷玉,因而他事实上也就是张廷玉的门生。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在张廷玉的推荐下,汪由敦于乾隆十一年开始在军机处行走。从此,汪由敦就在军机处任军机大臣,一直到他逝世为止。

尽管汪由敦已是朝廷大臣,但他还是非常关心民间疾苦。由于永定河发生水患,当时有人提出开辟新的河道。汪由敦经过自己在沿河各州县的考察,认为新辟河道不仅花费巨大,而且还要损坏百姓的农田。在他的要求下,清政府最后决定采取了疏浚永定河的措施。这样,既解决了水患问题,又保护了百姓的利益。汪由敦还自己出资创建了休宁会馆,为其乡人提供在京的食住之地。

汪由敦终官于吏部尚书。综观其仕宦生涯,尽管有两次大的起落,但总的来说还是深受乾隆皇帝宠信的。在“朱荃案”中,汪由敦按律当革职处分,但乾隆皇帝只是将其降一级而已。在汪由敦病重时,还指派御医前去看望。乾隆二十三年,汪由敦逝世。乾隆皇帝除了赐以丧葬用品以外,还亲自前往吊唁,加赠其为太子太师,溢号为文端,入祀贤良祠。

时晴斋法帖
汪由敦善书法,师法晋、唐人,兼工篆、隶。卒后,乾隆曾命集其书为《时晴斋帖》十卷勒石内廷。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5 12:05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6 00:46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7 00:11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7 18:21
第七集
松筠庵 07:40

明杨继盛故宅,西为谏草堂。清乾隆年间由胡季堂会诸友酬金立祠绘像。咸丰中僧心泉居松筠庵,善鉴别书画,死后何子贞为之书墓志,与杨继盛亲书 “谏草” 皆嵌庵壁。

在宣武区达智桥胡同12号。有一座庙叫松筠庵,它就是明代著名忠臣杨继盛的故居。


杨继盛(1516—1555),字仲芳,号椒山,后人尊之为椒山先生。河北容城人,明嘉靖进士。杨继盛在南京做兵部员外郎时,恰遇贿赂严世藩而当上大将的仇鸾不敢作战,同俺答委协,建议同他们互开马市,杨继盛写了《请罢马市疏》,反对仇鸾开马市,受贬职处分,后来因马市真相败露,再被起用,任兵部武选员外郎。可是他到职不足一月,就有写成《请诛贼臣疏》,历数了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恨之入骨,终于把杨继盛这个赤心报国的忠臣,投入刑部大狱,被打得皮绽骨折、死去活来,但他始终坚强不屈。临刑前,他在刑场留下了正气弥天,万人传诵的诗句:“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平生未了事,留与后人补!”杨继盛死时年仅40岁。死后12年,穆宗登基,为蒙受奇冤的杨继盛平反昭雪,赠他为太常寺少卿,谥号忠愍。此后400多年间。一些名人学者争相题诗作赋,称颂杨继盛的品德、风格。

清代吴应芬在《请罢马市疏》、《请诛贼臣疏》卷道题字“千秋碧血”。
纪昀、刘墉、左宗棠、吴大瀓等清以来164位名人在卷后题跋。清乾隆年间将他的故居筠庵改为祠堂,正门有石刻匾额“杨椒山先生故居”,正堂内有杨继盛的塑像,像两旁的对联是:“不与炎黄同一辈,独留青白永千年。”后殿匾额写着“正气锄奸”。他起草疏稿的书房,后来称为“谏草堂”,他弹劾严嵩的奏疏,请海盐布衣镌石名手张受之记石,现在还嵌在谏草堂的壁上。张受之素敬椒山先生的刚直正气,竭尽心力,手摹椒山先生真迹,精勒于石。谏草刻就,张受之累死于松筠庵内。


道光年间僧心泉在祠之西南隅建一“谏草亭”。亭内有椒山先生手植榆树一截及石碑一块。松筠庵内回廊蜿蜒,假山叠立,院落风雅,清末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谭嗣同为首的1300多举子,就是在这里聚会,由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大家纷纷签字,并由此出发上书的。故居基本格局还保留着,已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7 18:53
第七集
万言书 13:10

万言书原指封建官吏呈送给皇帝的长篇奏章。因字数超过万字,所以叫万言书。后来也泛指长篇的书面意见。
康有为的历史事件
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
其背景源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正在北平考完会试,等待发榜。
《马关条约》内割让台湾及辽东,赔款白银二亿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4月22日,康有为写成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十八省举人响应,一千二百多人连署。5月2日,由十八省举人与数千市民集“都察院”门前请代奏。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2、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扩展资料:
康有为反对君主专制政体,主张君主立宪。他认为君主权威无限“大背几何公理”,主张“立一议院以行政,并民主亦不立。”
又说,“君臣一伦,亦全从人立之法而出,有人立之法,然后有君臣。今此立法权归于众,所谓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者也,最有益于人道矣。”由此,康有为在中国明确提出了作为资产阶级民主立宪理论基础的身份平等观。


康有为对立宪模式的选择在戊戌变法前后有所变化。戊戌变法以前,他提倡集权制的君主立宪,类似于日本和德国。但是戊戌变法之后,他提倡虚位君主,类似于英国。
戊戌变法时期,他认为“变法”应“以俄国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前者意在强调其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后者则指日本明治维新后所确立的君主立宪制。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康有为流亡海外,不忘改良,组织起这个改良派政治团体。康有为任会长,梁启超、徐勤任副会长。
以保救光绪、反对慈禧和抵制革命为宗旨,陆续在美国、墨西哥、中美、南美、日本、南洋等地建立组织,共建总会11个,支会103个,设总部于澳门。以澳门《知新报》和横滨《清议报》为喉舌,宣传君主立宪。


改良派还通过发行报刊进行舆论宣传。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强学会成立时,康有为就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当时许多官员都能看到,一时在朝廷内外影响甚大。

同年,康有为又在上海组织发行了《强学报》。改良派通过报纸,动员力量,扩大了自己的阵地。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逝于青岛。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又名《伪经考》,十四卷,初刊于1891年,是康有为打着公羊派的旗号,宣扬托古改制思想的经书论证著作。
康有为的一生中,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主要的政策论文,就是在他戊戌变法运动期间写就的。

《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为中国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于1895年4月17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马关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束。中方全权代表为李鸿章、李经方,日方全权代表为伊藤博文、陆奥宗光。
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
《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巨大利益,刺激其侵略野心。与此同时,条约也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该条约适应了帝国主义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随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康有为提倡迁都

光绪二十年(1894年),清日两国矛盾激化,战端开启。不到一年时间,清军在水陆两个战场接连战败,被迫向日本求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委派全权大使李鸿章在日本马关与日本议和,签订了著名的《马关条约》。
议和条款的签订,清朝不仅向日本割让大片领土,还要赔偿巨额军费,是晚清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耻辱外交。虽然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画押,意味着清政府正式承认了战败的结果,但仍有许多有血性的国人,不愿意接受这种屈辱的和约,要求与日本死战到底。
当时在京城中,由一批学子向光绪皇帝上书,发起的针对清日战争的拒和再战运动,史称“公车上书”。
在汉朝时,有用公家车马载送应举之人入京的传统,因此后世用公车指代举人。所谓公车上书,即当年在京参加会试的举人联合上书的事件。其中一位非常著名的活跃人士,乃晚清维新派代表康有为。

在公车上书事件中,康有为等数千举人集会拟稿,写下了数万言的《上清帝第二书》。关于这份上书最后有没有上,至今还有许多争论,不过在这篇上书中,康有为等人强烈要求清廷拒和再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其中比较有意思的一条,是建议清政府迁都。


关于清朝迁都的提议,康有为不是第一个。在此之前,清廷内部的汤寿潜、郑观应等人,也发起过迁都的倡议。理由很简单,北京作为首都,距离出海口太近,清朝又没有一支经过实战检验的强大海军,导致都城容易暴露在敌军火力之下。李鸿章的老朋友戈登回国前,亦对清朝提出过这个警告。

事实上,甲午战争中清廷这么快就认输投降,最大的原因就是日军对京师的威胁。在马关谈判期间,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曾威胁李鸿章,若不答应日方提出的条件,将挥师西进,直取清朝都城。一旦京师震动,整个国家立刻会乱作一团,这是清方最大的一个软肋。

既然康有为认为北京不适合作为大清的都城,那么哪座城市是他心目中的首选呢?在这份上书中,康有为提出了几个可以考虑的选项,并分析了其中利弊:

“若夫建都之地,北出热河、辽沈,则更迫强敌;南入汴梁、金梁, 则非控天险;入蜀则太深;都晋则太近。天府之腴,崤函之固,莫如秦中。”
若要迁都,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边只有天津,更近出海口,不作为考虑选项。若往北走,则离清朝的两个强敌日俄更近,不宜考虑;若往南走,南方虽然富庶,但没有天险可守,也太过危险。所以唯一的选项是往西。而西边的城市中,山川险固,经济也相对发达的,只有陕西西安。
康有为这条建议,虽然听起来挺像回事,但清廷是不会采纳的。要迁都与日本再战,首先清廷不想打,也打不起。清末时清廷对全国局势掌控力已经大大削弱,一旦都城迁徙,难保不会导致内部先出乱子,所以慈禧太后宁愿割地赔款,亦不肯轻易迁都,就是为了要保住清朝政权的缘故。
当然,康有为的建议,也不是完全没用。甲午战败的结果,让清廷意识到京师并不稳固,需要在其他城市承担一定陪都的角色,一旦有变,可以作为临时都城使用。后来的庚子之乱中,慈禧为躲避八国联军,迅速逃到西安避难,便也是吸取了甲午战败的教训。

戊戌变法时康有为建议迁都去上海全国要建10个都城


康有为第二次向皇帝提出迁都的建议,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七月。
戊戌年。
自《马关条约》签订、“公车上书”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时间。在这三年时间里,英法德日俄各国对我国领土鲸吞蚕食,大清已经来到被瓜分豆剖的边缘。
直到生死关头,清政府这才想起来,再不变法,就要亡国了。
这场由光绪皇帝发起并主导的戊戌变法,康有为是一位踊跃的参与者。维新百日,康有为本人及代人起草的奏折,就不下数十件,涉及到了新政改革的方方面面。在这其中,就有一项建立新国都的提议。

在康有为看来,现有的所有东西都太旧了。旧政、旧法、旧俗、旧学、旧人、旧物、旧都,凡旧之事物,皆一应摒除。而北京这座千年古城,旧得已经承载不起大清中兴的希望,自然也在他废弃的名单之上了。

“夫京都建自辽、金,大于元、明,迄今千年,精华殆尽。近岁西山崩裂,屡年大水,城垣隳圮,闾阎房屋,倾坏无数。甚者太和正门、祈年法殿无故而灾,疑其地气当已泄尽。”
既然北京地气精华都已漏光,因此,康有为在七月所上的《请设新京折》里,开宗明义,指出他理想中合格的首都应该具备的特点。
“窃维王者建都,必宅中图大,为民所止,以招广徕,而观万国。”

康有为认为,大清设立新都,需满足这样两个条件,一是“宅中图大”,二是“为(维)民所止”。

什么是宅中图大呢?宅中图大,是指居于一国之中央,以谋划四方。我们之前说过,洛阳是中宅天下,长安虎眂天下,北京则身坻天下之瓶口。北京地处北方,在此建都的目的,是据天险以控辽漠,显然不具备宅中图大的优点。

而维民所止,则意指能够吸引民众定居,蓄养人口的地方。康有为觉得,那时北京的交通条件不太好,气候又差,尤其是(对他这个广东人来说)太冷了,吸引不了人才前往,只是“据乱世凭险之都,非升平世阜民之地。”

既然康有为说北京不行,那总得跟大家说清楚到底哪里行。上一次,康有为说秦中是个好地方;而这一次,他却建议光绪迁都去上海。
当然,康有为觉得上海还太小,因而在奏书里请光绪在中国的东海边画一个圈。圈定上海到苏州之间,方圆两百里的一块地盘,来营造大清的新都。
光绪看到奏折,或许会问,等等,你之前说了一大通迁都到西安的好处,怎么这次又要迁到上海?况且上海在东部沿海,都不算“宅中”,又如何“图大”?
康有为解释说,“长安自古为帝王居。而今者山皆剥皮,地不华膴;泾渭浅而流小,河运险而难通;距海辽远,交输不便;乃陆争时之都会,而非海通世所宜也。”

原来,与公车上书那时相比,康有为现在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他说,陆地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海洋时代,大国要争海利,首都就得设在沿海。之前上书建议迁都西安,只是权宜之计,因为“不能自强者,恐为列强所挟制,宜深入内地。”而如今光绪已经下诏变法,那么“能变法自强者,与外国相流通,宜近海滨。”

上海能内收长江万里精华,外争太平洋海权利。而且,要是把整个太平洋视作中国版图,上海不正是“中宅天下”?
康有为迁都上海之议,乍看之下好像有点道理,但仔细一想,却是比之前迁都西安的理论还要不靠谱。
别的先不论,单说近代以来,大清每提迁都,主要矛盾都是北京距离海口过近,只有天津缓冲,容易被洋人所挟制。一旦与列强起军事冲突,后果便是割地赔款。
而上海连一点缓冲都没有,直接就是个濒临海洋的大都会,比之北京,更加无险可守。
康有为说,“能变法自强者,与外国相流通,宜近海滨。”但光绪仅仅是下了个诏书,宣布开始变法而已,到底中国能否自强,尚是不定之数。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以光绪手中的权力,和他手下的班底,变法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大清是宣布了变法,但来自西方列强的威胁解除了吗?答案是没有。

更不靠谱的是,康有为这次提出的迁都方法,也是几乎没什么可操作性。

“皇上若采行之,先派重臣经营,画图定界。开十二之铁轨马路,疏万千之通道广门。以太湖为池,以松江为渠,营行宫于虎邱,拓公园于君山。凡国有物,次第建设。皇上简其徒御,先为巡幸。及文物咸备,乃定为京邑,迁涣其居。其今京师,以为北京,置留守焉。”
意思是,皇上,你先偷偷派个人去上海建设新都,规模越大越好,但别让太后知道。等新都建好了,你就以南巡为名,轻装简从过来上海,然后发一纸诏书昭告天下,宣布上海为新的国都,同时保留北京为陪都,那么迁都之事可成。

出门旅个游,国都就迁了。让人想起康有为之前对荣禄说的,“杀几个一品大员,法就可以变了。”

除此之外,康有为还建议大清一共要建立十个都城。除了上海建设的新都,大清原有的都城兴京、盛京、北京之外,再以武昌为中京、成都为西京、广州为南京、兰州(或西安)为西北京、拉萨为藏京、伊犁(或迪化,即乌鲁木齐)为西城京。虽然也不知道搞这么多都城有什么用,但听起来确实比较酷炫。
光绪读到这里,不知道会不会很无语。
康有为这封奏折,是七月二十日后所上,此时距离慈禧发动戊戌政变还有十多天事件。考虑到当时一触即发的紧迫形势,康有为这时建议迁都,恐是另有所图。

在公车上书时,康有为是一介书生,不知光绪无权。而戊戌年后,随着康有为对朝政了解的深入,他已知道“上果无权”,光绪只是慈禧手中的傀儡。

在北京,大清旧官僚势力盘根错节,全都是变法的掣肘。因此康有为建议迁都上海,恐怕不是没有考虑到洋人的威胁,反而正是想利用洋人在上海的势力,先将光绪从慈禧手中解放出来。至于列强要为此开出什么价钱,那些日后再说。
不过,面对强大的守旧势力,加上光绪的一些变法措施已经触怒了慈禧,留给维新派的时间已经不多。康有为提议迁都上海,其实也是急不择途,才出此下策,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已。

另外,康有为这份“戊戌年所上”的《请设新京折》,见于康有为在宣统三年(1911年)发表的《戊戌奏稿》中。近年来学者黄彰健等发现,康有为这本《戊戌奏稿》有造假嫌疑,里面许多奏折均为他在日后重撰。

《请设新京折》,便是康有为逃亡海外后重撰的奏折之一。因在故宫档案中不见原折,而刚好这份奏折中的文字,与1907年康有为向清政府上《海外亚美欧非澳五洲二百埠中华宪政会侨民公上请愿书》,第三次提议迁都时的说法非常相似。至于康有为是造假,还是将迁都上海的想法坚持了十年,不好断言,只能交由读者智者见智了。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名言: 物久则废, 器久则坏, 法久则弊。
注释: 法: 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整套制度。
句意: 东西用久了就不用它, 器物用旧了就要坏掉, 治国之法用旧了就会产生不足与弊端。
出处: 清·康有为《政论集·上清帝第二书》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7 18:57
缙绅
第七集16:50、第九集 39:25
第十集 00:47、05:12
缙绅录是旧时书坊刊印的全国职官录。亦省作"缙绅"。
《缙绅录》是古代官场中汇录大小官员姓名、职衔、籍贯的一种名册。缙绅的原义是指把“笏”插在袍服的大带里,这里用作有官职者的代称。
在封建社会后期,这种名册不仅仅是官僚机构内部的档案,而且成为官方的出版物,乃至私人书坊也大量印制发售。

