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你的姓氏祖宗是谁?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01
标题: 你的姓氏祖宗是谁?
你的姓氏祖宗是谁?中华姓氏分支表曝光,你是哪位上古大帝的后代?
我们每个人的姓氏,虽然不是独一无二的,但都是父母给予我们最伟大的馈赠,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而你们知道自己姓氏的历史以及由来么?最早的姓与氏是分开的,姓是由上古时期母性社会而来,因为是女权社会,孩子的父亲根本不知道是谁,所以跟母亲姓,因此姓以女字旁为主,因此很多上古姓氏都是女字旁。五帝也不例外,他们的姓氏也有女性社会的印记,例如姬、姜、嬴等五帝姓氏。而你知道五帝的姓之后又演变为什么?
一、姬姓
上古五帝中黄帝的姓氏,书籍记载,黄帝本姓公孙,后改为姬,并且后世的姓氏有百分之八十是由姬演变而来。在与炎帝联手打败蚩尤后,于泰山之巅举行封禅大典,因忽然出现很多黄色的巨大的蚯蚓蚂蚁,认为这是上天的启示,固以黄土大地为名,被称为黄帝。他的姓氏姬,之后演变很多姓氏,像孔、燕、成、张等常见姓氏,都是由姬演变而来。除此之外,一些比较少见的姓氏,也是由姬演变而来,像郦、卞、衣等姓氏,也是由姬演变而来。
二、姜姓
五帝中炎帝姓姜,他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神农。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神农最大的贡献就是教导人们开荒种田,发明农耕工具,与黄帝一起击败蚩尤。他的功绩很大,他所姓的姜所演变的姓氏很少,常见的只有许、吕、丁、齐,不常见的有西门、殳、申屠,西门与申屠都是复姓,这两个复姓,应该是上古流传最早的复姓,其后人,百分之八十可能是炎帝的后人。
三、蚩尤
蚩尤本姓应该为姜,是炎帝的后人,但他不服从部落的管教,理念不同,自立门户,之后与炎帝等人对立。蚩尤所率领的九黎部落,能征善战,逼着炎帝与黄帝联手。蚩尤在上古时期也有突出的贡献,他带领族人耕种,还开创了完整的冶炼工业,让上古时期进入铁器时代,也总结了很多自然科学道理,并且还教会后人讲道理,九黎部落,应该是最早的法治部落。蚩尤自立门户后,他的姓氏也自己创造,与姜姓不同,而且也不承认自己是姜,是炎帝的后代。蚩尤的姓氏之后演变为屠、邹、汤等姓氏,都是十分稀有的姓氏。
四、颛顼
颛顼是黄帝的后人,姓高阳。颛顼的名字很少有人知道,后世史学家也认为把他放入五帝之一有所不妥,但通过多次排列,他都在五帝之中。夏国与楚国都是他的后人,其影响极为深远。他的姓氏之后演变为程、陆、童,这三个姓氏是由颛顼直接演变而来。之后又经过千年演变,又演变出很多姓氏,其中包括复姓上官、司马,还有一些稀有姓氏,例如芈、邾、鄂、荆等姓氏。
五、少昊
少昊也是五帝之一,他的姓是嬴,一个十分少见的姓氏,嬴政与她同姓。少昊又名白帝,也被称为西方上帝。他的部落最初以玄鸟为图腾,因娶妻,后改为凤,是最早的凤文化,也让凤成为中国的精神图腾之一。少昊的姓氏之后演变为李、张等常见姓氏,还演变为桑、勾、苟、金、路等稀有姓氏。少昊所演变的姓氏虽然不多,但大多都是稀有姓氏,如果你的姓氏很少见,那么有很大的可能是由少昊的姓氏演变而来,是少昊的后人。
结语
中国的历史悠久,这些姓氏只是其中一点点,其演变的姓氏数不胜数,很多稀有的姓氏,都有自己的历史。而且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有很多姓氏,消失在历史长河,例如嬴,秦朝被灭后,嬴姓消失,世界上也没有姓嬴的人。五帝的姓氏演变极多,加在一起占百家姓的一半。另外,你的姓氏是来源于哪个上古大帝?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16
王李张人最多!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17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11-30 16:20 编辑
张姓始祖
张姓,是全国第三大姓。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姬姓。在距今5000年左右,黄帝先后战胜蚩尤、炎帝,统一了中国的中西部,生活在东部地区以少昊为首的东夷族看到黄帝的势力强大,就臣服于黄帝。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18
