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狐说】狐言鸟语 [打印本页]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04
标题: 【狐说】狐言鸟语
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4:00 编辑

     早期粤语中心不在广州而在广信(广信,是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即西江与贺江交汇一带。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祥地)。
     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指华南百越地区。明清近古以来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的,后者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粤”有广义(岭南)和狭义(仅指广东省)之分。“粤东”“粤西”在不同历史时期其指代范围也截然不同。粤语的起源和发展成熟的年代远在宋代的两广(两粤)初分之前。所以在历史文化层面上看,“粤语”事实上是广义上的“岭南语”(岭南地区语言),而非特指“广东话”。就像英语一样,不是特指英国。粤语英文作Cantonese、日文亦会写成広东语,即一般人俗称为“广东话”。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一直以来,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而粤语的形成远远早于宋朝,也正因为如此,粤语在两广地区才通行。在学术上,广东话不等同于广东方言。广东话指的是发源于夏朝的汉族语言,也就是粤言。粤言的“粤”字来源于“广东省”简称,而不是古代岭南的“南越国(南粤国)”,以及后世延伸而出广义的“两粤”。
      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粤语”之名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旧称“南越(南粤)”,是一个泛称。民间亦称“白话”、“广东话”等,在美洲华埠则被称为“唐话”。而“广府话”、“省城话”这两个俗称则专门指旧广州府地区(今广州及周边南番顺地区)、香港、澳门、梧州、贺州地区的粤语,范围比“白话”概念小,现在一般称为“广东话”。


      粤语通行于广东、广西境内,海南西部(说儋州话、迈话的村落),以及越南东北部(山由族聚居地),香港、澳门,以及一些海外华人社区,以广州、香港为中心。

主要通用粤语区域:

广东省:

广东省境内纯粹属以粤语为主的县市有逾40个,占全省面积的1/3以上,即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阳江、云浮、清远、茂名、顺德、南海、番禺、龙门、增城、从化、花都、连州、阳山、怀集、广宁、四会、三水、高要、高明、新兴县、鹤山、封开、郁南、德庆、罗定、阳春、阳江、信宜、高州、化州、吴川、台山、开平、新会、恩平及斗门。

非纯以粤语为主的县市13个,分别为广东粤东、粤西、粤北的韶关、湛江、深圳、海丰、陆丰、仁化、乐昌、英德、宝安、电白、遂溪、徐闻及廉江。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通行的粤语县市有30多个,即南宁、邕宁、横县、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防城港、东兴、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州、钟山、百色、崇左、扶绥、宁明、凭祥及龙州。


此外,广西其它不通行粤语的城市中均有粤语人口分布,通常是沿河的街道。桂中由于民国时期的新桂系移民开发,因提升农业技术需要,向桂中平原移入桂东南地区人口,有为数不少的粤语村庄。

海南省:海南通行粤语的县市有7个,即儋州、东方、乐东、琼中、三亚、昌江及文昌市铺前镇浦渔村。

港澳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境使用粤语。

海外:海外华人中以粤语为主的也很多,在唐人街及华人社区等,不少华人华侨社群均使用粤语作为共同语言。他们主要分布在英、美、加、澳、纽(新西兰)、东南亚等多个国家或地区。美洲往日绝大部份华人使用粤语沟通,不过近年由于中国大陆移民稍有增多,粤语使用者比例稍微下降,但粤语仍然是大部分海外华人华侨日常用语。

因应美国旧金山一带广东移民人口众多,或其他粤语地区(即两广地区人士,如:广西不少人会粤语),旧金山的旧金山城市铁路在巴士也提供粤语广播,是少数美国公交系统中,提供中文广播的美国政府机构。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05
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4:01 编辑

粤语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九声各自代表字有:诗 史 试 时 市 事 色 锡 食

实际上阴入、中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不过是用-p、-t、-k韵尾的入声字用以区分。由于声调的定义,是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而入声韵尾-p、-t、-k正是影响了其顿挫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标示,我们仍然要说是有九个声调,或者说有“九声六调”,不能称作只有六个声调。

把声调形象化地绘成一个图表,令你较容易想象出这六个声调的分别。

【常用词语】

我(我) 你(你) 佢(他、她) 我哋(我们) 你哋(你们) 佢哋(他们、她们) 人哋(人家) 阿爸、老豆(爸爸) 妈咪 、妈子、阿妈(妈妈) 阿哥、大佬(哥哥)家姐(姐姐) 细妹(妹妹)细佬(弟弟) 阿嫂(嫂嫂)阿爷(爷爷) 阿嫲、嫲嫲(奶奶)阿公(外公) 阿婆、婆婆(外婆) 系(是) 喺(在) 谂(想) 唔(不) 咁(这、这样、那样) 嚟(来) 噏(说) 无、冇(没有) 俾(给) 睇(看) 咗(了) 揾(找) 着(穿) 攞(拿) 企(站) 嗰(那) 咪(不要) 点(怎样) 系咪(是不是) 嘢(东西) 食(吃) 饮(喝) 边(哪) 喺边(在哪)边度(哪里) 讲嘢(说话) 翻嚟(回来) 瞓觉(睡觉) 呢度(这里) 第日(改天、第二天)第次(下次)乜嘢、咩(什么) 乜(什么) 几多(多少) 咁好(这么好) 好知、点解(为什么) 翻归、翻屋企(回家) 谂住(打算) 颈渴(口渴)唔使(不用) 嘅、噶、嘎、架(的) 啰、咩、啵、吖、喇(语气助词) 激气(生气)着数(好处) 揾笨(被人骗了、骗人的) 得闲(有空) 唔单止(不仅仅) 定系(还是) 抑或(或者) 于是乎(于是) 然之后(然后) 同(和) 为咗(为了) 啫(而已) 好攰(很累) 氹(哄) 好似(好像) 话之你(懒得理你) 讲笑(开玩笑) 吹水(聊天、开玩笑、吹牛) 扮嘢(装蒜)闭翳(令人担心) 咪咁啦(不要这样) 系咪咁(是不是这样)放飞机(放鸽子) 赖猫(说话不算话)

【指代、人物】

我(我) 你(你) 佢(他) 我哋(我们)你哋(你们)佢哋(他们) 人哋(人家) 呢度(这里) 嗰度(那里)边度(哪里)呢(这) 嗰(那) 咁样(这样、那样) 点解(为什么)第日(改天)第次(下次) 乜嘢(什么) 乜(什么)甘多(这么多)几多(多少)边(哪)咁好(这么好) 阿爸(爸爸) 阿妈(妈妈) 阿哥(哥哥)阿嫂(嫂嫂)阿爷(爷爷) 阿嫲(奶奶) 阿公(外公)阿婆(外婆、老婆婆)阿叔(叔叔) 老豆(爸爸) 老妈子(妈妈)家姐(姐姐) 大佬(哥哥)细佬(弟弟) 心抱(媳妇) 舅父(舅舅)孙(孙子) 仔仔(儿子)囡囡(女儿) 契爷(干爹) 契仔(干儿子)寡佬(单身汉) 仔(儿子)女(女儿) 后仔乸(继母) 太子爷(少东家)契弟(王八蛋)老坑(老头) 老嘢(老东西,老家伙)老姑婆(老处女)基佬(男同性恋者) 老细(老板) 老千(骗子)后生仔(年轻小伙子)后生女(年轻姑娘) 靓仔(漂亮的小伙子)靓女(漂亮的姑娘)细路(小孩) 细蚊仔(小孩) 须虾(婴儿)马仔(打手)事头婆(老板娘) 事头(老板) 失(孙子的儿女) 麦(孙子的儿女的儿女) 老襟(两姐妹的老公互称老襟) 老顶(上司)乸型(娘娘腔)

【工作、交际】

返工(上班) 收工(下班) 揾食(谋生)人工(工钱)出粮(发工资) 搞掂(搞妥当) 搞妄(弄糟糕)就手(顺利)捱夜(熬夜) 空姐(飞机女服务员) 钟点工(计时工)揾工(找工作)做嘢(干活) 捞边行(搞什么行业) 一脚踢(一人承担)轮更(轮班)看更(看门) 起屋(盖房子) 揸车(驾驶汽车)熟行(内行)熟手(老练) 车衫(缝衣服)夹手夹脚(一起动手)执头执尾(收拾零碎的东西) 搏命(拼命)癐gui6(累)差池(差错) 撞板(碰钉子) 松人(溜走)走人(溜走)炒鱿鱼(解雇) 开OT(加班)秘捞(兼职、外快)手信(小礼物) 人客(客人) 生埗(陌生、生疏)老友记(老朋友)仇口(仇人) 托大脚(拍马屁)危ngei1(求)俾面(给面子) 制(肯) 得闲(有空)冇几何(不常)冇相干(没关系) 唔觉意(不留心) 唔话得(没说的)倾(谈)倾偈gei2(聊天) 早晨(早上好)早唞(晚安)揾人(找人) 拍拖(谈恋爱) 挂住(想念)隔篱(隔壁)掟煲(恋人分手) 好夹(很合得来) 探(拜访) 讲笑(开玩笑) 羞家(丢脸 ) 抄更 (早上正职,晚上兼职) 偷鸡(上班工作时间溜走) 蛇王(工作偷懒) 嗱嗱啉(快点) 沙沙滚(随便应付) 易嘿(马虎) 、危险)拿西(粗枝大叶) 督背脊(打小报告) 二五仔(出卖兄弟的人) 啱(适合) 横掂(反正) 侧侧膊(蒙混过去) 踢爆(揭发) 数围(利润得益) 啱 key(有默契) 甘化学(不耐用)牙烟(危险)劈炮唔捞(辞职不干)

【用品】

起身(起床) 着(穿)除(脱)浪口(漱口) 飞发(理发) 电发(烫发) 洗面(洗脸)屙屎(大便)屙尿(小便) 闩门(关门) 熄灯(关灯) 水喉(水龙头)瞓觉(睡觉)食(吃) 食晏(吃午餐) 食烟(抽烟) 滚水(开水)煲(煮) 焗(焖)饮胜(干杯) 颈渴(口渴) 餸(下饭的菜)腍nem4(软)宵夜(夜宵) 饮(渴) 台(桌子)梳化(沙发) 雪柜(冰箱)家俬(家具) 皮箧gib1(皮箱)夹万(保险箱)刀仔(小刀) 花樽(花瓶) 香枧(香皂) 镬(锅)咪(麦克风)插苏(插座) 火水(煤油) 遮(伞) 地拖(拖把)电芯(电池)洋烛(蜡烛)花洒(1莲蓬头,用于沐浴2喷壶,用于浇花)壳(勺子)番枧(肥皂) 扫把(扫帚) 匙羹(小勺子) 褛(外套)大褛(大衣)衫(衣服) T恤(针织或棉质上衣)裤(裤子) 鞋(鞋子)底衫(内衣) 底裤(内裤) 高踭鞋(高跟鞋)领太(领带) 荷包(钱包)唇膏(口红) 浪衫(晾衣服) 眼瞓(困) 冲凉(洗澡) 一旧水(一百元) 一草(十元) 一撇(一千元) 一蚊鸡(一元) 一皮(一万元) 豆拎/斗零(少量钱) 鸡碎(一点点) 装饭(添饭) 要唔要饭/添唔添饭(添不添饭)食大茶饭(吃香喝辣) 系唔系(是不是)


【人体、疾病】

头壳(脑袋)头皮(头屑)面珠墩(脸蛋儿) 酒凹(酒窝) 下爬(下巴) 眼(眼睛)眼眉(眉毛)眼核(眼珠) 耳仔(耳朵) 耳屎(耳垢) 大牙(槽牙)鼻哥(鼻子)鼻哥窿(鼻孔) 身子(身体) 心口(胸口) 膊头(肩膀)毛管(毛孔)罗柚(屁股) 手板(手掌) 手瓜(胳膊) 脚(脚、腿)背脊(脊背)尾龙骨(尾骨) 肚腩(小肚子) 睇医生(看病)驳骨(接骨头)联针(缝针) 埋口(合口) 执药(抓药) 燥火(上火)好翻(好了)唔精神(不舒服) 冻亲(着凉) 头赤(头痛)打冷震(发抖)打噎(打嗝) 呕血(吐血) 浊亲(被水呛着)心口翳(胸闷)豆皮(麻脸) 血压高(高血压) 落晒形(憔悴不堪)病猫(病鬼)生萝卜(长冻疮) 热痱(痱子) 痕(痒)黐线(神经失常)发羊吊(发羊角疯) 盲佬(瞎子) 甩皮(脱皮)损(破)香港脚(脚气) 撞聋(听觉不灵) 作呕(恶心)肚屙(拉肚子)滞(消化不良) 身庆(身体发热) 咳(咳嗽)焗亲(中暑)晕酡酡(晕乎乎)兴heing合合(很热)生痱孜(溃疡)

