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平仄絮语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1-29 09:47
标题: 平仄絮语
平仄絮语
回想一下,写诗已有几年了。确切的说已有几十年了,只不过大以前写的较少,质量也粗糙,仅仅是写给自己的。在繁忙的春种秋收之余草草的作一下自然风光的记录和人生悲欢的感叹,没有机会也不会与人交流。老了,撇下了农活,来孩子这几年有机会接触了电脑,学会了把诗作发上论坛,同时也欣赏别人的帖子,偶尔也发几句评论,诗写的也比较频繁和细致起来。
无论诗写的精彩与平淡,总有一些体会和见解在心中驻留和积累。我想诗歌一如一道菜,诗人以厨师的手法把它烧制出来,不仅仅只为了自己享用吧,而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来欣赏品尝。无论材料好赖,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哪怕是土豆白菜,只要烹调得恰当得法,咀嚼起来有滋有味就可谓好菜……
当然了,也不无厨师技艺的高超,也不无选料的高档,也不无在普通的原料上刻意雕龙塑凤的,这种菜或许就不能算是大众菜了,是寻常人不敢问津的。
大众菜毕竟也是厨师做的,终究不是家常菜,谁也不可能天天下饭店,所以尽管我们生在一个诗的国度,遗传了诗歌的基因,诗依然是人生的奢侈品而不是必须品。就如生活中一些普通人不敢问津的奢华品一样,人没有它们也能照样生活,有了它们却会生活的更美好更自信。诗歌也是如此,没有它人自然也能活着,有了它则会活得更有情趣更有意义。只不过购置那些奢华品需要的是经济的丰厚和口袋的饱满,而拥有诗歌需要的则是精神的富有与心灵的丰饶……
诗想要更多的人读得懂,就需要浅显廉价的语言,就需要直白一些,不一定非得昂贵的辞藻。不是常听人夸人说:话说的真好,简直跟诗一样么,是的,只要话说的动听并富含哲理又有中心就是不错的诗啊。如果一首诗被人赏析,只有极个别人能读懂内容和含义,读懂笔者的心,那可能是遇到了知音了吧,哈哈,不是说知音最难求吗?如果有少部分人基本理解,写的不是有些深奥就是有点朦胧了,如果大多数人能够大致的读懂,就算成功之作了,{我指的是表现用语方面}。因为再浅显的语言,终究是经过诗者加了工的,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人百分之百的理解,我想无论任何一种体裁,哪怕是一段戏剧,一篇白话小说,甚至是一个极普通的句子或成语单词,都一定会有不理解的人,因为人的生活阅历和文化水准各不相同,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自有区别,况诗者的构思意图,创作背景,文化地域,表现心情都左右着诗句的变化技巧,俗语说:谁又钻谁心看了呢?光凭几行文字想看的完全透明实非容易,否则有些地方为什么要加注解呢?
有的人认为诗句宜朦胧,甚至越朦胧越好,如雾里看花,{我曾看见一个诗友说诗不但要让读者看得似懂非懂,自己也似懂非懂才好}说什么一百个人能读出一百种意境才算好作品,我不敢苟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在画展大厅,一群人围着一幅画,有的说像路,有的说像桥,有的说是大海,有的说是彩虹,异口同声的说真是好画,看什么都像。画家把它摘下,说只不过是一张调色板而已…….我不敢说这是不是一种可悲——笔者的故弄玄虚和读者的自作多情的可悲?当然了,诗歌作为一种高雅的文学形式,除了极少的如锄禾日当午等朗朗上口的杰作外,很难博得悠悠众口的评论一致,但果真一百个人读出一百种意境,哪怕是八十种,我说那应该叫天书了,天书任谁也理解不了包括笔者自己……这样的诗作即便笔者当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日久年深恐怕也自梦难圆吧。
每篇作品都应该是生活的烙印,是心灵的感动,如果感动不了自己绝感动不了别人,好的诗作不但许许多多人能读懂一个中心,自己多少年后见了眼前必会重现当时的情景……
俗语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的,读一首好诗如同美丽的图画亲历眼前。看一幅图画自然能抽出诗句来。如同数学的逆运算,反复划等。纵然文学远不似数学那般约束和死板,也应该是靠些谱的。如若题图诗按文字根本运算不出原来的大致画面,我说写的再好也不是成功之作。
在茫茫天地间,人的知识面毕竟有限,所以不要闭门造车,好诗源于生活哟。气候的不同,地域的差异,生态的别类,物种的特殊都是应该谨慎考虑的,主观的写与评都可能出现笑话。想起了苏东坡那个故事,见王安石写的‘明月松间叫,黄犬卧花心。’他认为是错误的,给改成了‘明月松间照,黄犬卧花阴。’自以为满得意的,后来被贬合浦,发现了一种鸟叫明月,花中的虫子名黄犬,方知道是自己错误了。记得网上有南方诗友写梅花傲雪,刻意的与北国的腊月合成一体,我回帖说:我是黑龙江人,腊月只有冰花雪花哟,这里的梅花要到五一后才能开呢。
诗要有内容,给人以共鸣,享受和启迪,写诗应用心而非用笔,每读都能使自己潸然落泪和蓦然捧腹的诗才是绽放的心灵奇葩。
有些人写的现代诗,我这个低水平的写古体诗的人也读不懂,他们一味的刻意追求所谓的意境美和朦胧美,在语句的表现上除了长短不一不押韵外一点也不现代,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评论。我认为现代诗更应该朗朗上口,每一首都适合现代人上台朗诵,甚至如若让那些国嘴儿们朗诵几首绝对不会屈他们的材料……
诗歌诗歌,不可分割。歌词既是诗,谱上曲就是歌。但是诗和歌又有分别,歌可以只唱调儿,如‘忐忑’,如听不懂的外国歌曲,无须听懂他的歌词,只听音乐也算享受,也可以交流。诗不可以,绝对不行!诗需要字字句句清清楚楚有板有眼,只求意境让人读不懂内容无法与人分享和交流…….。
一般来说写诗是不怕改的,但也不尽然,有的诗巧构细作越改越精改一遍胜似一遍,有的诗出自突然的心灵迸发,初觉似乎不尽人意,但是改来改去多少天,若干遍,最终却改回了原样,觉得反是先前那样更好,这也许就是原始的没有雕琢的生态美吧?