在距今5000年左右,黄帝先后战胜蚩尤、炎帝,统一了中国的中西部,生活在东部地区以少吴为首的东夷族看到黄帝的势力强大,就臣服于黄帝。少昊建都穷 桑,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那时濮阳一带是黄帝的华族东部边缘,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黄帝为了巩固这一边缘地区的统治,就将他同正妃螺祖生的两个儿子都派 过来作为诸侯。大儿子玄嚣封于青阳,即古清河之阳,因此得号青阳氏。古清河是流经帝丘(今濮阳)一带的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称湛或白汤。另一儿子昌意封于今河南、河北交界处,后人称昌意城,今南乐县境仍有昌意城遗址。玄嚣、昌意的封地一处清河上游,一处清河下游,兄弟两人待人都很宽厚,关系极其融洽,交往非 常密切。
玄嚣生子挥,昌意生子颛顼,二人年龄相仿,情趣相投。那时的诸侯王一般都是善观天象的巫师,观天象也是家中子弟从小到大的必修课。挥和颛顼也都爱上了观天象,但二人的其他爱好又有区别,挥喜欢制作打斗器械,捕猎抓鱼;颛顼则喜欢琢磨怎样将天下各族融为一体。
黄帝一天天年老体衰,同时看到天下并不太平,就注意在足,守小国可以,却不堪大任。他很快发现了挥和颛顼。二者比较,他感到颛顼有治国王气,挥有为将之风。为了培养考察他们,黄帝就让颛顼去辅佐少昊,让挥负责制造器械,训练士卒。 少吴是伏羲太吴的嫡系后裔,年事已高,深明大义,对颛顼一见如故,立即委以国政。颛顼那时虽还是个15岁的少年,但相貌堂正,有胆有识,又勤奋谦让,用了三年就让东夷人摆脱了贫困落后,将东夷族人折服,并在少吴去世后作了他们的首领,将他们并入了华族。黄帝看颛顼如此雄才大略,喜出望外,就将他调来身边, 协助自己处理国政。颛顼入都引起了共工的极大嫉妒。共工是协助黄帝打败蚩尤的西北部落首领,势力很大,常在黄帝出外巡视时代理国政,对让年轻的颛顼代替自 己这一地位极其不满,就暗暗积蓄力量,以待时机。
挥受到黄帝的委托后,就在封地里制作了许多器械,他特别喜欢镞器。镞器有石镞、铜镞、骨镞,将这些镞装在木杆上可以做成枪或标枪,用来打猎或同敌人打斗, 就比棍棒的杀伤力大得多。可这些镞器都有加工的难度,数量稀少,难于大量使用。能不能用其他物品代替呢?他和当时一个搞镞器加工的工师夷牟一起商议,一起寻找。那时候,濮阳一带是土丘地貌,雨量充沛,遍布灌木丛林,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竹子。挥和夷牟发现一种毛竹,高不过一丈,每节三尺,竹尖锋利非常,竹质坚 韧,就将它削来代替,一试果然可用。竹子到处都是,并且这样制出的镞不需再装在其它木杆上,竹镞就这样大量产生了。他们为这种竹镞起了个名字,叫箭。接 着,他们又将镞头缩小做成金属制品装在箭竹的顶端,称为矢,以加大杀伤力。
颛顼听说后,就到青阳来察看,挥和夷牟作了现场表演。颛顼看到能就地取材大量制作箭镞,又成本低廉,简便易行,非常高兴,将挥和夷牟大大夸赞了一番。
他们还一起交流了观天象的所得,颛顼打算将天象的变化轮回和人间的一年四季结合起来,准确计算一年的天数,制定一个历法,用来统一指导领土日益扩大、农耕日益发展的生产生活。挥听了对颛顼更加敬佩,同时也向颛顼谈了自己观夭象的成就。他发现西北方向有一颗大星,它的变化总是和兵灾连在一起,它平时黄白而 明,可颜色一变成红色,或星体产生棱角,或移动位置,人间就要发生流血的战事,就会发生大灾。因该星大而亮,又如此凶恶,挥就称它为狼星,又叫天狼星。在 天狼星的东南,又有九星排成的一个星座,八颗星排成一个弧型,弧背指向天狼星,弧背前方有一星,如同一个镞矢,当镞矢星指向天狼星时,天狼星就恢复如常, 天下就太平;当矢镞星偏离天狼星时,天狼星就变色,天下就兵连祸结。挥担心地告诉颛顼,从天象看,弧矢星正慢慢偏离天狼星,天狼星又快要变色了,并且这次 的变异很可能特别大,人间要有大的兵灾出现。
颛顼边听挥的述说边沉思着,挥实际上是在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防备变乱。黄帝身体状况不佳,随时都可能升天而去。共工氏不服,正在暗暗操练兵勇。西北方,有 天狼,天狼就是共工啊! "那么谁来当弧矢呢?"颛项直视着挥将这个问题郑重地提出, "我!"挥迎着颛顼的目光坚定地说。"好!"颛顼喊过,弟兄两个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正在这时,一个大鹰俯冲下来,叼住了一只小羊,颛顼和挥见状,急忙操起箭镞向鹰投去,鹰飞了起来,两人投出的箭镞都落空了。望着高飞的雄鹰,颛顼感叹道:"箭镞要能飞起来追上多好啊!"