【动作、行为】

岳高头(仰起头)拧头(摇头) 目及 geb6(盯)眯méi1埋眼(闭眼)瞌heb3(闭)啜(嘬,吻)噍(嚼) 唞气(呼吸) 渺嘴(撇嘴) 擘大口(张大口)喐手(动手)笃(戳) 笠(套) 弗fit1(鞭打)抰joeng2(抖)揞(蒙,捂)搣mit1(掰)摱man1(攀,扳)掹meng1(拔)豆(碰,摸)掟déng3(扔)抠(掺杂)抠乱(搞混了) 抄cao3(搜,翻)挤(放)搦(拿) 捽(揉) 掴(用掌打) 省(擦) 吉(扎,刺)批(削)濑(洒) 枳zed1入去(塞进去)走(跑)走夹唔唞(拼命走) 标(冲)坎头埋墙(把头撞在墙上,形容人自讨苦吃)企(站) 嗌(叫,喊)嗌交(吵架) 撩(逗)单单打打(说风凉话,含沙射影,讽刺攻击)诈假ga1意yi1(假装)诈娇(撒娇)扭拧(扭捏) 睇衰(看不起,看扁) 索气(吸气)揩油、索油(占便宜)攞嚟衰(自讨苦吃) 储储埋埋(攒起来)打交(打架) 打横(横着)打掂(竖着) 打底(垫底)打赤脚(赤着脚) 打大赤肋(赤着上身)折堕(做孽,遭遇悲惨)惊(驚)geng1(害怕)发姣haau4(指女性卖弄风骚,淫荡)锡(疼爱)孭(背) 得人惊(令人害怕) 得个吉(一场空) 厄水(骗钱) 邓(替) 抵(应该,动词。值得,名词) 翻嚟(回来) 打个冷(走/转一回) 骑呢nie3(古怪) 揾笨(占人便宜) 典地(撒赖) 碌(滚动) 睇水(把风) 大洗(花钱过度) 撇pit3(走,离开) 头fing fing (不停地晃动脑袋,类似唱摇滚的人的动作)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07
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4:02 编辑

就快失传的粤语谚语


受人二分四
二分四是民国初年一天最低的工资。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工钱少,但拿了别人的钱就要为人办事。


财多责死仔,粪多责死禾(谚语)
责:压;仔:子女; 禾:水稻
财多压死子女,肥料过多压死禾苗。告诫人们不能给子女太多钱,否则会害了他们。种庄稼也不能过多地施肥,肥料太多会烧死禾苗。


才多身子弱(谚语)
身子:身体。
一些人认为,有才华的读书人往往不注意锻炼身体,虽然书本知识多了,身体却虚弱了。


财多身子弱,钱多瞓唔着(谚语)
钱财多了,身体倒变弱了,也经常失眠。戏指那些有钱人,肆意大吃大喝,生活无度,也因顾虑钱财丢失而经常失眠,损害了健康。


打饭炮
原意是打过了吃饭的响炮了。过去广州的观音山每天中午12点都打炮,不少人把这炮声作为午饭的信号。如果过了炮声还不回来就赶不上吃饭了。


打边炉唔同打屎窟
这里的“打边炉”指对人奖励;“打屎窟”指打屁股,表示惩罚。意思是赏罚分明。
这句话多用来告诫别人,要么选择受奖励,那就要好好干,否则就要收到惩罚。


娶咗心抱,唔要老母
心抱:媳妇,妻子。老母:母亲。
人们用这句话来批评那些不孝儿子,结婚生子之后就不赡养父母的做法。


上屋搬下屋,唔见一箩谷
指搬家必定会有损失,哪怕是从上一间屋搬到下一间屋也要损失一箩谷子。


除笨有精
精:精明,聪明。
指人除了愚笨,还是有聪明的时候,对人的贬大于褒。也用来安慰别人,虽然吃了亏,吸取了教训,还是有得益之处。


除裤隔渣
指人为了获取或防止流失微小的利益而采取过分的措施。(例句:呢个人唔知几孤寒,除裤隔渣都制。


有钱日日节,无钱日日歇
这里的“有钱”是指富人,“无钱”指穷人。“歇”:停,引申指断炊。
有钱的人家天天吃得好,像过节一样。而穷人则忍受饥饿,吃上顿没下顿,天天都可能断炊。这句话也用来批评人有钱的时候乱花钱,花光了钱就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做法。


有心开晏店,唔怕大肚廉
晏:午饭,也指饭。  晏店:饭馆  大肚廉:食量大的人。
意思是既然有心开饭馆,就不怕食量大的人来吃。比喻敢于做某件事就不怕会出现什么问题。


有计食计,冇计食泥
意思是有计谋的吃计谋,没有计谋的吃泥土。比喻有办法、有智谋的取得主动,获得实效。而没有办法的则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人怕笑,字怕吊
意思是人怕被别人耻笑,字怕被挂到墙上,让人欣赏,因为挂着的字,毛病容易被人看出。(也有人说:人怕打,字怕挂)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意思是瘦瘠的田本来没有人愿意耕种的,但有人去耕种了就会有人来争着耕。比喻某些废物没有人要,但有人要了就会有人来争。


上面蒸松糕,下面卖凉粉
此话是取笑人穿衣服时,上身穿得又多又厚,下身却穿得很轻薄;或者睡觉时上面盖厚棉被,下面却垫草席子等穿着铺盖上的不协调现象。


手指拗入唔拗出
意思是手指向里弯而不向外弯。比喻在利益上总是向着自己人一方,相当于“胳膊向里不向外”。也会有人说“手指拗出唔拗入”,比喻帮外人而不帮自己人(寓意手指拗出就痛,拗入就唔痛)。


水上扒龙船,岸上夹死仔
这里的“夹死仔”是比喻拥挤得不得了,连儿子被挤死也不知道。此话是形容端午节时龙舟比赛的热闹情况。也指替别人干着急(例句:又唔关你事,你咁着紧做乜㖞,真系水上扒龙船,岸上夹死仔呀)。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08
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4:03 编辑

隔年通胜——唔值钱

隔夜痰罐(隔夜茶)——唔倒(赌)唔得

关公细佬——亦得 (翼德)

落雨担摭——死党(死挡)

冷巷阶砖——阴湿

冷巷担竹竿——直出直入

刘备借荆州——有借冇还

奶妈凑仔——人哋嘅

喃嚒佬跌落粪坑——冇晒符

牛头唔搭马嘴——各说各话

扭纹柴——难搞

入冬生鱼——诈死

十二点半钟——指天笃地

三水佬食黄鳝—— 一碌一碌

三个鼻哥窿——多一口气

三元宫土地——锡(惜)身

铁拐李踢波—— 一脚踢

天堂尿壶——全神贯注

田鸡过河——各有各蹬 (各走各路)

土地灯笼——彻夜不熄(形容那些爱过夜生活早晚颠倒的人)

枕头木虱——包拗(咬)颈

灶君跌落镬——精(蒸)神

灶君上天——有咯句讲咯句

指天椒——越细越辣



周先生教书——有警冏


阿超着裤——谷住来

阿北阉鸡——有心冇肾

阿崩吹箫——离谱

大姑娘做媒——讲人唔讲自己

打斋鹤——度人升仙

电灯胆——唔通气

疍家鸡见水——得个望

戥穿石——陪衬

狗咬贼仔——暗哑抵(死忍)

棺材头烧炮仗——吓死人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蚀底咪制)

烂气球——吹你唔涨

老鸨过年——算閪数

络住屎忽吊颈——死稳阵

落雨收柴——通通擸嗮

乞米佬食死蟹——只只好

桥上倒凉茶——何(河)苦

上山捉蟹——难上加难

死人灯笼——报大数

水底疴尿——自己知

水鬼尿——够清

太监骑马——无得顶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09
剃刀门楣——出入都刮


乌鸡啄乌豆——乌啄啄


乌蝇搂马尾—— 一拍两散


唔食羊肉一身躁——无端受牵连


醉酒佬数街灯——都唔知几盏


猪头骨——难啃兼冇肉


珠矶路尾——多余(如) (以前珠矶路尾有一间“多如茶楼”)。


石湾公仔——冇肠肚(或者“安阄座炳”)


石罅米——俾鸡啄(形容那些只肯花钱嫖妓的人)


神台桔——阴乾


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神仙过铁桥——包稳阵


冇鼻佬戴眼镜——你紧佢唔紧


冇柄士巴拿——得棚牙


密底算盘——冇漏罅


盲公开眼——酸得厉害


黑白天鹅——日哦夜哦


火烧城隍庙——急死鬼


火烧石灰船——冇得救


火烧灯芯——冇叹(炭)


阿崩养猫——转性


阿兰嫁阿瑞——累斗累


乌蝇戴个龙眼壳——充大头鬼


茶瓜送饭——好人有限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0
船头尺——度水(借钱)


番薯跌落灶——该煨


番鬼佬月饼——闷极 ( Moon cake的谐音)


番鬼佬睇榜——掉转嚟


幡杆灯笼——照远唔照近


大老倌上台——系威系势


大髀画老虎——吓閪呀


大石砸死蟹——冇声出


大花面抹眼泪——离行离列


八叔公整米粉—— 一个一个整


闭眼射靶——不妙(瞄)


冰跌落醋酲——寒酸


扁鼻佬戴眼镜——冇得顶


鸡食放光虫——心知肚明


鸡屎藤——又长又臭


芥菜老姜生菜仔——嫁错老公生错仔


九曲桥散步——行弯路


卖布唔带尺——存心不良(量)


茅根竹——借(蔗)水


冇毛鸡——扮大只


炮仗颈——唔爆唔安乐


裁缝度身——有分寸


菜刀剃头——牙烟


陈村码头——逢渡(赌)必啱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0
出炉铁——听打(唔打唔得)


长洲婆卖菜——瓜多过菜


雷公劈豆腐——揾软嘅来虾


龙船装猪屎——又长又臭


临老割包皮——搵阄来搞


杉木灵牌——做唔得主


撒路溪钱——吸引死人


十月蔗头——甜到尾


抬棺材甩咗裤——失礼死人


太监话去割包皮——摞来讲


挖肉攞疮生——自讨苦吃


瓦风岭——包顶颈


瓦荷包——有两个钱就噹噹响


问和尚借梳——嘥气


大肚婆走钢丝——铤(挺)而走险


二打六——未够斤两


二叔公捉黄鳝——来蛇(唔衰摞嚟衰)


二叔公割禾——望下截


阎罗王开摊——揾鬼买


一隻筷子食豆腐——搞烂晒


竹织鸭——无心肝


蒸生瓜——笋笋哋


薯仔煲糖水——心淡


四方木加眼钉——踢都唔郁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1
宋三个细佬——宋四(送死)


四张白纸画个狗头——好大嘅面子


细佬哥玩泥沙——儿戏


飞机打交——高斗


斧头劈牛屎——实入


飞机撞纸鹞——有咁啱得咁巧


护照相片——出洋相


裤头插枝旗——出閪奇(旗)


