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品红楼】赤壁怀古漫谈 [打印本页]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1:28
标题: 【品红楼】赤壁怀古漫谈
本帖最后由 婴宁 于 2021-3-3 17:19 编辑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题记  《红楼梦》薛宝琴 赤壁怀古

说到赤壁,熟知三国那段历史的朋友自然会想到长江上那一场大战,历史大手一挥,将那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铺叠成一幅幅壮阔的画卷,随着画卷徐徐展开,一时多少豪杰个性鲜明地在我们眼前飞扬。最令人难忘的当属两位主角神机妙算诸葛孔明,羽扇纶巾、风流倜傥的周瑜周公瑾了。

那是一个一盘散沙的朝代,兵乱频仍,战祸接二连三,黎民饱受疾苦,站在时光的顶峰放眼,却也波澜壮阔英雄倍出。浪涛席卷的又何止是声名显赫的英雄,那些渺小如草芥的人物,在历史洪流中也都泛起或大或小的浪花。

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成为历史上一个传奇。三国演义成书后,那一个又一个故事,不论真假,于坊间市井寻常百姓中广为流传。可以说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民间百姓对自己喜欢的人物会极尽赞美,把一切美好神奇的故事加到他们身上。反之亦然,对反感的人,会想法设法对其丑化歪曲,身为文人手握如椽巨笔,更是随心所欲,不惜笔墨将众人改头换面哪怕面目全非也在所不惜。于是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桃园三结义兄弟同心,刘备仁义亲民,孔明更成为智慧的化身。曹操奸诈可称汉贼、碧眼儿孙权君臣心胸狭窄屡遭算计,鲁肃忠厚老实愚钝不堪,周瑜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管他历史的真相如何呢?寻常百姓自是不愿去关心的。纵然赤壁之战真正的主角是周瑜,而孔明只是一个幕后又如何?草箭借船子虚乌有,真实的情形乃孙权欲探曹兵虚实被发现,曹军以箭射之因而得箭数船。是一件偶然事件又如何?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早已被铭刻在人们记忆的丰碑上,在民间被瞻仰崇拜。三顾茅庐,一曲隆中对,卧龙伸展龙躯一飞冲天,从此匡扶汉室,一生鞠躬尽瘁,出师未捷身先死,留于后人徒太息。

然,演义为亲刘贬曹或是张冠李戴,或是杜撰演义,弱化弱智了鲁肃蒋干等人,真相仍是掩盖不住的。他们的真实事迹依旧不会被历史的尘埃湮灭。

史载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蒋子翼机灵巧辩虽未说服同窗周瑜,却为人公正在曹操面前赞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可见蒋干并不象演义中所述那般无能愚蠢。又,如没有鲁肃的斡旋促成和坚持和远见卓识,又何来诸葛孔明过江东舌战群儒,仅凭诸葛亮的口才怕也说不动吴主孙权,只怕孙刘联盟早已搁浅,也便没有了之后的扭转乾坤三分天下。或许曹操统一大计会真的实现,历史说不定说此改写。

有人说,东吴的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只有鲁肃方能算是真正身具谋略之人,能站在战略高度分析局势。其他三人不过是能将兵打战而已。曾看过一本《中国历代谋士》,鲁肃便位列其中。他不是被固化的忠厚无能的老好人,为人狂放不羁,轻财好义,曾因指囷相赠与周瑜成为好友。其对孙权献上的一番策略,与隆中对相似。

虽然演义中诸多细节与真实的历史不符,与我们传统的认识大不同,真相如何已无从考证,却不影响我们对那些风流人物的欣赏。曹操的轻敌及乐观、孔明的妙算如神、关云长的自负重情义薄云天,一干人等的形象早深深已经印在我们脑海里,抹也抹不掉。

你看:孔明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群英会蒋干中计、草船借箭、黄盖使苦肉计。阚泽计献诈降书、凤雏巧授连环计,等等可谓是一环扣一环。以一个旁观者来看,可谓是惊心动魄,精彩纷呈。