一首诗如同唱歌,有的一句比一句高亢,高调收场,结尾强劲有力,有的却低调收场,似是平淡轻柔,余音袅袅。无须强求千篇一律,只要有生活,有内容,有品味,有性格,不是无病呻吟就是佳作。
哈哈,一双握了几十年锄头的手也不自量的附雅一把献丑于文人墨客之间,一双舞弄斧凿的手也好奇的换把大刀在关公面前耍几下,一只北大荒的野山蜂也踌躇满志的想融入名园丽圃寻觅一缕芬芳,酿出几滴糙蜜来融汇世事的甘甜,惭愧多多……罢了,这便是我既作为诗者也作为读者的真实体会,关于诗的‘写懂’与‘读懂’方面的心得,未敢作格律技巧方面的阐述。厚颜与人交流,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若无雷同,便是独到见解。
作者: 红尘一僧 时间: 2021-1-29 10:06
文化正在走向平民化,而平民文化的兴起,正在推动整体文化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红尘一僧 时间: 2021-1-29 10:07
论坛为平民文化的兴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1-1-29 10:43
无论诗写的精彩与平淡,总有一些体会和见解在心中驻留和积累。我想诗歌一如一道菜,诗人以厨师的手法把它烧制出来,不仅仅只为了自己享用吧,而是希望更多的人都能来欣赏品尝。无论材料好赖,不一定非要山珍海味,哪怕是土豆白菜,只要烹调得恰当得法,咀嚼起来有滋有味就可谓好菜……
诗与生活就是这样的,好恰当的融合。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1-1-29 11:05
中肯的絮语,把平仄引进了生活,不再觉得写诗的高深,有文化有底蕴,有诗心有意境,就有了诗。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1-29 12:36
有平凡的生活与雅兴,才能写出动人的诗。
作者: 杭小北 时间: 2021-1-29 15:03
见解独到,解析详尽,谦卑得体,问好老师,推荐公共号!
作者: 素月清影 时间: 2021-1-30 12:15
来学习,问好兄台!回头慢慢体会一下!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1-30 13:01
谢谢各位老师提评 并握 一起敬酒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3-15 09:51
谢谢红尘老师提评 诗握问好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3-15 09:51
谢谢小雨老师提评 敬茶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3-15 09:52
谢谢水清老师光临 诗握问好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3-15 09:53
谢谢杭小北老师关注 屏前敬茶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3-15 09:53
诗握素月老师 谢谢光临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1-3-15 21:26
晚上好!你太客气了,直呼水木就行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1-3-16 15:20
大黄蜂客气了。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1-3-18 18:22
谢谢各位老师光临 再握 一起敬茶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3-4-10 18:43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3-4-10 19:32 编辑
哈哈,一双握了几十年锄头的手也不自量的附雅一把献丑于文人墨客之间,一双舞弄斧凿的手也好奇的换把大刀在关公面前耍几下,一只北大荒的野山蜂也踌躇满志的想融入名园丽圃寻觅一缕芬芳,酿出几滴糙蜜来融汇世事的甘甜,惭愧多多……罢了,这便是我既作为诗者也作为读者的真实体会,关于诗的‘写懂’与‘读懂’方面的心得,未敢作格律技巧方面的阐述。厚颜与人交流,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若无雷同,便是独到见解。
~~~~~~~~~~~~~~
您还有什么土办法?