十二叔卖狗——冇得拣


石地堂对铁扫把——硬碰硬


生仔姑娘醉酒佬——唔要又要,唔制又制


筲箕兜水——漏洞百出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1
二叔公煎糕——翻来覆去


疴尿入盅——执正来做


沙湾灯笼——何苦


上香打喷嚏—— 一面灰


上好沉香当烂柴——唔识货


师姑尿——够淡


石灰铺路——白行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3
花旦梳头------唔使髻(计)(演戏时花旦角色都是不梳发髻的)
贼过兴兵------无济于事
亚崩买火石------噭过先知(噭过:互相碰撞过)
亚聋烧炮仗------得阵烟
亚聋卖布------唔讲呢匹(笔)
亚婆髻-------安嘅(指:安装、编造)
亚驼卖虾米------大家都唔掂(掂:指不直、弯的或不妥不顺畅)
白花蛇浸酒------冇功效(解释:民间认为,用眼镜蛇、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等毒蛇浸酒才有药效)
白露水------冇益人
白蚁蛀观音------自身难保
白云山蟋蟀------得把声
白云山撞雨------冇得避
斑鸠唔食米------死咕咕
包青天断案------冇得倾(因为包青天所断的案件都是铁案,绝对不能翻案。)
跛手太监------冇拳(权)冇势
崩嘴茶壶------难斟(难商讨)
扁鼻哥戴眼镜------你紧佢唔紧
玻璃棺材------睇通晒
玻璃夹万------有得睇冇得使
半桶水------冇料又认叻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4
搽脂粉吊颈------死要面子
出炉铁------唔打唔得
陈显南卖告白------得把口(陈显南是抗战前广州的普通医生,他的医术并不高明,但广告贴遍大街小巷。人们拿他到处宣扬自己的做法讥笑为“得把口”)
陈村码头------逢艔(赌)必啱
青砖沙梨------咬唔入(用来比喻十分孤寒的人,别人不能轻易从他身上占到便宜。)
窗外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吹打佬跌利市------嘥气(吹打佬:统称民间器乐的吹奏者。跌:丢失。利市:红包、赏钱。嘥气:浪费气力。比喻跟不讲道理的人或不听教诲的人说道理,徒劳无功。)
床板跳上席------相差有限
床下底放纸鹞------高极有限
大花面叫母亲------冇钱(粤剧中的花脸角色在舞台上用官话道白称呼“母亲”时,音近广州话的“冇钱”)
大光灯------㗾㗾声
大光灯------照远唔照近
大虾米跌落水------到底都唔掂
大海撒拃盐------淡而无味
大辘墨打锣------乌啄啄
大辘藕抬色-------好少理(民间传说有一个苦力绰号“大辘藕”,为人憨厚。他只顾抬色(秋色),从不欣赏所抬的人物长相如何。)也有人说“大辘藕抬色------尽地快活”。
单车落坡------踩(睬)都唔踩(睬)
疍家婆攞蚬------第二筛(世)(解释:因为河里面的蛤蜊都藏在沙石的下面,要捞蛤蜊,就必须把上面一层的沙子拨去,第二筛才有蛤蜊。“筛”与“世”音近。)
第一津对上------冇甫(谱)(第一津是广州路名,广州第一津以下有第二甫、第三甫到十八甫,但第一津以上则没有“甫”了。)
灯芯敲钟------冇音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6
电灯杉挂老鼠箱------  一高一矮
顶住石磨做戏------吃力不讨好
端午节先嚟拜山------迟唔迟啲
冻水冲茶------冇味
花被𢫏鸡笼------外便好睇里便臭
快刀切葱------两头空
忽必烈------吞金灭宋(餸)
肥佬着喇叭裤------髀(比)上不足,髀(比)下有余
叉烧包掟狗------有去冇回
肥婆坐塔------佮佮冚
风吹芫荽------荽(衰)贴地
隔年月饼------膉(益)晒
隔夜茶------唔倒(赌)唔安乐
鸡打针------话都无咁快
姜太公封神------漏咗自己
韭菜命------  一长就割
干糕饼------米(咪)制
赶狗入穷巷-----拧转头咬翻啖
古老屎塔------口滑肚臭
桂姐卖布------  一匹还一匹(民间故事说,小商贩桂姐卖布,因为顾客多,照顾不过来,她高叫“一匹还一匹”,意思是一匹一匹地卖。)
滚油渌老鼠------  一镬熟
棺材里面伸手------死要钱
棺材老鼠------食死人
光头佬担遮------无发(法)无天
桄榔树------  一条心
鞋底沙------扽干净至安乐
乞儿煮粥------唔等熟(形容人心急,来不及等待。)
戏棚竹------死顶
海面浮萍------无根底
空棺材出殡------木(目)中无人
孔明碰到周瑜------  一味靠激
红蓝铅笔------两头都要批(比喻发生矛盾的双方都有错误,都需要批评)
纸扎公仔------有神冇气
纸扎老虎------吓死人
纸扎老虎------有威冇势
赵匡胤------大宋(餸)王
朱义盛------假嘢
朱义盛------永不褪色
猪红煮豆腐------黑白分明
猪栏报数------又一只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6
猪乸噍田螺------贪口爽
猪乸卖咗仔------大觉瞓
猪食糠,鸡啄谷------各有各口福
褛蓑衣救火------惹火上身(褛:披着。)
刘备借荆州------ 一借冇回头
漏气橡皮波------吹唔涨,掹唔长
雷公打交------争天共地
雷公劈豆腐------搵软嘅嚟虾
灵前酒壶------斟亲都滴眼泪(摆在灵前的酒壶,每次斟酒都有酒下滴,好像在怀念亲人而滴泪。)
鹩哥命------就食就屙(一般用来指人吃过饭就上厕所,也用来比喻人得到利益后很快就回吐。)
落雨卖风炉------越担越重(下雨挑着风炉在外面叫卖,由于炉子能像砖块那样沾水就吸收,所以越挑吸水越多担子越重。形容人的负担越来越重。)
落雨收柴------乱揦
落雨天挂霉香(咸鱼)------又咸又湿
垃圾岗鸡公------搵埋畀人食(在垃圾堆上的公鸡觅食,找到好吃的东西却让给母鸡吃。比喻自己的劳动所得却甘心情愿让给别人享受。)
烂纱灯------得个架
冷巷担竹竿------直出直入
梁新记牙刷------  一毛不拔(旧时广州一家生产、销售牙刷的商店,他生产的牙刷鬃毛很牢固,难以脱落,所以用“一毛不拔”作为它的广告语。)
两个哑仔嗌交------唔知边个着
两公婆见鬼------唔系你就系我
两仔爷报佳音------代代(袋袋)平安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8
日本味精------味之素(未知数)
(以前有一个日本的味精品牌叫“味之素”,因与粤语音“未知数”同音,故成了该歇后语)
老鼠跌落天平------自称自
(用法:一是表示自己称自己的轻重,二是表示自己称赞自己)
老鼠拉龟------冇定埋手
老鼠拉鲇鱼------  一命搏一命
(鲇鱼有很尖锐的角,比喻与对方拼个你死我活。)
老鼠(舌赖)油灯------只顾眼前光
龙船棍------顶水(衰)神 水和衰 音相近
龙船装猪屎------又长又臭
龙船菩萨------水(衰)神  水和衰 音相近
聋佬拜年------大家噉话
(话说聋子拜年,双方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只知道说的一定是吉利的话,便回答说“大家噉话”,意思是大家都一样,彼此彼此。)
聋佬睇戏------唔知讲乜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8
笼里鸡作反------自己人打自己人
麻布做龙袍------唔系嗰科料
麻骨拐杖------靠唔住
麻鹰拉鸡仔------飞起嚟咬
(广州话“飞起”的另一个意思是拼命地、狠狠地、非常地。比喻商家开高价狠宰顾客。)
麻雀抬轿------担当唔起  (表示负担不起)
马尾扎豆腐------不堪提
(双关语,其一是提不起来;其二是不堪回首。)
蚂蚁孭田螺------冒充大头鬼
(蚂蚁背着大田螺,看起来它的头很大,其实是冒充的。用来形容人装作很了不起。)
买定棺材掘定氹------听死(等死)
买咸鱼方生------不顾死活
卖布唔带尺------存心不量(良)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9
卖剩蔗------周围凭(粤语音beng6)(比喻人这里站站那里靠靠)
卖鱼佬------有腥(声)气
卖鱼佬洗身------冇晒腥(声)气
盲公打灯笼------照人唔照己
(比喻人只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盲公闻到臭------离屎(死)不远
盲公食云吞------心中有数
盲公竹------督人唔督己
(比喻只约束(或监督)别人而不约束(或监督)自己)
盲眼雷公------乱劈
猛火煎堆------皮老心唔老
(形容人年纪虽然老了,但其心仍然年轻。)
密底算盘------冇漏罅(la)
(比喻考虑问题精密细致,做事情没有纰漏。)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19
眉毛挂猪胆------苦在眼前
(比喻人面临苦楚的生活)
盟鼻佬食死老鼠------唔知香共臭  
(盟鼻佬:鼻子塞的人。共:与。此歇后语用来比喻人是非不分,恶善不分。)
棉胎当地毡------唔踏实
(用来形容人浮躁,做事不够稳健踏实。)
剥皮田鸡------死都唔闭眼
(形容不甘心)
冇柄剃刀------冇用夹损手
(比喻人或物不但没有用,反而会起破坏作用。)
冇底较------唔乘(成)人
(比喻人不像人)
冇尾烧猪------唔慌好事
(广东地区民俗,凡用烧猪祭奠死者的,烧猪尾巴必须砍掉,所以没有尾巴的烧猪都与死人有关,就不会是好事了。)
冇毛鸡打交------啖啖到肉
(即每一口都啄到肉。比喻每一次都击中要害。)
冇厣鸡笼------自出自入
木工刨树------专理不平
(比喻抱打不平)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0
木筲箕------滴水不漏
(广州话经常把“水”比作“钱”,此歇后语比喻极度吝啬,一毛不拔的人。)
门扇底烧炮仗------见声唔见影
(可以用来比喻只听说,而没有实际行动或久久没有实际行动。)
奶妈抱仔------人家物
南无佬畀鬼迷------铃铃都掉埋
(比喻人对手克制,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
南无佬跌落屎坑------冇晒符  
(比喻没有办法)
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比喻做事要让大家都过得去,不能对己宽对人严。)
哑佬相见------哑口无言
哑蝉跌落地------冇声出
(因为哑蝉没有发声器。比喻无话可说。)
哑仔伸冤------无话可说
(引申作想不出该说什么,无言以对。)
哑仔弹琴------会弹唔会唱
(比喻人光会批评别人,自己却不会做)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0
哑仔饮沙士------有气讲唔出
(沙士:一种汽水。比喻人有把柄被人揸住,虽然心里面一肚子气,却说不出来。)
牙签太小------撩完就掉
(比喻价值不大的东西,只不过是临时利用一下罢了,用完即弃。)
瓦封领------包顶颈
(瓦做的衣服封领,肯定会顶着脖子。)
瓦荷包------有几个钱就当当响
(比喻人有一点钱就摆阔气,喜欢表现自己。)
瓦面藤菜------日头死吊吊,夜晚生勾勾
(生长在屋顶瓦面的藤菜,白天因根基太浅,被太阳晒得蔫蔫的,一到夜里受到露水滋润,却生长得非常旺盛。比喻人白天无精打采,到了夜晚则生龙活虎地到处寻乐。)
矮仔上楼梯------步步高
(形容人生活质量或职位逐步提高)
牛牯跌落井------有力使唔上
(牛牯:公牛。比喻人处在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有再大的本领也施展不出来。)
屙尿递草纸------徒劳无恭(功)
娥姐粉果------好睇又好食
(娥姐人长得漂亮,所做的粉果好看又好食。此歇后语多用于称赞人的手艺、厨艺。)
蕹菜文章------半通不通
(蕹菜:通心菜。通心菜的菜茎像竹子有节,所以说“半通不通”。比喻写得不是很通顺的文章。)
瓮底蠄蟝------唔知早夜
(瓮:缸。蠄蟝:蟾蜍。生活在缸底下的蟾蜍由于看不到阳光,所以分不出白天黑夜。比喻人不分日夜睇干活或沉溺于某种癖好。)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2
粤语典故:贴错门神
如果有两嗰人相互之间经常吵交,喺粤语里面我哋话佢两个好似“贴错门神”噉。


大家都知道,自古以来我哋中国人都喜欢贴一对门神喺屋企大门上面嘅,寓意驱除噩运邪气,保护一家平安。咿嗰习俗到现时都仲有唔少家庭尤其系农村家庭保留。门神嘅典故出自于唐太宗和秦叔宝、尉迟恭,喺咿度就唔详细讲喇。反正贴门神保平安很重要就系喇。


以前嘅大门同现时我哋一般家庭嘅大铁门唔一样,通常都系左右两扇嘅,所以门神都系一对嘅,一左一右,两扇门各贴一嗰。咿两嗰门神如果贴得准确无误,噉秦叔宝和尉迟恭系面对面嘅,一副同心协力保护家园嘅样;但如果贴反咗,噉两嗰就变成背对背,好似互不理睬嘅样喇。大家觉得两位门神这个背对背嘅样,同嗰啲经常吵交嘅人好相似,于是就称之为“贴错门神”喇。而“贴错门神”后面其实系有一句歇后语嘅,叫“面左左”,两嗰门神贴错咗,背对背,当然就面左左喇。


不过唔知点解,贴门神咿嗰习俗全国各地都有,但“贴错门神”咿嗰词,似乎就只有粤语先有,如果你用普通话同外地嘅朋友讲“贴错门神”,人哋大概亦只会“一头雾水”...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3
扭纹柴
喺粤语里面形容一嗰人包顶颈、脾气古怪、好难搞、不近人情唔讲道理嘅人,通常会称之为“扭纹柴”嘅。


乜嘢系扭纹柴呢?大家知道以前一般人家里面都系烧柴嘅,劈柴,亦就系每家每户都要做嘅家务之一。柴嘅来源系树木,而树木因为各自品种同生长环境唔同,柴嘅纹理亦会有所唔同。有啲柴枝纹理会生得好直,一刀劈落去就可以顺利噉劈开两边,简直系“势如破竹”;而有啲柴枝纹理确实弯弯曲曲,一刀可以劈入去就已经唔容易,而且刀势被木纹所引导,往往就会歪曲用唔到力。咿嗰时候劈柴嘅人往往进退两难,继续劈,越劈越难劈;将刀拧出嚟嘅话,柴枝又将刀夹得好实,真系唔知点算好。


咿啲纹理扭曲嘅柴枝,就系“扭纹柴”喇,就好似嗰啲脾气古怪唔讲道理嘅人一样,无论你点样对佢都行唔通,实在系令人哭笑不得。由此引申,喺粤语里面对于嗰啲调皮捣蛋嘅小朋友,都会用“扭纹”嚟形容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5
犀利
喺粤语同普通话里面,都有“犀利”咿个词嘅,但系意思就完全唔一样,而且出处亦都完全唔同。粤语里面嘅“犀利”一般系用嚟形容厉害、了不起嘅意思。出处系源自于一个外国港笔品牌。


早期,世界上有三大著名钢笔品牌,分别系美国sheaffer(犀飞利),法国lewis edson(威迪文),同埋德国montblanc(万宝龙)。其中,犀飞利创办于1913年,喺1945年联合国宪章最后定案嘅时候,犀飞利就成为咗联合国指定嘅签字笔,各国代表都用“犀飞利”品牌嘅钢笔签名嘅。


1951年,美日和平条约喺三藩市签订,美国国务卿同日本首相都系用咿支犀飞利嚟签约嘅,同时,又好多届嘅美国总统都系用犀飞利嚟做专用笔。所以,喺四、五十年代嘅广东同香港,用得起咿只钢笔牌子嘅人士,自然就系非富则贵喇。若然有人见到朋友嗰袋里面插住咿个牌子嘅笔,都会赞佢犀飞利嘅,久而久之,“犀飞利”就成为咗“厉害”嘅代名词,时间一长,讲讲下就简化成“犀利”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5
冇尾飞堶
喺粤语里面形容一个人神龙见首不见尾,经常搵唔到人,就会话佢“冇尾飞堶”,究竟乜嘢系“冇尾飞堶”呢?


“堶”其实就系“砖头”嘅意思。早喺宋朝时期,就已经有江湖卖艺嘅人表演飞堶,每年嘅寒食节仲有人表演飞堶戏。所谓飞堶嘅表演方式,其实就系以绳,绑住重物,上下挥动打圈,然后就向目标飞过去,再收翻嚟,有啲似电影里面嘅武器----流星锤。


但系,大家又想象下,如果咿嗰堶系冇尾嘅话,飞咗出去之后就收唔翻嚟喇,所以,后来大家就将成日都唔见踪影嘅人叫做“冇尾飞堶”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5
频扑
粤语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嘅世界第二大汉语语言,有好多独有嘅词语。咿啲词喺普通话里面系好难搵到直接对应嘅词嘅,准确嘅语境同埋语意,往往需要意会一下先得嘅。例如“频扑”,就系噉样嘅一个词喇。


粤语嘅“频扑”,系指匆忙、劳碌奔忙嘅意思。所谓“频”,既有“匆忙”嘅意思,亦有“重复”嘅意思,而“扑”字,则系跑嚟跑去之意。一个人匆匆忙忙反反复复噉跑嚟跑去,自然疲劳困顿,辛苦劳累喇。


所以粤语里面讲啲打工仔辛苦,往往就会讲打工仔“为两餐频频扑扑”,一语道尽“揾食艰难”嘅意味。相信各位打工嘅朋友都会体会得到。


当然,现时好多朋友虽然打工辛苦,但都系坐喺写字楼里面动脑,唔需要喺马路上面跑嚟跑去,咿嗰时候就唔适宜用“频扑”来形容自己啦。至于该用边个词?我哋择日再讲。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6
食碗面反碗底
喺粤语里面“食碗面反碗底”哩句话嘅字面意思系将碗里面嘅嘢食完之后,就将嗰碗反扣放低,碗底向上碗口向下。噉点解哩嗰做法会被人认为系忘恩负义呢?