《缙绅录》在当时的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一种与姓名有关的重要社会现象。
史载隋唐以前社会上已有《百官名》《百官簿状》之类的书籍流行,不过这种名录是人们因为史书典籍中缺乏《百官表》而编纂的,其性质与后来的《缙绅录》不完全一样。


在唐代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有在办公机构的墙上,论写历任官员履历的做法,内容包括姓名、职衔等。
流传后世的官署壁记,比如“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等,已经成为后人研究当时官制和人物的重要资料。
唐代还有一种题名制度,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这就是进士科得魁者到京城大雁塔下题名的所谓“雁塔题名”,如果能够跻身其列,是读书人颇引以为荣的事。后来历代相承在殿试后立碑题名。
唐宋时期,社会上还有《登科记》《登科录》《讳行录》一类出版物,汇录进士与诸科登第者姓名、籍贯、家世等资料,因为便于人们在交往中了解他人简况,回避家讳,所以流传甚广。


后来,每一届乡试、会试完毕,即有按发榜名次汇编的名录刻印行世流行,大概也是受此影响。
史料记载,到了宋代,社会上就有汇编在朝现任官员的名册出现在市面上。
在明代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由民间书坊刊刻的在朝现任官员名册。当今官方图书馆藏有万历十二年(1584年)春季“北京铁匠铺胡同叶铺”刊刻的《新刊真楷大字全号缙绅便览》一卷,和北京铁匠胡同的《新刊南北直隶十三省府州县佐首领全号宦林备览》二卷。这是所知现存的北京地区最早的坊刻本缙绅录。


到了清代,这一类缙绅录由中央的吏部按档册每年按季度刊刻,取名为“爵秩全览”。名册中汇列该季度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大小官员的姓名、籍贯、除授日期和科甲出身。
此外还附录全国各地区政治、经济的简要情况。可谓一册在手,全国各地的基本面貌一目了然,与当今的“行政手册”相似。
光绪以后,官刻的《爵秩全览》还增加了官阶品级、职官总目、赴任凭限、驿站路程、相见礼仪等居官须知的内容。
这一类内容在坊刻的缙绅录中早已列入,因便利实用,所以很受欢迎,以至于官刻本也将其作为重要内容正式收录。
除官刻本之外,民间书坊也大量翻刻《爵秩全览》,原因是由于“官版难得,而坊刻本遂盛行天下”。资料显示,清一代刊刻此类书籍的书坊,仅北京一地就有40余家。


坊刻的《爵秩全览》一般题为”缙绅全书”,除照录官本内容外,还增加了全国武职官员的名册。因为文职官员由吏部负责,武职官员则由兵部遴选,所以这一部分内容亦名“中枢备览”,“中枢”是当时对兵部的别称。


光绪年间,坊刻本的缙绅录又进而增加了每年京官和外官候补人员的名单,称为“直省候补同寅录”。
在古代官场中,缙绅录是居官者及其幕府人员的必备手册。一则是这类名册(尤其是坊刻本)中,往往附有大量居官须知内容,便于应付各类事物;二则缙绅录开列有内外大小官员的简要情况介绍,有裨于官员们了解各级机构的人事安排,相互往还。


总之,缙绅录是一种实用性的名录,在官场中和市面上风行了数百年。当今它又是研究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弥足珍贵。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7 19:01
第七集
下九流 35:20


上九流是指一流佛祖(释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龙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烧锅(酒厂,封建时代曾是最大厂家),六流当(当铺),七商(商贾),八客(庄园主),九庄田(农夫)。 中九流是指一流举子(举人),二流医(医生、郎中、大夫、药房先生),三流风水(风水先生、阴阳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算命先生),五流丹青(书画),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围棋,标志文人)。
下九流是指一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南方巫师),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戏子(各类演员),八叫街(乞丐),九卖糖(吹糖人的)。
上九流指的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指的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指的是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妖、盗、窃、娼

名不正则言不顺 30:35
出处:《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
1.“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不正”,名不是名分不是权力,而是“出师有名”的名,理由、目的、动机的意思。圣人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持者为天下的心而说的,并不是为了争一些权力。“言不顺”,言不是言语、说话,而是“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中的言,著作。如果动机不纯,所立的著述便不合理。


2.“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这里的事不能简单地解释为事情的事。如果解释为事情的事,与后面的“礼乐不兴”就无法贯通了。“礼乐”负责的是教化,如果事情都成了还要教化干什么?“事”是道理的意思,即著述不合理,道理就不成立、不合天理。


3.“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没有道理就不能行教化之事。


4.“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中”,中肯、合适。如果教化不能行,完全依靠刑罚,则刑罚无法做到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五个手指中间还有四条缝啊,刑罚再繁复也会有漏洞,如果不用道德教化百姓,就需要在刑罚上补上这些漏洞,就会把刑罚搞的越来越复杂,过犹不及啊。


5.“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百姓达不到圣人天下为公的心,所以才需要刑罚。刑罚繁复、反复,则会让百姓无所适从。


6.“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所以君子的治世之名必须要能够论述成书,著述比需要能够执行。


7.“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己矣!”君子对待他的著述,一定要小心谨慎啊。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7 19:09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1-25 19:03 编辑

杨锐
第七集 39:30
第十集 28:26

杨锐(1857年-1898年9月28日),字叔峤,四川省绵竹人,晚清维新变法时期干将、"戊戌六君子"之一。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创立蜀学会,参与著名的戊戌变法。1898年被处斩于菜市口,年仅41岁。遗著有《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

杨锐(1857—1898)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举人出身。1889年(光绪十五年)授内阁中书,后晋为侍读。曾入张之洞幕府,在北京任职期间经常写信向张之洞密报朝中动态。中日甲午战争时,主张集精兵猛将大举北援,保卫津沽。1895年参与发起强学会。强学会被封禁后,又联合会中志士抗争。清廷在强学会旧址基础上设立官书局,命其参与选书事宜。1898年春在京创立蜀学会,并办蜀学堂,以张之洞的《劝学篇》为指南,兼习中学和西学。4月列名保国会,而每于集会时常当众假寐。在百日维新中受到光绪帝召见,赏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与康有为相交,但变法主张多有不合,攻击康“多谬妄”,声称要对新法“稍加裁抑”。戊戌政变时被捕,张之洞营救不及,被害。遗著编为《杨叔峤文集》和《杨叔峤诗集》。

《清史稿》:百日维新,中外震仰,党争遽起,激成政变。(杨)锐、光第、嗣同、旭及深秀、广仁同日被祸,世称“六君子”,皆悲其志。
代表诗作
【腊月十五夜月】
锦官城里暂停鞍,红粉楼头独倚阑。
一十二回明月夜,可怜都向客中看。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8 00:14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9 14:1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0 00:18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0 18:24
第八集
祖大寿 20:50

祖大寿,原籍滁州,辽东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人。一般认为,祖大寿是率领“祖家祖父、子侄、别支子孙三辈人”的晚明“辽军中一位资深老将”,又是“明清战争中两次降清”而仕清明臣的“贰臣”,而给人留下他过了中年才出名的印象。
究其原因,在于各种祖大寿的传记史料记载,显示他在明泰昌元年(1620)出任靖东营游击,却忽略了他波折的前半生。
祖大寿原名祖天寿,万历三十七年(1609),任懿路备御;四十三年(1615),在宁远曹庄无端出猎,以致兵士为蟒金等部掠杀,被审监候处决。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0 18:31
第八集
买官 27:00

捐纳制度
捐纳,又叫赀选、开纳,有时也称捐输、捐例,即人们所说的卖官鬻爵。它通常由政府条订事例,定出价格,公开出售,并成为制度,这就是捐纳制度。
捐纳开办由来已久,早在秦汉时就已出现。据史书记载,秦汉两代,每逢军兴、河工或灾荒,统治者每多举卖官爵,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公元前243年,因蝗灾,秦始皇赵政 令"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西汉文帝从晁错之言,令民纳粟边陲,可得上造、五大夫等爵位。汉武帝时,令"吏得入谷补官","令民得入粟补吏。"


东汉末年,汉灵帝为了积财,"聚为私钱",大举卖官,上自三公,下至羽林郎,均可以钱购买,公、卿、吏各有定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干戈,军饷奇绌,各朝无不"鬻官为市";待天下甫定,新朝甫立,又因仓廪虚罄,率行开捐。以后的历代封建政权也无不开办捐例。

清代制度
捐纳制度在清朝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科举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还有一些其他途径。始于顺治朝,完备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冗滥于咸丰、同治两朝,终于宣统朝。它与科举、荫袭、保举同为清朝选拔官吏的三个重大途径,存在了两百多年,对于清代的社会政治,尤其是晚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产生过非常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特点
1. 统一管理:
包括统一捐项, 五项可以开捐,军需,打仗需要;河工,河决口了,治河;赈灾,闹大的灾荒了;营田开荒,开垦;海防。这五项可以捐纳,不是所有都可以捐纳。
统一主管,户部捐纳局主管。
统一入库,捐了钱统一交户部国库,后来一部分也分到省里边用,主要归户部国库。
统一政策,吏部官不可以捐,吏部是管干部的,管官员的,不能捐。礼部的官不能捐,礼部是管教育,管科举考试,不能捐。就京官来说,尚书、侍郎这一级不能捐,郎中以下可以捐,地方的官员总督、巡抚、布政使这些不能捐,道员、知府、知县以下可以捐,
统一资证,捐纳也要有资格,乡邻要具结担保,当地要给他开籍贯和清白册。是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要出印鉴的证明,就是资格的审查要统一。
2. 明码标价。什么官,多少钱,是有规定的。
3. 官多缺儿少。捐的官很多,那个缺儿,位置,真正的落实到就职少了。
4. 捐纳泛滥。它开始时,有例捐,有常捐。后来很多例捐就变成常捐,这就越捐越滥。


弊端
1. 在财政上,饮鸩止渴。捐纳的本来的意思是解决财政上不足,捐的结果一时财政稍好一点,但是,是饮鸩止渴,后患无穷
2. 在文化上,斯文扫地。
3. 在吏治上,贪污腐败。
4. 在政治上,丧失民心。

清朝的文官制度和捐纳
清朝文官的来源,《清史稿.选举》中有明确记载:“凡满、汉入仕,有科甲、贡生、监生、荫生、议叙、杂流、捐纳、官学生、俊秀。”科甲,即有做官资格的举人、贡士、进士。但举人不一定就能入仕;贡生、监生是入国子监读书的人员,一般多为生员,即秀才;荫生指由家族庇荫而入仕者;比较少见的是议叙、杂流、官学生和俊秀。被议叙者经督抚保奏,经部议授予有功者官职,无常例。官学生和杂流,顾名思义,在官学读书及其他非正途入仕者;俊秀指平民捐纳入监,可归到捐纳一种。可见,清朝入仕门径已非常宽泛。到咸丰时,“发捻”事起,因内战而经济日绌,“仕途芜杂日益甚”。《清史稿》称:“中叶而后,名器不尊,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淆杂矣。”


入仕虽然途广,却有轻重主次,又有正途和异途之分。
何谓正途,何谓异途?《清史稿》又说了:“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质言之,经考试、选拔或荫袭者,方为正途。官方是这么说,可出于真才实学的因素考虑,那些十数年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有意见,因此,也有大臣建议将恩荫归到异途。
虽然都能做官,在朝廷心中,两者毕竟还是不同的。官方宣称:“异途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不为翰、詹及吏、礼二部官。”并明确说道:“有清一沿明制,二百余年,虽有以他途进者,终不得与科举出身者相比。”也就是说,异途学问和礼节不到家,关键部门不用。至于教育部门,更不能用,你一学渣,还是别误人子弟了。
这下科甲出身的官员们心理平衡了。


但在私底下,这群人也有鄙视链,像现在的二本、一本、985一样,一甲不服二甲,二甲自认才高于三甲。三甲和一甲、二甲一起看不起“非甲”。史料记载,明初有个叫赵荣的工部左侍郎,副部长级别,由于他不是正儿八经考出来的,“众以荣不由科目,慢之”,大家都不拿他当回事儿,爱理不理。明朝如此,清朝尤甚。异途入仕者受到正途入仕者的鄙视,科甲入仕的庶吉士、翰林更耻于和异途做官者为伍,人家是读圣贤书,正宗的孔子门生,天子亲擢,清史有录,后世有传。你一个卖糖葫芦、摆地摊儿的有俩钱,也捐了个官,人五人六,性质能一样吗?因此,保持一种读书人的范儿,是他们和文盲的最后区别。


不管是不是捐的,大家都有官做,皆大欢喜。
然,有一条朝廷必须声明:不管是走正道,还是旁门左道,以下三类人免谈,大清的衙门永远对你们关闭。哪三类呢?第一,从事低贱职业者。如果你有不光彩或“下九流”(巫、娼、剃头、戏子、花子、货郎等)的职业经历,什么唱戏剃头,修脚按摩,对不起,您这号人我们不收,也不准你参加考试——丢我们孔圣人的脸。第二,家奴。如果你是奴才出身,或是富人家的长工杂役,您也趁早断了通过科举翻身做主的念想。实话跟您说,这是血统问题。第三,祖父一辈有重罪者。即使你没做过低贱职业,也做不来奴才,但如果你爷爷犯过罪,你也不能报考,更不能做官。想改换门庭,那就好好挣钱,等你的下一代过了三代限制,再好好读书、科举入仕吧。无论科考还是捐官,当时的政审必须提供三代人履历,正是关系到这一限制。
说完科举和入仕,详细谈一谈前面没讲的捐纳。


捐纳首开于康熙十三年(1674),是清朝文官制度和政治中的一大弊政,包括捐官和捐升,目的当然是增加收入,减轻财政负担。虽然当时是所谓的康乾盛世,但有一个关键点——前一年(1673)爆发三藩之乱,之后收复台湾、平定准噶尔、抗击沙俄等内外战争一直没停,所以才有了这么个“众筹”的馊主意。在施行这一政策的前期,捐纳在充盈国库上尚有裨益,也确实起到不小作用,解决了不少问题。也正因如此,咸丰时太平军兴起,“军兴饷绌,捐例繁多,无复限制,仕途芜杂日益甚”。


关于捐纳的根源和原因,《清史稿》中也有提及:其一,“其始固以搜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六部有工部,捐纳首开之始是为了搜集能工巧匠,看似勉强说得过去。但从官方史料来看,捐纳多是财政紧缺时的饮鸩止渴之举,因此这个说法比较扯,有矫饰意味。其二,“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这才算是句实话,为了补国家财政之不足。
说到这我们明白,所谓捐纳,一句话:明码标价,卖官鬻爵。


事实上,皇帝们何尝不知,这是在自毁长城、自掘坟墓,置社稷于不顾。因此,大凡立志有一番作为的皇帝,即位之始,总会有诸如大赦天下之类的举措,以示仁政。同样道理,整肃朝风、停止捐纳,也被作为新朝励精图治的flag,当成新君上任的三把火。有清一朝,自恋如乾隆、节俭如道光、悲催如咸丰、短命如同治,御极之初,都有过庄重而形式大于内容的面子工程。但现实却不允许他们搞形式主义,不允许他们“奋发图强”。乾隆、道光、咸丰三人中,坚持停捐政策最长者七年(道光),居中的三年(乾隆),最短如咸丰者,当年宣布停捐,没等过年即恢复捐纳,原因很简单:要打太平军,没钱,着实没有面子。咸丰即位之初,罢免庸臣,整肃朝风,宵衣肝食,广开言路,颇有明君风范,但这不能怪他,怪只怪嘉、道两朝积弊破发,待到太平军起,终是量变引起质变,无力回天了。


捐纳有哪些规则和流程呢?
并不是交钱就有官当。
第一,捐官之前必须查清捐纳人有无欠款,有则还清后方准报捐。

第二,户部专设捐纳司,负责收捐。也就是说,所收款项上缴国库,由户部发咨文给吏部,“部予以据,曰执照”,相当于上岗证和营业执照。
第三,捐纳人员拿着收据和上岗证到吏部铨叙司报到,吏部再经政审,检查手续和资料,一切齐全无误,方准铨选分发。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官不能太大。捐纳所得官衔,京官正五品,外官正四品。因此,按照捐纳规定,即使能花钱买官,想在天子脚下上班,最多只能到五品;在地方为官,最多也只能捐到四品。碰见个别土豪想花钱买个宰相干干,不光门儿都没有,窗户也没有。即使如此,捐纳对当时的文官制度也造成了很大冲击。


清朝时期的捐官制度是什么样的 真的有买卖那么简单吗?
自古以来卖官鬻爵都被视为一个政权腐败的象征,但自秦汉开始,捐纳官爵就已出现。到了明清,捐纳已趋制度化,明码标价的捐官现象成了朝廷补贴财政的重要手段。但买官卖官又非想象的那么简单,清代捐纳制度还是很有特色的。


