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走向共和】瞿鸿机 [打印本页]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0-8-28 00:08
标题: 【走向共和】瞿鸿机
[attach]210834[/attach][attach]210833[/attach][attach]210832[/attach]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0-8-28 13:26
[attach]210849[/attach]
人物简介
瞿鸿禨,瞿鸿禨在父亲的严督之下,满怀报国之志,刻苦用功,在17岁就中了秀才,21岁中举人,22岁又中进士,进了翰林院。光绪元年(1875年)大考翰林,瞿鸿禨考列一等第二名。
此后20余年瞿鸿禨曾两充考官,四督学政,遍及五个省份。晚清的内政腐化已深,翰林则以派学政为肥差。这样的机缘,换个爱钱的官员早已发财。而瞿鸿禨所到之省,一心一意选拔人才,拒绝一切铺张浪费,谢绝一切请客送礼,严厉禁止手下以教育为名对地方的索扰。20余年的精忠为国,其清正廉洁的官风终于被天下所称颂,其官职也从四品的侍讲学士渐渐升到二品的礼部右侍郎。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0-8-28 13:33
[attach]210850[/attach]
晚清重臣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仓皇逃到西安。军机大臣中有四人因"庇拳"之罪被黜,只剩下荣禄和王文韶两人,急需补充。瞿鸿禨受到推荐,于1901年正月十五日奉旨赶往西安,经选拔后被任命为军机大臣,这年瞿鸿禨52岁。
中日甲午战争时,上四路进兵之策,未被采纳。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他认为"拳乱不可纵",主张进行镇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随慈禧太后西逃。为慈禧太后撰旨,向帝国主义妥协求和,深得慈禧赏识,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政务处大臣。其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在六部之上,任外务部尚书。又代徐郁为内阁协办大学士。1906年参与策划清政府预备立宪,特旨派议政官制大臣,未就。
1907年由于与奕劻有矛盾,后被袁世凯用计参劾,又忤慈禧旨意,被劾开除回籍。与王闿运等吟咏结社,逍遥度日。
1911年(宣统三年)迁居上海。袁世凯复辟帝制时,聘其为参政员,坚拒不就。
1918年逝于上海。
著有《止庵诗文集》、《汉书笺识》等刊行于世。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0-8-28 13:46
关于瞿鸿机的学政身份,戏中戏说:瞿鸿机因不满某年河南乡试官方排场,便取消了这一场乡试,而袁世凯正是此场乡试第一名。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0-8-28 13:48
[attach]210852[/attach]
瞿鸿禨诗选
1、
眼底金焦几变迁,旧游如梦梦如烟。
幽情付与葵霜老,古寺残阳听暮蝉。
——节庵归自焦山属为海西庵僧慧松写诗因作此 其一
2、
避世高人故隐居,瓜牛今日更无庐。
石门夜话寻禅榻,一苇江天纵所如。
——节庵归自焦山属为海西庵僧慧松写诗因作此 其二
3、
从来乐道不忧贫,天问终难测盖浑。
昨夜微霜催客子,明年春草忆王孙。
飘萍聚散真无定,蟠木轮囷自有根。
梦里东华风景异,铜驼应感止车门。
——樊山有诗留别同社索和与乙庵同次原韵 其一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0-8-28 13:56
百度如下:
袁世凯曾获乡试第一名,却怕被耻笑捐了个监生,此后厌恶科举
袁世凯年轻时不喜欢四书五经,而是爱读一些征战杀伐之类的书,但为了科场扬名,混个“正途出身”,他硬是凭着天生的聪明,背熟四书五经,八股文也写得得心应手。以他的才学,考取功名不在话下。袁世凯自己也是信心满满,完全一副胜券在握的架势。可没想到连续参加两届乡试,结果都是惨败,连个秀才都没捞上,这让一向心高气傲且功名心极盛的袁世凯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怕遭人耻笑,他花钱捐了个监生(清代最高学府的学生),但他从此对科举不再抱有幻想,为了表明心迹,他还把自己多年所作诗文全部付之一炬。