原嚟,我哋正常人食饭嘅时候,自然系碗口向上嘅。而碗口向下,则系拜祭仙人嘅做法。喺祭祖嘅时候要先将嗰碗倒置,再将碗攞起,将碗里面嘅饭倒出嚟,哩种做法系好多地方嘅习俗。


而“食碗面反碗底”嘅做法就等于系将人哋畀嘅饭食完之后,唔单只唔感激人哋嘅赠饭之恩,反而希望人哋死,或者系将人哋当成死人。噉嘅做法唔系忘恩负义又系乜嘢呢?所以,我哋讲“食碗面反碗底”嘅时候,通常后面都会跟一句“正一反骨仔”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7
棚尾拉箱
“棚尾拉箱”咿嗰词估计已经好少后生仔会讲,会用嘅人就更加少之又少喇,大概系因为哩嗰词诞生嘅场景已经比较少见嘅关系吧。


所谓“棚尾拉箱”,系形容一个人走得好匆忙、好狼狈嘅意思。同“冇鞋挽屐(kek6)走”嘅意思相近。


哩嗰词嘅出处系嚟自以前乡间嘅戏班。旧时逢年过节,乡下都会请戏班下乡演戏,但受到经济能力嘅限制,往往唔一定可以请到好好嘅戏班。而一啲二三流嘅戏班一旦表演欠佳,好自然就会被台下嘅观众喝倒彩嘅,当形势难以维持嘅时候,戏班就唯有喺棚尾(即:后台)匆匆忙忙噉执嘢走人喇。


后嚟大家就将遇到无法收拾嘅场面,要匆匆忙忙走人嘅情况称之为“棚尾拉箱”喇。又或者系当骗子诈骗得手走人之后,受害者仍然懵然不知,都可以用“棚尾拉箱”嚟形容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7
诈帝
讲粤语嘅人都应该知道,“诈帝”即系“假装”或“造假”嘅意思。


咿嗰词嘅出处就要追溯到秦朝末年,当时楚汉争霸,项羽带兵围攻刘邦所在嘅荥阳,打到汉军气都咳埋,眼睇嗰城池就快守唔住喇,刘邦都心知再噉落去唔系办法。此时,刘邦麾下有一位谋士叫陈平,陈平出咗一个主意,叫大将纪信穿上刘邦汉王嘅服饰,坐住刘邦嘅车驾,带住大批侍宠、侍女喺东门突围。项羽嘅楚军见到”刘邦“出嚟突围,于是就集中兵力去围佢喇。再加上佢身边有一大批侍女,平时士兵出嚟打仗就好少见女人嘛,于是就更加被吸引去东门嗰边喇。


趁住咿嗰机会,刘邦就换上普通百姓嘅服装,从西门偷偷哋走咗去,逃出生天。纪信就阴功囖,被项羽捉住,杀咗。后来,刘邦做咗皇帝,而先前纪信冒充过刘邦出城,即”诈做皇帝“喇,于是,后人就用”诈帝“咿嗰词嚟表示”造假、冒充”嘅意思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29
藤条焖猪肉
我哋细个嘅时候,若然系做咗调皮捣蛋嘅事,又或者喺学校被老师投诉,噉阿爸或者阿妈就好有可能会请你食一道广东名菜“藤条焖猪肉”喇。


何谓“藤条焖猪肉”呢?讲白就系阿爸阿妈攞藤条嚟打你个屁股啦。以前广东人每家每户都会有好多用藤做嘅家居用品嘅,鸡毛扫就系其中之一喇。通常阿爸阿妈打仔女呢,都会将鸡毛扫调转嚟揸,用长长嘅藤条嚟打啲仔女。因为藤条嘅柔韧性好,打起嚟会好痛嘅,但系又唔会好似戒尺之类嘅物体噉硬,唔容易打出严重嘅伤患,所以藤条系家长执行家法最常用嘅“武器”。


而“焖”字亦都有讲究㖞。广东人喜欢吃嘢,对厨艺方面亦都颇有研究,所谓“焖”,就系将食材放喺煲里面,𢫏实个煲盖,然后就用文火嚟慢慢煮烂。而“藤条焖猪肉”之所以用个“焖”字,其实就系意味啲仔女翻到屋企,无处可逃,唯有任由家长慢慢炮制嘅意思。而“猪肉”就喺仔女个屁股喇。


不过,现时好多家庭都已经好现代化喇,体罚仔女嘅情况就越嚟越少,而好多家庭亦都好少会有鸡毛扫咿样嘢,所以,食到正宗“藤条焖猪肉”咿道广东“名菜”嘅机会就越嚟越少。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31
烚熟狗头
喺粤语里面,形容一个人笑得好假,皮笑肉不笑,一副阿谀奉承嘅样,就会话佢笑得“烚熟狗头”一样。


点解笑得假会被称为“烚熟狗头”呢?冇吃过狗肉嘅朋友就可能唔知道。原来,将狗头放入大镬里面烚,因为加热嘅关系,烚熟之后狗嘅嘴巴就会裂开,就好似笑脸一样。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佢(狗)肯定唔系真正想笑嘅,都被人吃喇,仲笑得落咩?所以,粤语就用“烚熟狗头”嚟形容假笑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32
死鸡撑饭盖
“死鸡撑饭盖”哩句话喺粤语里面系用嚟形容嗰啲明明系自己做错咗,但系就死都唔肯认错,仲编造好多理由畀自己去辩护嘅人。例如喺超市里面排队埋单,突然间有人插队,被人发现咗之后,插队嗰条友仲死口唔承认自己插队,噉你就可以话佢“死鸡撑饭盖”啦。


“死鸡撑饭盖”哩句话究竟喺点样嚟嘅呢?死鸡又点解会撑饭盖呢?大家如果蒸过鸡,应该都知道,将光鸡放入饭煲里面蒸,蒸熟咗之后,鸡脚肯定会蹬直嘅,如果只鸡比较大,就好有可能会连煲盖都撑开。点解会噉样呢?原来,刚削洗干净嘅鸡,鸡脚关节都仲系柔软灵活嘅,可以弯曲住塞入煲里面。而喺放入煲里面蒸热之后,鸡脚嘅筋就会收缩使鸡脚撑直,甚至将煲盖都撑开。


明明死咗,都仲要硬撑,哩个状况用嚟形容嗰啲打死都唔肯认错嘅人,实在系形象生动到极点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33
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0:38 编辑

粤语里面古古怪怪嘅数字组合口头禅的典故


三唔识七
粤语嘅词语除咗有好多系同吃有关之外,亦都有唔少系同数字有关嘅,颇具地方特色。例如“三唔识七”、“九唔搭八”,仲有我哋之前介绍过嘅“二打六”。

“三唔识七”哩个词,来源于旧时广东地区比较流行嘅赌.博游戏“天九”里面其中一种玩法,叫做合十。玩家每人抽两张牌,加起嚟尾数为九点则最大,而十点等于零点,攞到就输硬嘅。玩家一旦攞到一张三点,绝对唔希望下一张系七点,所以就会大嗌“三唔识七”!

“唔识”,见咗面都唔认得 ,亦就系希望三唔好碰上七喇。后嚟,咿个词渐渐被用得越嚟越广泛,就变成咗形容两个人唔熟悉、互相唔了解嘅意思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39
三口六面
喺粤语地区嘅人,若然人与人之间发声咗乜嘢争执、误会,需要当面澄清嘅话,通常都会话“我哋三口六面”讲清楚。点解讲清楚要用“三口六面”呢?


其实“三口”系指三个人三把口。因为若然得两个人嘅话,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又冇旁证,系点都讲唔清嘅,恐防仲会越讲越多误会出现。所以喺哩个时候就至少要有第三方在场,噉先可以做判定嘅。所以要讲清楚事情或者澄清误会就至少要有三个人三把口先得。而“六面”则指每个人有两块面,一共就系六面。面面相对亦即系当面讲清楚嘅意思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39
十划都未有一撇
喺粤语里面,形容一件事离成功或完成仲差好远,通常我哋都会用到“十划都未有一撇”咿句口头禅嘅,“划”即笔画,“十划”究竟系边十划呢?指边个字呢?其实咿句话原本嘅讲法系“十字都未有一撇”,起源就系话以前啲人练字嘅时候,通常都喺先从练“横、竖”咿两个笔画练起嘅,即系通常都先练个“十”字嘅。若然系练得唔好,练嚟练去都仲系写个“十”字,一直都未开始练“撇、弯...”,噉就系“十字都未有一撇”喇,形容事情未有进展噉解,后嚟讲得多,就慢慢被讲成咗“十划都未有一撇”,用嚟表达事情离完成仲差好远。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39
乱噏廿四
喺粤语里面形容一个人胡说八道,我哋通常都话佢“乱噏廿四”嘅。“乱噏”喺粤语里面就即系“乱讲”,好易理解。但系后面点解会跟廿四(24)呢?而唔系14、34或者其它数字。原来里面系有少少含义嘅,读过九九乘法表嘅朋友都知道,三八等于二十四,“廿四”其实就系暗指“三八”,即系“喜欢讲是非嘅八婆”噉解。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2
粤语有典故:
孤寒
喺粤语里面形容一个人吝啬,我哋通常都会话佢“孤寒”。其实咿嗰词嘅起源,就要追溯到魏晋南北朝。话说当时系一嗰士族势力十分鼎盛嘅时期,所谓“上品冇寒门,下品冇士族。”寒门子弟势单力薄,一旦有乜嘢大事发生,难免会孤立无援,自然就感到孤寒。“孤寒”二字,可以讲系对寒门小族嘅概括,咿类出身孤寒嘅子弟,冇乜点见过大场面,出手亦唔阔绰,所以就容易被人笑佢哋孤寒。后来咿嗰词越用越广泛,大家就渐渐将咿类吝啬嘅人称之为“孤寒”。

但系喺现时嘅普通话里面就已经冇咗“孤寒”咿嗰词嘞。就算用,亦只系分拆成两嗰字嘅单独含义,形容一个人孤独寂寞,而冇咗原来嘅“吝啬”意思。喺《现代汉语字典》里面亦已经搵唔到咿嗰词,成为一个“死词”。但系喺粤语里面,我哋都仲系会经常用到或者听到“孤寒”一词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2
乌利单刀
乌利单刀唔系刀,系一个粤语俚语。喺粤语里面,有一个好特别嘅词叫“乌利单刀”(“利”读作lēi),意思系“乱七八糟”。


话说南宋末年,忽必烈下令元朝大军南下攻宋,三两下就攻陷咗南宋都城临安。1278年,元军统帅张弘范率大军,追击陆秀夫、张世杰同埋佢哋扶助嘅小皇帝以及宋军至香山县(今中山市)一带。


当时,元军有个剽悍嘅将领叫乌利。佢骑住高头大马,舞起一把尖利嘅单刀,领兵喺香山嘅坦洲(今中山坦洲镇)追击宋军。其时,几名受伤嘅南宋将士喺当地村民嘅帮助下,坐小艇渡过咗一道小河。


乌利快马赶到河边,眼白白噉望住河对岸嘅宋军喺村民嘅掩护下,迅速往南转移。乌利气急败坏噉挥动单刀,策马大呼一声,想跃跳过河去追。但系,忽然一阵狂风骤起,乌利连人带马跌咗落河。乌利唔懂水性,挣扎咗一阵就浸死咗咯。


元人消灭据守喺崖山(今属江门市新会区,昔日属香山县)嘅宋军之后,恼怒噉强逼当地人立庙拜祭乌利。之后,元人更申令南粤一带都要建庙祭祀乌利,广州城区亦曾建有三座“乌利将军庙”。


据老广州回忆:庙里供奉嘅乌利塑像,黑脸孔,竖眉鼓目,撅嘴扎须,身穿黄战袍,头戴红色尖顶元兵军帽,足蹬双长筒蒙人毡靴,右手倒执一柄银亮嘅单刀。传闻当地居民唔买佢嘅账,因而香火冷落。


有啲调皮嘅人,依照乌利嘅嗰副模样,创造咗一个新词叫“乌利单刀”,用嚟嘲笑人哋做事不伦不类或者一塌糊涂。久而久之,“乌利单刀”就成为咗常用嘅粤语词。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5
中国十大最难懂方言(语言)排名第十:东北话


东北话可以说是跟普通话发音最为接近的方言了。


而且随着赵本山等小品演员的大力普及,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不管老人孩子都能吆喝出几句,而且东北话从发音上就能体现出东北人憨直豪放的性格,容易得到大家的接受。但是东北话因为有很多分支,比如大连话,沈阳话等等,最标准的东北话还是在铁岭朝阳一带,而且东北话有个别字词的发音还是让外地人很难听懂,但是这样的字词在东北话里并不长使用。


所以东北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十位,难懂指数2,上口指数9。


排名第九:天津话
  
天津话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着那种天津人的幽默,相声艺术经常使用到天津话,以达到更好的搞笑效果。天津话基本上没有什么让人听不懂的字词,但是由于天津话发音音调和普通话差别很大,要是说话语速过快,还是让人听不懂。


所以天津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九位难懂指数3,上口指数7。


排名第八:山东话


山东胶东半岛的城市说话发音和东北的大连话相当接近,一般人都能够听得懂,但是要是到了潍坊等内陆城市,其地方方言就有些晦涩难懂了。山东话以其独特的发音总是让人觉得很土,但是听长了就会感觉到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就通过这浓厚的山东味体现出来,别忘了当年孔子孟子说得也都是山东话啊!