作者: 大荒蜂 时间: 2023-10-10 21:43
诗握半梦半醒老师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6 08:23
上次读的囫囵吞枣,提起来再读一次。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6 08:58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08:59 编辑
黑土地(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_百度百科
为什么说黑土地是“耕地中的大熊猫”----中国科学院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6 09:06
喝茶。喝不醉人。您应该喝酒
,喝醉了,酒喝多了,才话痨。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6 10:21
您点一首歌,俺跟你开聊。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6 18:09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18:38 编辑
老先生如果多分几个层次段落就好了, 俺读了半天记住的不多,您要让我这样的生手,读了以后能跟别人理论去。
也可能是我的阅读习惯跟不上写诗人的思路,感觉食材都非常好,但有点像乱炖,是俺乱了,还是您乱了,说不i清楚。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6 18:34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6 18:46 编辑
如果您能把俺这样半吊子读者打动,您就能获奖了。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6 18:36
如果作为俺的工具书,俺完全可以放弃俺自己,跟着您的思路走,但它不是。
作者: 梨花 时间: 2024-12-27 16:23
本帖最后由 梨花 于 2024-12-27 16:25 编辑
写诗选择题材、用语,像厨师选择食材、配料后的加工,这就是厨师的手艺,而平仄编排起来,就是艺术。
古诗词,只要用心学,学会了,手到擒来的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得到共鸣是锦上添花。算上自己的精神奢侈品。
唐诗宋词元曲,大多都是易懂的句子流传下来。赞同现代诗也要押些韵,诗歌,确实要朗朗上口。
欣赏您的平仄絮语。
作者: 梨花 时间: 2024-12-27 16:36
每篇作品都应该是生活的烙印,是心灵的感动,如果感动不了自己绝感动不了别人,好的诗作不但许许多多人能读懂一个中心,自己多少年后见了眼前必会重现当时的情景……————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7 20:06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7 20:15 编辑
古代诗人的语文基础是什么?估计有千字文(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_百度百科。
现代人应该比他们知道的多,尤其有务农经验的靠天吃饭的读书人,古代是农耕经济,作坊经济。找回古代诗人的成长路径,见识多广的您超越一般人,不应该是问题。 田园派诗人都有谁?
这段话,是说给俺自己的。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7 20:20
哦,找金句,就可以。 对俺,金句太多了,眼睛都看花了。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7 20:25
标题: 。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7 20:43 编辑
借机会,聊聊东北菜? 俺经常去东北餐馆,沈阳俺去的次数多了。
除了沈阳,还去过大连,伊春,加格达奇,哈尔滨 吉林。 早年家附近有个哈尔滨餐馆,它的看家菜居然是家常炒白菜,吸引了俺和朋友很多年。
我家大哥在建设兵团好多年,大嫂就算是东北人。 大哥结婚在东北生活了很多年,他做的家常菜估计有东北味道,油放的多,肉放的多。
土豆,豆角,豆腐,白菜,鱼。他都做的特别好。父母在的时候,家里聚会,掌勺的就是他。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7 23:13
大器晚成的多了去了。
作者: 梨花 时间: 2024-12-28 05:17
您聪明伶俐,就是一心想股票了,想阮琴了~看不进去长篇文章
作者: 梨花 时间: 2024-12-28 05:19
我这二年做菜水平提高了,因为外孙挑食,我得细做。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8 07:47
聪明伶俐,谢谢! 只要是夸俺,她准长寿。
【中阮也流行-凝眸】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are_source=copy_web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8 07:50
那你肯定时间富裕了? 等我找你算老帐。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4-12-28 08:12
我知道是特意顶上来给我看的
早啊大家,我最近的状态就是在错中学,错中求进步!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8 09:19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8 09:27 编辑
人生路上难免有事故发生,到老了这些都是故事。 老了,没有故事讲,白活了一场。
现在就要多制造事故,你我岁数正当时,事故越多,故事越多。老了,肯定是靠回味活着,走不动了,也煽不了情了,怎么办? 吹牛,讲故事。
作者: 梨花 时间: 2024-12-28 09:45
啥呀,还有老账
作者: 梨花 时间: 2024-12-28 09:46
您在说自己吧~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9 06:53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9 06:55 编辑
俺特自豪,吃饭几乎从不挑食。
在餐馆用餐,喜欢大堂,胜过包房单间。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9 07:00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9 07:06 编辑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百度百科 男人与女人。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29 07:10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29 07:14 编辑
@大荒蜂 老哥哥,有多久没和老娘们唠嗑了? 女人有两个优点,但有一个漏洞; 男人虽没有优点,却有一个长处; 男人经常抓住女人两个优点,用自己长
作者: 梨花 时间: 2024-12-29 08:35
呵呵
作者: 淡月光 时间: 2024-12-29 15:16
丰富多彩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4-12-30 05:22
本帖最后由 半梦半醒 于 2024-12-30 05:25 编辑
才华横溢的你好像没耍开,要不就耍过火了。
作者: 静电 时间: 2024-12-30 17:25
平民心里都有诗,但不是人人能写诗。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