  清代入仕的正途、异途之分
  “凡满、汉入仕,有科甲、贡生、监生、荫生、议叙、杂流、捐纳、官学生、俊秀。”——《清史稿·选举》
  说到入仕,最著名的途径就是科举考试了,但科举又并非入仕的唯一途径。《清史稿》中有文官来源的记载,其中科甲就是科举这条路选拔出来的士子,也就是有做官资格的举人、贡士、进士,但举人又不一定能做官,朝廷有缺了先仅着贡士、进士候补,举人有可能一辈子都是举人。因为国子监还有一批贡生、监生,他们或是贵族高官子弟,或是地方选派的尖子生,他们入仕的机会更大。另有恩荫惠及的子弟,也是拥有更捷径的入仕门路。


  议叙是指有特殊功劳的人,经督抚保奏,由部议授予官职。官学生和杂流往往是在官学伴读的人,以及其他非正途入仕者。俊秀是指平民捐监,获得国子监的文凭,并非直接入仕,是先解决身份问题,就像今天某部门要求晋升时得有研究生文凭,所以就会有人读个在职研究生,或者到党校进修取得一个同级别文凭。


  “定制,由科甲及恩、拔、副、岁、优贡生、荫生出身者为正途,余为异途。”——《清史稿》
咸丰年间,国家内忧外患,财政压力增加,朝廷为了收取更多捐银,广开入仕门路,因此造成“登进乃滥,仕途因之淆杂矣” 的局面,为了区别各类官员之轻重,便有了正异途之分。大体上将经过考试、选拔或荫袭者视为正途,其余都视为异途。而在异途中“经保举,亦同正途,但不得考选科、道。非科甲正途,不为翰、詹及吏、礼二部官”。也就是说正异之分是以入仕途径为依据,入仕后也有区别对待,正经八百科考出身的才是真正的人才,异途出身的不能进去科教、礼仪、组织部门工作。


所以清朝的官场里存在一个鄙视链,三甲鄙视非甲,科甲鄙视异途,左宗棠被鄙视就是因为这个,捐纳出身的就更不用说了。在实际待遇上正途也要比异途好,比如同样是侯补官员到各省,正途出身的,每月个有二两银子的生活费,捐官则没有。正途出身的代理或署理职能部门期间,是按照一半工龄计算的,而捐官代理期间是不算工龄的。大部分捐官等缺时间远远高于科甲出身,除非继续花钱捐资。


  然而不管是正途还是异途,有三类人是无入仕资格的:首先是从事低贱职业者,常见为“下九流”工作经历的,如剃头匠、算命先生等;其次是家奴,即奴才出身,或者在大户人家做过长工的;最后是祖父一辈有重罪的,这个相当于政审了,无论科考还是捐官,当时的政审必须提供三代人履历。这三类人是科举无门,捐官无路,没有任何入仕的机会。


清代捐纳制度的特色

  上述正途异途之分,由此可清晰认识到捐官是不走正道的途径,清代的捐纳却首开于康熙十三年(1674),万万没想到吧?康熙这样伟大的皇帝开创了清朝的卖官鬻爵。为何呢?因为在康熙十二年爆发了三藩之乱,清政府需要大量财政支撑,而且之后收台湾、平噶尔丹、抗击沙俄等重大事项一直没停过,所以卖官鬻爵就是财政增收迅速见效的手段。


当然卖官鬻爵象征政府昏聩,清政府当然不能明说国库没钱了,所以找了个借口,即“其始固以搜罗异途人才,补科目所不及”。即当时工部人才匮乏,很多具有工程才能的能工巧匠没法参与科考,他们想入仕只能走异途,卖官鬻爵是为了补充实用型、专业型人才储备。然而清政府也做过补充,说“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这个才点明了事实,捐官就是为了补充财政不足。如咸丰时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军兴饷绌,捐例繁多,无复限制,仕途芜杂日益甚”。


  由此可见,捐纳制度最根本的原因是要解决财政紧张的问题,所以清朝的捐纳制度具有明码标价的特色。但皇帝不是傻子,他们很清楚的明白卖官鬻爵不是长久之计,甚至是弊政,所以他们不可能自毁长城,置社稷于不顾。针对卖官鬻爵的现象,皇帝也会做以调控,在无较大财政需求时,整肃朝风、停止捐纳。如道光停捐七年、乾隆停捐三年,这里也有另外一个因素,即捐官者众多,已经没有那么多空缺来安排先前已捐纳的候补人员了。所以这又是清代捐纳制度的一个特色,即捐官是购买“做官的资格”,而不是捐了就能上任,需要待吏部分发选班。


那怎么才能获得官职呢?首先要保证捐官者没有债务,有债务的必须还清了才能捐官;其次要是平民想捐个县令以上的职位,那就先得解决学历问题,即捐监在前,捐官在后;然后捐官的钱是交给户部的捐纳司,户部入库后发咨文给吏部,吏部再“部予以据,曰执照”,即颁发“上岗证”。最后,拿着上岗证到吏部铨叙司报到,由吏部进行政审,一切无误后方可听候分选,有的人一侯就是两三年。如果想提前被选,还要接着捐各类花样,这笔钱比捐官的还贵。
  

至于价钱,以乾隆时的《川运例》来讲,贡监生的身份得4620两;学官中正七品教授2020两、侯补教授2520两。非学官的如正七品京县县丞2220两、侯补京县县丞2800两;正八品县丞3160两、侯补县丞3640两。有人会问为啥八品官比七品官贵,原因是京官在俸禄上是没有外放官员高的,外放官员不仅自主权大,而且享受养廉银的补贴,所以外放官比京官贵。而捐官也是有封顶的,文至道员,武至总兵,若本来就是体制内的,为了晋升快一些,往往先捐至道员,待有缺后相当于直接晋升了,这都属于外放官了,京官最高只能捐至五品。清代捐官虽然制度完善,但等缺问题严重,因而就出现了冗官问题。

综上,捐官在清朝是独具特色的,一般来说新上任的皇帝都会进行停捐政策,目的是整顿吏治,但若财政紧缺,捐纳制度立即摆上台面。有人说捐官基本都是得虚衔,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只不过作为异途出身,它的身份要比正途出身低一格,所以在有实职官缺时,是先解决正途,然后再解决异途。而且在捐纳制度中还有平捐、升捐等方式,职执事官可以捐个升迁或者调动,他们都是实打实掌握权力的。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0 18:37
第八集
八股文 30:10

中国明清两代科举考试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称时文、制义或制艺。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不过写法初无定规。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由明中期而泛滥整个清代,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破题是用两句话将题目的意义破开,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说明之。起讲为议论的开始,首二字用“意谓”、“若曰”、“以为”、“且夫”、“尝思”等开端。“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重心。在这四股中,每股又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名八股文。题目主要摘自四书、五经,所论内容主要据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不得自由发挥、越雷池一步。一篇八股文的字数,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后又改为700字。八股文注意章法与格调,本来是说理的古体散文,而能与骈体辞赋合流,构成一种新的文体,在文学史上自有其地位。但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作为考试的文体,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死板,无自由发挥的余地。不仅使士人的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而且败坏学风。
-------------------------------------------------------------------------
八股文
八股文从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国历朝统治者都想方设法加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统治者已经不满足于统治经济、政治、军事、连人们的思想也要加以严格控制。八股文就产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注重格式的文体。每篇文章的格式非常标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组成部分。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4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八股也称八比,比是对偶的意思。在这8个部分中,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字体也有明确规定。对于文章的内容,八股文要求立言必须用古人的语气,题目主要从四书里出,议论的内容也必须根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字数也有限制。这种文体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采用八股文考试后,学校教育的重心就是教学生读八股、写八股,史学、算学、天文学等科根本无人问津。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曾说,八股的害处等于秦始皇焚书,而它对人才的摧残比坑儒还要严重。
--------------------------------------------------------------------
八股文

1905年,自清朝政府一声令下,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八股文便很顺理成章地退出了文学领域。新文化运动兴起,八股作为封建旧文化象征之一,受到猛烈打击,此后可以说是"臭名远扬"……时值今日,我们这一代,恍惚中还有"八股"这样一个名称,在脑中晃了晃,大致知道"八股"是贬义的东西,很坏的东西。但确切地要说出"八股"是什么东西,恐怕我们十有八九不知。只因五四后,很少有人,甚至几乎没人再谈八股,这是原因之一;另外,据说自清废科举后以后,八股文再也不曾出现,并且明清两代五百年间所有八股文选本以及八股文参考书忽然间都销声匿迹(《四库全书》只收录明朝的八股文一集作为标本),事实上,我们这一代见过八股文的确实屈指可数。
在此,谨以启功先生的《说八股》、张中行先生的《说八股补微》、金克木先生的《八股新论》合集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的一书为大体,摘录其要整理一下。
"八股"二字,现在已几乎成为"陈腐旧套"、"滥调子"的代称。启功先生说曾遇到用这二字为贬义词的人,有的竟不知它是一种文体的名称,更不说八股为什么那么坏的理由。我很久前在网上寻师访友时,便曾遇到一位误认为文言文就是八股的朋友。
其实"八股"是一种文章形式的名称,它本身并无善恶之可言。只是被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同时他们又在这种文章形式中加上些繁琐而苛刻的要求。由积弊而引起了这种文体的不适,以致为时人、后人所不耻,不但它本身不必负责任,还可以说八股实在冤了。
八股文的异称——因该文中有四联,两两相对,好比人有两股,所以叫八股;又因为相对它相对两汉唐宋的"古文"来说,所以又叫"时文";可能有人嫌"股"字不雅,便称八股为"八比",殊不知八比便是十六股了,名实不符;明代出第的题目也有出自《五经》中,但主要还是出自《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特别是清代,所以八股又叫"四书文";那时皇帝的命令称为"制",八股是皇帝命作的文艺,所以又叫"制艺"、"经义"、"制义"。


八股文的最大特点

——八股文的体制,是要"代圣贤立言",全文一定要效仿哪位圣贤的口气来说,并要符合朝庭的意旨,且以朱子所注《四书》为准绳。这就是前面所说"明清统治者用它来做为约束士子思想的工具"的意思,更不准发挥自己思想,所以有人称八股只是"敲门砖"(指只是求官的途径),诚然,那时的文人多不屑写八股。

八股文的起源

——八股文确立于明代,是明、清朝的科举考试主要文体。八股本是元朝和明初开始定为考试科目的"四书文",溯源于宋朝的"经义"考试。创始者的文章据说是政治家王安石,但此事还不能确定。

八股文的题目

——主要题目多出自《四书》,也就是以四书中的某字某句为题。少数字的题(大约十字之内),称"小题";多数字的题(大约十字外),称"大题"。也许是怕重复以前考过的句子,也许是为了增加难度,后来出的题多是东一词,西一句,比如榷大学》一句"日日新",又加一句《孟子》中一句"君命召",就以这六字为题了。这在我们来看,有些不可思议。

八股文的基本形式

——或者说是八股文步骤,还并不怎么复杂。首先是破题,其次是承题;再是起讲;最后便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也就是四比、八股;文末是收合。

"破题"

——从破字,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有"解开"、"分析"的意思,就是要开篇先把题义点明。也就是说出这次要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性质也就相当于今天所谓文章的"主题"。但有规定,第一是只能用两句话;第二是这两句要概括题义、解释题义,只是绝不能直说题义。从实质上说,这种破题方法,和作谜语极为相似。进一步来讲,整篇八股文就是谜面,题目便是谜底。而且破题是作八股文最重要的一关,破题好坏直接影响到整篇。有一篇题为《子曰》的八股文很有名,其破题是--匹夫而为天下法,一言而为天下师。前句破"子"字,后句破"曰"字,真是才华横溢。这也是最标准的破题。再有一列笑话,题目是《三十而立》,其破题是--两当十五之年,虽有椅子板凳而不坐也。前句破"三十",后句破"而立"。

承题

——便是进一步作主题的补充,类似"副标题"的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使命,以三句为标准。
起讲

——较深入地说明这个问题的用意所在,内容大意,最多不超过十句。
四比

——四比就是提比、小比、中比、后比、(或者说是提比、中比、后比、束比),四比分为八股,就是逐条分析,正面如何,反面如何等等,可以说就是正文。较难的恐怕就是这四比了,因为每两股必须成为一副对联,共四联。按对子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试想,一句诗找出可对之句,毕竟不是很难,若是长篇大论的句子,句句都对上联,就不太容易了。
收合

——收场结束语,一般约八句之内。

古代八股文中的八股是指哪些
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扩展资料:
八股文的主要文义在于诠释经书的义理,并要求据题立论,所以很少有作者自由阐发的空间,而它的重要体裁特征便是对偶性。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明清时“科举”考试时写的八股文对内容有诸多限制,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八股文
从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国历朝统治者都想方设法加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统治者已经不满足于统治经济、政治、军事、连人们的思想也要加以严格控制。八股文就产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0 18:42
第八集
经史子集31:35

我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法,把所有图书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类,称为四部。经部包括儒家经传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也包括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我国传统图书分类的四大部类。经部包括儒家的经典和小学方面的书。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和某些地理书。子部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集部包括诗、文、词、赋等总集、专集。
详细解释
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经史子集》:“今《隋书·经籍志》已分经史子集者,《隋书》本 唐 人所修也。近代説部之书最多,或又当作经史子集説五部也。”

"经史子集"古代人将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一些大型的古籍丛书往往囊括四部,并用以命名,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等,可见四部分类对古籍的重要意义。经:经书,是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即正史;子:先秦百家著作,宗教;集:文集,即诗词汇编。泛指我国古代典籍。

四部简介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



《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兵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


四部体制的最终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
除了上述四分法、六分法外,历代还有将古籍七分、九分以至十二分的,但都不占主导地位,这说明经过时间的检验,四分法能较好地解决繁复的古籍分类问题,因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当然,四部之下的各种类目,历代都有所变动,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分为四部44类,有较大的权威性。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0 18:47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1-10 18:50 编辑

第八集
《汉宫秋月》32:50


《汉宫秋月》是中国名曲。原为崇明派琵琶曲,现流传有多种谱本,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汉宫秋月》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筝曲、江南丝竹等。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汉宫秋月》是著名的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受压迫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
《汉宫秋月》很可能与《汉宫秋》有一定的关系。而《汉宫秋》是一出元末杂剧,作者是马致远。《汉宫秋》讲的是王昭君和亲出塞的故事。汉初时开国元勋多为布衣出身,而后妃、宫女也多出身微贱。基于这一传统,汉朝的宫女与嫔妃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每一位宫女都心存梦想,即有朝一日能获得被皇帝宠幸的机会。然而王昭君在宫中深居数年,却连皇帝的影子都没见过。


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介绍了一则在后世广为流传的故事。宫廷画师毛延寿因向王昭君索贿不成,就在王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痣,使王昭君的相貌显得比较普通。由于宫女太多,汉元帝只凭借画师呈上的画像上来选择宫女。这样一来,原本拥有惊人美貌的王昭君就淹没在众多的宫女里了。此为野史,不足为信。


据《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以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斐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王昭君之所以自愿远嫁匈奴,是由于"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与其在宫中过着冷清孤寂的生活,让青春年华年复一年的老去,不如远赴异域。所以听说汉朝的属国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觐天子并自请为婿之时 ,王昭君果断的毛遂自荐。然而,皇宫内的生活虽然孤寂,倒也平静,匈奴所居之地是草原大漠,未来如何,谁也不知。



李白有诗云:"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杜甫显然很同情王昭君,他写下了"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诗句。
而做为政治家的王安石却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他认为昭君出塞不是件坏事,写诗云,"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王昭君出塞时,是否充满了悲怨情绪,后人已无法得知。无论如何,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并不轻松的人生选择。虽然这是一次政治婚姻,但王昭君的想法也许并不复杂,并非抱有为"汉匈两族世代团结友好"的目的。这种说法显然是意识形态对历史的强行解读了。

后来昭君在匈奴生了两个儿子。呼韩邪单于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欲娶昭君。父死后,子可娶继母,兄死后,弟可娶其嫂,这本是胡俗,在匈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昭君觉得难以接受,于是上书汉成帝求归,成帝敕令其可以不尊汉习从胡俗,昭君后来只好服从。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却说,昭君誓死不愿改嫁给呼韩邪单于的儿子,于是,"昭君乃吞药而死"。难道历史上的"昭君怨"就是源自这等讹传?