山东话难懂指数4,上口指数7。
  
排名第七:四川话


四川话在西南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属于汉语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语音、词汇、语法等和普通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而以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四川话语音系统共有20个声母、36个韵母、4个声调,还有韵母儿化现象。由于四川人口众多,而且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使得四川方言让很多人熟知。


四川话难懂指数5,上口指数6。


排名第六:长沙方言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且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因此长沙方言从古至今,一直受北方方言的影响,与普通话距离较小。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5%,因此,它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湖南是个出伟人的地方,而且《红楼梦》里面都透露出分明的湖南方言语境。


所以长沙话作为湖南话的代表排名第七难懂指数6,上口指数6。
 
排名第五:陕西话


陕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陕西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窥视到古老的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领略到今人溢于言表的真情实感。由于陕西地理特点是东西狭义南北长,各地方言土语大不相同,甚至同一句话,因咬音轻重语速缓急不同而内容涵义不同。


陕西话难懂指数6.5,上口指数6。
  
排名第四:上海话


上海话和浙江的杭州话以及宁波话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


上海话难懂指数7.5,上口指数6。
  
排名第三:苏州话


苏州话体现了浓浓的古意和一种书卷气。苏州人说“不”为“弗”,句子结尾的语气词不用“了”而用“哉”,人们听见苏州话会有一种亲切感。苏州话历来被称为“吴侬软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软”,尤其女孩子说来更为动听。同属吴方言语系的其他几种方言都不如苏州话来得温软。有句俗话说宁愿听苏州人吵架,也不听宁波人说话,充分说明了苏州话这个“软”字。


苏州话难懂指数8,上口指数4。
  
并列排名第三:闽南话


闽南话的流播不只在闽南地区,早已超过省界和国界,在外省传播闽南话最广的是台湾,台湾岛上,除了高山族地区外,差不多都通行着近于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闽南话。估计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是在福建待上一辈子可能都听不懂闽南话,闽南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


闽南话难懂指数9,上口指数3。
  
排名第二:广东话


广东话(粤语)可以说现在是流传广泛,很多人都会说几句简单的广东话,但是我把广东话排名第二的原因是,广东话不只有自己独特的发音,还有自己的文字,而且在广州的公交车上都是先用广东话再用普通话进行报站的,有些广东人包括香港人甚至听不懂普通话,这足以说明广东话与普通话的差别之大,而且广东人很保护自己的方言,只要有可能他们都会尽量使用自己的方言。在广东还有许多家长这样教育子女“在学校你可以说普通话,但回家就必须说粤语”。粤语还是古时候的官话,当您读古诗文的时候,您就会发现古诗文里面的一些用词,其实就是粤语的发音。


广东话难懂指数9.5,上口指数3。
  
排名第一:温州话


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说是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温州人说鬼话。这里所说的鬼话并不是侮辱温州人的意思,据说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部队相互之间联系由于保密需要,都是派两个温州人,进行电话或者步话机联系,而日本鬼子的情报部门,总是也翻译不出这发音极其复杂的温州话,可以说当时的温州人就像美国大片中的风语者一样,为抗战胜利起到了相当大作用。所以说鬼话并不是说温州人说的话是鬼话,而是日本鬼子听不懂的话。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温州话有多么难懂。


所以温州话排名十大难懂方言第一位,难懂指数10,上口指数1。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7
广东人最经常讲的粤语字汇总A开头
啊  a  a  kbsk  语气助词;一般用在感叹句结尾;佢好犀利啊(他很厉害啊)
吖  a  a  kuhh  语气助词;一般用在疑问句结尾或单字使用;吖?唔系啊嘛(啊?不会吧)
嗌  ai  ai  kuwl  嗌交(吵架)
呃  e   e   kdbn  指欺骗;畀佢呃咗(让他骗了)
鈪  e   ngag   qdbn   镯子
晏  yan   yan   jpvf    晏昼(下午);食晏(吃午饭)
餲   ai     ai    wyvn    读 压;厕所好餲(厕所很臊臭)
翳   yi     yi    atdn     近读 危;翳焗(闷热),闭翳(犯愁)
擙   ao    ao    rtm      擙顸(抓痒)
拗   ao     ao    rxln     拗颈(顶嘴);拗断(折断)
詏   yao   yao   yxln    詏撬(争执),也可写成 拗
扼    e      e      rdbn    扼手(握手)
揞   an    an   rujg       近读 暗;揞实个荷包(捂住钱包)
罨    yan    yan    ldjn    读 腌;成身湿晒,罨住个身唔舒服(捂着身体不舒服)
沤    ou      ou     iaqy    沤肥,沤气(憋气)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8
B开头   


仈匂   babi    babi     wwy qxv     读 吧弊;指有权势、有钱财的人(歧视他人用语)
镚     beng    beng     qmee        一个镚都冇(一分钱都没有)
滗     bi      bi      ittn        读 痹:滗咗啲菜汁去(将菜汁滤去)
畀     bi      bi      lgjj        畀(给),不是写 俾
湴     ban     ban     iuo         读 办,泥湴(烂泥)
肶     bi      bi       exxn       同 髀;即 大腿  
飙     biao    biao     dddq        读「标」;佢飙得好快(他跑得很快)
噃     bo      bo      ktol        读 播;佢好叻噃(他很了不起),非用 啵
埲     bang    bang     fdwh        读 bung;推冧呢埲墙(推倒这堵墙)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8
C开头   


嚫     chen    chen     kusq        读亲;吓嚫你(吓着你)
搽     cha     cha     raws        搽脂荡粉(涂脂抹粉)
嘈     cao     cao     kgmj        吵 嘈乜鬼(吵什么东西)  
镲     cha     cha     qpwi        铃铃镲镲 镲-小钹
垃圾篸 can      can     tcce        簸箕之一,非写为 垃圾铲
岩巉   chan    chan     mqky        读蚕;岩巉-指难看,不好
罉     cang    cang     rmir        砂煲罂罉(瓦锅瓶罐)
觘     chao    chao     qeit        觘角上;畀只牛觘起(给牛挑了起来)
唓     che     che     klh         唓,你估我唔知咩?(呸,你认为我不知道?);非写为“车”
黐     chi     chi     twic        即 粘;黐线(神经病),非写为 痴线
打乞嗤 chi      chi     kbhj        打喷嚏
撍     qian    qian     raqj        读潜;撍乌龟(一种扑克游戏)
掅     qing    qing     rgeg        读称;掅起个袋(把袋子提起来);抽掅(挑剔)
酒埕   cheng    cheng    fkgg       酒埕(盛酒陶器)
啋     cai     cai     kesy        啋,咪讲唔吉利嘅嘢(呸,别说些不吉利的话)
睬     cai     cai     hesy        睬佢都傻(傻瓜才理他)  
灼     zhuo    zhuo    ohj         同 焯;灼生菜
畅     chang   chang    jhnr        畅散纸(破开面值大的纸币)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9
D开头


啖 dan dan kooy 扒几啖饭(吃几口饭)
舂 chong chong dwv 读 钟;舂瘟鸡
蚊螆 ci ci juxx 指(小)蚊子
趱 zan zan fht 走趱(松动)
嗒 ta ta kawk 嗒糖(咂糖果),有时喻指心里美滋滋
沓 ta ta ijf 读 踏;一大沓(一大叠),沓水(有钱)
笪 da da tjgf 近读 达;呢笪地方(这块地方)
嗲 dia dia kwqq 嗲声嗲气(娇声娇气)
揼 beng dem rdiy 近读 dum;揼时间(拖时间)
髧 dan dan depq 近读 dum;头发长到髧(垂)落膊头
沊 dan dan pqii 近读 dum;水声,沊一声跳落水
嗲嗲渧 dia di dia di kwqq iuph 啲水嗲嗲渧(水滴个不停),以前有句话“坐又唔系,企又唔系,口水鼻涕嗲嗲渧)
趸 dun dun dnkh 拥趸(捧场者);趸低行李(放下行李)
抌 dan dan rpqn 近读 dum;抌石仔(扔小石子)
扽 den den rgbn 近读 dun;路唔平,开车好扽(路不平,开车很颠簸)
戥衬 deng deng jtga 读 邓;匹配,戥你唔抵(替你可惜);
覴 deng deng wgk 读 灯;你系专覴嘅(你是故意的)
炖 dun dun ogbn 炖冬姑
度 du du yaci 指地点;嗰度(那里);哩度(这里)
头耷耷 da da dbf 读 dup;头耷耷(垂头丧气的样子) ,头耷耷眼湿湿。
蠧 du du fpdj 读 笃;一蠧尿(一把尿)
腯 dun dun erfh 肥腯腯(肥嘟嘟)
窦 dou dou pwfd 雀窦(鸟窝);老窦(爸爸),非写为 老豆
哋 dei(di) di(dei) kfbn 佢哋(他们)
掟 ding ding rpgh 掟石仔(掷小石块)
埞 di di fpgh 读 订;冇埞企(没地方站)  
啲 di di krqy 有啲人(有些人)
扚 di di rqyy 读 的;引,拉;扚起佢(拉起佢)
掂 dian dian ryhk 掂下都唔得(摸一下都不行);搞掂(搞好)
厾 du du nfci 读笃,厾穿个窿(捅穿个洞)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49
F开头


返 fan fan rcpi 读 翻;指返回某地;返公司(回公司);返工(上班)
瞓 fen fen hykh 瞓觉(睡觉)
窟 ku ku pwnm 有读 忽 音;屎窟(屁股)
戽 hu hu ynuf 读 副;戽水(舀水);戽被(睡觉踢被子)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0
G开头


㗎   语气助词;呢本书好好㗎(这本书很好的)
鎅 gai gai qlwj 锯;割;切;裁:鎅玻璃,鎅纸刀
搞 gao gao rymk 搞嘢(可爱;弄东西);搞搞阵冇帮衬(只会捣乱不会帮忙
胳肋底 ge lei ge lei etkg eln 即胳肢窝  
曱甴 yue you yue you jhk 即 蟑螂
挢 jiao jiao rtdj 偷食唔识挢嘴;膝头挢眼泪
哽 geng geng kgj 除发 耿 音,还可近发 kum,如哽唔落(咽不下);哽系啦(当然啦)
铰 jiao jiao quqy 铰剪(剪刀);门铰(门合叶)
偈 jie jie wjqn 倾偈(谈心),非写为「倾计」
髻 ji ji defk 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丫角髻
噉 dan dan knbt 噉都得(这也行),噉 读 感;咁 读 禁,不应混同
咁 gan gan kafg 天气鬼咁热(天气多热);噉 读 感;咁 读 禁,不应混同
黄黚黚 jian jian lfof 黚-浅黄黑色
揿 qin qin rqqw 近读 甘 ;揿钉(图钉);揿电掣(按电铃)  
枧 jian jian smqn 番枧(肥皂)
蛤乸 ha na ha na jwgk bxgu 大青蛙
趌跛跛 ji ji fhfk 近读 吉;趌跛跛(单脚跳);趌路(滚蛋)
嚿 huo huo kawv 一嚿石头(一块石头)
嘅 ge ge(kai) kvcq 我嘅书(我的书)
擏 jing jing raqt 近读 镜;擏住擏住;擏锡下啲嘢啦(爱护一下东西吧)
喼汁 jie gib kqvn 一种酱料(一般是春卷沾的酱料);是英语 catsup 的音译词
箧 qie qie tagw 读 喼;箱 皮箧,藤箧
嗰 gao(ge) go kwld 嗰个人(那个人);嗰日(那天)
弶 jiang jiang xyiy 类似读 钢;蟹弶(蟹螯)
蛊惑 gu gu jlf 使人心意迷惑
攰 gui gui fclv 即 累;返工好攰
勼 jiu jiu qvv 读 居;戆勼勼(无聊)
焗 ju ju onnk 焗饭(焖饭)
啩 gua gua kffh 语气助词;你会应承啩?(你会答应吧?) 不是使用“呱”
掴 guo guo rlgy 掴几巴(抽几个耳光)
躀 guan guan khxm 躀低(摔倒)
九大簋 gui gui tvel 非写为 九大鬼;簋 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1
H开头


疜 xia xia ughi 读 哈;疜人(欺负人);佢疜我(他欺负我)
伢 ya ya waht 近读 哈;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首或作单字使用);伢?唔系啊嘛?(啊?不是吧?)
揩 kai kai rxxr 揩油(占小便宜)
顸 hen hen rve 近读 痕;擙顸(抓痒);成身顸(一身痒)
芡 qian qian aqw 芡 读 献;打芡(勾芡-用淀粉调成的浓汁)
饩 xi xi qnrn 饩 读 气;饩鸡(喂鸡)
嚡 hai hai kaff 涩,粗糙:条脷好嚡(舌头很涩)
喊 han han kdgt 粤语非指大声叫,指哭
悭 qian qian njcf 悭钱(省钱)
核突 he tu he tu synw pwdu 形容某物恶心;非写为“核凸”
喺 xi bei kwti 在某处;喺屋企(在家里)
系 xi xi txiu 系 相当于 是;本书系我嘅(这本书是我的)
扻 kan kan rqwy 读 坎;扻头埋墙(把头往墙上撞)
冚 kan kan pmj 冚家(全家);冚被(盖被)
拫 hen hen rvey 读 衡;风车转到拫(风车转得飞快)
瞌 ke ke hfcl 读 恰;瞌一阵(小睡一会)
呷 xia xia klh 呷醋(吃醋)
睺 hou hou hwnd 睺实佢(盯住他)
噱头 jue jue khae 搭噱(找门路);搞新噱头(搞搞新意思)
墟 xu xu fhag 趁墟(赶集)
炕 kang kang oym 近读 项;炕面包(烤面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1
J开头


