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童年趣事(四十七)------养蚕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1:11
标题: 童年趣事(四十七)------养蚕
本帖最后由 水清木青 于 2020-9-21 22:35 编辑

    [attach]209972[/attach]

    养蚕,本是蚕农的事,但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后期,因为勤工俭学的缘故,我有幸获得了一次养蚕的际遇。

    那时,勤工俭学在中小学中蔚然成风。我因为当时正上初小,老师只能依照季节的不同,让学生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拔草、捡废品、养蚕和养兔子。

    众所周知,丝绸起源于中国。据历史文献记载,早在旧石器时代的伏羲时期,一些野蚕茧就开始被利用,在新石器时代的黄帝时期,野蚕已经开始被驯化家养。养蚕之初,人们主要是获得蚕蛹祭奠五脏庙,后来发现蚕茧可以抽丝,蚕丝能用来织布(即丝绸),故而逐渐形成了养蚕、缫丝、织造一条龙的丝绸产业。

    中国是丝绸大国,用来产丝织绸的蚕种主要有三类:柞蚕、桑蚕和蓖麻蚕。柞蚕和桑蚕最早产自中国,而蓖麻蚕则是原产印度,1940年后才引入我国的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山东自古以来便是产丝大省,鲁东属丘陵地带多山,以柞蚕与桑蚕为主,鲁西则乃一马平川,多养蓖麻蚕。我所在的城市地处鲁西北,故而小时候养的是蓖麻蚕。

    那会儿,母亲在张炉集区(即现在的乡镇)的张炉集公社(即现在的管区)里当文书,我便跟随母亲从城里来此地上小学,学校名为张炉集完小,完小就是完全小学的简称。

    一天下午放学时,老师将比蚂蚁略大点的幼蚕分发下来,每个同学能有四五十条,各自装在纸盒子或者小簸箩里带回家。安置好幼蚕,急忙找要好的同学一起去坑边、沟渠边薅麻子(当地人对蓖麻的俗称)叶。当时所有的土地都属于生产队集体所有,栽种蓖麻是因为蓖麻子是药材,送到供销社收购站可以卖钱,麻子杆晒干后可以做柴火,麻子叶却没什么用途,故而只要别逮住一棵麻子把叶薅秃噜了,是无人问津的。有时我们也薅几个麻子果实,去掉蓖麻子的硬壳,里面的仁呈白色,油性比较大,我们常常用它搽钢笔,搽得钢笔油光铮亮。

    薅一摞麻子叶回家,拿一张麻子叶撕成小块,撒进纸盒里,那些小蚕便自动爬到叶子上,“淅淅索索”的吃起来。蚕吃起叶子来,仿佛没有饱似的,一刻也不停,直到把叶子吃完。设若再撒一把碎叶,它还不知疲倦的接着吃,我戏称它们是饿死鬼托生的。眼瞅着,小蚕一天一个样的长大,渐渐长成了大蚕。

    大蚕的食量更大,食速也更快,一张撕成两三瓣的麻子叶,小半天便被它吃的干干净净,肉眼便能看到叶子在渐渐变小,“蚕食”一词,当由此得来。大蚕吃叶子的动静也比小蚕大得多,“嚓嚓嚓嚓”,昼夜不停,一如细雨洒地,美妙动听。

    大蚕的体态肥腴,白里透亮,从头到尾有着一列列的黑点,还长着像海参样成环状排列的一根根肉刺,看上去煞是喜人。用手一摸,肉乎乎、软绵绵的手感很好。若是将大蚕放在手心里,它一蠕动,肚皮下的两排小爪抓挠皮肤,痒的人忍不住想笑。有的男同学将大蚕带到教室吓唬女生,趁人家不注意,把蚕放进书包或者铅笔盒里,等到从书包里掏书摸到软乎乎的蚕,或打开铅笔盒看见蠕动的蚕时,便吓得“啊啊”尖叫。更有甚者,把蚕放到女生辫子或者肩膀上,待到蚕爬到脖子上,吓得直蹦高。