宫女之怨是个传统话题。汉乐府中有不少关于宫女之怨的题材,如《玉阶怨》,《昭君怨》,《昭君悲》等。后来甚至形成了专门描述后宫的诗体,名为宫词。唐朝张祜的一首五言绝句《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即是描述宫女的佳作,写出宫女积郁难遣的深怨。



唐朝诗人王建、五代时后蜀花蕊夫人都曾做过《宫词》百首。宫女身居深宫,不得自由,日久自然生怨。
另一方面,西汉辞赋家邹阳在《狱中上梁王书》中曾感叹:"女无美恶,入宫见妒。"三千嫔妃和宫女,整天想的事情是向皇帝一人争宠,怎能不妒。
然《汉宫秋月》中的幽怨并非小家碧玉式的、弱不禁风的闺怨。汉代宫娥身材健硕,能陪皇帝骑马、打猎,宫内活动受到的限制也较后世皇宫为少。因而她们怨则怨矣,本身并不幽闷纤弱。

汉代宫女中也有不怨的。有一个有趣的民间传说,讲汉代有一个宫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汤圆。她每天极为想念家里的父母姊妹。她的诚心感动了皇帝,以后每年正月十五,汉武帝批准家家户户做汤圆,点灯笼,允许娘娘宫女出宫与民同乐。那一天,元宵在自己的灯笼上写着"元宵"两字,带着自己做的汤圆出宫,与家人团圆。


赠花卿 (七绝)
唐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礼仪划分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赏析评价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杨、沈之说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你看:
"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效果。

"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者,天子所居皇宫也;"人间"者,皇宫之外也。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乎,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云:"讽刺则不可怒张,怒张则筋骨露矣。"(《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可谓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供奉(李白)。"(《杜诗镜铨》)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0 18:53
第八集
东山再起 35:00

古时,指出山为官。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出处
《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
《晋书·谢安传》:"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典故
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在江宁周边地区流传已久。起源于三国时期孙权
江宁的东山原为土山,据说是当年小秦王赶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时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吴开始建都于吴郡(治今江苏苏州),后筑石头城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吴国(229年5月23日 -280年5月1日),三国之一,为孙权所建立,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公元222年孙权称王,229年正式称帝)。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就派员到东山,封他为征讨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撑船救国要紧,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上下整顿,赏罚分明,官兵一心,要与符坚决一死战。
不多久,符坚的人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过江,东晋难保,谢安心中有数,凭东晋的八万官兵跟符坚硬拼尤如鸡蛋碰石头,他坐阵东山,临危不乱,精心排兵布阵,并把自己的侄儿谢玄也派到前线去打仗。他侄儿临走前想探听这个仗怎么个打法,谢安只说了一句话"朝廷自有安排"。谢玄心里没底,第二天又派人来听口风,谢安呢,就拖来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当天半夜时分,才掏出将帅名单,摆出了他的"八卦阵"。
淝水那里战事拉开,谢安仍稳坐东山跟人下棋,敌人果真中计,大败而逃。喜报传来,谢安接过一看,二话没说,还下他的棋。客人等不及了,都围过来听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胜仗,谢玄立了大功,在场的人无不佩服谢安沉得住气,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他东山闲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
直到现在,东山上还有"谢公祠"的碑、"谢公泉"的井,山脚下还有条"跑马埂",据传是当初谢安练马时用的,这埂能伸能缩,马跑多远,它就能长多远,神哩!
2008年东山再起的历史故事被江宁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南京江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苻坚主力到达项城(在今河南沈丘南)益州的水军也沿江顺流东下,黄河北边来的人马也到了彭城,从东到西一万多里长的战线上,前秦水陆两路进军,向江南逼近。这个消息传到建康,晋孝武帝和京城的文武官员都着了慌。晋朝军民都不愿让江南陷落在前秦手里,大家都盼望宰相谢安拿主意。
谢阁老心里有数:跟苻坚硬拼,如鸡蛋碰石头。只有用计,才能以少胜多。他好容易调了八万人马到前线,跟苻坚的百万大军对阵。谢阁老虽心里有谱,也止不住发虚。不过谢阁老表现镇静,上上下下也就吃了定心丸,没得一个乱套。两边人马在淝水开战了,谢阁老稳坐东山跟人下棋。后来,淝水的敌人果真中计,被东晋八万人马打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阁老被封为三公之上。
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因为谢安长期隐居在东山,所以后来把他重新出来做官这样的事称为"东山再起"。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1 12:4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4 00:0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16 08:10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6 18:27
第九集
当铺 02:26

当铺亦称"典当"、"当店"、"押店"。以收取动产作抵押进行放款的高利贷机构。起源于南朝时寺庙经营的当铺。历代有"质库"、"质肆"、"解库"、"长生库"等名称。清代雍正六年 (1728年) 规定,当铺营业,须向政府领取准许营业的执照,即"当帖",并按年交税;停业时,交回当帖,即不再交税。经营典当的,称典商或当商。
……
清朝经营当铺已十分普遍,乾隆时北京已有当铺600-700家。清代当铺对人民剥削相当严重。如浙江湖州府典当"息钱"旧分三等,10两以上者每月1分5厘,1两以上者每月2分,1两以下者每月3分。利息按月计算,超过几天的也按1月取息。而且到一定时期不能取赎即成死当,质品由当铺没收。1900年前后,北京当铺多达200多家,其中较殷实的当数常、刘、董、孟等五号,这些个当铺的经营资本多来源于清内务府官员和太监。

古代的当铺都有什么规矩和日常操作?
古代的当铺什么样子,我们现在恐怕只能从电影电视里看到了。在电影电视里出现的典当行,往往都是宽大的屋檐,昏暗的灯光,高大的柜台;里面的掌柜挺着傲慢的面孔,摆出蛮横的态度,使用着乘人之危的手段。唱当人(当铺伙计)拖着长音喊出的“破皮袄一件,光板儿无毛!”让人听了就感到当铺的可憎可恶,也让人无可奈何。那么当铺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中国很早就已经有了典当业。现在一般认为,当铺出现之前,典当活动就已经开始了。典当业起始于东汉,在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将“赘”解释为“以物质钱”;在《西京杂记》中也有“以衣裘贳酒”的记载,即用衣裘为抵押,赊账买酒。《后汉书·刘虞传》是“典当”二字最早出现的史册。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特别是南朝的梁武帝,多次以身献佛,又让朝庭用钱为自己赎身,几次下来捐给寺庙的钱有几个亿,另外还有社会信众的大量捐赠。所以当时有“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之说。寺院用这些钱除大量增建佛寺和购置田产和大量农奴外,还对社会贫困之人开展救助活动,寺院专门设立有 “质库”,也就是典当行,常常是为了发放贷款,以救济民众。唐中后期的灭佛运动严重打击了寺院经济,典当行摆脱了寺院的垄断,逐渐社会化,由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为核心的金融行业,开始进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杜甫有“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的诗句;白居易有“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诗句,就是当时典当行业兴盛的真实写照。宋朝经济文化繁荣,典当业更是兴盛,清明上河图就有当铺招牌,南宋高宗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跻身仕版,并免除捐税徭役。由此提高了典当行老板的地位,“朝奉”从此便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明清民国时代,随着徽商、陕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特别是徽商和晋商,有“无当不徽”和“无晋不成当”之说,典当行分布,北边以晋商为主,南方以徽商为主。


当铺还有典铺、质库、长生库、解库、抵当所、解铺、寺铺等不同的称呼,是个暴利生意,稳赚不赔。如果当户按期赎当,那么当铺就赚利息;如果当户不能按期赎当,那么就成了“死当”,当铺把当品一卖,赚得更多。那么典当行有什么暗规矩,又是如何日常操作的呢?


首先,当铺里的职员是不自由的。上到掌柜、坐柜、站柜,下到普通的小伙计、学徒,都必须住在柜里,既不能随便回家,也不能带着家眷。以晚清为例,当铺里的职员每五年才能放一次假,允许回家探视亲人,假期是十个月。到了民国,变成了每三年放一次假,假期是6个月。职员回家时,所携带物品都必须经过专人检查后,才能带出当铺。这是因为当铺里有很多值钱的物件,防止职员偷盗夹带。


其次,对于当品,当铺都要压低其实际估价。古时的典当表面上是以货换钱,实则是一种高利贷的发放形式。通常情况下,当物需先由司柜看货定价,并按其所提供当物的价值打折扣算出贷金,贷金必须低于典当物价值的一半以下;成交后由司账记录上账,打包之后高声唱曰:“收货入库”,之后发放高利贷,约定期限收回本金和利息,期限通常是6至18个月,月利率高达二分五厘至三分。比如,一条项链值一万元,那只能估价三千元。而且,在写当票时,还会按照规矩最大程度地贬损当品。比如一件新皮袄,当票上也要写“光板无毛”“虫咬鼠啃”。


再次,当铺之间有通用的暗语,以对付那些“货比三家”的当户。比如,张三拿着一件皮袄到甲当铺来当,但对于甲当铺所出的估价不满意,他自然会“货比三家”,再到其他当铺去试一试。但最终的结果,张三不可能得到更高的估价。为什么呢?因为甲当铺的伙计已经在张三的皮袄上动了手脚。他在给张三折叠皮袄的时候,在折叠方法上,使用了当铺之间通用的暗语,其他当铺的伙计拿到皮袄一瞧,就知道这件皮袄已经在别家看过了,而且知道之前给出的估价,因此不会给出更高的估价。其他的贵重物品,当铺伙计也有办法做上记号。


其四,当票字迹难认,只有业内人能辨。当票上的文字不是潦草,而是天书,是外行人看不懂的专业术语。实际上是一种行业内部的信息封锁术,当铺学徒在当铺学买卖,学习“天书”是很重要的功课。当票上的这种奇怪文字被称为“当字”,据说只有自家当铺内部人才能辨认,一些清代当票别说外行人,甚至连别家同行都很难辨识,故俗语有“当店字有头无耳”之说。除了字形难辨外,当票上还故弄玄虚,常将“衫”字写成“彡”字,将“袄”写成“夭”字,“棉”写成“帛”字;又如把“皮袍”写成“皮夭”,“花梨紫檀木”写成“紫木”,玉器写成“假石”等;再如银钱数字都是用“壹”到“拾”的大写,第一个字特别大,下面的数字又草又密,简直如鬼画符一般。这种“天书”当票一是可以防止第三者冒领,通过询问物件形状及质典数字等,进行真伪辨别;二是当铺有本店的特殊文字,可以作为本店的特色;三则是为了防止以后若有“纠纷”,当票内容全都以当铺一方“为准”,可以信口雌黄。


其五,入口有高大屏风,柜台很高。当铺一进门,会有一个高大的屏风,必须要绕过屏风才能进入当铺。站在大街上是看不到当铺里面的样子的。因为当铺为了招揽生意,通常开设在热闹的大街上,而来典当的客人,总会有点不好意思,所以高大的屏风可以保护顾客的隐私,这块屏风也被称为“遮羞板”。 当铺的柜台很高,来典当东西的顾客,必须双手高高举起才能够得到柜台。这种做法使得当铺的人居高临下俯视顾客,有利于当铺压价;另一方面,防止发生冲突,顾客即使气得跳脚大骂,也只能动嘴不动手,因为动手够不到。


其六,“明一暗二”,“过五不过六”。所谓明一暗二,是指当期到期后,当铺并不立即处置此物品,而是继续保留一个月——这是明规则。事实上,这一个月过去后,当铺还会暗中继续保留一个月,相当于实际上保留了两个月。当铺这么做,是防止当户在当期到期后,突然手头有了钱,想要把当品赎回去。当然,遇到这种情况时,当铺会狠狠地敲诈当户一笔。所谓“过五不过六”,是指当铺在收取利息时,三十五天按照一个月计息,三十六天则按照两个月计息。虽然只是一天之差,但利息就翻了一倍。


从典当的起源来看,是为了扶贫济困的,在帮人救急济困中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为权贵富人所利用,成了他们盘剥压榨社会民众的赚钱工具,因此古人有“穷死莫典当”之语。现在各地也出现了不少从事典当的典当行,每每看到那个“当”字,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别扭,在新社会,那些爱国的典当行老板们,当该不会以赢取暴利为主要目的了吧?

北京的当铺兴起于清代嘉庆年间,至晚清时,城内处处可见。常、刘、高、董四家为晚清京城内当铺的四大巨头。他们所开的东西二“恒肇”全城皆知。



一、在清朝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开当铺?
当铺之前身为“小押”,它其实是临时短期押款性质的店铺。其资本无定额,期限、利率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这种店铺私立规约,盘剥重利,常常发生欺诈现象。直至嘉庆八年,清政府才有准许当商正式营业的明文规定。当时规定经营者资本须在二万两以上,期限以三十个月为满,当本在五十两以下的利率三分,五十两以上的二分五厘,百两以上二分至一分七八厘不等。
开当铺的人,在京城多半是仓库的堂官,他们常常用钱买通一位宗室出面。当铺无门面可言,表面看去颇俗。而其内却是店房宽敞,围墙高筑。每夜都有“打更”的在店里巡逻以防当物失盗。


二、那么当铺的人员结构、分工是怎么样的?
当铺柜台很高,一般成人站在柜前是绝看不见里面是个什么样子的。柜台后面一般坐着四个人,中间两人称头柜(大掌柜),两边坐着的称二柜(二掌柜)他们都是识物能力强的人,头柜之下有三柜、踩八角、店员、徒弟、杂役等名目,在头抑之上也设有设总管的,总管主要掌管各联号的事务。
踩八角是经常代理二柜、三柜的岗位。店员的职务又分营业、银钱、写账、首饰四项。徒弟分大小,大徒弟担任库房及写票等事;小徒弟担任打包及存取货物等事。
每日开门营业,全体店内成员必须各就各位,由头柜一声大喊“挂幌子”,于是杂役便开门将幌子挂上,开始营业。这幌子是一块巨大正方形木板,中间写上一个斗大的“当”字。对角挂在店前。


三、当铺中没人来赎的物品怎么办?
当铺中的人必须学会一种代表各种物品名称的符号字,开写当票时,挥笔即就,但外行人是绝不识得上面所写的字意。所当之物到期不赎,当票就要作废,当铺中无力赎去的物品,到期就要由店主向各个估衣铺,首饰楼发函,清来各家东家,分头背靠背给价,如一件羊皮沃。一家估衣铺给价—卜元,另一家当铺给价八元,还有一家当铺给价十二元,他们分别写好价码用纸包上。然后统一由当铺主人开包观看价码,以给价最高的当铺为出售的对象。


四、清朝宫中也有“当铺”的存在。
此种营业似乎与宫廷绝无相干,其实却不然。宫中不少妃嫔、宫女及太监往往见市面上当铺获利甚厚,便相继把御赐的珍玩、珠饰等物品变卖,集成现款,交由一宗室,让他在京城之内开上几处当铺,然后取息,以补自己日常生活开销之不足。不仅在宫外,同时在宫内隆宗门外晓市的旁边也设有“当铺”,但不敢公开悬挂招牌,只好暗中进行典当之事。各宫往往因缺乏钱用便赖以周转。


宫里“当铺”生意以每年腊月,正月和九月为最兴旺。腊月乃年关,“贫穷”宫室过年用钱,便以物典当。正月有“推牌九”赌,九月有“蟋蟀”赌。凡在赌的过程中,输了的总想捞回来,而往往是事与愿违。这样就会呈现越赌越输,越输越赌的局面。现金输光了就要典当物品,所以宫里的当铺在这个时节自然就兴旺起来了。


光绪初年,内务府大臣,上奏慈禧,言明近年来百物昂贵。每宫俸给,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拟议加俸三成。慈禧见奏后,大发雷霆,不仅没有同意加俸,而且还勒令晓市旁的宫中“当铺”不准再开了。自此以后,一段时间宫中入不敷出的“冷宫”也多了起来。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6 18:32
第九集

明前龙井 07:22
明前龙井是指在清明之前采摘制作的龙井茶叶,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叶青绿透亮,叶片匀整而有光泽,将茶叶进行冲泡,芽叶舒展,鲜绿漂亮,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在我国的绿茶品种中相对来说要属龙井茶最为出名了,龙井茶在一整年中可以采制三季,这三季可被称为春茶、夏茶、和秋茶。其中春茶的品质相对后两者来的好,而春茶又可分为明前茶和雨前茶,其中以明前茶的品质为最佳。
明前茶就是指清明之前采摘制作的茶叶,这时的季节光照充足,降雨量充沛,对于茶树的生长十分适合,采摘的茶叶原料品质也是最好的,自然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也是最好的。这时采摘的一般是茶叶最新的嫩芽,采摘后虽还会长出,但品质和味道就会不如第一次的,因此明前茶的价格相对于其他时候的来的贵。

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叶青绿透亮,叶片匀整而有光泽,茶叶中香味清甜,将茶叶进行冲泡,芽叶舒展,片片浮沉与水中,鲜绿漂亮,给人自然纯洁之感,品饮之,味道清甜可口,入口柔和清香,给人以一种清新自然之感。


湖笔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之乡在善琏镇。
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
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笔亦称湖颖,是"文房四宝"之一,被誉为"笔中之冠"。中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故乡在浙江湖州的善琏镇,南宋时期,地处江南的宣城为战乱而凋敝,使与宣城接壤的湖州十分幸运地免受兵锋的洗劫,成为南宋遗民聚居之所。宣城的部分笔工徙居临近的湖州,赖此江南硕果仅存的毛笔使用群体为生,并以他们的需求改进制笔工艺,湖笔就此诞生。


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建造"蒙公祠",又称蒙溪。每当蒙恬和笔娘娘生日(相传为农历3月16日和9月16日)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千百年来,在善琏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这类民俗活动一直沿续着。

……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6 18:33
第九集
鸿兴楼 17:40


在清代,满清的皇亲国戚们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可是,八旗贵胄却因“大清律例”不许经商开店,为了满足没事“吃点、喝点、乐点”的追求,八旗子弟们选择暗中投资,为掩人耳目他们雇用手脚勤快、颇能吃苦的山东人为其经营,所以,就出现了很多满汉合作的老北京饭庄。这些饭庄均开设在闹市区,大多为鲁菜系,其字号吉祥典雅、院落清洁恬静、桌椅古香古色、一派富丽堂皇。往来的客人不是皇亲国戚、贝子大臣就是富商、名伶。在当时,素有“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以及“四大顺”之说,就相当于如今的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