廿 nian nian aghg 廿即二十
薳 wei yuan afkp 植物的嫩茎部分;如 菜薳
翕 xi xi wgkn 眼翕毛(眼睫毛);翕手(招手)
嘢 ge ye(ge) kjfb 指东西;揾嘢(找东西)
咿 yi yi kwvt 咿家(现在);咿挹(指男女间行为不轨)
厣 yan yan ddlk 读掩,冇厣鸡笼(没盖鸡笼);小厣(肋下两侧)
躽 yan yan tmdv 躽胸(挺胸)
掖 ye ye rywy 近读 页;掖高裤脚(把裤腿卷上来)
鹞 yao yao ermg 纸鹞(风筝)
喐 yu yu kdeb 喐手(动手)
膶 run yen eugg 鸡膶(鸡肝)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2
K开头


山旮旯 ga la ga la vjf jvb “山旮旯”同音字:山卡啦,即“山沟”或指贫穷地区
蠄蟧 qin lao qin lao jwyc jool 即 蜘蛛
蠄蟝 qin qu qin qu jwyc jias 即 癞蛤蟆
橛 jue jue sdu 水瓜打狗-唔见一橛
咭 ji ji  kfkg 咭片(卡片),英语 card 的译音
襟 jin jin pus 襟兄(对妻姊之夫的称呼)
妗 jin jin vm 妗母(舅母)
扱章 cha cha reyy 读 级;即 盖
搉 huo huo rpwy 近读 kok;即敲;搉头壳(敲脑袋)  
企 qi qi whf 企起身(站起来)
屐 ji ji ntfc 踩屐(溜旱冰)
揵 jian jian rvfp 近读 虔;揵起个镬盖(揭开锅盖);揵咗几页(翻了几页)
琼 qiong qiong gyiy 猪油琼咗(猪油凝固了)
跷 qiao qiao khaq 跷起脚;跷凳
佢 qu qu wang 佢(他,她,它);人称代词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2
L开头


喇 la la kskj 语气助词;搞掂嗮喇?(做完啦);不能与“啦”混用
嘞 lei le(lei) kafl 语气助词;我识做嘞(我懂得怎样做了)
啰 luo luo klqy 语气助词;行啰(走吧)
罅 xia xia rmhh 读 喇;窿窿罅罅(洞隙)
泐 le le ibet 泐色(褪色);多指衣物褪色
唥 lang lang kuwc 唥钟(响铃)  
嚟 li li ktqi 行嚟行去(走来走去)
孻 nai nai bvhl 近读 拉,子尽为孻;如 孻仔拉心肝
攋 la la rgkm 读 赖;攋低条锁匙(漏了带钥匙)
躝 lan lan khui 近读 兰;爬 有虫躝嚟躝去;滚 躝尸
擸 la la rvln 读 揦;擸擸埋埋一大堆(收刮了不少东西)
捩 lie lie rynd 近读 厉;捩横曲折,捩手掟咗佢(转头就扔掉它)
簕 le le tafl 刺;玫瑰花好多簕
冧 min min pssu 撞冧(撞倒);花冧(花蕾);好冧(好甜蜜)
笠 li li tuf 笠衫(穿衣,由头穿入);执笠(破产)
呢 ni ni knxn 呢啲(这些)呢度(这里);也可作“哩”  
邋遢 la ta la ta vlqp jnpd 邋遢(肮脏)
褛 lv lv puov 乌蝇褛马尾——一拍两散
脷 lei li(lei) etjh 舌头;猪脷(猪舌头)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粤动态)
叻 le le kln 你真系叻(你真能干)
僆 lian lian wlph 僆仔(细路仔),看不起某人(多指少男)时用,非写为 靓仔
摙 lian lian rlph 近读 连;摙死你(掐死你)
靓 liang liang gemq 靓女(美女);心情好靓(心情很好)
拎 lin lin rwyc 拎畀我(拿给我)
缬 xie xie xfkm 近读 列;打死缬(打死结)  
鹩哥 liao liao dujg 即 八哥
撩 liao liao rdui 挑逗 撩是斗非(惹是生非);撩嘢(用棒形物品挑起其它物品)
攞 luo luo rlxy 攞钱(取钱);拿
謱 lou luo ylfe 不謱(形容某人某事习惯性地做);佢不謱都系唔返学嘎啦(他本来就不上学的啦)
碌 lu lu dviy 一碌木(一囤木)
睩 lu lu hviy 睩大眼(争大眼)
渌 lu lu iviy 指用开水烫、淋某物;渌下筷子(烫一下筷子)
辘 lu lu lynx 车辘(车轮)
挛 luan luan yorj 挛毛(曲头发)
捋 luo luo refy 读 劣;捋高衫袖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3
M开头


唔 wu wu kgkg 唔紧要(不要紧)
孖 ma ma bbg 孖仔(孪生儿子)
溦 mei mei imgt 雨溦溦(小雨),非写为 微
嘛 ma ma kyss(koss) 语气助词;唔系啊嘛?(不会吧)
嫲 ma ma vyss 祖母,习惯上较多称阿嫲  
擘 bo bo nkur 读 mark;擘大个口(张大个口)
蜢 meng meng jblg 蝗虫
掹 meng meng rblg 拉,拽:掹衫尾(拽着衣服下摆)
咪 mi mi koy 你咪理(你别管);“系唔系”的习惯口语音为“系咪”  
唛 ma ma(mai) kgty 商标(唛头);一唛米(一筒米)
癦 me me ulff 即 痣
炆 wen wen oyy 炆就是普通话的焖
抆 wen wen ryy 近读 吻;抆屎(擦屁股)
乜 mie mie(nie) nnv 乜名?(什么名?)
踎 未知 meo khgk 近读 某;即蹲;佢哋习惯踎住食嘅(他们习惯蹲着吃)
咩 mie mie kudh 你唔知道咩?(你不知道吗?)
孭 me mie(me) bmy 读 咩;孭仔(背孩子)
屘 man man ntfb 屘 近读 尾;屘二(倒数第二)
眯 mi mi hoy 眯埋眼(合上眼)
搣 mie mie rdgt 近读 灭;搣到好痛(捏得好痛)
篾 mie mie tldt 竹篾(竹子剖成的长条薄片)
嚤 mo mo kysr 缓慢;佢(他)行得好嚤。
冇 mao mao dmb 冇即没有,冇买(没买)
脢 mei mei etxu 背脢(背脊)
懵懂 meng meng nalh 懵懂(不懂)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4
N开头


乸 na na bxgu 老虎乸(母老虎)
研 yan yan dga 一读法为 颜,研碎-辗碎
衲 na na pumw  棉衲(棉衣)
嗱 na na kwgr 语气助词;嗱,你讲嘅。(喏,你说的)
揇 nan nan rfmf 一揇咁长(一拃长);揇下个窗有几阔?(拃下窗有多宽?)
腩 nan nan efmf 鱼腩(鱼肚子)
呶 nao nao kvcy 呶人(骂人);非写为“闹人”
蚊赧 nan nan fobc 近读 难;被蚊虫咬致的红肿块
谂 shen shen ywyn 谂计(想法子)
啱 yan ngam kmdg 唔啱着(不合穿);啱先(刚才)
腍 dian dian ewyn 读 林;炆得好腍(炖得好熟);份人好腍(脾气很好)
淰 na na iwyn 件衫湿到淰(衣服全湿透了)  
褦 nai nai pucx 佗手褦脚(拖累)
嬲 niao niao llvl 生气;嬲爆爆(气呼呼)
腬 rou rou ecbs 读 漏;食到腬(吃腻了);快手啲,咪咁腬(别磨蹭)
挜拃 ya zha ya zha rgog rthf 挜拃(占地方,引申为霸道)
奀 en en gidu 近读 银;奀瘦(瘦弱)
罯 an an lujf 读 up;生草药——罯得就罯(噏);罯覆盖
心悒 yi yi nkcn 读 up;心悒(内心忧郁)
噏 xi xi kwgn 读 up;咪乱噏廿四(呸,别胡说八道)
扤 wu wu rgqn 近读 兀;将棉胎扤实啲(把棉被压紧点)
吽哣 hong pou ou deo krhh kgku 发吽哣(发呆)
戆 zhuang gang ujtn 戆居仔(小呆子)
壅 yong yong yxtf 读 ung;壅多啲泥(多培些泥)
蕹 weng weng yxty 蕹菜(通心菜)
棯 ren ren swyn 山棯干
捻 nian nian rwyn 捻同捻,近读 lun;捻手菜(拿手菜),好捻衰(很坏)
挼 luo luo revg 读 挪;挼干净件衫(把衣服搓干净)
燶 nong nung omae 燶饭(焦饭);燶咗(焦了)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4
O开头
屙 e e nbsk 屙屎(拉大便)


P开头
坺 ba ba fdcy 类似读 pat;一坺牛屎(一堆牛粪)
奅 pao pao dqtb 车大奅;说大话骗人,奅—空也,虚大也
擗 pi pi rnku 擗咗啲烂嘢(把破烂东西扔掉)
樖 ke ke wgkk 近读 颇,一樖树(一棵树)


R开头
肉酸 rou suan rou suan nwwisgct 肉麻;难以忍受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5
S开头


嗮 sai sai kjs 读 sai;用嗮(用光);做嗮(做完)
嘥 sai sai kthh 嘥钱(费钱);嘥人哋(挖苦别人)
馓 san san qnat 蛋馓(一种食品),非写为 蛋散
戌 xu xu dgnt 读 恤,即门窗插销:戌住门(插上门)  
卅 sa sa gkk 卅即三十
滑潺潺 chan chan inbb 滑潺潺(滑溜溜)
闩 shuan shuan ugd 读 山,闩门(关门)
撷 xie xie rfkm 近读 sip;撷落去(塞进去);件衫畀门撷住咗(衣服被门夹住了)
孱 chan chan nbbb 孱弱书生
潲 shao shao itie 猪潲(猪饲料)
睄 qiao qiao hieg 睄佢几眼(瞧他几眼)
噬 shi shi kta 咬;一啖噬过嚟
糁 shen shen ocde 读 审;糁啲盐(撒点儿盐)
擤 xing xing rthj 近读 生;擤鼻涕
豉油 chi chi gkuc 豉油(酱油),豆豉
恤 xu xu ntlg 恤衫(衬衣)
嗍 suo suo kube 嗍一啖(吸一口)、嗍气(喘气)  
损 sun sun rkm 只手损咗(手受伤了)  
餸 song song wyvp 煮咗五味餸(煮了五道菜)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6
T开头
呔 dai dai kdyy 车呔(车胎),英语 tyre 的音译
軚 dai dai ldyy 车軚(汽车的方向盘)
燂 qian qian osjf 读 谈;燂下啲猪脚毛(烧一下猪蹄的毛)
挞 ta ta rdpy 挞大只脚周围行(光着脚到处逛)
睇 di di huxt 睇书(看书)
氹(凼) dang dang ibk(nii) 水氹(水坑);也作和解之意;氹返佢
褪 tui tun(tui) puvp 有近读 tun 音;褪过啲(挪过一点)
唞 dou teo kruf 早唞(晚安);唞凉(乘凉)
佗 tuo tuo wpxn 佗住细路(背着孩子)
劏 tang tang ipkj 劏猪(杀猪)  


W开头
搲 wa wa rpwy 近读 wat;搲银(赚钱);搲开件衫(扒开衣服)
揾 wen wen rjlg 揾人(找人)
韫 yun wen(yun) fnhl 韫住个小偷(把小偷关起来)
喎 wai wai(wai) kmww (kmkg) 我一啲都唔知喎(我一点都不知道)
镬 huo huo qawc 即 锅
镬黸 lu lu lfol 锅底的黑烟子
煨番薯 wei wei olge 用余烬、热灰、热沙或热石裹起来烤番薯
屋企 wu qi wu qi ngcf whf 指 家;返屋企(回家)


X字头
犀利 xi li xi li nirh tjh 即厉害;佢好犀利啊(他好厉害啊)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6
Z开头


拾 shi shi rwgk 读 zup;即捡;拾嘢(捡东西,收拾东西)
揸 zha zha rsjg 揸车(开车)
咋 za za kthf 语气助词;我去过一次咋(我去过一次罢了)
拃 zha zha rthf 拃住巷口(堵住胡同口);一拃芝麻(一把芝麻)
踭 zheng zheng khqh 高踭鞋(高跟鞋);脚踭(脚跟)
钑 sa sa qeyy 读 闸;钑骨(衣服等锁边)
碛 qi qi dgmy 压;大石碛死蟹
棹艇 zhao zhao shj 读 骤;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仔 zai zai(zi) wbg 细路仔(小孩子)
阵 zhen zhen bLh 指某段时间;嗰阵(那会儿)
劧 zhi zhi rln 读 制;唔劧(不愿意);我先唔劧!(我才不愿意呢!)
滞 zhi zhi igkh 饱得滞(吃得太饱);多得滞(多过头)
掣 che che rmhr 读 制;电掣(电钮)
@ zheng zheng deqh 读 僧;头发起晒鬙(头发蓬松);同 鬙 seng
阴骘 zhi zhi bhic 读 质,阴骘即类似阴功之意,现好像已变成无阴德之意了。
(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粤动态)
啫 ze ze kftj 语气助词;唔好请假啫(不要请假吧)
生癪 ji ji utgm 疳积
瀄 zhi zhi itvb 畀汽车瀄到周身湿(被汽车溅到满身湿透)
擳 jie jie rtvb 即挤;擳牙膏;擳暗疮  
噍 jiao jiao kwyo 同 嚼;噍完松(占了便宜就跑)
樽 zun zun susf 玻璃樽(玻璃瓶)
黑黢黢 qu qu lfot 即是 黑色  
盅 zhong zhong khlf 指皿等物;烟盅(烟灰缸)
啜 chuo chuo kccc 啜一啖(吻一下)
捽 cu cu rywf 捽老泥(搓污垢)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0:57
“口”字边嘅粤语字  



国语拼音:e
粤语拼音:ngeg1
意思:骗
举例:你成日呃我!  