火烧战船,不同寻常的一夜,注定要载入史册,那一战曹军死伤不计其数,曹操狼狈而逃。自此后,南北形势骤变。抱着统一天下为目的的曹操,却因上天不眷顾而惨败。未能象上次官渡之战时运气那般好。这一次,命运之神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那一夜,南风忽起,旌旗翻动,长江之上,波浪汹涌。由吴军方向驶来二十只战船,第三只船首,站立一人,白须飘飘,神态郑重,目光炯炯,正是老将军黄盖。黄盖手一挥,二十只战船一齐发火。火趁风威,风助火势,船如箭发,烟焰涨天。由此拉开那一场大火的序幕……

一把火死伤约84万人,这个数字在当时已是天文数字。东汉末年,百姓流离失所,曹操诗曾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当时人口凋零,后经休养生息,人口渐增,但一场战争,又死伤这么多人。正如宝琴这首谜语诗所言,身在其中或许不曾想身后之事,而我们旁观时却清醒地看到,英雄铸就的千古基业,背后是累累的白骨堆成。一将功成万古枯,成就霸业会有所牺牲,只是辉煌及风光的背后,是一条鲜血铺就的道路,那些英雄霸主们是从血海中一步步踏上权力顶峰的。

那一战曹操元气大伤,无限英魂尽付流水。曹操随后辞世,其子曹丕称帝,刘备孙权也随其后称帝,魏蜀吴自此三分天下。三足鼎立进入新的竞争局势。曹操虽然败了,然而最终儿子废了汉室献帝自己称帝,曹丕家祭勿忘告乃翁,魏武帝如泉下有知也当瞑目吧!

历史如同一驾滚滚向前急驰的马车,缺少了哪一个零部件,马车也无法前行。又象一首命运交响曲,缺少了哪一个音符,也无法达到那份荡气回肠又感慨万千的效果。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往事越千年,面纱下的真实情形怎样,后人又如何真正得知细节始末?我们抚今追昔,是为传承和宏扬那份气节和英雄气概。真假与否,反而无需也无人真的计较和细究了。

关于那场大战,文人骚客览遗踪作诗缅怀、凭吊。最有意思的是李杜这一对,诗圣对诸葛亮极为推崇,曾多次赋诗赞其丰功伟绩,欣赏其“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惋惜“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在定居成都草堂后,探寻武侯词,更留下了感人肺腑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仙李白则对周瑜青睐有加,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客观公正地将赤壁之战的功劳给了周瑜。在诗仙眼中,赤壁之战是周公瑾指挥的,根本没诸葛亮什么事。

到了有明一朝,《三国演义》成书后,文人墨客笔下的风头也随之转换,曹操最终成为众矢之的,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反派。

诸多关于赤壁之战的诗词,最有名的自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的那首赤壁怀古。

元丰二年(1079),东坡居士被贬黄州一待便是四年,正是仕途黯淡心情低落时,1082年夏与友人游览赤壁。站于长江岸,看江山如画,叹一时多少豪杰。遂做《赤壁赋》及《水调歌头赤壁怀古》。同年秋,苏轼携酒与鱼于一个月白风清之夜复游赤壁,但见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弃盘上岸攀援登高,夜半时分顿觉肃然寂寥。

遥想周公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潇洒自如,风流倜傥、志得圆满,反观自己何其狼狈凄凉?想到自己当下的境遇,纵使东坡先生再乐观豁达,也终不免唏嘘感慨。对比鲜明,是羡慕更是感喟!

历史的车轮碾过有明王朝,大才子杨慎,在遭贬生涯中看透世事参透人生之际,将自己平生所悟赋于一首《临江仙》中,与东坡之《水调歌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均是在人生最低谷时所作,当时均已垂暮,不同的是杨慎比东坡更惨,东坡尚能落起,而杨慎发出喟叹时在云南,且一生不得回原籍,终老边陲。

人生一世,看尽成败是非荣辱,转瞬白头,一切成空。夕阳依旧照青山,人生几度秋凉?纵使历史如舟,载着自己的名姓在时光的长河中流传到现在又如何,不过是供后人评说。当事人,早已化作一缕尘烟。

再回首秋风萧瑟,赤壁之下长江之中葬送了多少英魂,逝者如斯,波涛滚滚依旧湍流不息……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1:28
本帖最后由 婴宁 于 2021-3-2 13:57 编辑

@雪域横笛 第一篇作业完成了哈,来验收吧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1:29
忙活了一上午,歇口气,沐着三月的暖阳,吹一会春风……
作者: 雪域横笛    时间: 2021-3-3 12:21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1:28
本帖最后由 婴宁 于 2021-3-2 13:57 编辑

@雪域横笛  第一篇作业完成了哈,来验收吧 {:wy012 ...