    大蚕从幼蚕长到20天左右时,开始吐丝,一根根,一圈圈,一层层,“春蚕到死丝方尽”,最后形成厚厚的蚕衣,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蚕茧是分层的,外层最松,中层次之,内层紧密,手捏有回弹声。茧层较薄,且有明显的分层,外层最松,中层次之,内层紧密,手捏有回弹声。茧的厚薄也不一致,中部最厚,尾部次之,头部最薄,且疏松并有一个出娥的小孔。

    此时,养蚕任务便算结束了。同学们将蚕茧交给老师,再找专业人士破茧取蛹,蚕茧卖给收购站,卖得的钱用作班费,蚕蛹则分给大家用来解馋。

    蓖麻蚕的蚕蛹个头较大,跟知了龟(当地人对蝉的俗称)大小差不离。蚕蛹的体型像一个纺锤,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蚕蛹属高蛋白,吃了可以补充营养,蚕蛹入馔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悉蚕蛹蒸煮入宴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而今,人们对蚕蛹的吃法无怪乎煎、煮、煸、炸四大类。

    当年的干部大多在单位吃食堂,母亲把蚕蛹带到食堂里,请伙夫伯伯帮忙加工料理,因他常帮我们油炸知了龟吃,所以蚕蛹也是油炸。那时的花生油很少,食堂里吃的油大多是豆油和卫生油(即精制棉籽油),而豆油和卫生油又特别适合炸食品,比如炸油条,炸出来的东西色泽好,金黄金黄的。油炸蚕蛹,看着黄橙橙,闻着香喷喷,吃到嘴里外焦里嫩满口溢香,至今回想起来,仍止不住垂涎欲滴,回味悠长。

    尔今,不知道乡野田间还能不能寻得到蓖麻,倒是城市里偶尔能见到野生的桑树,抽时间去夜市逛逛,看有没有卖幼蚕的摊贩,倘若能买几条幼蚕回来,一来可以给外孙当玩物,二来咱也聊发一回少年狂,重温养蚕的童趣。

童年趣事(兼作序)      
童年趣事(二十)
童年趣事(二十一)-------骑自行车
童年趣事(二十二)
童年趣事(二十三)--------红缨枪

童年趣事(二十四)-------地瓜花

童年趣事(二十五)-----吃粽子
童年趣事(二十六)------跟狗有关的那些事
童年趣事(二十七)-----做饭轶事
【文舞】童年趣事(二十八)-----戳蚂蜂窝
童年趣事(二十九)洋火枪
童年趣事(三十)拾 粪
童年趣事(三十一)碰 拐
童年趣事(三十二)跳木马
童年趣事(三十三)推铁环
童年趣事(三十四)抽陀螺
童年趣事(三十五)弹弹珠
童年趣事(三十六)斗 马
童年趣事(三十七)砸四角
童年趣事(三十八)爆米花
童年趣事(三十九)看画书
童年趣事(四十)堆雪人
童年趣事(四十一)捉蝴蝶
童年趣事(四十二)骑木马
童年趣事(四十三)------吸铁石
童年趣事(四十四)--------养金鱼
童年趣事(四十五)------缠糖稀
【忆童年】童年趣事(四十六)--------砸县官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3 21:20
仁哥说他吃过蚕蛹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3 21:23
小时候广东街头有炸蚕蛹,三元钱一串。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3 21:24
辕义 发表于 2020-7-13 21:20
仁哥说他吃过蚕蛹

营养丰富,少见的人间美味。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1:25
辕义 发表于 2020-7-13 21:20
仁哥说他吃过蚕蛹

蚕蛹很普遍,吃过的人很多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3 21:2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3 21:25
蚕蛹很普遍,吃过的人很多

不恶心吗?我怕怕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1:26
辕仁 发表于 2020-7-13 21:23
小时候广东街头有炸蚕蛹,三元钱一串。

哈,论串的啊,北方人要么论斤卖,要么论袋(小纸袋)卖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3 21:27
辕仁 发表于 2020-7-13 21:24
营养丰富,少见的人间美味。

刚刚问老公,他也吃过。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1:27
@辕仁 @辕义 抗坑结束了,你俩还舍不得脱马甲呀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3 21:3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3 21:26
哈,论串的啊,北方人要么论斤卖,要么论袋(小纸袋)卖