颛顼的这一声感叹让挥在心里边"咯噔"了一下,和颛顼分别后,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是啊,能让箭镞飞起来多好啊。怎样才能让箭镞飞起来呢?一天,他在树林 里突然看到一群猴子利用弯藤和树枝、竹枝荡弯的弹力从一个地方跳到另一个地方,心中霍然一亮,就马上将箭附在弯竹和弯藤上面弹出去,居然比人工投掷强得 多。但怎样将弯竹、弯藤拿于手中将箭发出去呢?晚上,他望着弧矢星又霍然一亮,这弧矢星多象弯藤和箭啊!天象和理想的重合,使挥产生了一种夭降大任的使命 感。他想着,试验着,终于想到了用一根弦将弯藤两端连起,将箭装在弦上发射。成功了!当挥将这一消息告诉族人,大家抬着他纵情欢呼。
这在当时是多么伟大的一项成就啊!这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武器发明。从此人们捕食猎物,对付敌人,身体不用触及就能将他们降伏,并且这一武器制作运用简便易 学。当挥悄悄将这一喜讯派人告诉颛顼后,颛顼极其激动,将这种武器命名为弓,并委任挥为弓正。当时的"正"是国家负责一个行业部门的长官,如水正负责治 水,木正负责伐木管理,金正负责金属开采冶炼加工,土正负责管理土地,火正负责管火等,弓正就是国家负责制造弓箭的长官。颛顼还派人秘密告诉挥,让挥不要 声张,不要让共工氏知道。
挥接到任命,并没有满足于开始的成果,又进行了许多试验。发现制弓用的材质、弹力越大越好,他们又发明了竹弓、柳木弓、桑木弓。柳树、桑树到处都是,取材容易,都可以大量制作。木弓的制出使弓越造越长,也越造越强了,人们打猎捕鱼、降伏敌手的能力也越来越大了。
不久,黄帝去世了,遗命让颛顼继承大位。当时,黄帝建 都之处被共工氏生活区域所包围。颛顼继位后为了跳出共工势力的包围,就同挥商议,将都城迁到了帝丘(今濮阳)。
共工企图夺取帝位,听说挥秘密试制了一种新型武器,但却打探不出来是什么东西,就设法拉拢挥和他结成同盟·他派人找到挥说,挥父玄嚣是黄帝长子,挥为长 孙,黄帝去世应由长子长孙继位,如挥和他结盟,他愿意拥立玄嚣或挥为帝。共工如此伎俩哪能骗过挥。况且挥和玄嚣都深明大义,对颛顼也心悦诚服。挥严辞拒 绝了共工的拉拢,并将这一情况报告颛顼,表示自己全力拥戴颛项。颛顼对挥和玄嚣的坦诚无私耿耿忠心深为感动,也深为感激.
颛顼刚刚迁都过来,共工 就发动了叛乱。颛顼命挥为领兵大将迎敌。共工经过长期精心准备,兵力强盛。挥就和颛顼商议,以奇取胜,将敌一步步引入埋伏圈,伏兵四起,弓箭象飞蝗一样射 向叛军。叛军哪见过如此密集的飞箭,以为天神相助颛顼,顿时溃不成军,四散逃命。这次叛乱就这样被平定了。
颛顼论功行赏,封挥主祀弧星,终生为将,并将整个清河流域都封给他,还摸拟开弓射箭的形态,赐姓为张哪知消息传出,各地父老钦慕挥的诚勇宽厚,纷纷将流经 本地的河流改为清河,投靠于挥。一时原共工氏族活动区域等地就叉增了几条清河。颛顼听到这一情况,也付之一笑,予以认可。
可张挥并没有沉迷于享乐之中。他仍然钟情于观察天象和制作器械。他协助颛顼运用天象变化结合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制定出了《颛顼历》这一最早最科学的历 法,将一年分为365天,竟和现在通用的公历历法极其相近。他又运用弓箭原理制作出了各种各样捕鱼捕鸟捕兽的罗网。对于投靠他的氏族民众,他一律平等相 待。张氏就这样繁盛起来。
许多历史常常要打一个轮回,黄帝去世后,挥和玄嚣推举颛顼登上帝位,颛顼是玄嚣的侄子。颛顼去世,将帝位传给了高辛,高辛的父亲叫虫乔极,虫乔极的父亲叫玄嚣,高辛又是颛顼的侄子。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18
挥公
像赞:伊谁作弓 维我始祖 利赖万世 强暴是取
采食于张 后裔迁繁 以邑为姓 敢忘本源
挥公为少昊青阳氏第五子,任主管制造弓矢的长官(弓正),遂赐姓张氏。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为中国人口第三大姓。尤以上海、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
折叠编辑本段张姓来源
一出自黄帝之后,挥为始祖。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这支张氏是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最早发源于尹城国的青阳,即今河北省清河其后望族也出于这一带。
二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春秋时由周文王的姬姓后裔所建的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祠附近。 三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据《读史方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元末蒙古将领伯颜帖木儿,英勇善战,归明朝后,被明太祖赐张姓。另有女真族人咎卜也被明太祖赐姓张。又要据《三国志·魏志》所载,魏国大将、晋阳侯张辽,本姓颞,后改为张氏,世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后成为大姓。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的。如三国时乌桓族中张姓是贵姓;十六国时,后赵政权中,也有许多羯族张姓。另外女真族中颜盏氏、赤盏氏等在明朝时也有改张姓的。
张氏的郡望有许多处,其主要有以下二十六个:
清河郡,汉时设置,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南)。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改涿郡设置,治所在涿县(今属河北)这支张姓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秦设置,治所在晋阳(今太原西南),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之族所在。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郡,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张汤。
南阳郡,战国秦设置,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六世孙张彭。
敦煌郡,汉时置郡,治所在敦煌县(今甘肃敦煌县西),此支为东汉太常张奂之族所在。
安定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晋移至安定(今甘肃泾川北),这支张氏为西汉赵王张耳之后。