来啦,来啦,哈,这洋洋洒洒一大篇,慢慢赏
作者: 雪域横笛    时间: 2021-3-3 12:23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1:29
忙活了一上午,歇口气,沐着三月的暖阳,吹一会春风……

难得空闲下来,感受一下三月的暖风。。。。。
作者: 雪域横笛    时间: 2021-3-3 12:26
虽说是"是非成败转头空",这番英雄挥鞭,改天换地的历史际会,还是令一代一代后人笑谈感喟
作者: 雪域横笛    时间: 2021-3-3 12:31
笑谈历史各路豪杰,人物众多,却梳理的清清楚楚,小女子,大气魄!
作者: 雪域横笛    时间: 2021-3-3 12:31
笑谈历史各路豪杰,人物众多,却梳理的清清楚楚,小女子,大气魄!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2:38
雪域横笛 发表于 2021-3-3 12:21
来啦,来啦,哈,这洋洋洒洒一大篇,慢慢赏

不急不急,字有点多哈。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2:39
雪域横笛 发表于 2021-3-3 12:23
难得空闲下来,感受一下三月的暖风。。。。。

辛苦辛苦,年才过就这么忙,我们真是同命相怜呀。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2:40
雪域横笛 发表于 2021-3-3 12:26
虽说是"是非成败转头空",这番英雄挥鞭,改天换地的历史际会,还是令一代一代后人笑谈感喟

是啊,因为有前人的这翻丰功伟绩,后人才有福气瞻仰感喟!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2:42
雪域横笛 发表于 2021-3-3 12:31
笑谈历史各路豪杰,人物众多,却梳理的清清楚楚,小女子,大气魄!

还好,这段历史听得多看得也多,挑了几个主要的侃了侃而已。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2:43
雪域横笛 发表于 2021-3-3 12:31
笑谈历史各路豪杰,人物众多,却梳理的清清楚楚,小女子,大气魄!

饭后和同事刚在院里晒了会太阳,风过还有丝凉呢,赶快回屋了。还是隔着窗子晒舒服哈!
作者: 梦落潇湘    时间: 2021-3-3 14:57
宁儿,弱弱的问一下,红楼跟三国有关系吗?
作者: 梦落潇湘    时间: 2021-3-3 15:01
宁儿的红楼读的通透,三国也读的这样透彻。各路英雄在你笔下又重生一回,写得精彩!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5:06
梦落潇湘 发表于 2021-3-3 14:57
宁儿,弱弱的问一下,红楼跟三国有关系吗?

有啊,关系还挺近的呢,三国、红楼、水浒、西游,不是四大名著吗?这是四兄弟哈!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5:07
梦落潇湘 发表于 2021-3-3 15:01
宁儿的红楼读的通透,三国也读的这样透彻。各路英雄在你笔下又重生一回,写得精彩!

三国太壮阔, 我只是知道几个人物,若是要从头到尾捋,也稀里糊涂的。
作者: 梦落潇湘    时间: 2021-3-3 15:08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5:06
有啊,关系还挺近的呢,三国、红楼、水浒、西游,不是四大名著吗?这是四兄弟哈!

哇,你是这么联系的啊!
作者: 梦落潇湘    时间: 2021-3-3 15:09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5:07
三国太壮阔, 我只是知道几个人物,若是要从头到尾捋,也稀里糊涂的。

三国我就看了一遍,而且有二十年之久,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5:13
梦落潇湘 发表于 2021-3-3 15:08
哇,你是这么联系的啊!

对呀,这样联系不算错吧,这也是一种关系哈。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5:14
梦落潇湘 发表于 2021-3-3 15:09
三国我就看了一遍,而且有二十年之久,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三国演义的评书,可是从小就听地,闲时再听长辈们唠嗑,脑子里有些人和事记得牢牢的。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6:52
文中讲的是三国人物,标题咋是【品红楼】啊?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6:54
国人对赤壁的熟悉多是因读《三国演义》之故吧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6:56
“最令人难忘的当属两位主角神机妙算诸葛孔明,羽扇纶巾、风流倜傥的周瑜周公瑾了。”羽扇纶巾似乎用在诸葛身上更合适吧?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6:57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6:52
文中讲的是三国人物,标题咋是【品红楼】啊?

