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下的友谊
——挪威电影《白色严冬》观后感
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刚刚进行完一场殊死搏斗的敌手,巧遇同一屋檐下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记得小时候跟别的孩子打完架,又和好在一处玩耍,一般是为了玩和好,为了玩又在一处而忘了前面打架。玩是我们共同的目标,玩是我们和好的纽带。也许我们为了玩而打架,又为了玩而捐弃前嫌,玩在一处。要问这是为什么?天性呗,人性呗,童稚呗!那么,殊死搏斗的敌手在搏斗之外相遇呢?继续不共戴天、生死相克?还是化敌为友、共创美好?抑或相安无事、进水不犯河水?挪威电影《白色严冬》却给我们讲了一个传奇故事——
[attach]214521[/attach]
二战期间,在寒冷的挪威上空,英德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空战,当时双方都有战机被对方击落坠毁。在这被冬雪覆盖、与世隔绝的荒野,2名英国士兵和3名德国士兵意外相遇在一间废弃木屋。面对寒冷,面对饥饿,面对敌人,面对死亡,他们该如何选择?他们不谋而合地想到是生命,是如何生存下去。自己要生存,敌人也要生存,敌人甚至可以帮助自己克服严寒,克服饥饿,只有共同生存,才是最大的生存机会。5个人都知道在严寒的冬季,生命生存是第一需要。所在,他们开始在一间木屋里斗智斗勇,合作斗争。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从敌对到相持,互需到互助,交流到理解,信任到友谊,最后他们竟成了亲密的战友。这个传奇却也是一段真实经历,影片中三个德国飞行员的名字都跟人物原型的名字相同。1977年,当年的德国中尉赫斯特在慕尼黑的家中,接到了一个来自英国的电话。电话中,英国的帕帕特里克上尉邀请他去伦敦,两位故人再次相见了。1990年,帕特里克去世。2011年,99岁的赫斯特病逝于德国。2012年,挪威导演彼特·纳斯听说了这个发生在他家乡的故事,在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历史研究后,他将这个故事拍成了《白色严冬》。
[attach]214519[/attach]
单纯从这部电影来看,故事简单,人物不多,剧情也不复杂,但人物情感、性格、宗教、信仰却十分鲜明,比如英国人的高傲,德国人的规矩,特别是对生命的热爱,反映出一种人性的本质。在小木屋期间,武器成为一种权力,不管是谁都要听武器的。哪一方拥有了武器,另一方就必须服从。所以,武器再没伤害过人,却成为工具打过猎,收获过野兔成为他们餐桌上的美味。小木屋期间,没有了政治,也就没有了战争,只剩下为生存与严寒与饥饿的斗争。当英国小兵把《我的奋斗》书页制撕下擦屁股时,虽引起德国小兵的强烈反对,但也还是被劝慰下来。小木屋期间,德国老兵充满人情味儿的画画赢得了一致好评,唤起了大家的良知和希望。小木屋期间,英国老兵命令德国老兵锯了顶梁柱烧火取暖,木屋几近垮塌时,德国佬没有拿武器去争辩是非,而是两人共同力顶,直到外出的两位回来立柱支撑。小木屋期间,4个人联手为受伤的德国小兵做截肢手术,烧火,消毒,麻醉,一拳致昏,手起斧落,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小木屋期间,他们在炉火下喝着酒交流着个自的趣事,争相表演才艺,抒发着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小木屋期间还发生了好多小故事,满满的都是人情。如果观众这时不想木屋之外战争依然在进行,如果仅看这间木屋,肯定会误以为是几个朋友在野外聚会呢!要不是最后当地游击队狙杀德国兵,英国兵叩地痛哭;被解救出荒野木屋后,英国兵为德国兵说情,声明他们是朋友,却不被政府理解而押送战俘营,谁会想到这是一部反映二战的战争片!
[attach]214520[/attach]
战争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却让平民为此付出牺牲代价,这是对人性最大的践踏和蹂躏。这描述战争下的友谊才是最有力的反战!看完这部影片不由让我想起多年前看过的韩国片《欢迎来到莫东村》,异曲同工,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