襄阳郡,东汉置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市),始祖为张安之。
洛阳郡,在今河南境内。
河东郡,秦设置,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隋河东郡丞张吒子。
始兴郡,三国时设置,治所在曲江(今广东韶关市南),这支张氏出自西晋司空张华之后。
冯翊郡,三国魏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此支张氏始祖为后汉司空张皓少子张纲。
吴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六世孙张睦。
平原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河间郡,汉时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这支张氏出自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
魏郡,汉初设置,治所在邺县(今河北临漳西南)。
蜀郡,战国秦设置,治所在成都,此支张氏开基始祖为张若。
武威郡,西汉设置,治所在武威(今甘肃民勤县东北)。
犍为郡,西汉设置,治所在敝邑县(今贵州遵义市),这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谋臣张良六世孙张壮。
沛郡,东汉设置,治所在相县(今安徽濉溪县西北),这支张氏开基始祖为西汉大臣张良六世孙张睦。
梁郡,汉设置,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
汲郡,晋时设置,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西南)。
河内郡,楚汉之际设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高平郡,晋置郡,治所在昌邑(今山东巨野县南)。
上谷郡,战国燕设置,秦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宣化)。
张姓堂号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张姓在传说时代起源于今山西太原,春秋时晋国张氏一直居住于此。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在今山西、河北、河南境地形成许多望族,其中以迁到韩国的张氏影响较大。
从发祥到战国秦汉时期,张氏繁衍发展主要是在黄河南北的北方大部分地区,这时,也有张姓人入蜀郡为太守,至汉代,巴蜀地区张姓人士落籍增加,同时张氏先民也有迁入吴郡的。
汉末由于董卓之乱,中原地区遭受严重破坏,北方的张氏族人被迫第一次南迁;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张姓再次大举南迁,不久,吴郡张氏首先崛起,后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张氏繁衍的中心,这时期,张姓也有迁往东北的辽宁、吉林和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最南已称盛于今广东韶关。
唐至五代,张姓在南迁的同时,再创辉煌,在许多州郡的显姓望族中都服张姓的存在,到北宋末年,即金兵占领了黄河南北到蒙古军队南下期间,北方的张姓族人又一次大规模南迁。
经过几次南迁,张姓至宋以后遍及全国各地,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各个区域。明、清之际张氏族人有漂洋过海,寻求发展的,至今在移居海外的华人中,张姓人数位居前列。
历史上的张姓族望人盛,名人历代辈出。
著名人物有战国时期曾先后任秦相和魏相的张仪。
西汉大臣张良,名将张骞。
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著名医学家张仲景。
三国蜀汉大将张飞。
南梁有被称为我国四大画家之一的张僧繇。
唐代张姓更是人才济济,仅宰相就有十七人,另有书法家张旭,诗人张若虚等。
北宋有画家张择端,作品以《清明上河图》最为珍贵。
道教南派初祖张紫阳。
明代有政治家张居正,先后主持国事达十年之久。另有明末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
清代有两广总督、洋务派首领张之洞,著有《姓氏五书》的学者张澍,被康熙称为"天下第一清官"的礼部尚书张伯行,义和团首领张德成等。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19
挥公墓
挥公号天禄本姓姬青阳之子与颛顼同为黄帝之嫡孙生而颖悟精于巧技体恤民疾时处洪荒苦于觅食 为祈拯民之术主祀孤星夜观天象顿生灵感折技弯条始制弓矢且教民效仿用于狩猎遂解天下衣食之乏万民称颂颛顼帝乃封挥为弓正亦称弓长执掌弓矢制造是时共工来犯挥受命率众持弓迎战于汲水大胜凯旋帝嘉其功高德昭取弓正之意赐姓张华夏始有张姓挥乃张姓始祖公之所创弃蒙昧于千里开文明之先河迄今五千年张姓繁衍昌盛遍及五洲四海且英贤辈出相继峥嵘仅拜相者尚以群计为将帅治郡国者不胜枚举于科技医学艺文诸领域中亦不乏大家灿若繁星实为开创华夏文明之望族挥公仙逝遂葬于此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铭记挥公之不朽业绩民众自愿捐资本县人民政府秉承民意精心组织乃重修挥公墓以慰先贤功德兼飨海内外张氏后裔寻根拜祖之夙愿谨为之记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22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
张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07年,根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中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张姓人口在中国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83%。
张的本义是“使弓弦”,把弦绷在弓上,将要开弓,与“弛”相对。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意义。张,也是星名,属朱雀七宿中的第五宿,天象的排列形状似弓。张是擅长制造弓箭的氏族崇拜的原始天象图腾,进而成为氏族名、地名和姓氏。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23