“八大楼”的名气大小依次为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安福楼和春华楼。就当时而言,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都位于最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一百多年过去了,这八大楼,有的依然坚挺兴旺,有些则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北京的饭庄,兴起于清代末叶的慈禧垂帘听政后。为掩人耳目,八旗子弟暗中投资,雇用手脚勤快,颇能吃苦的山东人为其经营。这种满汉合作的饭庄,均开设在闹市区,其字号吉祥典雅,院落清洁恬静,桌椅古香古色,一派富丽堂皇。在这些饭庄业,昔日素有"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之说。"八大楼"的名气大小依次为东兴楼(萃华楼)、泰丰楼、致美楼、鸿兴楼、正阳楼、庆云楼、新丰楼和春华楼。就当时而言,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庆云楼在银锭桥、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均位于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
=====================================================
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酒楼饭庄鳞次栉比,兴衰更替不胜枚举。
老北京时期的饭庄,于清朝末年渐渐兴起。按当时“大清律”规定,满洲八旗子弟是不允许经商的。而一向讲究“吃点、喝点、乐点”的八旗子弟不甘安生,为掩人耳目,有的八旗子弟在暗中投资,雇用手脚勤快又能吃苦的山东人为其经营,这种满汉合作的饭庄均开设在闹市区,其字号吉祥典雅,院落清洁恬静,桌椅古香古色,一派富丽堂皇。

老一辈人为了便于记忆,把这些饭庄一一归类,于是就有了“八大楼”“八大堂”“八大春”“八大居”之说。“八大楼”依次为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萃华楼、鸿兴楼、正阳楼、新丰楼和安福楼。就当时而言,除东兴楼在东安门、安福楼在王府井、萃华楼在八面槽外,其余都位于繁华的前门大栅栏一带。

东兴楼,开业于清光绪二十八年,位于东安门大街路北,东家是朝廷管理书籍的官员,领东的掌柜为邹英臣、安树塘。原本无楼,故一度又称“东兴居”。山东胶东菜系,名菜有芙蓉鸡片、烩乌鱼蛋、酱爆鸡丁、葱烧海参、炸鸭胗等。因后人不善经营,于1944年12月停业。
泰丰楼,开业于清同治十三年,位于大栅栏煤市街,外观并不起眼,里面却极为宽敞,有房百余间,可同时开60多桌席面,是当时的南城之最。山东风味,名菜有砂锅鱼翅、烩乌鱼蛋、葱烧海参、酱汁鱼、锅烧鸡等,尤以“一品锅”最为著名。虽几经易主,字号与风味始终不变。

致美楼,开业于明末清初,原为姑苏菜馆,后改为山东菜系,位于前门外煤市街。院落秀美、曲径通幽,清静舒雅、古色古香。菜肴讲究色、香、形、味。名菜有四吃活龟、云片熊掌、三丝鱼翅、寿比南山等。光绪二十八年曾再度扩大。
萃华楼,开业于1940年,位于王府井八面槽。股东马松山、兰鲤庭等人原为东兴楼的出店伙计,熟悉业务,善于经营,技高一筹。以山东菜中的“清、鲜、脆、嫩”博得“萃华楼才是真正的东兴楼”之美誉,名菜有油爆双脆、清汤燕菜、酱爆鸡丁、净扒鱼翅等。

鸿兴楼,是一家以饺子出名的老字号,早年于菜市口开业经营。其饺子一两面可捏20余个,馅有肉馅素馅、甜味咸味、鱼馅鸡馅……饺子用高汤火锅煮,与众不同。菜肴属山东菜系,名菜有鸡茸鱼翅、锅塌鲍鱼、葱烧海参、酒蒸鸭子、醋椒鱼等。

正阳楼,开业于清咸丰三年,位于前门外肉市南口,山东风味,其“涮羊肉”当时与清真东来顺的涮羊肉齐名,尤以螃蟹鲜肥、个大著称,名菜有小笼蒸蟹、酱汁鹌鹑、酱香鲜蟹等。
新丰楼,清光绪年间开业,位于虎坊桥香厂路口。也是山东菜系,尤以白菜烧紫鲍、油爆肚丝及素面、杏仁元宵等著名。曾在广安门内白广路重新营业的“新丰楼饭庄”,基本上承继了旧时的名菜名点,信誉极佳。

安福楼,是位于王府井的山东菜馆。名菜有糟溜鱼片、沙锅鱼唇、芜爆肚丝等。曾在朝外关东店重新开业的安福楼,在保留原有鲁菜风格的同时又经营川菜。

除以上八家外,还有几家以“楼”命名的知名饭馆:位于和平门五道庙的春华楼,规模相对小些,做菜讲究工料精细,名菜有锅贴鸡、松鼠鳜鱼等。1934年,张大千在北平参加书画展后到此用餐,曾传授一道“张大千鱼”的做法,以后便成为此处名菜。位于正阳门南珠市口的同春楼,有爆炒鱿鱼、干烧鱼、赛螃蟹等。位于前门外西河沿的春明楼,其特色与春华楼可称姐妹,烤大虾名气很大。另外还有鸿庆楼等。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6 18:37
第九集
新式学堂 34:40

新式学堂是洋务运动时期由洋务派在北京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创办时间是1862年。后来才有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等人主办的京师大学堂,即现在北大的前身。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外国语学校、军事学校和技术实业学校三类。

在洋务运动初期,国内具有近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非常短缺,即使是早期教会学校的毕业生也不能满足人才之需。因此,洋务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洋务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面对人才压力,洋务派只好采取创办新式学堂的方式,培养系统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人才。


从1862年开办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开始,到1900年创办江苏武备学堂为止,30年时间里洋务派共创办了近40所新式学堂。
这些新式学堂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外国语学堂,主要有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新疆俄文馆、湖北自强学堂等;
第二类是工业技术学堂,主要有福州船政学堂、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工艺学堂、广东实学馆、福州电报学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
第三类是军事学堂,主要有南京陆军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在这些近代新式学堂中,教育内容已涉及到国内旧式学校没有的近代自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知识。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16 18:40
第九集
七品芝麻官 36:00

知县,正堂一般是七品官。
一般进士,三甲后进,或者庶吉士没考上,不能在翰林院的,经过吏部筛选,会放到七品知县。
因为古代皇权不下乡,七品县令基本是官位的下限,八品,九品基本就可以归为吏员的部分了。
所以,形容七品官小,就说是七品芝麻官。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分九品,每一品又有正从之分。“官分九品”源自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从第一品到第九品,共分九等。不过,历史上各朝代的具体划分略有差异,北魏时期共分为三十等。隋及元、明、清等朝代则分为九品十八级。


古代的知县确实大多官列正七品,但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有“例外”。隋炀帝时,京城所在的大兴(万年)和长安,东都所在的洛阳和河南,四县的县令都被封为正五品。金朝中都所在的宛平和大兴,知县都是从六品。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各县按人口多少划分等级,江北六千户以上和江淮以南三万户以上,都划作“上县”。“上县”的知县都是从六品。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始按经济发展状况区分各县等级,每年征收田赋满十万石的县称为“上县”,知县也是从六品。清代,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县,其中四个地位特殊的县其知县均官居正六品。县令由于品级不同,待遇上自然也有差距。比如在明代,正五品县令一年的俸禄是192石米,从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只有90石米,高低相差100多石粮食。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20 21:54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21 17:4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22 03:02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23 04:50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8:43
第十集
报国寺 15:00

古老的报国寺
报国寺,位于西城区南部,广安门内大街北侧,始建于辽金时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报国寺辽金时原名双松寺,因寺院内有两棵造型奇特的古松而得名。元代定都北京,世祖忽必烈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德武功,将双松寺扩建,赐名为报国寺。

明代初年寺庙塌毁,成化二年(1466年),宫内太监在报国寺找到了明宪宗生母周太后自小失散的弟弟——周吉祥,但他已在报国寺中落发为僧。虽经再三劝说,周吉祥仍然不肯还俗,于是明宪宗朱见深遵照母亲的懿旨,由皇家出资,将报国寺改建成宏伟壮丽的皇家寺院,并改名大慈仁寺,周吉祥为住持,对外则宣称是宪宗为其母后祝禧而建。


报国寺内古木众多,最著名的还要算是在天王殿前的两棵古松,是金代的遗物,东侧古松高三至四丈,西侧古松高二丈,两树枝柯盘曲,浓荫蔽日,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休息场所。远望如青凤展翅,后成为宛平八景之一,名“佛殿松荫”。据传当时主人如果送客出广安门,都要来此设酒席宴饮为客人饯行,后两棵古松于清代枯死。


改建后的报国寺前后共七进院落,占地达17000㎡,主体建筑均以中轴线对称布置。庙内有毗卢阁,阁高36级,外有回廊,高耸挺拔,“俯视西山若襟袖”,据说可以远望卢沟桥行骑。
阁下有瓷观音像一座,高尺余,宝冠绿帔,手捧一梵字轮,是明神宗时景德镇瓷窑所献的贡品,因相传不是人工制做,而是得之窑变,故名“窑变观音”,为旧京八宝之一。毗卢阁东侧建有槐楼。


嘉靖年间由于西长安街北侧庆寿寺毁于大火,其寺僧人也迁来报国寺,使得报国寺一度兴旺,达到了鼎盛时期。明孝宗时太皇太后又赐给田庄数百顷,以供奉寺院香火。


明代中期,报国寺内每月逢初五、十五、二十五都要举办庙会,以古旧书籍、文物古玩等为名,是京城十大庙会之一,直至清末仍然盛行不衰。由于地处南城,受宣南文化的影响,报国寺庙会逐渐转向以收藏为主题。又因为距离南城外的花卉养植胜地丰台花乡较近,形成了繁荣的鲜花市场。
清代中期,报国寺逐渐衰落,乾隆十九年(1754年)重修,嘉庆年间寺内还存有一轴清代嘉庆六年(1801年)所绘的《五彩天尊仙女》图卷。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将原位于台基厂附近的昭忠祠迁建于寺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在此设坛练拳,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将报国寺大殿及拳坛用炮火轰毁。


后虽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再次修缮,但由于民生凋弊,寺院逐渐荒废,庙会停办,一度作为“象房”(饲养宫廷用大象)的所在地。“七七事变”以后,报国寺被日本从军僧占据,是日本佛教真言宗派在华北地区的活动基地,前院为“高野山北平别院”,后院用作储存日军的粮食和军用物资粮库。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河北省田粮处在寺内办公。


新中国成立后,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办公所在地。1970年,北京高熔金属材料厂将部分殿堂改为生产车间,后因污染环境严重而迁出。1989年~1997年,由国家商业部及其下属的中国商报社、中国商业出版社等单位出资,对寺内建筑进行了彻底修缮,共耗资三千多万元,使古老的报国寺获得了新生,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8:45
第十集
我站在城楼观风景 21:10

京剧
空城计:《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唱词: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就往西行。
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这将帅不和失街亭。
你连得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又夺我的西城。
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等候你到此谈哪 谈 谈谈心。
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 进退两难 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两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
你来 来 来 ,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8:48
第十集
丁韪良 24:23


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传教士。字冠西,号惪三。1846年毕业于印第安纳州大学,入新奥尔巴尼长老会神学院研究神学。1849年被按立为长老会牧师。1850~1860年在中国宁波传教。由于他熟谙汉语,善操方言,1858年中美谈判期间,曾任美国公使列卫廉译员,参与起草《天津条约》。

人物介绍
丁韪良,基督教新教教会长老派传教士。丁韪良是清末在华外国人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丁韪良在长老派神学校毕业后,派来中国,在宁波传教。随后为美国政府提供太平天国情报。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一度回国,不久又来华,在北京建立教会。1865年为同文馆教习,1869-1894年为该馆总教习,并曾担任清政府国际法方面的顾问。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得三品官衔。1898年又得二品官衔。1898-1900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丁韪良憎恶义和团的暴行,主张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罢黜慈禧太后 。继返美国,寻复来华,协助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筹建大学堂,未成,随又去北京。创立北京崇实中学,(现北京二十一中学)崇实中学第一任校长。


相关作品
翻译有关基督教、自然科学、国际法方面书外,还著有《花甲忆记》、《北京之围》、《中国人对抗世界》、《中国人之觉醒》等书,并曾第一次正式地、全面地将国际法著作介绍到中国。
1876年,曾在美驻宁波领事馆工作的丁韪良(时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组织同文馆的学生联芳、庆常等人翻译了一部西方国际法著作--《星轺指掌》,这是中国近代引入的第一部叙述外交制度的专著。


丁韪良与中国近代教育
丁韪良在中国生活了62个年头(1850-1916,中间有4年时间不在中国),其使命本是传播基督教,但他多年从事翻译、教育的实际工作,并曾长期担任中国著名教育机构北京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的负责人,这使他无意之中在中国近代教育的酝酿和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丁韪良创办北京崇实中学(即当今的北京21中学),并在1865-1885年任该校校长。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8:52
第十集
洮砚 29:20


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广东端砚、安徽歙砚、澄泥砚齐名,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洮砚的生产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产于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洮砚乡。洮砚以其石色碧绿、雅丽珍奇、质坚而细、晶莹如玉、扣之无声、呵之可出水珠、发墨快而不损毫、储墨久而不干涸的特点饮誉海内外,历来为宫廷雅室的珍品,文人墨客的瑰宝,馈赠亲友的佳礼,古玩库存中的奇葩。历代文人、学者、书画家对洮砚赋铭咏诗,赞叹不已。


唐代柳宗元《论砚》记道:"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端、歙、临洮"。

北宋著名鉴赏家赵希鹄《洞天青禄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砚,然石在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宋代大文豪苏轼、黄庭坚赞叹洮砚:"洗之砺,发金铁,琢而泓,坚密泽"、"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文刀,莫嫌文吏不使武,要使饱霜秋兔毫"。

当代书法大师赵朴初题诗:"风漪分得洮州绿,坚似青铜润如玉"。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14
张之洞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 ),字孝达,号香涛,时为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 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祖籍直隶南皮,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 )。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 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的抱冰堂
抱冰堂建于1909年,是清末两湖总督张之洞的生祠,也是辛亥革命百年重要建筑,是张之洞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南腰,首义公园内,湖北省图书馆东边。

1907年张之洞被召入京授体仁阁大学士,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僚属为纪念他调任军机大臣离鄂,1909年夏集资建成此堂。这年10月张之洞辞世,斯人逝矣,却给湖北留下一处名胜。

张之洞自号"壶公",晚年号"抱冰老人",一生清廉自许、自持,虽经手银两千万,但死后却靠致赠的奠仪安葬。

“抱冰”,语出《吴越春秋》:“越王念吴,欲复怨,非一旦也,苦思劳心,夜以接日,冬寒则抱冰,夏热则握火,愁心苦志,悬胆于户,出入尝之,不绝于口。”为卧薪尝胆,同仇敌忾之意。唐代诗人元稹的《舞曲歌辞·冬日纻歌》中云:“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朱敦儒《水调歌头》中云:“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抱冰”斋号既导其忧患之心,又发其怀古之情,应是近代斋号中的上乘之作。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26
第十集
谭嗣同 32:54 、34:00
谭嗣同(1865-1898),字更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清同治四年二月十三日生于北京宣武门外烂缦胡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与康有为,梁启超等一起从事变法和参与新政。1898年9月18日夜独自到法华寺袁世凯住处,争取袁支持变法。9月26日被清兵逮捕,28日在菜市口就义。

仁学
中国近代思想家 谭嗣同的哲学著作。在1894~1895年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惨遭失败,对谭嗣同的思想震动极大。《仁学》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896~1897年间陆续写成的。《仁学》全书凡50篇,分为两卷。《仁学》反封建的激进思想,对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日本将其中一部分发表于1899年的《清议报》上,后来正式刊印成书。

《仁学》是谭嗣同三十二岁到三十三岁在南京候补知府时著作的,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上一年,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战争,清朝的海陆军溃败,屈辱求和,割台湾,赔偿军费银二百兆两,他悲愤到极点。因称次年所著《仁学》为"台湾人所著书"。1896 年夏天,他听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强学会,就到北京去,没有看到康有为,认识了梁启超。梁向他介绍了康的大同学说。他在南京又曾向杨文会学佛学,又广泛地阅读了有关西学的著作。因此,《仁学》里融贯儒释耶三教,通贯中外古今为闻见博杂之学。这年,强学会被解散,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他在南京著作《仁学》,经常到上海去和梁商讨。梁在《清议报第一百册祝辞》说:"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在维新派著作中,《仁学》是最激进的。


