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间距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09:38
标题: 间距
打开地图,找到那个点。
每次量的间距都偏差太多。

第一次用手指量的,虽然距离只有一个手指盖那么长而已。可是实距却隔着千山万水。高山可爬的过?河可淌着过去?

肯定能过去!我信誓旦旦的说。因为距离不是障碍!这句话让我感觉到我无所不能的,我,就是那么的霸气。

第二次摸索那个点,我才知山水的距离那只是一个影像的存在,飘渺的还有云烟花香,只是,只是我始终抓不得,因为这次在我心里量的是感觉。

合上地图,脑海中一段段直通那个点的标记的描点,依然还是那么清晰。为啥我总是记不清前后顺序了呢,大不了我再重新描一次?
你笑着呵了一声。
心中想定格的你,却还是被风吹乱了记忆……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09:41
沙那个发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09:42
枕函香 发表于 2020-10-24 09:41
沙那个发

你觉得我写这样的字,是啥样的感觉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09:43
我,那个南霸屏,那么拽拽地站在你面前,你还看什么地图?我不够看吗?啊?啊?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09:44
秋怡然 发表于 2020-10-24 09:42
你觉得我写这样的字,是啥样的感觉

优美是优美,云山雾罩的优美,我拿个吹风机去。。。。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09:46
枕函香 发表于 2020-10-24 09:43
我,那个南霸屏,那么拽拽地站在你面前,你还看什么地图?我不够看吗?啊?啊?

你不是让我发散思维写一篇小说嘛
咋滴,打动你那想保护我的心啦?
说明我写这样的悲情文,还是有市场的哈
其实这就是编个画面而已,大哥被骗啦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09:47
枕函香 发表于 2020-10-24 09:44
优美是优美,云山雾罩的优美,我拿个吹风机去。。。。

看景不如听景嘛,干嘛把那一层雾吹散啊?太残忍,你可下的了手。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09:48
秋怡然 发表于 2020-10-24 09:46
你不是让我发散思维写一篇小说嘛
咋滴,打动你那想保护我的心啦?
说明我写这样的悲情文,还是有市场的 ...


思念啊,其实什么都丈量不了,有时就一转身的距离,有时又咫尺天涯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09:50
枕函香 发表于 2020-10-24 09:48
思念啊,其实什么都丈量不了,有时就一转身的距离,有时又咫尺天涯

哲理性的句子,我麻溜抄下来。以解不惑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09:51
秋怡然 发表于 2020-10-24 09:47
看景不如听景嘛,干嘛把那一层雾吹散啊?太残忍,你可下的了手。

雾里看花太费眼神了,我喜欢明晃晃光闪闪的世界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09:53
秋怡然 发表于 2020-10-24 09:50
哲理性的句子,我麻溜抄下来。以解不惑

用我们这里话讲,是要拣纸包起来的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09:55
枕函香 发表于 2020-10-24 09:51
雾里看花太费眼神了,我喜欢明晃晃光闪闪的世界

阳光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明亮的世界。
我不缺阳光,我是缺阳光的人嘛
眼睛如相机,睁闭之间就是美好的画面。
愿美好永远充满在眼睛的视线里。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09:56
枕函香 发表于 2020-10-24 09:53
用我们这里话讲,是要拣纸包起来的

哦,然后再用个棉布一层层的包裹起来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09:58
秋怡然 发表于 2020-10-24 09:55
阳光下所有的事物都是明亮的世界。
我不缺阳光,我是缺阳光的人嘛
眼睛如相机,睁闭之间就是美好的画面 ...

我拣纸去了,这要用云笺
作者: 秋怡然    时间: 2020-10-24 10:01
枕函香 发表于 2020-10-24 09:58
我拣纸去了,这要用云笺

还用我签个名不?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10:09
秋怡然 发表于 2020-10-24 10:01
还用我签个名不?

我写篇忘忧小镇去,现在有点想法,上班中,不知能不能写完
作者: 枕函香    时间: 2020-10-24 11:03
秋怡然 发表于 2020-10-24 10:01
还用我签个名不?

忘忧小镇写完了,发在散文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