起源始祖张(Zhang)姓源出主要有:1、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1]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④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2]
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社会影响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后逝葬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县)。因此,张挥成了张姓人的始祖。[3]
折叠迁徙传播张姓氏族最早活动于"尹城青阳",古地在今河南濮阳和河北清河一带。直至西周宣王时期,在陕西地区出现了张姓的踪迹,西周青铜器皿上铭有张伯、张仲,他们是西周的贵族。张仲辅佐周宣王,使西周得以中兴。[5]
春秋时晋国是张姓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地区。河东"解邑张城"是张姓重要的聚集地和发祥地(古张城在今山西临猗西的黄河东岸)。张氏世代事晋,晋灭后事韩。张老、张侯(即解张)均是晋国的大夫,张老的后代韩国贵族张良成为汉朝开国第一功臣,解张也被一部分张姓后裔奉为先祖。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张姓人群主要活动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区。[5]
秦汉是张姓向四周发展和繁衍的重要的时期。张姓在秦初进入了四川,多为三晋贵族的后裔,在反秦战争和随后的楚汉之争中,政治倾向明显,战争中建功立业,封侯赐爵;再西进甘肃、宁夏等地。张姓人群活动地区迅速发展到整个北方、西北和四川地区,成为当时北方地区的第一大姓。同时,西汉留侯张良的后裔从陕西出发,徙河北入江苏,渡过长江,进入江南地区。西汉末,张姓已经到达浙江、江西和福建了。[5]
进入魏晋南北朝之后,由于北方战乱和少数民族的大批进入中原的原因,张姓人群向南方和东南迁移,同时继续向西北发展。西晋末,张姓人群涉足东北,渤海湾地区成为张姓人群重要的聚集中心。唐宋时期,张姓开始向湖广和云贵地区移民。明朝永乐年间由广东始入台湾地区。[5]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23
姓氏文化折叠郡望堂号- 郡望郡望共有26个,分别是清河郡、范阳郡、太原郡、京兆郡、南阳郡、敦煌郡、安定郡、襄阳郡、洛阳郡、河东郡、始兴郡、冯翊郡、吴郡、平原郡、河间郡、中山郡、魏郡、蜀郡、武威郡、犍为郡、沛郡、梁郡、汲郡、高平郡、河内郡、上谷郡。[4]
- 堂号总堂号:清河堂分堂号:百忍堂,金鉴堂,孝友堂,亲睦堂,冠英堂,燕贻堂,敦睦堂,宗岳堂,敬谊堂,源流堂,一本堂,二铭堂,九如堂,九居堂,九裔堂,三立堂,三知堂,三治堂,三箧堂,于斯堂,大本堂,大忍堂,五眼井张祠,中和堂,文星祠,文星堂,文德堂,世恩堂,世德堂,本立堂,四益堂,永思堂,永庆堂,芝泉堂,存着堂,存善堂,光裕堂,曲江堂,亦政堂,守经堂,聿修堂,孝思堂,志合堂,芹馀堂,两铭堂,序源堂,祀先堂,青湖堂,东聚堂,忠文堂,忠孝堂,尚义堂,尚德堂,味芹堂,明伦堂,明义堂,垂裕堂,和德堂,金陵堂,念德堂,建本堂,草圣堂,持纪堂,思存堂,思孝堂,思则堂,追远堂,衍庆堂,叙伦堂,峻德堂,凌云堂,务本堂,培本堂,萃敬堂,崇本堂,崇德堂,敦本堂,焕文堂,清河堂,张在公祠,绍忍堂,报本堂,万石堂,敬宗堂,敬睦堂,敬爱堂,敬翠堂,棣萼堂,顺德堂,集成堂,复古堂,诒谋堂,敦九堂,敦本堂,敦厚堂,敦伦堂,尊经堂,尊礼堂,道生堂,裕裔堂,睦族堂,爱敬堂,诚心堂,雍睦堂,义芬堂,源远堂,福人堂,嘉顺堂,嘉会堂,寿康堂,聚星堂,鸣珂堂,种德堂,毓秀堂,横渠堂,乐育堂,德成堂,德征堂,馀庆堂,庆馀祠,燕诒堂,燕翼堂,树德堂,积庆祠,积庆堂,笃亲堂,亲睦堂,凝远堂,济美堂,彝伦堂,怀义堂,怀德堂,宝鉴堂,继忍堂,铁耕堂(共136个)[5]
折叠门楣题辞金鉴家风 百忍传家"金鉴家风"出自唐朝宰相张九龄的故事。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玄宗为求治国安邦之策,谕张九龄总结列代治国经验。张洞察秋毫,明断事理,以犀利之笔综述列朝兴衰存亡之理,成书五卷,玄宗御览,甚为赏识,赐为《千秋金鉴》,作为治国铭言珍藏。
"百忍传家"是指唐朝张公艺的事迹。张公艺,字千禄。为人急公好义,乐以助人,修身养性,胸襟坦荡,待人处世,宽宏大量,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哲理。因而告谕后裔当忍则忍,忍者有益。公艺家教有方,道德高尚,故而能九世同堂,唐高宗旌为义门。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25
宗祠对联九居世泽;百忍家声。
全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封禅泰山,过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
西都十策;金鉴千秋。
上联典指北宋初曹州冤句人张齐贤,字师亮,少年时孤贫而勤学,官至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下联典指唐代大臣、诗人张九龄。[6]
图传百忍;鉴着千秋。
上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下联典指唐代张九龄,著有《千秋金鉴录》。
轮奂善颂;孝友传芳。
上联典指晋代献文子成室,张老颂曰:"美哉轮哉!美哉奂焉!"。下联典指周朝张仲,性孝,与尹吉甫为友,流芳百世。[6]
烟波徒钓;横渠理学。
此联为张氏宗祠太原堂联。上联典指唐代张志和隐于江湖,自称"烟波钓徒"。下联典指北宋张载,居郿县横渠镇,精研理学,世称"横渠先生"。
齐家公艺;治国子房。
上联典指唐代张公艺,寿张人。善于治家,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善之。下联典指汉初大臣张良,字子房,城父人。为刘邦谋士,佐其灭秦楚。汉朝建立,封留侯。[6]
渔阳惠政;江左清才。
上联典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字君游,宛人,少年时被称为"圣童"。光武初年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受百姓爱戴。下联典指晋代文学家张翰,字季鹰,吴郡人。性至孝,有清才而善写文章,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
簪缨七叶;邦友千秋。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张安世,字子孺,杜陵人。昭帝时任右将军、光禄勋,封富平侯;昭帝死,他与大将军霍光定策立宣帝,为大司马。下联典指周代贤臣张仲,以孝养父母、友爱兄弟闻名,与尹吉甫为友。[6]