浏阳会馆
浏阳会馆即谭嗣同故居,位于宣武区半截胡同。分前后院。谭嗣同在戊戌变法时曾住在会馆主房北套间。自题为"莽苍苍斋"。他的许多诗文、信札都在这里写成。
莽苍苍斋原有一幅谭同同自书的门联:
上联是"家无儋石",下联是"气雄万夫"。
后改上联为"视尔梦梦,天胡此醉",改下联为"于时处处,人亦有言"。
会馆里还有维新志士开会的里院北屋。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区别
1、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2、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学习西方经济制度,发展民族工商业。
3、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
4、洋务派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维新派属于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代表人物。
5、洋务派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力,运用政府的职能,来开展洋务运动;维新派采取发动带有一定群众性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和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6、洋务派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维新派是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维新派与洋务派的异同
①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②不同点:
A.政治上:洋务派维护清朝的封建制度;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B.经济上:洋务派兴办官办工业,维新派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C.思想文化上: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单纯学习外国的制造技艺,维新派主张不仅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更应该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的问题上.
③内在联系:洋务派与维新派都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的产物;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从洋务派中分离出一部分,形成早期的维新派~~

(普鲁士)其操兵则登山跳涧
康有为谈教育
国家体育总局康有为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代表人物。在体育上他主张停止弓刀步石... 称赞德国(普鲁士)其操兵则登山跳涧,横野渡河,遇伏遭伤无不备,其练兵为两甄,...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30
第十集
超顶漆烟墨 37:10

徽墨珍品。为一种高级油烟墨。采用生漆、猪油、桐油、麝香、冰片、金箔、公丁香、猪胆等十多种贵重原料制成。1915年曾获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章,1979年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获银质奖。超顶漆烟墨,细腻滋润,泛紫玉光泽,内香外不香。历代书画家、鉴赏家甚为赞赏。誉其"坚如玉、纹如犀、黑如漆"。磨研至尽而香不衰。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34
第十一集
陶然亭 05:10

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四大历史名亭之一。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亭而得名的。陶然亭公园是建国后,北京市政府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等建筑就坐落在这里。

陶然亭是清代名亭,现为中国的四大历史名亭之一。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工部郎中江藻奉命监理黑窑厂,他在慈悲庵西部构筑了一座小亭,并取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句中的"陶然"二字为亭命名。陶然亭公园以及陶然亭地区名称就是以此得名的。这座小亭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被誉为"周侯藉卉之所,右军修禊之地",更被全国各地来京的文人视为必游之地。清代200余年间,此亭享誉经久,长盛不衰,成为都中一胜。


陶然亭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半,面积90平方米。亭上有苏式彩绘,屋内梁栋饰有山水花鸟彩画。两根大梁上绘《彩菊》、《八仙过海》、《太白醉酒》、《刘海戏金蟾》,亭上有三大匾,一是建亭人江藻亲笔提写,一是取齐白石《西江月·重上陶然亭望西山》词,还有一块是郭沫若题"陶然亭公园"门额中字,东向门柱上悬"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此联是林则徐书写。旧联无存,现在的楹联是由当代书法家黄苗子重书。


亭间分别悬挂"慧眼光中,开半亩红莲碧沼,烟花象外,坐一堂白月清风"。现在对联是现代书法家康雍书写。"烟藏古寺无人到,榻倚深堂有月来",此联是翁方纲所撰,光绪年间慈悲庵的主持僧静明请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重写。

在亭的南北墙上有四方石刻,一是江藻撰写的《陶然吟》引并跋,二是江皋撰写的《陶然亭记》,三是谭嗣同著《城南思旧铭》并序,四是《陶然亭小集》,这是王昶写的《邀同竹君编修陶然亭小集》,诗中的竹君即朱筠。此诗是王昶作于乾隆四十年左右。 陶然亭建成后,江藻常邀请一些文人墨客、同僚好友到陶然亭上饮宴、赋诗,这里变成了文人墨客"红尘中清净世界也"。故陶然亭是文人雅集的地方,因此留下的诗文很多,秋瑾、龚自珍等都曾在陶然亭上留下的诗文。


陶然亭、慈悲庵三面临湖,东与中央岛揽翠亭对景,北与窑台隔湖相望,西与精巧的云绘楼、清音阁相望。湖面轻舟荡漾,莲花朵朵,微风拂面,令人神情陶然。
陶然亭周围,有许多著名的历史胜迹。西北有龙树寺,寺内有蒹葭簃、天倪阁、看山楼、抱冰堂等建筑,名流常于此游憩,其知名度在清道光之后,堪与陶然亭相匹。东南有黑龙潭、龙王亭、哪吒庙、刺梅园、祖园;西南有风氏园;正北有窑台;东北有香冢、鹦鹉冢,以及近代的醉郭墓、赛金花墓等。这些历史胜迹产生年代多早于陶然亭,有的甚至早于慈悲庵。它们都有文人墨客觞咏的历史,曾现过各领风骚的辉煌时期。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原文: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释义:
年轻时尚且不担忧生计,到老来谁又会吝惜几个酒钱?
我们一起买来名贵的酒,举杯共饮;两相对看,你我距七十岁都只差三年。
闲饮中,我们征引经史文句以行酒令;醉意中,我们吟诵诗句,胜过那管弦之乐。
等到秋后菊黄,家酿的美酒熟了之时,我和你再一醉方休,共享那陶然之乐。


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闲饮”,却包蕴着极为悲怆的身世之感。首句“少时”起得突兀,遂又以“老后”相对;三句写“沽酒”,四句忽又牵入“相看七十欠三年”句。从一时“闲饮”,推衍到漫漫人生,实在高妙。全诗言简意富,语淡情深,通篇用赋体却毫不平板呆滞,见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工力。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37
本帖最后由 闲庭赏月 于 2023-6-1 00:46 编辑

第十一集
开笔书福09:15

清代皇帝亲笔书写"福"字的习俗。此习俗首开于康熙皇帝,写好的第一个"福"字悬于乾清宫正殿,其它张贴于后宫、御花园等处。余下的赐予王公大臣及内廷翰林,众人皆以获得福字为荣幸。原写福字多在除夕前数天,乾隆二年(1737年)开始定于十二月初一日在漱芳斋开笔书福,后岁以为常。

[attach]226026[/attach]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41
第十二集
赐福苍生笔 09:35


赐福苍生笔,康熙年间御用物。国朝旧例:每值嘉平月朔日,重华宫开笔,书「福」字十幅,以为宫庭肇庆,分贴各处。惟道光三年嘉平月朔日,特以此笔书「福」字,赐英和,为从来所未有,云云。见吉林英煦斋相国和自撰《恩福堂诗钞》自记,道光辛卯夏月,随遇而安精舍自刊本。相国自号脀叟,亦见于《钞诗》自序中,未见他书。
古代也有“新年”——皇帝赐福字
古代人是怎么度过年尾的呢?腊月,也是旧历的12月。古代人们习惯于在这年终岁尾的时刻驱避邪魔、祈望吉祥,为繁忙的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在皇宫里,清代的皇帝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亲笔书写的福字作为春节“红包”,分发给有战功且能独当一面封疆大吏们。这个习俗使于康熙皇帝,且一代代的被沿袭,最终于乾隆年间渐成定例。
据传,后世帝王“书福”时所用的毛笔,便是康熙皇帝的传世之物,这只笔的笔端镌有“赐福苍生”四字,用来写福字的纸张也都是绘有金云龙的宫绢,华丽异常。事实上,康熙年间每年只有十几个人能够“抢”到这份由皇帝亲自发放的“红包”,雍正时,赏赐范围扩大到外地督抚。受赏名单一旦确定,会有专人负责通知到本人,并在“赐福”这天齐集殿外,皇帝每写一张,便引一人至御案前 “叩首恭受”。不能亲自到场的,则派专人递送,并且会额外加赏一分鹿肉,以取“福禄”双全的彩头。

这要给很多王公大臣赐福,数量之大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所以这个赐福的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腊月的。。但每年写下的第一个福字,照例要悬挂到乾清宫正殿,接下来是19幅用于其他宫殿张贴的福字,然后才是依次赐予皇子、藩王、大学士、部院尚书以及各省督抚等臣工的。还有一些经常行走于皇帝身边,品级又较低的翰林、侍卫们,自然也不能亏待,只不过赐予他们的是事先刻在石碑上的御笔福字“副本”,即所谓“双钩福字”。
能够得到皇帝的赐福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皇帝所耗费的也无非是些笔、墨、绢纸,却能给天下人一种君臣间“有福同享”的和合意境,确实是一件既经济又风雅的事情。

极尽工巧清代内廷御用笔
清代宫廷文房用具品类丰富,笔、墨、纸、砚以及文房陈设器具形式多样。考其来源,一部分出自内务府造办处,或按内廷样式交由地方杭州织造、苏州织造、江宁织造等承办制作,如御用笔、御用纸等,另一部分来自于地方进贡。清代内廷设有“墨作”“砚作”,专门负责御用墨和砚的制作。一般是由内廷画师按皇帝谕旨画样呈览准做,即形成“内廷恭造之式”。
清代内廷御用笔的制作,所用材质精良,金银玉翠、木竹牙管,应有尽有。表现在装饰、造型方面因集多种工艺技法于一体,雕镂饰管,极尽工巧,因而更趋于观赏性、艺术性。清代仍以浙江湖州制笔最负盛名,每年地方例贡文房用具中均以湖笔数量最多,也有一些题名管笔是按内廷样式交由地方织造承办制作。各地巡抚官员每年朝贡也均以湖笔进贡。

御用笔的来源与种类
御用毛笔的形制种类丰富,极具特点。其材质有竹管、木管、漆管、瓷管、玉管、玳瑁管、骨角、牙管等。除一般常用的传统管笔外,还流行一种带斗的提笔和抓笔。其中提笔的形制一般 由笔管和笔斗两部分组成,也有管斗一体的形式,在清代曾大量制作并广为流行。提笔的管斗装饰精美,笔斗与笔管的取材或相同或相异,争相斗艳,有玉斗、牙斗、木斗、珐琅斗、骨角斗、瓷斗等,形制多样,富于变化。按提笔规格的大小不同,又有小提笔、中提笔、大提笔之分。

清代内廷用笔由江南织造、 江宁织造、杭州织造等按内廷发样承办制作,而大量的则是来自地方进贡,每年地方官员单以毛笔进贡的数额即高达数万件。除大量的御用笔备用外,还颁发内廷各处记录、抄书使用,以及用于皇帝赏赐等。据章乃炜《清宫述闻》记载:“庚申十月,赐内阁翰林院官笔五千枝,为阁中票签、院中讲章、记注之用。内阁分其半,余给讲官人各五十枝,写正本者人各五十枝,写副本者人各三十枝。更以五百枝备写档案,存起居注。五百枝备写讲章,存外衙门。笔为丁酉年制,世祖御书房所藏也。”(庚申为康熙十九年,即1680年,丁酉为顺治十四年,即1657年)从上述记载可知,清代内廷所需用笔的数量相当可观。内廷用笔主要来自于地方进贡。清吴振棫(yù)《养吉斋 丛录》记述:“供御文房四事,别类称名,不可胜纪……笔之属则以书‘福’笔为‘万襈珍用’之管。所谓赐福苍生也;御书常用者,有斑竹管、大提笔、髹漆、文檀各种提笔。其寻常供用朱书、墨书之用者,则有万年青管、经天纬地、万年枝、云中鹤、惟精惟一、云汉为章,及竹管、 檀管、钿管,皆由外省供进。”正如乾隆朝《宫中进单》所载:乾隆十六年(1751年)十二月, 两浙盐政兼织造,苏楞额贡有笔墨纸砚数百件,其中笔品有“经天纬地”“万年青”“云汉为 章”“表正万方”“小紫颖”“云中鹤”“檀香笔”等。这些题铭管笔多是平常皇帝御笔朱书、墨书之用。清代地方官员每年均以湖笔进贡,如乾隆二十六年七月, 云南巡抚刘藻贡物,仅湖笔一项 数目高达420枝。至乾隆晚期, 增加至503枝。因库存数量过多,乾隆晚期便减少各地进贡方物,其中毛笔的数量也有减贡。


这些笔的选毫讲究,常见有兔毫、羊毫、兼毫、狼毫、貂毫、鬃毫等,并有敷彩毫或点翠笔毫,装饰精美。笔毫的造型也富于变化,有兰花蕊式、笋尖式、葫芦头式等,各具特色。除选毫精细外,其笔颖更具“尖、齐、圆、健”之美,特别是彩毫装饰,更将实用笔的制作与精美的装饰艺术完美结合,形成了清代毛笔的时代风格。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47
第十一集
查慎行 14:10

查慎行(1650年6月5日-1727年10月14日)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诗人、文学家。
查慎行年少聪颖,声名早著。早年受教于黄宗羲,得陆嘉淑赏识、朱彝尊提携。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赴殿试,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供职于南书房。后从军西南,随驾东北,所到之处均有所作。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雍正四年(1726年),受弟查嗣庭牵连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到两个月即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查慎行是诗坛"清初六家"之一,继朱彝尊之后被尊为东南诗坛领袖。对清初诗坛宗宋派有重要影响,为中流砥柱、集大成者。查慎行在诗歌创作、诗歌艺术研究和诗学理论研究均有建树,生平诗作不下万首,堪称多产诗人。其诗兼采唐宋而以宋为长,于宋诗师法苏轼,整体肯定黄庭坚、陆游。 诗风清新隽永。艺术上以白描著称,对后来袁枚及性灵派影响甚巨,主要作品有诗歌集《敬业堂诗集》《查初白诗评十二种》等。

==========================================================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连日恩赐鲜鱼恭纪

[ 清 ] 查慎行
原文
银鬣金鳞照坐隅,烹鲜连日赐行厨。
感逾学士蓬池鲙,味压诗人丙穴腴。
素食余惭留匕箸,加餐远信慰江湖。
笠檐蓑袂平生梦,臣本烟波一钓徒。

《题吴熙仲云萍录》

宋代   戴复古
家在蓬莱海上居,出身履历一时无。
姓名羞上云萍录,本是烟波一钓徒。

朱彝尊
朱彝尊,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明代大学士朱国祚的曾孙。明崇祯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629年10月7日)生。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与李因笃、严绳孙、潘耒同以布衣身份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撰《明史》。

康熙二十年(1681年),充日讲起居注官。同年秋,江南乡试副考官。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入值南书房,特许紫禁城骑马,赐居禁垣(景山之北,黄瓦门东南),赐宴乾清宫。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南书房宴归,赐肴果于家人。朱彝尊为编辑《瀛洲道古录》,私自抄录地方进贡的书籍,被学士牛钮弹劾,官降一级。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补原官。不久告老归田。


康熙帝南巡,朱彝尊屡次接驾于无锡,召见于行宫,进所著书籍,康熙帝御赐"研经博物"匾额。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1709年11月14日)卒,年八十一。
-------------------------------------------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
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
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南朱北王”);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王士禛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清初著名诗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进士,初官扬州推官,入为部曹,转至翰林,任国史副总裁、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工诗词,论诗创神韵说。未仕时赋《秋柳》诗,崭露头角;官扬州五年,得江山之助,诗名大起。诗作甚丰,著有《带经堂集》、《渔洋山人-精华录》、《居易录》、《池北偶谈》等。故居位于火神庙西夹道。


王士祯出生在官宦家庭,祖父王象晋,是明朝布政使。崇祯七年(1634年)八月二十六日 ,王士祯出生于豫省官舍,象晋于“豫”得“孙”,祖父遂呼其小名为“豫孙”。五岁入家塾读书,七岁时入乡塾读《诗经》,后娶山东邹平张延登之孙女为妻。


顺治七年(1650年),应童子试,连得县、府、道第一,与大哥王士禄、二哥王士禧、三哥王士祜皆有诗名。顺治八年乡试第六,顺治十二年参加会试第五十六,未参加殿试,寓京半年而归。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补殿试三甲三十六名,文名渐著,23岁游历济南,邀请在济南的文坛名士,集会于大明湖水面亭上,即景赋秋柳诗四首,此诗传开,大江南北一时和作者甚多,当时被文坛称为“秋柳诗社”,从此闻名天下。后人将大明湖东北岸一小巷名“秋柳园”,指为王士祯咏《秋柳》处。

========================================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
王士祯为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1711年6月26日),王士祯卒于里第,享年七十八岁。谥文简。
王士祯在实践"神韵说",取得卓著诗文成果的同时,还能突破正统文坛和文人偏见,重视和高度评价小说、戏曲、民歌等通俗文学、文体。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文创作与理论方面,但在小说、戏曲、民歌、书画、藏书、史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忽视。

=========================================
王士真(759~809年),字公一,奚族怒皆部人 。唐朝地方割据军阀,成德节度使王武俊长子。
勇冠军中,沉谋有断,迎娶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之女。后协助父亲反正,夺取成德军,拜成德节度副使、检校工部尚书、德州刺史,封清河郡王。贞元十七年(801年),继任成德军节度使,加检校左仆射。久经行阵,备知艰辛。掌权后,息兵守善,对朝廷颇为恭顺。唐顺宗即位后,进位检校司空。唐宪宗初年,加同平章事。
元和四年(809年),去世,时年五十一,赠司徒,谥号"景襄"。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50
第十一集 揸笔 16:15
大毛笔。笔杆粗短,书写时以五指抓住,故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他又拿了揸笔,蹲到画上,着了颜色。”