国语发音:gan
粤语发音:gem3
意思:这麼
举例:件衫咁贵!



国语发音:gan
粤语发音:gem2
意思:这样
举例:噉都得?  


咩   
国语拼音:mie
粤语拼音:mé1
意思:表疑问,什麼
举例:做咩啊?



国语发音:dei
粤语发音:dei6
意思:们
举例:我哋系学生。



国语发音:yi
粤语发音:yi2
意思:叹词,表惊讶
举例:咦?咁奇怪?  



国语拼音:wu
粤语拼音:m4
意思:不
举例:唔好  



国语发音:zuo
粤语发音:zo2
意思:了
举例:我食咗饭了。



国语发音:ji
粤语发音:jit1
意思:用水射击
举例:唧水  



国语发音:ya
粤语发音:nga1、a
意思:语气助词,通常与“嘛”连用
举例:人哋都唔想迟到,塞车吖嘛。



国语发音:wai
粤语发音:wo5
意思:语气词,常用在表达别人的吩咐
举例:佢叫你今日去开会喎。



国语发音:di
粤语发音:di1
意思:量词,相当於“些”,还可以单独作为名次定语。
举例:呢啲嘢,啲人  



国语发音:gua
粤语发音:gua3
意思:语气词,吧
举例:应该系 啩。



国语发音:ngam
粤语发音:ngam1
意思:对,合适
举例:讲得啱唔啱?  



国语发音:bei
粤语发音:hei2
意思:在
举例:我喺屋企。  



国语发音:kai
粤语发音:gé3
意思:的
举例:我嘅名叫X



国语发音:lei
粤语发音:lag3
意思:跟‘喽’相似
举例:走嘞



国语发音:li
粤语发音:lei4
意思:来,起来
举例:过嚟  



国语发音:ye
粤语发音:yee5
意思:东西
举例:有嘢食



国语发音:sai
粤语发音:sai1
意思:浪费
举例:好嘥啊!



国语发音:sai
粤语发音:sai3
意思:完全
举例:啲饭倒嗮  



国语发音:ai
粤语发音:ngai3
意思:叫
举例:嗌救命  



国语发音:hou
粤语发音:geu6
意思:量词,块
举例:一嚿石头  



国语发音:go
粤语发音:go2
意思:那
举例:嗰个人  



国语发音:hu
粤语发音:la3
表示完成语气,相当於‘了’
举例:得嘑  



国语发音:luo
粤语发音:lo3
意思:表示完成语气,相当於‘了’
举例:搞掂咯  



国语发音:zhe
粤语发音:jé1
意思:语气词,‘的’、‘啊’
举例:好差嗻!  



国语发音:mi
粤语发音:mei5
意思:不要
举例:咪住、咪搞  



国语发音:mi
粤语发音:mei6
意思:就
举例:咪系佢罗  



国语发音:luo
粤语发音:lo1
意思:呀,啦
举例:就系罗!  



国语发音:le
粤语发音:lég1
意思:聪明能干
举例:叻仔,精叻  



国语发音:xi
粤语发音:ngeb1
意思:讲(通常指讲废话)
举例:发噏疯、乱噏  



国语发音:ma
粤语发音:meg
意思:‘商标’,外来词“mark”
举例:唛头  



国语发音:bo
粤语发音: bo3
意思:语气词,表示提醒语气
举例:唔好唔记得噃  



国语发音:dia
粤语发音:dé2
意思: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
举例:娇嗲  



国语发音:la
粤语发音:la3
意思:语气词,相当於‘了’
举例:走得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02
粤语有典故:
“打边炉”与“火锅”嘅区别
喺现时嘅广东地区,川菜馆、湘菜馆等等嘅餐厅越嚟越多,好多餐厅都有火锅供应。而粤语里面对于食火锅,喜欢称为“打边炉”,而一般人都认为“打边炉”就是吃火锅,两者并无区别。但事实上,“打边炉”同吃火锅,系有细微嘅区别之处嘅。

先讲讲“打边炉”嘅由来。“打边炉”个“边”喺古汉语里面正确写法系“甂”。打甂炉嘅"打",就系指"涮"嘅动作。点解叫"甂炉"呢?据《广州语本字》解释,因置炉于人的左右,即人的旁边。人守在炉边,将食物边涮边吃,所以叫“打甂炉”。据说喺广东省仲未发展起之前,大部分地区都仲系小渔村,渔民们打完一日嘅鱼翻屋企,夜晚就想聚下餐饮下酒,于是乎大家就喺泥做嘅炉里点起木炭,上面再撑起一只泥做嘅锅,即“砂锅”,锅里面放入高汤或者沙爹汤,呼朋唤友大家一齐带住各自打渔剩下嘅食材,聚埋一堆一齐涮海鲜食。因为大家用嘅都系公筷,而且地方太细,无得坐,所以大家就索性围住个炉,企喺度食,此番景象,就被形象咁称为“打甂炉”啦!

所以广东地区嘅“甂炉”,和内地省份嘅“火锅”,其实系有小小区别嘅。首先,广东人一般唔会喺春夏季节“打甂炉”,事关广东水热,大家怕热气;其次,“打甂炉”一般都用清汤或者海鲜汤底,食物以海鲜为主。

而内地嘅火锅则一年四季都可以吃,食材则以红肉为主。理论上讲,依类火锅都唔应该称为“打甂炉”,不过随住南北文化嘅交流,大家都叫习惯咗,亦都无咁在乎依小细节咯。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03
“打斧头”嘅由来
喺粤语里面,形容一个人帮人做买卖或者代办事情嘅时候,通过截流一部分占点小便宜,我哋就叫依种行为做“打斧头”。依个词嘅出处,据说系源自于早年嘅打铁铺。


话说以前打铁铺打造各种唔同嘅工具出售嘅时候,用嘅钢材质量都会有所不同。例如打菜刀,当然就无打兵器用嘅钢材材料咁好啦。用好钢打造嘅刀具价格高,锋利长久耐用;用普通铁料打造嘅刀具容易钝,价格自然就比较低。相传以前打铁铺嘅经营方式有两种:一系铁匠用自己嘅铁料打造产品出卖,二系顾客来料加工。而“打斧头”讲嘅就系来料加工。


一般嚟讲,木匠用嘅斧头需要好钢嚟打造先可以保持长久锋利唔容易钝,因此木匠经常自己搵嚟好钢摞去畀铁匠定打斧头。因为以前好钢难得而且价格高,铁匠摞到木匠送嚟嘅好钢之后,经常会切一半出嚟,用另一半混入半块普通铁料嚟锻打,只要保证好钢部分打喺斧口嗰一边,外行人系睇唔出嚟嘅,木匠用起上嚟照样保证长久锋利。咁样铁匠就等于用半块普通铁料换咗半块好钢,占了便宜。久而久之,民间就用“打斧头”嚟形容帮人做嘢嘅时候占点便宜啦。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04
黐线
粤语闹人傻傻哋,精神唔系太正常嘅,通常都会话佢“黐线”。黐线究竟黐嘅系乜嘢线呢?


首先要讲明,好多人以为“黐线”系白痴嘅痴,其实系粘在一起的黐。所谓黐线,本意系电路一旦两条线黐埋一齐,就会发生短路。后嚟引申到人嘅神经系统,觉得一个人精神唔正常或者傻傻哋,系因为神经系统某两条神经黐埋一齐,造成了思维混乱。


除此之外,关于黐线仲有另外一个讲法。话说早年广东同香港地区有好多工厂,早期都系做胶花嘅,好多女工都喺里面黐胶花。因为日做夜做,做到天昏地暗,人都做到晕坨坨,所以就用“黐胶花”嚟形容人精神唔正常嘅状态;后嚟部分工厂逐渐改做电子,女工们就开始黐电线,所以就叫“黐线”咯。


对于依两种讲法,我个人觉得第一种比较合理,不过听古就唔好驳古,典故系咁,我哋就继续按依两种讲法传承落去咯。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06
茂利
好多人学一种语言,往往都系从闹人嘅话开始学起嘅,学多几句就算唔用嚟闹人,起码人哋闹自己嘅时候都唔会唔知道嘛。所以今次就同大家介绍一个粤语里面用嚟闹人嘅词——茂利。


“茂利”依个词,系20世纪初,英国人喺香港教当地人建筑嘅时候诞生嘅。当时嘅英式建筑例如港督府,有好多大型窗户同埋阳台。窗户同埋阳台嘅主要支柱,英文叫“mullion”,mullion全部都系使用很粗大嘅木柱,但只有立著先叫mullion;横嘅叫“transom”。


当时好多香港人又唔识英文,听见洋人指住一大条木杆猛叫“mullion”,渐渐就学著叫“茂利”,意思系一条条木棍或者木柱,就好似傻愣愣企系度嘅人,后嚟茂利依个词就被用嚟形容蠢蠢钝钝嘅人啦。


不过对于依个词,有俗语专家就另有解释,认为茂利原系“谬戾”嘅变音,系指荒谬、乖戾合而为一嘅人,即“奸险小人”嘅意思。对于依个讲法,我就唔系太认同啦。讲真,茂利虽然系个闹人蠢钝嘅话语,但与奸险小人似乎仲相距甚远,所谓专家嘅解释,有时候都未必一定正确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06
死牛一边颈
粤语里面形容一个人固执,我们会称之为“硬颈”,而如果一个人的固执程度极高,我们可以称之为“死牛一边颈”。


以前农村里面,牛是重要生产工具,大家对于牛的特性都十分了解。牛这种动物呢,虽然很勤劳肯干,任劳任怨,但是也很笨很迟钝,走起路来不大会拐弯,连脖子都不大愿意转动。你如果用力拉它的头想让它把脖子转到另一边去,实在是十分困难。所以对于那些固执的人,我们除了说他们“硬颈”,还可以说他们“牛颈”。而牛发起脾气上来也很厉害,所以我们把脾气暴躁不讲道理的人称为“牛精”。


至于“死牛一边颈”,那是固执的至高境界了。一头牛死了之后,脖子歪在一边,肌肉都已经僵硬了,这时候你想要把它的脖子再掰到另一边,那基本上是没什么可能的事。所以一个人一旦“死牛一边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被说服的可能性,我们也就可以省口气,暖暖肚子算了。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07
摆乌龙
大家看足球听粤语旁述,讲到有球员失误自己射入自己的球门,都会称之为“摆乌龙”,现在这个词普通话的解说也会用了。


摆乌龙在粤语里面,是不慎搞错的意思,据说这个词源自于一个广东民间传说。话说早年广东地区遭遇大旱,老百姓纷纷向上天祷告,希望青龙快快现身,带来雨水,以滋润庄稼和万物。谁知不知道是祷告不够诚心,还是老天爷有心作弄,百姓拜祭之后,龙倒是来了,但不是带来降雨的青龙,而是带来灾难的乌龙!结果民间被这条乌龙一搅,就更是麻烦不断。


大家都觉得这必定是老天爷搞错了,把乌龙和青龙搞混了,所以后来就用“摆乌龙”来形容不小心搞错,或者不慎做错事的情形。足球场上射入自己的门框,自然也是其中之一了。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5-3 11:10
天堂尿壶——全神贯注,这个歇后语妙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5-3 11:11
学粤语,涨姿势。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13
粤语字的区别


【系、係、喺】
这三个字相信好多广东人每日都会讲,但是这三个字的意思有乜嘢区别呢?“系”表“是”,例如“我系(是)广东人”。有人会写成“我係广东人”,有无错呢?如果你通篇都系繁体字就无错,否则你就犯咗“简繁混用”嘅错误啦。即系话,“係”字乃“系”字嘅繁体。另外,我哋经常会用到嘅“喺”字。“喺”字读“系”嘅第二声,表示“在”嘅意思。例如:我喺你楼下等咗你好耐啦。


【躝瘫】
广东人的一个骂人词语。躝瘫系一个香港俚语,顾名思义即系话一个人身体有问题,唔可以用脚行走,要喺地上躝爬,同瘫痪咗唔行得一样咁惨。呢个词语系出自香港艺人周润发嘅一部电视剧《网中人》,系发哥喺剧里面用嚟闹人嘅口头禅。而自此以后,呢个词语就变成普遍用嚟闹人嘅词语啦。


【一戙都冇】
好多人会写成“一栋都冇”,其实正确的写法是“一戙都冇”。戙(dong6),就系叠起的物件,这里的“一戙”指叠起的天九牌,通常系两只牌叠起成一戙。天九牌要把对手的牌全部清除、吃了才完成最后胜利,所谓“扭到人一戙都冇”,引申成“使人一筹莫展,乜嘢办法都冇”嘅意思。“戙”字嘅常用词句有:“毛管戙、一碌木咁戙喺度”等等。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14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20-5-3 11:11
学粤语,涨姿势。

多谢水老爷临贴支持。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16
粤语有典故


牙刷刷,脷刮刮
上世纪20年代初期,在省城的长堤有间叫“苏记”的小杂货铺,来自番禺的店主麦苏颇有生意头脑,他意识到广州城大有发展前途,市民生活素质日益提高,其中表现在卫生习惯上的改善。当时人们时兴用鬃毛牙刷抹上淮盐来刷牙,以保口腔清洁,牙粉、牙膏是后来才用的。