梧雨凤苞润;松风鹤韵高。
此联采用清代诗人张问陶自题联。
泉源在庭户;世界接人天。
此联采用陕西省留坝庙紫柏山张良庙联。[6]
阀阅传京兆;声名重曲江。
上联典指张姓郡望,"京兆",指襄阳郡,旧治在今湖北襄阳西。下联典指唐代诗人张九龄,曲江县人。
八德忠列上;百忍孝为先。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麟德中,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后张姓常以"百忍"为堂名,本此。[6]
落日平原纵马;秋风古道题诗。
此联采用现代国画家张大千于1981年撰写的书联。
宴列琼林之首;胪传鼎用之中。
上联典指明代张信、张异、张怵、张懋修、张以诚五状元。下联典指明代张显宗、张春、张修嗣三榜眼。[6]
气味梅花馨此日;风神杨柳忆当年。
全联典指南朝齐人张绪事。
一林松月多诗兴;千里云烟入画图。
此联采用清代词画家张子祥撰书联。[6]
兵书三卷桥边授;忍字百篇家内藏。
上联典指西汉张良事。下联典指唐代张公艺事。[6]
将军更解神谶字;太史合书大有年。
此联采用清代书法家、诗人张廷济自题联。张延济,字叔未,浙江嘉兴人。
弓力千钧东风劲;长空万里北斗明。
此联为鹤顶格析"张"姓拆字联,上下联句首嵌入"弓"、"长",合而为张。[6]
九居世泽传名远;百忍家声播惠长。
全联典指唐代郓州寿张人张公艺,九世同堂。高宗祀泰山,路过郓州,至其宅,问其义由。公艺请以纸笔,但书百余"忍"字。
独爱诗篇超物象;只因山水与精神。
此联采用宋代诗人张耒诗句联。张耒为熙宁进士,著有《张右史文集》。[6]
鲲岛累迁昭祀典;清河长出尚高风。
此联为台湾省义溪口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张氏在台湾的迁徙。下联典指张氏郡望为清河郡。
二酉发祥登北榜;三公接武振淮滨。
此联为安徽省阜阳市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张鹤鸣、张鹤腾兄弟先后在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及第。下联典指张鹤鸣官至兵部尚书,二弟张鹤腾官刑部主事、云贵副使,三弟张鹤龄官至户部员外郎。[6]
九世居后添吉庆;百忍堂前古太和。
此联为湖南省台前县张氏宗族联。联说该族唐代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高宗封泰山返京时,路过他家,问他是如何理家的,他书写一百多个"忍"字进呈高宗,收到高宗肯定与赏赐。
功成百雉留怀远;泽溥三农乐凤翔。
此联为安徽省定远县池河镇张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张谨,字慎之,号敬轩,明代天顺年间进士,官工部郎中时。下联典指张国纪,字崇礼,号立斋,明代正德年间解元,官至凤翊知府,有善政。[6]
玉燕投怀,姓生燕国;出尘慧眼,相赏风尘。
上联典指唐代张说之母梦玉燕入怀,乃生张说。张说后被封为燕国公。下联典指隋朝杨素的侍妓张出尘,与李靖、张仲坚结为兄妹,号"风尘三侠"。[6]
忠厚近鲁愚,毕竟传家在是;勤俭似艰苦,须知奋进由斯。
此联为江西省万载县张氏六支宗祠联。
千秋鉴、百忍箴,常留古训;万先钱、两京赋,当读遗书。
上联典指唐代张九龄、张公艺。下联典指张鷟、张衡。[6]
正色立朝,声重千秋金鉴;懿文华国,名高万选青钱。
上联典指唐代张九龄,字子寿,韶州曲江人。长安年间进士,任右拾遗,开元年间议设十道采访使,玄宗殆于政事,他常评论得失,后因李林甫谗言而遭罢相。所作《感遇诗》,抒怀感事,以格调刚健著称。著有《千秋金鉴录》、《曲江集》。下联典指唐代名人张旌,著有《万选青钱》。[6]
出使穷源,槎泛斗牛之畔;劝农致富,民兴麦秀之歌。
上联典指西汉外交家张骞(?-公元前114年)汉中人。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途中两次被匈奴拘留,积十一年。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始脱身归汉。下联典指东汉渔阳太守张堪,光武中拜郎中。任渔阳太守时,功课农桑,捕击奸猾,在郡八年,匈奴不敢犯塞。去职之日,乘折辕车布被囊而已,百姓歌之。[6]
雄猛让一人,武善提戈文握管;精英传万世,唐曾显姓宋留名。
此联采用张飞庙联。上联"文握管"指张飞善书法。下联"唐曾显姓",谓唐张巡与张飞同姓。"宋留名",指岳飞与张飞同名。[6]
鼻祖肇青阳,公侯将相神仙,代光国史;大宗开白马,孝女忠良道学,世笃家风。
采用张氏祠堂联。
为创业、守成人,都须处处关心吾辈,可禀斯言,方可期荣宗耀祖;理读书、耕稼事,总要时时立志尔曹,能遵此意,便堪称肖子贤孙。
此联为广东省丰顺县建桥围张氏宗祠"荣封第"堂联。丰顺张氏客家人南迁的过程,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刻苦勤俭,是客家人最为优秀的品质之一。恶劣的自然环境,需付出数倍于鱼米之乡人民的努力方能果腹。张氏训勉艰苦创业,勤俭持家的堂联随处可见。[6]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26
家谱文献谱名
编者及编撰方式
藏地
湖南长沙坳上张氏族谱十二卷
张远选主修,民国三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
湖南浏阳金冈段张氏二修家谱十四卷
张永嵩等纂修,清光绪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
湖南湘潭南轩张氏会文房六修支谱八卷
张承宗等纂修,民国三十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
张氏族谱六卷
万友等主修,民国二十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
张氏三修族谱十卷
张梓元主修,清光绪二十三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家谱网
江苏扬州交台张氏分迁邵伯支谱六卷
张庆堂、张春雷等重修,清嘉庆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扬州张氏族谱四卷
张薰等修,清咸丰四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扬州维扬浦头张氏族谱
张客修,清同治八年木刻活字印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
折叠字辈排行地域
字辈
安徽省金寨县
启大道,正贤良, 一经传家,宗功世守 ,克承先训,继绪可久,长思祖德,齐敦孝友,尚学自立,光前裕后
安徽省亳州市
学北天守广,德心玉俊良;志明本绍统,兴家传费祥
安徽省桐城市