在柔毫中,最大的叫“楂笔”又称“抓笔”,笔杆口比碗口还粗,有几十斤重,其次是“提斗”,也称为“斗笔”、“提笔”、“联笔”及“屏笔”,再次为一般常用的各类毛笔。


毛笔的分类主要有依尺寸,还有笔毛的种类、来源、形状等来分。
按笔头原料可分为:胎毛笔、狼毛笔(狼毫,即黄鼠狼毛)、兔肩紫毫笔(紫毫)、鹿毛笔、鸡毛笔、鸭毛笔、羊毛笔、猪毛笔(猪鬃笔)、鼠毛笔(鼠须笔)、虎毛笔、黄牛耳毫笔、石獾毫等,以兔毫、羊毫、狼毫为佳。

============================
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的把毛笔分为:小楷,中楷,大楷。更大的有屏笔、联笔、斗笔、植笔等。
依笔毛弹性强弱可分为:软毫,硬毫,兼毫等。
按用途可分为写字毛笔、书画毛笔两类。
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尖毫等。
依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短锋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53
京师同文馆
第十一集  24:30
第十二集  00:08


京师同文馆是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由恭亲王奕䜣和文祥于1861年1月(咸丰十年十二月)奏请开办,并于1862年8月24号正式开办,初以培养外语翻译、洋务人才为目的,以外国人为教习,专门培养外文译员,属总理事务衙门。课程开始时只设英文,由英国传教士包尔腾任教习,后来增设法文、德文、俄文、日文。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总管校务近三十年。
该馆附设印书处、翻译处,曾先后编译、出版自然科学及国际法、经济学书籍二十余种。此外还设有化学实验室、博物馆、天文台等。1902年1月(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并于次年开学,仍为外国语言文字专门学校。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1-25 19:58
第十一集
谈笺 34:25

谈笺,古纸名。把花纹印入纸中,是我国最早的水印花纹。造法不同一般,不用粉造,以坚白荆川连纸褙厚砑光,用蜡打各色花鸟,坚滑可类宋纸,古雅可爱。谈笺的品种很多,有银光、罗纹、朱砂、石青等,最好的要数玉版、玉兰、镜面、宫笺的几种。
得名由来

谈笺的创制人谈仲和,名尚都,生活在明崇祯年间,系浦东鹤坡里(今浦江镇召楼一带)人氏,是明朝工部右侍郎谈伦的后裔。谈伦罢官回乡时,从内府带回宣德宫笺的制作秘法,传于子孙。至谈仲和,不断研制,终于创制出独特的"谈笺"。谈仲和官至游击将军,后弃官回乡,专营制笺业,闻名沪上。
谈笺风靡沪上,谈仲和雇了二十多个家童日夜赶制,仍供不应求。忽然有一天,谈仲和下令停工,并将余料全部焚毁,还说:"大丈夫岂暇与浣花女子同涉人齿牙?!"于是,真正的谈笺失传了。后来纸店中出售的谈笺大多来自松江,所谓"松江谈(潭)笺",是用他纸涂刷五色膏粉而仿制的,时间一长,粉便脱落,实属伪造品。
社会评价

《娄县志》载:"谈仲和笺梼染有秘法,今邑中多业此艺,西门外列肆而售,有玉版、银光、螺纹、朱砂、玉青等笺,大而联榜,小而尺牍,色样不一,或屑金花描成山水、人物、鸟兽之形,或染花草,俱极精美。"明代书画家陈继儒夸谈笺"妍妙精洁",在古人所造蜜香冰翼两笺之上。董其昌晚年时爱用谈笺作画写字,称谈笺"润而绵密,下笔莹而不滑,能如人意之所致。"他甚至手头没有谈笺,便不妄下笔。

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称
"谈家秘制冠江东,笺法偷传内府中。
超古蜜香冰翼上,玉兰镜面最称工。"

黄霆《松江竹枝词》称颂:
"吴绫杼柚最精妍,张氏争传画绢便。
唯有仲和藏秘法,至今犹是忆谈笺。"

杨光辅《淞南乐府》颂曰:
"淞南好,文物盛流传。锋尉墨池勿董笔,
时候诗社战谈笺,风雅百余年。"

顾翰《松江竹枝词》也称:
"吟成诗句题红叶,剩有谈笺一纸无。"

丁宜福《申江棹歌》有:
"郎寄家书别无笺,阿侬只要买谈笺。"

更有乾隆年间编纂《续资治通鉴》的学问大家毕沅写下经典楹联称:
论家世如阁帖古窑可谓旧矣,
问文章似谈笺顾绣换得钱无?

董其昌
董其昌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正如李志敏所说:"主张学古变古,但在书法神韵问题上的迷信观念,却比古人尤有过之"。
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历任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提学副使、河南参政,因病辞职。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继位,授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参修《明神宗实录》。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事辞官。崇祯五年(1632年),出任太子詹事。崇祯七年(1634年),回归乡里。崇祯九年,去世,谥号"文敏"。


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存世作品有《岩居图》《明董其昌秋兴八景图册》《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等。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作品《戏鸿堂帖》(刻帖) 。 颇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彝斋公
赵孟坚(1199年-1264年),中国南宋画家。生于庆元五年(1199),卒于景定五年(1264),一说卒于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号彝斋;宋宗室,为宋太祖十一世孙,汉族,海盐广陈(今嘉兴平湖广陈)人。

曾任湖州掾、转运司幕、诸暨知县、提辖左帑。工诗善文,家富收藏,擅梅、兰、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画多用水墨,用笔劲利流畅,淡墨微染,风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


有书法墨迹《自书诗卷》,绘画《墨兰图》《水仙图》、《岁寒三友图》等传世,著《彝斋文编》4卷。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26 22:27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28 15:1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1-30 09:13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2-1 09:55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2-1 18:32
第十二集
新党 00:08

1.原指清朝末年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派﹐即维新派。后亦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或泛称新派。
2.历史学家称北宋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主张实行王安石新法的政治派别。

菜市口
菜市口,清代杀人的法场。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就多,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菜市口名气大是因为那曾是杀人的地方,是刑场,有不少名人都是被斩首在菜市口。戏文中唱道"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是拉到菜市口"出红差",砍头!犯人被杀后,尸体被人运走,血迹即被黄土垫盖上,尔后便有人在此卖菜,菜市生意兴隆,故菜市口由此而得名。
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不小,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是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此名一直沿用到今日。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2-1 18:34
第十二集
大刀王五 04:50

大刀王五为京师武林名侠。本名王正谊,字子斌,祖籍河北沧州,回族。因他拜李凤岗为师,排行第五,人称“小五子”;又因他刀法纯熟,德义高尚,故人人尊称他为“大刀王五”。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曾支持维新,靖赴国难,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
王五出生贫寒,三岁时父亲又因疾去世。他只得与母亲相依为命,很小便开始干各类杂活,后来又拜肖和成为师,为习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沧州当时最有名的武师当属双刀李凤岗。为了修习更高的武艺,王五便想拜他为师,却多次吃了闭门羹,他就长跪李门前以示诚心,李凤岗为其精神打动,便收其为徒。王五不负师父重望,几年下来功夫已不在师父之下。为了把他锻炼成更加全面的人才,李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经过几年的锻炼,王五告别了师父,周治十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镖师。


光绪三年,王五利用自己的积蓄,加上朋友的帮忙,在北京半壁街(崇文区)自开了顺源镖局(后来迁往广安大街)。顺源镖局活动范围广大,北自山海关,南到江苏淮安市清江浦。他规范从业,收费合理,德义高尚,生意十分红火,很短时间内便声名鹊起。


王五不仅本行中受人尊敬,他的爱国义举更是被人们广泛传颂。甲午战争失败后,御史安维峻上疏,力陈议和之弊,要求严惩误国者,却遭到清廷的贬斥,被革职戍边。王五出于义愤毅然担负起了护送安维峻的责任。回京后,王五便在香厂筹开学堂街,名为“父武义学”。更为人们所称道和广为流传的是王五与谭嗣同的交往。王五侠义心肠,与谭嗣同兄弟相称,传授谭武艺刀剑之法,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898年,戊戌变法进入高潮,谭嗣同应诏入京,任四品军机章京,参预变法。在此期间,王五担负起了谭嗣同的衣食住行和保安工作。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为表白自己变法决心,醒悟大众,甘愿受捕。王五得知后心急如焚,多方打探消息,买通狱吏,还广泛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9月27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刚毅监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王五得知后悲痛欲绝。为了继承谭嗣同的遗志和复仇,王五多次组织人员进行暗杀活动,终未果,使王五反抗清廷的决心自此更加强烈。


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众积极参加,与义和团众并肩作战,杀洋人,攻打教堂。10月25日,清兵将顺源镖局团团围住。终因寡不敌众,八国联军枪杀于前门,死时56岁。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2-1 18:37
第十二集
李提摩太 16:20
李提摩太(1845年10月10日-1919年4月17日),字菩岳,英国传教士。属于大英浸信会。
1869年11月17日他离开英国,在1870年12月抵达上海,随后去山东烟台、青州等地传教,并同时学习佛教、儒家和伊斯兰教著作。
1886年,李提摩太来到北京,发表了《七国新学备要》,介绍西方各国的教育情况,并建议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万两白银作为教育改革的经费。
在戊戌变法运动中,他与梁启超、康有为建立了较好的个人关系。
李提摩太以西方文化吸引知识分子和社会上层人士。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2-1 18:50
第十二集
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 16:25


戊戌变法过程中,谭嗣同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从菜市口边缘全身而退。
  第一次机会来自于父亲。1898年9月5日,光绪帝授谭嗣同四品“军机章京”,当时其父谭继洵已升任湖北巡抚。对于谭嗣同的处境,一生为官的谭继洵自然洞若观火,他曾三次去信对谭嗣同晓以利害,命其退出变法,以避“杀身灭族”之祸。对父亲的规劝,谭嗣同毫不妥协。
  第二次机会来自于梁启超。袁世凯告密后,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临朝“训政”,下令逮捕维新派。大势已去,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执意不肯,他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从容对梁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任之。”有日本志士苦劝他东游,谭不听,再四强之,则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故及于难。

这是梁启超劝谭嗣同一起出走日本。谭嗣同执意不肯,他对梁启超说的。前一句是对梁启超而言,后一句是对他自己而言。这句话见于《清史稿》、《谭嗣同传》等书的记载。


变法从流血而成
甲午战后,清朝签订《马关条约》向日本割地赔款,让西方列强看得着实眼红,对中国的领土也越来越索求无度。为了摆脱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当时清朝的光绪皇帝试图效仿日本,实行变法维新。因为1898年为戊戌年,所以又称为“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过程以及最终失败的原因,我们在此不再详述。而变法失败后,光绪一系的人马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报复。光绪本人被慈禧囚于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师徒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斩首于北京菜市场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据史料记载,戊戌六君子临刑前,都是慷慨激昂、视死如归,彰显了变法先驱的精神和气度。
尤其是为首的谭嗣同,作为湖北巡抚的儿子,他本来也可以和梁启超那样出逃保命。但为了中国变法自强的大业,谭嗣同选择留了下来,试图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麻木的国人。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在《南社诗话》中记载,戊戌六君子入狱时,看守他们的狱卒刘一鸣,描述了六人在狱中时的情状。其中谭嗣同“意气自如,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就粉墙作书。”后世流传下来的谭嗣同诗歌,大约就是这个时候所作。
不过这六人中,却不是每个人都像谭嗣同这样镇定。其中一人在狱中“以头撞壁,痛哭失声”,大喊冤枉,他就是康有为的胞弟康广仁。
这被逮捕入狱的六人中,谭嗣同、林旭、刘光第、杨锐,是光绪新提拔上来的军机章京,是参与戊戌变法的主力军,自然逃不开干系;杨深秀则是在慈禧发动政变后,“抗疏请太后归政”,自己撞到了枪口上,因此也被抓捕。
但康广仁,他一没有直接参与变法,二没有上疏陈词,本来整件事情都和他无关。就连康有为逃亡之后,康广仁也觉得自己没有参与其中,没有想着逃跑,结果却不明不白当上了替罪羊。
所以在《南社诗话》那个狱卒描述的故事中,康广仁在狱中大哭,说道:“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
可见康广仁自己也知道,自己被捕入狱,只是因为哥哥逃跑后慈禧迁怒于己,代兄受过而已。
当然,上面的记述,与我们以前所读的历史有所出入,孰真孰假不好判断。
一方面,我们所读到的康广仁生平事迹,多是戊戌六君子被处决后,他的哥哥康有为所记述的,不排除康有为落笔时有为死者讳、为亲者讳的嫌疑。另一方面,上面《南社诗话》中的记载,也主要是当年汪精卫入狱时,与狱卒聊天所听到的故事,其真实性有待验证。
但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戊戌六君子为变法而流血牺牲,是不争的事实。康广仁在狱中表现如何,并不影响历史对他的评价(邓颖超语,“康广仁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我们读史之人,需明白这些为变革而牺牲的人,并非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贤,他们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对死亡感到恐惧。因此对于历史人物,我们无需对其过分神化。对历史真相秉笔直书、直言不讳,或许更能体现这些牺牲的真实和可贵,也更加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哀荣背后的玄机
――111年前对一个政治犯的公祭
聂作平


在清朝,北京菜市口是一条令人谈虎色变的街。这条街原本以蔬菜和一家名为鹤年堂的药铺而闻名,但有清一代,这里也是处决人犯的刑场。

1898年农历八月十三日,北京城刚进入霜风凄紧的秋天,这一天下午,六名人犯被押送到菜市口,在众多翘首观望的看客的注视下,六颗拖着长辫子的头被一一砍将下来。

人犯的鲜血,喷洒在黄沙铺地的街面,不消两个时辰,这血迹便与黄沙一道,凝成了一些深黑的血块,慢慢被来往的车马卷起的沙石和垃圾淹没。只有一些看客,还坐在鹤年堂附近的茶馆里,意犹未尽地谈论着行刑时的种种细节。

这六个被砍了脑袋的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按照朝廷所宣布的名单,六君子的排名先后是:康广仁、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六君子中,四川有两人,即绵竹的杨锐和富顺的刘光第。

刘光第死难后70年,我出生在他曾经生活了20多年的赵化镇。这是沱江边一座随自流井盐业而兴衰的古镇。111年前,刘光第遇难之后,他的遗体从北京运回了家乡,在这里,乡人为他举行了一场在今天看来也颇令人惊讶的公祭。

透过家乡父老给予刘光第的哀荣,我们或许可以看出清朝末年山雨欲来时,吊诡的历史所蕴藏的耐人寻味的玄机。
刘光第和同案的其他五人一样,都是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死的。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史上,这是一桩极为可怕的、可能会导致灭族和凌迟的不赦之罪。忠君爱国而获罪乃至获极刑,虽然古今中外并不鲜见,但像刘光第那样充满变数的命运,却鲜有同例。

刘光第遇难时,他位于北京绳匠胡同的家离他受刑的菜市口近在咫尺,他的家中,只有老妻张云仙,妻舅张鹤林,以及几个未成年的儿女。刘光第虽然在京做官多年,但他平素不喜交游,不像同案的康有为、谭嗣同那样,既有众多追随者,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

是以当慈禧发动政变,康有为等人纷纷出逃时,刘光第之所以呆在家中,一则在于他相信自己并没有做任何对不起朝廷的事,问心无愧,不用逃;其次则在于根本没有人帮助他逃亡,是以不能逃。

这样,当刘光第蒙冤诏狱,作为政治犯处决之后,我们可以想象得出他的遗孀和孤儿所面临的惨状:这个贫困的家庭,倒下了这根惟一的顶梁柱。

因此,到底是谁为刘光第承办了后事,把他一家老小及其遗体从紫禁城护送回老家四川省富顺县赵化镇,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有种与史实相去甚远的说法,那就是所谓侠客大刀王五为刘光第料理了后事,并派徒弟护送刘的灵柩回川。

大刀王五在清末民间有侠名,热心政治,与谭嗣同交往甚深。据说谭在获知光绪被软禁于瀛台后,曾打算请大刀王五率徒冲进大内,谋杀慈禧;谭在狱中留下的“去留肝胆两昆仑”中的所谓两昆仑,按一些学者解读,即指大刀王五和康有为。

不过,不管谭嗣同与大刀王五之间有着怎样的密约,刘光第与王五却没有往来,而为刘光光主持后事的,也不是大刀王五,而是刘光第的四川同乡乔树柟。乔系四川华阳县人,在京任学部左丞,是刘光第不多的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当时在刑部任职的唐烜,算是刘光第的同事,亲眼见证了六君子被难,他以白描手法写了一首长诗,其中有云:“幸赖乔公贤,为收无家骨。”这个乔公,即乔树柟。所以大刀王五之谓,不过小说家言耳。

按照彼时惯例,凡是被处以斩首之刑的人,家人总是要用金线把已然和身躯分家的头颅缝合起来。刘光第的遗体是否也作如是处理,史料阙如,不敢妄断。不过,笔者曾在富顺文管所见过一张拍于20多年前的旧照片,乃是当年把刘光第的坟从赵化迁往富顺县城时所拍。