现在养蚕的少,我身边的小孩喜欢另类的,比如仓鼠。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3 21:31
辕义 发表于 2020-7-13 21:27
刚刚问老公,他也吃过。

下次要你老公搞给你吃,对女人好的。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1:33
辕仁 发表于 2020-7-13 21:24
营养丰富,少见的人间美味。

我喜欢吃蚕蛹,油炸、干煸或者椒盐的皆可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1:34
辕义 发表于 2020-7-13 21:27
刚刚问老公,他也吃过。

我还吃过炸蚂蚱,炸蝈蝈,炸豆虫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1:34
辕仁 发表于 2020-7-13 21:30
现在养蚕的少,我身边的小孩喜欢另类的,比如仓鼠。

南方人吃仓鼠,北方不吃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3 22:3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3 21:27
@辕仁 @辕义 抗坑结束了,你俩还舍不得脱马甲呀

可以穿到坛庆,坛庆还有活动吧!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3 22:43
辕仁 发表于 2020-7-13 22:30
可以穿到坛庆,坛庆还有活动吧!

大热天也不怕捂痱子呀
作者: 翰墨云烟    时间: 2020-7-14 07:29
记得小时候,我大伯家的哥哥住在我家,他养了好多蚕,是那种桑蚕,与北方的柞蚕不同,个儿小。到了蚕结茧的时候,奶奶把蚕蛹油炸了,像花生米一样,记得小时候吃过,很香,但长大了特别怕虫子,自然蚕蛹也不敢吃了。
作者: 半梦半醒    时间: 2020-7-14 08:11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3 21:33
我喜欢吃蚕蛹,油炸、干煸或者椒盐的皆可

有滋有味的童年往事呀。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4 10:1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3 22:43
大热天也不怕捂痱子呀

心静自然凉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4 10:18
辕仁 发表于 2020-7-13 21:31
下次要你老公搞给你吃,对女人好的。

老公说蚕宝宝要暖和,现在季节挺适合的,老公刚刚搞了蚕宝宝和桑叶过来,老公教我养蚕。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4 10:19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10:18
老公说蚕宝宝要暖和,现在季节挺适合的,老公刚刚搞了蚕宝宝和桑叶过来,老公教我养蚕。

@水清木青   春夏季节养殖蚕蛹最为合适。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4 10:22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10:18
老公说蚕宝宝要暖和,现在季节挺适合的,老公刚刚搞了蚕宝宝和桑叶过来,老公教我养蚕。

等发现蚕卵身上的小点占到身体的百分之二十时,就要用黑布盖上,用来遮光,在第三天早上的时候就要将黑布拿下去,然后再将蚕种包起来,等待他们的孵化。你养蚕不是为了吃吧!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4 10:29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10:22
等发现蚕卵身上的小点占到身体的百分之二十时,就要用黑布盖上,用来遮光,在第三天早上的时候就要将黑布 ...

谢谢谢谢,我又有东西玩了!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0-7-14 10:48
小时候干的事太多了,每一件都是温馨美好的回忆。北方养蚕少,只是偶尔得到一点点蚕的幼虫,也只是当宠物养着玩儿。结几个结,瞧着有趣而已。
作者: 辕歌    时间: 2020-7-14 15:07
我可不喜欢这玩意,看着就烦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4 15:43
还是水老爷厉害,都写到47了。整理整理不就是自传了嘛。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4 15:44
跟儿子养过,记得把下在白纸上的小子子,纸折叠起来,放在冰箱里保存的。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4 15:46
知了龟俺吃,但蚕蛹子从来不吃,就是过不了眼睛那道关。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24
翰墨云烟 发表于 2020-7-14 07:29
记得小时候,我大伯家的哥哥住在我家,他养了好多蚕,是那种桑蚕,与北方的柞蚕不同,个儿小。到了蚕结茧的 ...