万志之云永,启世自荣昌,大德应时选,兴朝必以良
山东省齐河县
令之允传方圣永怀修世德
山东省新泰市
广安树继云,凤仙世孝远,仁怀振家真
山东省淄博市
成先志光宗,德士传家法
山东省青岛市
世开黄道日,双德吉祥始
山东省兖州市
文士堂西广,召书庆元祥,承彦明嘉绪,振国守典长
山东省诸城市
甲子寿光来,青春依旧在
河南省郸城县
栋国大怀付得加其太平安
河南省邓州市
明喷文鳯,荣先可绍,一本清传,福泽永继,学定万全
湖南省宁乡县
德茂光先祖良贻在克家殷勤敦实务谦厚发菁华绂冕芬徽圭璋品诣嘉席珍留待聘掞藻灿云霞
贵州省
荣诗承奇,仁能洪道,国均先进世,奇忠赵王姖,天远开绵秀,普打郑昌依
江西省赣州市
正元高国福玉定志用金□顺茂盛昌忠信永有光学士攀龙凤贤才振纪刚仁义为珍宝诗书
江西省武宁县
挥公肇远绪,友吉炳成周,善颂钦君子,师臣作汉模,宗演三溪秀,嗣昭六监图。必昌崇有
四川省
世卫国步元昌茂兴龙吉
重庆市
鸿才启世,智胜绍欣;传扬天道,信步乾坤。苍鹰展翅,高远超群;翱翔霄汉,啸傲风云。雄狮过岗,迅猛驰奔;横行原野,威震丛林。狂龙涌浪,广阔无垠;蒸腾甘雨,泽惠黎民
江苏省如皋县
大宗乃敦笃毓秀必诗书常守同居训其昌占庆余
江苏省丰县
国泰民安,田广文光,敬传祖,继中恒
收起
(以上,为部分张姓家谱文献、字辈排行资料)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27
姓氏名望《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张姓历代名人1741名,占总名人数的3.8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3位;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4.95%,排在第3位;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5.34%,排在第2位;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5.58%,排在第2位。[7]姓名 | 朝代 | 生卒年 | 籍贯 | 备注 |
| 战国 | 前?-309年 | 魏国大梁 | 政治家、纵横家 |
| 西汉 | 前250年-前186年 | 颍川城父 | 政治家、谋略家,,封留侯 |
| 西汉 | 前256年-前152年 | 阳武县 | 西汉丞相,封北平侯 |
| 西汉 | ?-前116年 | 杜陵 | 汉代名臣,任御史大夫 |
张骞 | 西汉 | ?-前114年 | 成固 | |
| 西汉 | ?-前62年 | 杜陵 | |
张道陵 | 东汉 | 34年-155年 | 江苏丰县 | 张良八世孙,道教创始人 |
| 东汉 | 78年-139年 | 南阳西鄂 | 天文学家、数学家、发明家,封西鄂伯 |
| 东汉 | 约150年-约215年 | 南阳 | 医学家,医圣 |
| 东汉 | ?-184年 | 钜鹿 | 太平道创始人,黄巾军首领 |
| 三国魏 | 169年-222年 | 雁门马邑 | 曹魏名将,封关内侯 |
张郃 | 三国魏 | ?-231年 | 河间国鄚县 | |
| 三国蜀 | ?-221年 | 涿郡 | 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封西乡侯 |
| 三国吴 | 156年-236年 | 彭城 | 政治家,封娄侯 |
| 西晋 | 232年-300年 | 河北固安 | 文学家、政治家,封壮武郡公 |
| 十六国 | ?-352年 | 陕西 | 建立秦国,年号建昌 |
| 东晋 | | | 建立蜀国,年号黑龙 |
| 488年-496年在位 | | | |
| 唐朝 | 625年-706年 | 襄州襄阳 | 政治家,封汉阳郡王 |
| 唐朝 | ?-646年 | 郑州荥阳 | |
张公瑾 | 唐朝 | 594年-632年 | 魏州繁水 | |
| 唐朝 | ?-714年 | 华州下邽 | 政治家、名将,封韩国公 |
| 唐朝 | 667年-730年 | 范阳 | 政治家、文学家,封燕国公 |
| 唐朝 | 678年-740年 | 韶州始兴 | 政治家、文学家,封始兴开国伯 |
| 唐朝 | 708年-757年 | 蒲州河东 | 名将,封邓国公 |
| 唐朝 | 生卒年不详 | 吴县 | 书法家,草圣 |
| 唐朝 | | | 金山国皇帝 |
张永德 | 北宋初 | 928年-1000年 | 山西阳曲 | 后周驸马、北宋卫国公 |
| 北宋 | 1020年-1077年 | 陕西郿县 | 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封郿伯 |
张邦昌 | 北宋 | 1081年-1127年 | 河北阜城 | 大楚国皇帝 |
张浚 | 南宋 | 1097年-1164年 | 汉州绵竹 | 抗金派领袖,封清河郡王 |
张致 | 南宋 | | 辽宁锦州 | |
| 元朝 | 1321年-1367年 | 兴化白驹场 | 大周国皇帝,建元天佑 |
| 明朝 | 1525年-1582年 | 湖广江陵 | 政治家、改革家 |
| 明朝 | 1577年-1652年 | 吴县 | 画家 |
张元忭 | 明朝 | 1538-1588 | 浙江山阴 | |
张惟元 | 明末 | | | 称王,改元永兴 |
| 明末清初 | 1597年-1679年 | 浙江山阴 | 文学家、史学家 |
张献忠 | 明末清初 | 1606年-1647年 | 陕西定边 | 大西国皇帝 |
张杰绪 | 明末 | | 广东潮州人 | 纳土纳岛国王 |
| 清朝 | 1672年-1755年 | 安徽桐城 | 政治家、史学家,封三等伯爵 |
| 清朝 | 1764年-1814年 | 河北馆陶县 | 诗人、诗论家、书画家 |
| 清朝 | 1837年-1909年 | 直隶南皮 | 洋务派代表人物 |
张謇 | 民国 | 1854年-1926年 | 江苏常熟 | 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 |
| 民国 | 1875年-1928年 | 奉天海城 | 奉系军阀领袖 |
| 民国 | 1901年-2001年 | 辽宁盘锦 | 国民革命军将领 |
| 民国 | 1899年-1983年 | 四川内江 | 国画大师 |
| 民国 | 1891年-1940年 | 山东临清县 | 抗日将领 |