这是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谜中的第一首,我写的是人物。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6:59
“草箭借船子虚乌有,”字序有误,挑刺莫怪啊。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04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6:56
“最令人难忘的当属两位主角神机妙算诸葛孔明,羽扇纶巾、风流倜傥的周瑜周公瑾了。”羽扇纶巾似乎用在诸葛 ...

这就是演义给大家灌输的了,这身打扮是周瑜的。一身儒生打扮,更衬托了周公瑾的潇洒,大战之际,等闲视之,运筹帷幄,其风流洒脱跃眼前。

诸葛亮要是这身打扮,直让人感觉神秘而已。演义把孔明给夸张到了极致了。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05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6:59
“草箭借船子虚乌有,”字序有误,挑刺莫怪啊。

不怪,反正我也不改。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05
除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子荣大战长坂坡,火烧赤壁可以说是三国里头最精彩的一场重头戏。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0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6:54
国人对赤壁的熟悉多是因读《三国演义》之故吧

是的,国人的一些历史“知识”,大部分全是来自于评书演义野史,寻常百姓,又有哪个去深究。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07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7:05
除了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子荣大战长坂坡,火烧赤壁可以说是三国里头最精彩的一场重头戏。

是地,关羽和赵云的那戏份,还是单一的,赤壁大战可是集合了诸多的人物,刻画的是群像,太精彩了有木有。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08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6:57
这是薛宝琴十首怀古诗谜中的第一首,我写的是人物。

就是你题记的“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是我孤陋寡闻了。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09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7:08
就是你题记的“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是我孤陋寡闻了。

这是第一首怀古,第二篇是交趾怀古,接下来我要写这一首的历史人物。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09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04
这就是演义给大家灌输的了,这身打扮是周瑜的。一身儒生打扮,更衬托了周公瑾的潇洒,大战之际,等闲视之 ...

嗯,戏里也是这样的,诸葛亮一年四季都拿把羽毛扇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11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05
不怪,反正我也不改。

知错不改,有个性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12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06
是的,国人的一些历史“知识”,大部分全是来自于评书演义野史,寻常百姓,又有哪个去深究。

大部分人都跟我一样,看书看热闹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13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7:09
嗯,戏里也是这样的,诸葛亮一年四季都拿把羽毛扇

据说,他那把羽毛扇有来历,从一只什么鸟身上得来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14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7:11
知错不改,有个性

是懒,手酸了,懒得再改了。这毛病并不好,先检讨下!还得再谢下老兄的认真呢。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14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07
是地,关羽和赵云的那戏份,还是单一的,赤壁大战可是集合了诸多的人物,刻画的是群像,太精彩了有木有。

一出接一出,精彩纷呈。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16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09
这是第一首怀古,第二篇是交趾怀古,接下来我要写这一首的历史人物。

你好歹在题记里说明一下这诗源自红楼啊,不然俺这红楼盲哪知道呀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18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7:16
你好歹在题记里说明一下这诗源自红楼啊,不然俺这红楼盲哪知道呀

哈,好,我注明下出自宝琴吧。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18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13
据说,他那把羽毛扇有来历,从一只什么鸟身上得来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

因为演义里周瑜文武双全,所以这羽毛扇倒是颇合孔明的身份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1-3-3 17:2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1-3-3 17:18
因为演义里周瑜文武双全,所以这羽毛扇倒是颇合孔明的身份

周瑜丰神俊朗,又通音律,还娶得如花美眷,还文武全才,所以,东坡太羡慕他了。就是可惜寿数短了点。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22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14
是懒,手酸了,懒得再改了。这毛病并不好,先检讨下!还得再谢下老兄的认真呢。

好多人都知道这是手误,我只是觉得待到你发报刊校稿时就可以少费神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23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18
哈,好,我注明下出自宝琴吧。

开玩笑的,下一篇看题目我就能猜到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3 17:25
婴宁 发表于 2021-3-3 17:20
周瑜丰神俊朗,又通音律,还娶得如花美眷,还文武全才,所以,东坡太羡慕他了。就是可惜寿数短了点。

这个正常,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