现在超市里袋装的蚕蛹多是个头小的桑蚕蛹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24
半梦半醒 发表于 2020-7-14 08:11
有滋有味的童年往事呀。

谢谢赏读!晚上好!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24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10:10
心静自然凉

再心静,穿得多了也热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26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10:18
老公说蚕宝宝要暖和,现在季节挺适合的,老公刚刚搞了蚕宝宝和桑叶过来,老公教我养蚕。

一年可以养几季,你可以见到蚕--蛹--蝶--卵的蜕变过程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27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10:19
@水清木青   春夏季节养殖蚕蛹最为合适。

嗯,温度太低、太高都不行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28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10:22
等发现蚕卵身上的小点占到身体的百分之二十时,就要用黑布盖上,用来遮光,在第三天早上的时候就要将黑布 ...

养得少就是为了玩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4 21:29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24
再心静,穿得多了也热

夏天肯定穿的少啊,穿的少都热,穿得多就成了热狗。所以夏天最好少在外面溜达,起早干活,干完了就回家吹空调哦,美美哒舒服。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29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10:29
谢谢谢谢,我又有东西玩了!

要饭的牵猴-----玩心不退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31
婴宁 发表于 2020-7-14 10:48
小时候干的事太多了,每一件都是温馨美好的回忆。北方养蚕少,只是偶尔得到一点点蚕的幼虫,也只是当宠物养 ...

以前可以通过养蚕赚点零花钱,现在没有桑林或者柞林的地方肯定不能大量养蚕,大多是买几条给孩子当玩物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31
辕歌 发表于 2020-7-14 15:07
我可不喜欢这玩意,看着就烦

是不是有点瘆人啊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4 21:31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26
一年可以养几季,你可以见到蚕--蛹--蝶--卵的蜕变过程

我老公就是这么说的,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32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4 15:43
还是水老爷厉害,都写到47了。整理整理不就是自传了嘛。

陆陆续续写了三四年了吧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34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4 15:44
跟儿子养过,记得把下在白纸上的小子子,纸折叠起来,放在冰箱里保存的。

蚕卵不大,跟仁丹丸大小差不多吧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4 21:34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28
养得少就是为了玩

小时候,广东许多村庄田舍险些家家户户都会养蚕,养蚕卖蚕茧所得的支出与养猪同样,都是田舍重要的支出起源。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36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4 15:46
知了龟俺吃,但蚕蛹子从来不吃,就是过不了眼睛那道关。

高蛋白,若是大个的蓖麻蚕蛹,可以切成几片干煸,那样的话就可以过眼关了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4 21:37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29
夏天肯定穿的少啊,穿的少都热,穿得多就成了热狗。所以夏天最好少在外面溜达,起早干活,干完了就回家吹 ...

仁哥哥还是个孩子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38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29
夏天肯定穿的少啊,穿的少都热,穿得多就成了热狗。所以夏天最好少在外面溜达,起早干活,干完了就回家吹 ...

以前在射击队露天训练时,越是夏天就穿的越多,连棉袄都穿上了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4 21:38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34
小时候,广东许多村庄田舍险些家家户户都会养蚕,养蚕卖蚕茧所得的支出与养猪同样,都是田舍重要的支出起 ...

养蚕是为了蚕丝吗?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39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21:31
我老公就是这么说的,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四十多天的时间。

嗯,从幼蚕到成茧四十天左右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4 21:4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38
以前在射击队露天训练时,越是夏天就穿的越多,连棉袄都穿上了

那是为啥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40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34
小时候,广东许多村庄田舍险些家家户户都会养蚕,养蚕卖蚕茧所得的支出与养猪同样,都是田舍重要的支出起 ...

对头,蚕茧可卖钱,蚕蛹可以吃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40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21:37
仁哥哥还是个孩子

那也是大孩子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4 21:41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21:38
养蚕是为了蚕丝吗?

江南水乡的千年蚕桑之美,丝绸与茶叶都是我国的国粹。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41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21:38
养蚕是为了蚕丝吗?

嗯,经过缫丝可以织造丝绸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42
辕义 发表于 2020-7-14 21:38
养蚕是为了蚕丝吗?