| 民国 | 1890年-1969年 | 安徽省巢县 | 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872年-1955年 | 南充县 | 政治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892年-1974年 | 海南省文昌市 | 解放军高级将领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28年-2015年 | 山东龙口 | 解放军高级将领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00年-1976年 | 江苏省南汇县 | 理论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50年- | 陕西西安 | 电影导演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56年-2003年 | 香港 | 华语歌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61年- | 香港 | 华语歌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72年- | 台湾 | 歌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82年- | 四川成都 | 歌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80年- | 香港 | 演员、歌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72年- | 内蒙古包头 | 教师、主持人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84年- | 四川成都 | 歌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67年- | 台湾 | 歌手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18年-2010年 | 福建沙县 |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员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17年-2005年 | 山东菏泽 | "四人帮"成员之一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6年- | 辽宁台安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46年- | 福建晋江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1953年- | 河南禹州 | 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 |
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人口分布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5]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5]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5]
参考资料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20-11-30 16:29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20-11-30 16:33 编辑
张挥(张姓始祖)张姓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为黄帝之长子玄嚣(五帝之一的少昊)的第五个儿子,是古代重要武器弓矢的发明者。因弓箭的诞生对当时社会贡献很大,所以黄帝封挥为弓正,职掌弓矢制造。也称弓长(掌管弓箭的官职)。后又取弓长之意,赐姓张于濮阳,封地清河(古清河流域,流经现濮阳及清河),因此说中华张姓始祖为挥公,张姓祖根在濮阳。
张姓的起源始祖:
1、源于姬姓:
(1)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1)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2)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3)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4)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来。古代的乌桓、女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少数民族,有改姓为张姓的。今阿昌族、纳西族、僳僳族、瑶族、壮族、黎族、高山族、藏族,以及赫舍里氏、扎拉里氏、章佳氏、章锦氏、扎库塔氏、爱义氏等十几个满族姓氏,都有人改姓张。
扩展资料:
张姓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张姓大约有49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3%,为宋朝第三大姓。张姓第一大省是山东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7%。
其次分布于四川、河北、陕西、湖南、湖北、山西、甘肃、江西八省,又集中了54.5%。全国形成了华北、西北和中原地区张姓人口聚集中心。
明朝时期,张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6%,为明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全国张姓人口的36%,江苏省成为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南方赣浙苏、北部晋鲁冀豫陕两大块张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张姓的人口已达到近8500万,为全国第三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6.79%。 [9] 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张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大约占张姓总人口的27.5%。
其次分布于江苏、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六省,又集中了28.5%。河南居住了张姓总人口的10.1%,为当代张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为界的高比率的北方张姓区和低比率的南方张姓区。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