而真正促使袁世凯对科举心生厌恶,是多年之后他了解到的真相:袁世凯当时科场落败,并非他的八股文作得不精,成绩不好,而是事出有因——他家乡的官员得罪了新任河南学政瞿鸿禨,于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袁世凯日后大权在握,与瞿鸿禨互有芥蒂,不能说与此毫无关系。
光绪八年(1882年),瞿鸿禨以翰林院编修身份外放河南学政。学政属于临时性的职务,一般考试结束,都要回到原单位,因此他们到地方后所受的礼遇也就不尽相同,完全视当地长官的好恶而定。瞿鸿禨是个清官不假,却很要面子,他觉得自己虽职务不高,却是天子脚下——京城来的,他到下面府衙检查,一般都给予很高礼遇。然而当他来到陈州(今河南周口)府时,却受到知府吴重熏的冷遇。吴重熏出身名门望族,哪里瞧得上瞿鸿禨这个初出茅庐的六品编修?明知吴重熏冷落自己,瞿鸿禨也只是心里气恼,不好明争,便暗下决心找机会对他施以报复。
转眼三年过去,科考再临,瞿鸿禨仍旧外放河南学政。别的州府他都不刁难,唯有吴重熏所取各县第一名,他都鸡蛋里面挑骨头,找理由不予录取。恰好这一年袁世凯考得项城第一名,项城隶属陈州府统辖,袁世凯自然在劫难逃。
袁世凯做梦也没想到其中还有这么多曲折。直至时过二十多年,瞿鸿禨位极人臣,入主中枢,袁世凯也已做到封疆大吏,才知道自己当年科场败北,原来竟是瞿鸿禨暗中捣鬼。两人日后明争暗斗,表面看是政见之争,但陈年旧账也必然或多或少起着作用。盛怒之下的袁世凯,自此也恨透了科举。
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影响力大幅提高,尤其是他进入最高决策层后,在朝野都有了话语权,他立刻联络对科举制度同样持反对态度的湖广总督——著名清流领袖张之洞,联名上奏:列举科举制度种种弊端,建议废止。可以说,袁世凯厌恶科举,并非完全出于公心,因为在很多深谙八股的人看来,袁世凯不因科举升官,就是“不学无术”,纯属官场异类。如此只有废除科举,他的进身之阶才会名正言顺,不遭人质疑。可见袁世凯在废除科举上不遗余力,既有公义,也夹杂着私心。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0-8-28 14:11
在戏中,张之洞与袁世凯同授军机行走,遭小醇王载沣打压,张之洞被活活气死金銮殿,袁世凯因手里有枪侥幸存活。袁世凯得势后在金銮殿说的第一句便是:请摄政王退位!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0-8-28 14:13
细想想,争权夺势的,什么意思。
神马都是浮云。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0-8-28 14:23
从剧情分析:瞿鸿机 = 康有为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0-8-28 14:27
不能吧?为啥这样想呢?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20-8-28 14:53
他们两个(角色)都是打着先维新后保皇的旗号满足私欲。康终为皇廷帝师,瞿终为军机魁首。
嗯,他们两个还有一点点区别:康是名利双收,瞿只图名。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20-8-28 15:04
历史上的瞿鸿禨,《清史稿》把他和张之洞、荣禄放在一起,列传二百二十四,足以说明他在晚晴政坛的影响力。
《清史稿》里对他描述不多,细看却有意外收获。
1、瞿鸿禨是懂洋务的,这是他和其他儒臣最大的不同,并且主张民间办洋务。《清史稿》记载:鸿禨治事明敏,谙究外交.......自新政议起,兴学、通商、劝工诸政,有司多借端巧取。鸿禨请降旨禁革苛派,任民间自办。
2、瞿鸿禨对军事还颇有研究,在甲午战争时期,还是不是建言献策。
《清史稿》记载:朝鲜战事起,我师出平壤。鸿禨上四路进兵之策,请兼募沿海渔人蜑户编为舟师,使敌备多力分,庶可制胜。日本增兵辽东,鸿禨以敌情叵测,请敕刘坤一、王文韶简练劲旅,不可专任淮军。
3、当然作为儒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打虎除恶”,自然不可少,剧中也有体现,弹劾庆王、袁世凯,整肃吏治。最后,瞿鸿禨输了,输给了庆王、袁世凯,确切的说,输给了慈禧。另外说道瞿鸿禨就不得不说“清流派”和“丁未政潮”,与狼子野心的“北洋派”不同,和固守自封的“顽固派、亲王派”也不一样。以瞿鸿禨为首的“清流派”,名如其人,真如晚晴政坛的一股清流。一心为公、能力不弱。“丁未政潮”就是清流派与北洋派之间的党争。
可惜的是,慈禧老佛爷保的是满清江山,而非中华王朝。在权术斗争上又斗不过庆王、袁世凯,最后却迎来一个“书生末路”。慈禧罢免瞿鸿禨之后,“清流派”退出历史舞台,“亲王派”和“北洋派”成为朝廷的两股主要势力。可想而知,这些成天提笼遛鸟的纨绔子弟,又怎么能是袁世凯的对手呢?这也为后面北洋把持朝政埋下了祸患。
作者:知乎用户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