蚕丝很长,所以用蚕丝来织布,就省却了棉、毛的纺纱过程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44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40
那是为啥

那样的话,虽然热点,但却能保持体内水分不被蒸发
作者: 辕仁    时间: 2020-7-14 21:49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44
那样的话,虽然热点,但却能保持体内水分不被蒸发

现在的天气不吹风扇空调也不热
热就扇扇子
去年夏天我们成立了蒲扇组团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1:58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41
江南水乡的千年蚕桑之美,丝绸与茶叶都是我国的国粹。

最初是因蚕蛹可吃,后来老祖宗发现蚕丝可织布,世界上这才有了丝绸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4 22:00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49
现在的天气不吹风扇空调也不热
热就扇扇子
去年夏天我们成立了蒲扇组团

我们这儿的湖边有马扎队,一些老头老太太喜欢去湖边扎堆乘凉,坐马扎闲聊天,故称马扎队,也成等死队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5 08:03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41
江南水乡的千年蚕桑之美,丝绸与茶叶都是我国的国粹。

我喜欢真丝多于纯棉,重磅真丝的纱巾就有好几条呢!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5 08:04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42
蚕丝很长,所以用蚕丝来织布,就省却了棉、毛的纺纱过程

有个关于丝绸的连续剧,我喜欢,新加坡的,《情丝万缕》。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5 08:05
辕仁 发表于 2020-7-14 21:49
现在的天气不吹风扇空调也不热
热就扇扇子
去年夏天我们成立了蒲扇组团

你们肿么这么可爱到接地气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5 10:1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36
高蛋白,若是大个的蓖麻蚕蛹,可以切成几片干煸,那样的话就可以过眼关了

眼关过了,心关过不去。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5 10:1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34
蚕卵不大,跟仁丹丸大小差不多吧

还要小一些。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5 10:17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32
陆陆续续写了三四年了吧

这算是一件最值得的事情了,不然这三四年真不知道都写了些啥,而且原来都没有存字的习惯,结果家园几次数据更新,原来写的字都跟着一起更掉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5 10:41
辕义 发表于 2020-7-15 08:03
我喜欢真丝多于纯棉,重磅真丝的纱巾就有好几条呢!

重磅真丝的悬垂性好,围上或披肩上不飘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5 10:42
辕义 发表于 2020-7-15 08:04
有个关于丝绸的连续剧,我喜欢,新加坡的,《情丝万缕》。

哈哈,俺大学就读的是纺织专业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5 10:43
辕义 发表于 2020-7-15 08:05
你们肿么这么可爱到接地气

小时候,有些人在扇子上写字: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秋冬。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5 10:44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5 10:16
眼关过了,心关过不去。

一句话:饿得轻!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5 10:44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5 10:16
还要小一些。

我见过,反正比小米粒要大写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5 10:45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5 10:17
这算是一件最值得的事情了,不然这三四年真不知道都写了些啥,而且原来都没有存字的习惯,结果家园几次数 ...

我写过的东西都在电脑做了备份
作者: 翰墨云烟    时间: 2020-7-15 15:52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4 21:24
现在超市里袋装的蚕蛹多是个头小的桑蚕蛹

估计你是南方人,在东北,那蚕蛹,非常大,吓死人了。记得有朋友请饭,我看到桌上一盘这个,吓得吃不下饭,最后他们直接端走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5 17:36
翰墨云烟 发表于 2020-7-15 15:52
估计你是南方人,在东北,那蚕蛹,非常大,吓死人了。记得有朋友请饭,我看到桌上一盘这个,吓得吃不下饭 ...

不是,我是山东人,我喜欢吃大个头的蚕蛹
作者: 翰墨云烟    时间: 2020-7-16 07:12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5 17:36
不是,我是山东人,我喜欢吃大个头的蚕蛹

那个东西,打死我也不吃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09:40
翰墨云烟 发表于 2020-7-16 07:12
那个东西,打死我也不吃

哈哈,就像南方人吃仓鼠,北方人肯定吃不下
作者: 辕义    时间: 2020-7-16 12:03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6 09:40
哈哈,就像南方人吃仓鼠,北方人肯定吃不下

南方人不吃仓鼠,是养着玩
作者: 害虫    时间: 2020-7-16 13:52
辕义 发表于 2020-7-16 12:03
南方人不吃仓鼠,是养着玩

不是仓鼠,是竹鼠。
作者: 害虫    时间: 2020-7-16 13:54
人家一辈了爬着走,好不容易要飞了,让你给吃了。阿弥陀佛。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6 15:52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5 10:45
我写过的东西都在电脑做了备份

原来是经常在单位写,经常清理电脑,结果一些文字也就被清理掉了。有的还是临屏敲打的。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6 15:53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5 10:44
一句话:饿得轻!