照片显示,刘光第身首异处,头颅形状还十分完整,甚至隐约能看出其表情的坚忍。后来,著名雕塑家叶毓山为刘光第创作了一尊铜像,可能也是受此照影响,叶的铜像也抓住了刘光第临刑前的那种刚毅与不屈。

在乔树柟等人的张罗下,刘光第的家小及灵柩从北京动身,踏上了迢遥的返乡之路。这条路,乃是当年刘光第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出任刑部侯补主事时次第经过的。只不过,去时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归时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返乡之路由陆路抵天津,在天津登海船,航行至上海,再上溯长江;到泸州后,由长江转入沱江,从而抵达沱江边的赵化镇。运载刘光第灵柩的船只进入四川后,沿途百姓纷纷到江边致祭。在怀德镇到赵化镇的最后20来公里河道上,自动加入到拉纤者队伍的乡人多达数百名。至于刘光第的桑梓之地赵化镇,早在刘光第的灵柩抵达之前,就举行过盛大的悼念活动。

腊月初八,刘光第灵柩抵达镇上后,这座边远小镇人民公祭刘光第的活动推向了高潮:船抵赵化中渡口码头时,大炮九响,鞭炮齐鸣,家家披麻,人人戴孝,哭声响成一遍。在两匹超长白布的围绕下,家乡父老牵引灵柩,绕行全镇一周。游毕,停放于隆兴寺――这里距刘光第早年读书的学堂仅有数步之遥。

初十晚,公祭仪式正式举行,由秀才蓝瑞图主持。蓝先用悲怆的声调朗诵了文天祥的《正气歌》,接着宣读了祭文。这篇祭文,既有对刘光第忠君爱国却惨遭杀害的同情与崇敬,更有对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的愤怒和指斥:

彼苍者天,忠义何罪?歼我哲人,邦国其瘁。
哀我民思,罔知所屈。汉唐遗秽,邦国其坏。
沟壑能填,白刃已蹈。强固曰命,正气浩浩。
生而为英,死明众志。光被四表,功流百世。

按一般的理解,刘光第乃朝廷钦犯,被杀头之后运回故乡,偷偷下葬即可,至多做几天道场罢了。但赵化民众却为这个政治犯举行了盛大的公祭。公祭也罢,在由包括秀才、举人和乡绅及普通民众组成的公祭仪式上,竟然宣读了这么一篇痛斥朝廷――也就是当时的合法政府――的祭文,即便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一桩令人费解的事情:难道这个小镇的人民就没想到过此举会触犯朝廷,会为当事人惹来麻烦甚至杀身之祸吗?对这种以公祭为名,实为批判政府的行为,当局又将如何处置?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轻气盛的汪精卫因刺杀摄政王而下在刑部狱中时,他认识了在这座监狱里当了大半辈子看守的刘一鸣。刘一鸣和汪精卫闲聊时,非常清楚地回忆起了六君子被捕入狱后的种种情形,这也与包括《清史稿》在内的诸多典籍的记载相吻合。从狱中之表现,我们不难分析出刘光第的性格特征,以及他在这场飞来横祸中的无辜与无奈。

从逮捕到处死,刘光第等人在狱中关押了四天。六君子分别关在两间囚室。其中,杨锐、杨深秀和谭嗣同关押一室,刘光第、林旭和康广仁关押一室。在狱中,刘光第犹自诵读《朱子全书》和《周易》,康广仁因受堂兄康有为牵联入狱,非常委屈,失声痛哭说,“天哪,哥子的事,要兄弟来承当。”年轻的林旭闻听,笑不可抑,刘光第便转而安慰康广仁。

刘光第之所以如此从容,其原因有两点:其一,他相信不管是在刑部侯补主事上的十来年,还是在军机章京上行走的十多天;不论是作一个无权无位的小京官,还是因缘际会与闻维新国是,自己一向公忠体国,并没有一丝一毫之私念,更不要说叛逆与谋乱了;其二,按照祖宗法度,入狱后总得经过一定的程序进行审讯,只要一审讯,那什么事情都能说得清楚的,大不了,就不当这个京官,“即罢归,固所愿也”。

以刘光第比照谭嗣同,我们会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发现:谭在被捕之前,曾经有机会出走,但他向劝他逃走的人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至于他在狱中题壁的那首诗,现在流传的版本是: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但据可靠资料表明,这首诗其实是经过梁启超后来改动的,谭的原诗根本不像这样慷慨激昂:

“望门投止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
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

谭在拒绝出逃时所说的流血自他始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即他清楚自己已犯下了杀头大罪;而所谓留将公罪后人论,台湾学者黄彰健认为,“谭诗用‘公罪’二字与传统用法不同。谭诗‘公罪’二字,绝非‘功罪’之讹……谭此诗末句,已自承有罪。”

这个细节表明,谭在被捕之前就已经明白,他将要遭到杀头的处罚,而这一处罚,和他打算出兵包围圆明园,用武力解决慈禧及守旧派有关。至于刘光第,他根本没有参与谭的围园救主行动,而谭也没有把这位忠厚的四川人发展成自己的同党。

因此,从客观上说,六君子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他们的共同被难,乃是因为他们所处的职位把他们拴成了一条线上的蚂蚱――他们都是企图励精图治的光绪临时提拔到身边予闻国是的小京官,不同者乃是,以谭嗣同为代表的谭、康、梁等人的表现远比刘光第更为激进,为了维新的顺利,他们不惜动用武力,发动政变,不管是流他人之血,还是流自身之血,都在所不惜;而刘光第所设想的,却是在游戏框架之下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革。

刘光第以为将会有的把事情说清楚的审讯永远没有到来。久在刑部熟知审判程序的刘光第过于天真,他忘记了他遭遇的是一场诏狱。操纵诏狱的不是祖制和法律,而是最高统治者的权谋:如果一旦审讯,显然会牵涉到已被剥夺了政治权力的光绪。

其中的玄妙,慈禧在处死六君子后的次日所发布的上谕中就不打自招地承认,如果走正常司法程序,那么就会导致“倘语多牵涉,恐致株累”,“是以未俟覆奏,于昨日谕令将该犯等即行正法。”

然而,作为书生的刘光第,又如何能洞悉这其中的政治权谋?刘光第没有把他效忠的政府想象得那么坏,但他效忠的政府其实远比他的想象还要坏。这个合法的政府,在最关键的时刻,其职责并不是要保证法律的公正,而是要保证最高当权者的个人利益。

公元1898年,岁在戊戌。这一年,积贫积弱的中国仿佛充满了改革的生机,至少,从光绪任用康梁变法上,可以看出这个古老的国度,似乎从上到下都打算效仿东邻日本,通过改革,绝地图存。

在对六君子下手之前,真正的掌权者慈禧并没有对光绪的改革进行过阻挠――至少我们目前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阻挠曾经出现过。相反,这个驾驭大清几十年的铁腕人物,比以往任何时候给予光绪的权力都更大,这样,光绪才有可能在短时间里发布上百道维新诏令,并破格将包括刘光第在内的小京官提拔到权力中心。

事情的不可收拾,其实源自于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的冒险性质的急于求成。康有为一辈子最大的理想是做帝王师,在获得光绪青睐后,日以上奏为已事,而这些奏章所言的改革事体,大多在当时根本没有施行前提。为此,他和改革派们肯定会深受朝野――尤其是守旧派官员――之诟病。

诟病之下的康谭,他们所采取的是一系列过激反应:他们谋划通过政变的方式,囚禁乃至暗杀慈禧,以便让光绪真正成为大清国主宰。然而,当谭嗣同异想天开地劝说袁世凯出兵反而被出卖后,可以想象,以前对维新持默许――至少是不反对――态度的慈禧,将会有多么愤怒。

于是乎,政变高手慈禧发动政变了,康梁出走了,谭嗣同决心杀身成仁了,而可怜的刘光第,只因被抽调到这个改革机构中任职,只因他是谭的同事,从而也被目为大逆不道的乱党――慈禧上谕的定性是:“刘光第等,实系与康有为结党,隐图煽惑。”

斯时的朝野也看清了刘光第和康谭等人的截然不同。他们不但不是志同道合的同党,甚至,刘光第和康有为根本就没有交道。据同为富顺人的宋育仁说,康有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鼓吹变法时,刘光第曾经和友人前去旁听过一次,但“闻其议,绝恶之,初未与通。”

六君子下狱后,庆亲王奕劻也向当时预备参预会审的官员打招呼,“同案六人情形亦复不同,闻杨君锐,刘君光第均系有学问之人,品行亦好,罗织一庭,殊非公道,须分别办理。”好友兼老乡曾远夫闻知刘光第死讯后,写了一首悼亡诗,更是直言不讳地认为,刘光第遭此大难,就是受了康谭的牵连:“不谋旦夕间,遽被池鱼殃……死后望昭雪,言之断人肠!”

刘光第及杨锐与谭嗣同等人的不同,慈禧未必不知道,但知道也于事无补。她必须处死这帮围绕在光绪身边噪动改革的人,她痛恨的不是改革,而是这些人以改革之名,竟然企图挑战她的核心利益。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罪有应得”的谭嗣同必须死,无辜的刘光第也必须死。

今天的人可能会错误地以为,当时的维新派一定深得民心。其实,每一个时代能看清时局的人总是极少数,而芸芸众生往往属于盲视的大多数。一个令人喟叹的情节是,当六君子被押往菜市口刑场时,周围那些踮起脚尖的看客,竟然有人向他们扔白菜梆子。

显然,在这些扔白菜梆子的草民眼里,谭和康不是变法维新的改革派,而是理当千刀万剐的乱党;至于刘光第和杨锐,就像民间所谓痛脚连着好脚一样,是受了牵连而冤死的。――京师吏民尚如此认识,何况刘光第故乡的父老乡亲呢?

自古以来,忠臣蒙难都是最能引发人们同情之泪的。在传统戏文里,人们早就对忠臣蒙难的故事耳熟能详,而现在,这样一位蒙难的忠臣竟然就是自己的乡党,是自己看着长大的邻居,故乡父老,焉能不闻风泣下,转而为这样的忠臣搞一次轰轰烈烈的追悼吗?在对忠臣的缅怀中,这些偏远之地的升斗小民,他们最终收获的,将是道德上无与伦比的优越。

刘光第和他的老家赵化,以及更大范围的富顺、四川,一直有着割不断的亲情与乡情,他的人品与才华,一直为乡人津津乐道。

刘光第祖籍福建武平,其太高祖时迁居四川富顺。由小民因科举而跻身士大夫之列,刘光第对君恩国恩深为感激。明清两代,官员――尤其京官――薪水微薄,所谓陋规、土规之类的灰色收入遂成为潜规则:“岁入得自粮饷者百分之一,得自土规者百分之九十九”。

在中进士后已授刑部主事,因母亲去世而丁忧时,刘光第就清楚自己的家庭状况,若做京官,以他不愿贪墨的操守,肯定会捉襟见肘,因此他一度打算不去做官,而是留在家乡执掌文昌书院。

对刘光第有知遇之恩的富顺县令陈锡鬯闻知此事后,热心地为他介绍了自流井一个叫刘举臣的盐商,二人联宗,举臣为叔,光第为侄。刘举臣承诺,每年赠送刘光第200两白银,作他在京为官的开销。陈锡鬯本人,也答应每年资助刘光第100两白银。正是有了这两笔比较稳定的收入,刘光第才敢拖家带口,到北京当一个人微言轻却又时常为国家五内俱焚的小京官。

在几乎无官不贪的清末,刘光第是一个少见的异数,这也是他的死,为故乡民众痛心疾首的原因之一。乡人每说及他的死,总有一句义愤之语,叫作:“好人命不长,祸害一千年”。

刘光第的同乡王抡三升为员外郎,有别项进款三四千金,主动提出与刘平分,刘光第却“不敢受”;刘光第升为军机处章京,外地进京的某省藩司按惯例送来一笔钱,刘光第也断然拒绝,来人很惊讶,说:“人受而君独拒,得毋过自高乎?”

此外,“每年军机处同僚按例可分五百金以上,而光第亦分文不取。”刘光第一家人在北京,靠着微薄的收入艰难谋生,他本人“一布袍服,十年不易”,他的儿女“敝衣破裤,若乞人子”,家务全靠妻子操持,以致于不到40岁,就衰老得如同老妇人。抓捕刘光第时,“缇绮见家具被帐甚简陋,夫人如佣妇,皆惊诧曰:‘乃不是一官人’!”

可以断言,深受儒家道德化育的刘光第,他所坚守的乃是儒家的传统。他关心国家,为时局担忧,极主改革;由于在京师鲜有知音,他常常把对国事时政的批评写成长信,寄给远在故乡的刘举臣父子。甲午战争之后,他写下了数千言的条陈,希望国家改革,以图生存。但由于他本人级别不够,而别人又不肯代他上奏,这一条陈只能寄给刘举臣和家乡父老闲览而已。

因此,可以说,刘光第虽然在京师做官,但他的思想,他的为人,他的品行,他的近乎固执的安贫乐道,却在故乡到处流传。一定意义上,他是故乡人――尤其是故乡读书人的偶像和骄傲。当这个大厦将倾的国家竟然把自己的偶像和骄傲斩首示众,家乡民众在悲痛之余,必然会对这个国家产生深深的怀疑,所以才会发出忠义何罪的质问。

如果说,忠君爱国这些东西过于形而上,不是每一个故乡的平民百姓都能理解并被感动的话,那么刘光第对家乡的热忱则给予过他们见得着的温暖。刘光第在京师时,偶然得知他的发蒙老师李少崖年老失明,衣食无着的窘境,当即写信给刘举臣之子刘庆堂,希望他从每年给予自己的200金中,先拿出30金,送给这位孤苦的老人。故乡四川两次遭受震灾和洪灾,刘光第立即和同乡京官一道,筹措善款寄回故乡赈灾。

在故乡民众眼里,刘光第是一位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清官,是一位热心公益,时常照顾家桑梓的同乡,是一位曾经教化乡间,启迪后学的儒者,同时还是一位如同戏文里演出的忠君爱国却惨遭奸臣残害的忠臣,而原本与他们相距遥远的戏文里的忠臣,竟然就是自己看着他长大,看着他考取进士,看着他坐上木船远走京华的街坊邻居,这样优秀的人、亲切的人竟然被处斩,这到底是什么鸟世道?

因此,赵化民众对刘光第的追悼其实既是在哀挽他们的偶像,也是在借以表达对政府的强烈不满,同时还是对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残酷现实的绝望。

刘光第被捕之前,曾经义愤地对友人说过,“吾属死,正气尽矣。”事实也正如他的断言,当这群希望通过改革使国家走出瓶颈的知识分子被处死之后,后来的知识分子,再也不愿相信这个日薄西山的王朝,他们不再对改革维新抱希望了。而在民间,就连最底层的民众也已经明白,为了保他人的江山而冒风险改革,乃至于把自己的脑袋也改掉,是一桩得不偿失的傻事。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闲坐一旁,冷眼旁观江山易主,王朝变姓。

至于这场声势浩大的对政治犯的公祭,是否会像我们曾担心的那样,招来当局的弹压呢?出人意料的是,政府竟然对此听之任之,既没有阻挠,更没有派兵抓捕这些不明真相的群众。

其原因,其实,在刘光第早些时候对时局的批评里就已经有了答案:“朝廷一切政事皆系苟安目前,敷弄了局……大臣偷安旦夕,持禄养交;小臣斗巧钻营,便私阿上。办事认真者,以为固执而不圆通;上书直言者,以为浮燥不镇静。”

如此盛大的公祭,地方官员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在这种“苟安目前,敷弄了局”的官风之下,既然远在北京的中央政府没有对此事有过任何批示,那么,地方官最好的办法就是假装没看见也没听见,而没看见也没听见的事情,也就相当于从来没有发生过。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2-1 18:53
第十二集
慷慨难酬国士恩 27:45

狱中示复生
林旭
青蒲饮泣知何补,慷慨难酬国士恩。
欲为君歌千里章,本初健者莫轻言。

林旭(1875—1898)清福建侯官人,字暾谷,号晚翠。光绪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倡闽学会,又助康有为开保国会。百日维新间,与谭嗣同等四人以四品卿衔入军机,参与新政。政变起,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晚翠轩诗集》。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3-2-1 19:02
第十二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6:15

意思是一切你所能看见的事物外表,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如果能守住本心,在看见这些外表的时候,能够不被这些外表所迷惑,能够认识到看到的相并不是真实的相,那么就能达到如来的境地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出自《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在印度有唯识家(无著、世亲)的论释。传入中国,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然而中国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响,各宗表面上阐扬《金刚经》,实际上阐扬常住佛性和如来藏。又在三教合流环境下,明清以来,三教九流都来注解《金刚经》,杂合浓厚的真常理论和儒道信仰。

驿外断桥边
卜算子·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名姓已甘黄纸外
和范待制秋兴
宋  陆游
策策桐飘已半空,啼螀渐觉近房栊。一生不作牛衣泣,万事从渠马耳风。
名姓已甘黄纸外,光阴全付绿尊中。门前剥啄谁相觅,贺我今年号放翁。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2-3 10:40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2-5 09:41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3-2-8 09:54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