估计即使饿晕了,眼花了心也花不了。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6 15:54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5 10:44
我见过,反正比小米粒要大写

是呢,也是奇怪得很,存冰箱里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拿出来,照样能育出小蚕宝宝来。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18:58
辕义 发表于 2020-7-16 12:03
南方人不吃仓鼠,是养着玩

那啥“三叫”的菜,不就是南方的嘛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18:59
害虫 发表于 2020-7-16 13:52
不是仓鼠,是竹鼠。

在昆明吃过竹虫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19:01
害虫 发表于 2020-7-16 13:54
人家一辈了爬着走,好不容易要飞了,让你给吃了。阿弥陀佛。

我还喜欢吃油炸蚂蚱、炸蝈蝈、炸豆虫,呵呵,小心把你也给吃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19:03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6 15:52
原来是经常在单位写,经常清理电脑,结果一些文字也就被清理掉了。有的还是临屏敲打的。

你用U盘带回家存自己电脑里啊,这就是懒的结果
作者: 婴宁    时间: 2020-7-16 19:04
翰墨云烟 发表于 2020-7-16 07:12
那个东西,打死我也不吃

我也是,外面有卖的,从来不吃。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19:05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6 15:53
估计即使饿晕了,眼花了心也花不了。

别介,宁肯花眼也不能花心呀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19:06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6 15:54
是呢,也是奇怪得很,存冰箱里一个冬天,第二年春天拿出来,照样能育出小蚕宝宝来。

恒温,能保证它不变质
作者: 杭小北    时间: 2020-7-16 20:08
小的时候也养过蚕,只是城里找不到桑树,养大了就送人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20:46
杭小北 发表于 2020-7-16 20:08
小的时候也养过蚕,只是城里找不到桑树,养大了就送人了。

城里的桑树都是野生的,我们小区里就看见有两棵
作者: 杭小北    时间: 2020-7-16 20:49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6 20:46
城里的桑树都是野生的,我们小区里就看见有两棵

我养蚕的时候,房前屋后的桑树的叶子都被你和小伙伴捋光光。蚕宝宝也太能吃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6 20:52
杭小北 发表于 2020-7-16 20:49
我养蚕的时候,房前屋后的桑树的叶子都被你和小伙伴捋光光。蚕宝宝也太能吃了

我那会儿养的是蓖麻蚕,桑蚕的个头比较小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7 08:47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6 19:05
别介,宁肯花眼也不能花心呀

花心那不会,绝对不是小雨的专长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7 08:5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6 19:06
恒温,能保证它不变质

为了养好蚕,没少请教度娘。还真的坚持养了有两三年,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去盯紧了单位那三棵桑树,怕被别的同事抢先摘走了刚长出来的小嫩叶子 。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7 08:52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6 19:03
你用U盘带回家存自己电脑里啊,这就是懒的结果

说的对吖,就是一个懒字,再一个写的时候没觉得,真的丢了,才想应该留下来的。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7 12:19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7 08:47
花心那不会,绝对不是小雨的专长

你到时会联想呀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7 12:20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7 08:50
为了养好蚕,没少请教度娘。还真的坚持养了有两三年,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去盯紧了单位那三棵桑树,怕被别的 ...

我还是50多年前养过一次蚕呢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7 12:21
小雨的节奏 发表于 2020-7-17 08:52
说的对吖,就是一个懒字,再一个写的时候没觉得,真的丢了,才想应该留下来的。

为防万一,多备份几份
作者: 影    时间: 2020-7-17 16:09
儿时的故事一大串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7-17 22:01
影 发表于 2020-7-17 16:09
儿时的故事一大串

不一样的童趣,一样的童乐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9 09:5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7 12:21
为防万一,多备份几份

一下子想到从入学那天起老师谆谆告诫: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作者: 小雨的节奏    时间: 2020-7-19 09:57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7-17 12:20
我还是50多年前养过一次蚕呢

哇,一说50多年前,一下子就有了历史感了。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