麦苏着意售卖牙刷、淮盐,每售出一牙刷就送上一小袋淮盐。此举甚受市民欢迎、采买,“苏记”生意越发火红。接着,麦苏用从香港进口的一种白软不生锈的有点弹性的薄铁片,请人做成弓形边角磨圆滑的,长约12厘米、宽半厘米的软条子,美名曰“脷刮”,跟牙刷、淮盐一起出售。贴海报云:“本店售出口齿健康用品’脷刮’。请君刷完牙即用其来刮掉’脷积’,保君口气清新,精神爽利,贵人频遇。”


更有趣的是,麦苏别出心裁,另在海报前头用醒目大字书上:“牙刷刷、脷刮刮,财路全凭口齿去开发。”


大家对苏记的“脷刮”新玩儿越来越感兴趣,“脷刮”软片条不胫而走,省城不少店铺有售卖,以至传销到珠三角各处城乡。而苏记的广告词:“牙刷刷,脷刮刮……”也像口碑一样的传开了,并以此两句诙谐语用来形容、揶揄某些“沙尘白霍”的人,从此就成了一句流行语。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20-5-3 11:17
狐说 发表于 2020-5-3 11:14
多谢水老爷临贴支持。

要谢也得我谢你,跟着长见识啦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19
契弟
      在我们粤语里,认亲戚叫“上契”,干爹称“契爷”,干妈称“契妈”,其他如契仔、契女、契姐、契哥等,但是干弟弟就不能叫“契弟”,而要说“契细佬”。
      因为在粤语里面,“契弟”是一个很不好听的骂人话。
      根据广东文史记载,清代末年,广州西关的光雅里一带,有一种专为红白喜丧主家服务的行业叫“爷门堂倌”,简称“堂倌”。
      堂倌虽然分男堂和女堂两类,实际上女堂也由三十岁左右的男人充任。男人装扮的女堂倌主要侍候女眷,因此要面施脂粉,油亮的头上卡着镏金镀银的大发夹,出手兰花指,说话细着嗓音,行为举止一如女人。
      据说长期操此业者即使后来脱离此行当,其举止也带“女性”特点。
      这些男性“女堂倌”们之间以姊妹相称,甚至有的还与雇主家的纨绔子弟传出丑闻。经过一些小报的夸大渲染,光雅里被视作藏污纳垢之所,并由此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光雅里出世——正契弟”!
      光雅里这个地方被蒙上恶名,导致许多住户竞相迁离。
     不过事过境迁,现在“契弟”的词义在广州话的口语里已经模糊了,人们相互之间打趣时还用此词表示亲热,骂人的意味已经不像最初那么严重了。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0
鸡膆咁多
      “鸡膆咁多”是我们粤语的俗语,用来形容很少、有限的意思。如:”打工仔,就算有积蓄,都系得鸡膆咁多。”
      很多人以为这个膆是碎片的碎,其实这个膆是鸟类食管后段暂存食物的膨大部分,形状如袋。
      这个膆字我们平时很少用到,但可以在古书古文里面查到。例如潘岳的《射雉赋》就有”裂膆破嘴”的说法。《尔雅义疏》里面则解释说:”嗉者,素也。素,空也。空其中以受实。”
      汉代的朱穆在《绝交论》说:”填肠满嗉,嗜欲无极。"
      明代李开先在《詞謔.醉太平(曲)》写:”鹌鹑嗉里寻碗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因为鸟类的这个器官很小,能藏的食物量也很少,所以大家就用这个字来表达少的意思。
      至于鸡膆,大家也知道我们广东人喜欢吃鸡的啦,所以别的鸟类也不会用,就用“鸡膆咁多”来形容少,无料到的意思了。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1
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1:23 编辑

二打六
      在粤语里面,形容那些不重要、行就行先死就死先,企就企两边的人物呢,好多时就会用“二打六”这个词来形容的。这个词我们虽然经常用,但知道出处的人就并不多。
      原来“二打六”是一个赌.博的用语,出自“赌番摊”。番摊的摊盘是分开为四块的,“一”对着庄家,“二、四”就是对两边的,“三”就是庄家的对面,开摊的时候,荷官用一支拨杆四颗为一组地拨开,最后剩下的数字就是开摊的数字了,买了二的看见剩下六颗就知道自己买中了,赌徒们看见就开玩笑说“见惯见熟,买二开六,今晚翻去煲猪肉”。
[attach]208060[/attach]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4
大笠佬
      在80、90年代,广东人经常用这个词来形容当官或有权势的人,好多人会写成“大粒佬”。其实正确的写法是“大笠佬”。笠即斗笠,是指用竹篾编成的尖顶帽子。以前清朝官员头上戴的官帽是无檐的,形如圆锥,酷似大斗笠,因此老百姓们就把官员统称为“大笠佬”。到现在“大笠佬”仍是位高权重官员的专称。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4
屎艇快过龙船
这句话是形容“捷足先登”或“后来居上”的意思。这句话的典故有两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相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城尤其河南的住家都是无厕所的,家家户户都配备一、两个屎塔(马桶),每日天黑就拿到屋外给农民收集运去珠江边,装上屎艇棹返郊区,这种专门装屎尿的艇就叫“屎艇”。当时没有化肥,屎尿就是主要的肥料了,逢年过节农民还挨家挨户送来番薯、芋头以表谢意。有一年的端午节,珠江边有几条龙船准备赛龙舟,突然身后一阵冤崩烂臭,原来是同村的二叔公现在才棹屎艇回来,出于安全与敬老的考虑,龙船减速让路,谁知道这个二叔公捡到便宜还大声喊:“我只屎艇快过你只龙船,屎艇快过龙船啰!”,二叔公的声音激荡在河面上,龙船与岸上的人都哭笑不得。自此“屎艇快过龙船”这句话就传开来了。


第二个版本:相传二叔公棹屎艇回家,被两条龙船阻住,二叔公请他们让让水路,龙船上有个人正在食碌柚,说:“无睇食紧嘢咩,你只臭气冲天嘅屎艇仲係兜村尾过啦。”兜村尾远好多喔,二叔公心生一计,他问大家:“你哋话碌柚大,还是龙眼大?”船上的人都笑啦:“梗系碌柚大啦!”二叔公说:“咁我哋输赌啦。如果我可以证明龙眼比碌柚大,就请你哋让路,重要大嗌三声‘屎艇快过龙船’。龙船上的人答应咗,食紧碌柚的那个人攞出一个碌柚仔举喺手话:“就呢个都赢成条街啦!”二叔公话:“唔该你将碌柚同龙船头嗰只龙嘅眼睛比较下。”咦!结果係龙眼睛大啲。嗰条友话:“系呢个龙眼睛啊,我哋仲以为係水果嘅龙眼添!”不过,佢突然攞出个鬼死咁大嘅沙田柚,话:“龙眼仲係大唔过碌柚!”龙船上顿然一片欢呼,转而再睇二叔公点应对。二叔公不慌不忙,又攞出一个装猪嘅竹笼,一路大嗌“睇清楚嚟”,一路将个碌柚由上向笼眼塞,结果轻易就塞咗入去,仲即刻从底下嘅笼眼跌番出嚟。“哗,真系龙(笼)眼大过碌柚啵!”龙船上啲人都俾二叔公嘅智慧折服,即刻让开水路并愿赌服输连嗌三声“屎艇快过龙船”。二叔公听住“屎艇快过龙船”嘅嗌声,超越龙船而去。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5
(足典)床(足典)席
(足典)床(足典)席的“(足典)”,只是取其音。
(足典)在《广韵》中解作:行迹,在《集韵》解作:行貌。两个都是行走的意思,貌似与翻滚一点都扯不上关系喔?其实(足典)的正字应该是这个“(马展)”,在《玉篇》中,“马展”,马转卧土中。意思是马在泥土中翻滚,后来引申为所有动物的翻滚,再后来把人也归纳其中。
(足典)床(足典)席,多数指由于疼痛在床上翻来覆去,有时也指怎么睡都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5
食得禾米多
此话形容一些坏人做尽坏事,被捉是罪有应得的意思。此话源自于坊间的农夫,话说以前的农夫有时候会捉一些雀仔食,雀仔平时以食田里的害虫为主,偶尔也会偷些粮食来食的。若然农夫将雀仔捉住了,就会对只雀仔讲“你都食得禾米多啦”。意思是“你平时偷我的谷都偷得多啦,总算畀我捉住,我要食翻你啦”。食法通常是拿来炖汤,或者拿花生芽同雀仔一齐爆一爆,炒一炒,拿来下酒食的。当然,今时今日我哋提倡保护野生动物,当然就是唔建议捉雀仔食啦。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6
冷手执个热煎堆
煎堆,係我国嘅传统小吃,係各地嘅叫法都有所不同,用糯粉油炸而成,外圆而中空,表面布满芝麻,香脆可口,係旧时广东人每逢过年嘅必备食品,有句俗语叫“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係粤语里面有咁样一句俚语,叫“冷手执个热煎堆”,意思就係“形容一个人运气好,无付出乜嘢努力就大有收获”。例如:几个人同时追求一个女仔,但当中有一个人条件本来比较差,但因为其他竞争者出现问题或差错,被条件差嘅嗰个人成功追求到个女仔,咁我哋就可以话佢是“冷手执个热煎堆”啦。


咁点解热煎堆要用冷手去执呢?原嚟,煎堆是油炸之物,刚刚出油锅嘅时候,非常烫手,一般人伸手去摞肯定会被烫到嘅。而煎堆既然是年货,通常都係在大冬天炸的,天寒地冻,只手当然都好冷啦,冷冰冰的手去“执”煎堆,就不怕会被烫到,可以顺利摞起来了。


由于炸煎堆嗰个人通常都会做到身水身汗,手嘅温度自然唔够冷,摞唔起出炉煎堆。而在旁边唔使做嘢嘅人只手冻冰冰,通常都会由佢去摞起煎堆,久而久之“冷手执个热煎堆”这句话就传开了。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8
本帖最后由 狐说 于 2020-5-3 11:30 编辑

趣怪的粤语口头禅典故

九出十三归
九出十三归是民国时期流行的一句关于高利贷的术语,指“贷”出名义上10元而实只付给9元,到期(一般甚短,甚至只一二天)除还足10元外,又加收3元利,一共13元。旧社会贫苦人家,许多是被这样的阎王债压到终生翻不了身的。

猪头丙
广东人骂别人呆笨时,会称人家做「猪头丙」!哪为何会是猪头「丙」,而不是猪头「甲」或「乙」?原来,这「猪头丙」一词,是改自上海俗语「猪头三」,后来传到来广东,由于“丙”也是排行第三,所以就慢慢演变成“猪头丙”啦。

食夜粥(通常讲“食过夜粥”)
形容练过功夫。话说当年武馆常在晚饭后才练功,练功者在训练后都很疲倦;而师母(师父正在教功夫)趁得闲都会准备定一锅白粥及饱点,给练功者在练功完毕后食用。「食夜粥」一词就此衍生出来。

剥花生和电灯胆
男女谈恋爱,广东话叫做「拍拖」。在六十年代前,民风淳朴,思想保守,两恋人因拍拖而产成的有趣俗语,便有「剥花生」和「电灯胆」。当年父母看到女儿有人追求,既喜又怕,担心女儿吃亏,于是,会派幼子幼女陪同姐姐应男友之约。那时候,男女拍拖,多了一个幼童同行,是件平常事。这个阻手阻脚,不知趣者,叫做「电灯胆」;而这个防碍两口子喁喁情话的行为,叫做「剥花生」。很多人,以为「电灯胆」(即灯泡)因可以发光,而影响了现场浪漫气氛,这是一个误解,原来,「电灯胆」一词,有一句歇后语━「唔通气」。灯泡,是真空的物体,不能通气的;广东话之「唔通气」,是指一个人不懂世情,不知识回避的意思。「剥花生」,就是哥哥姊姊谈情说爱时,怕「陪坐」而来的弟妹生闷,通常会买些零食,让他们打发时间的。当年的零食不多,以花生最为普遍,于是,坐在一旁的小朋友,便以「剥花生」来解闷了!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29
一些由英文口音演变而来的粤语口头禅:


杯葛


其实"杯葛"是英文BOYCOTT的译音,意思即系"反抗和抵制",唔讲你唔知,此BOYCOTT原来系一个人名,全名叫做Charles CunninghamBoycott, 生於1832年,死於1897年,系北爱尔兰一个恶汉,专替贵族大地主等收租,手段凶残,专逼害那些穷困的佃户,一遇到迟交租,就会诸多逼害。於是,呢班佃户一呼百应,联合起来对付逼害 者。杯葛打唔过佢地,惟有落荒而逃,自始面目无光,备受困扰痛苦而死。爱尔兰佃户今次打胜仗,轰动一时,影响很大。此后但凡抵制或断绝关系,就以此位爱尔兰收租佬的姓为名,叫做"杯葛"也。


派头


Pride(自豪、威风)


70年代,流行讲「派头」这个形容词,即是「讲派场、有威势、够铺张」的正面称赞。「派头」来自英文「Pride」。例句:「佢哋结婚,飞去法国古堡举行婚礼,仲包埋所有亲友机票食宿,真系够哂派头!」


疴毕甩


疴blood(疴血),如果遇上麻烦、辣手难题、或者死路一条,就会自叹一句:「呢一镬真系疴毕甩!」「毕甩」来自英文「blood」,在肠癌横行的当时,「疴血」都咪话唔大镬!例句:「吓?你架车仔撞烂人哋架法拉利?你今次真系疴毕甩!」


仆.街
Poor guy(粗劣的人)
「仆.街」经常被人误以为是「动词」:咀咒对方「仆喺条街度!」其实「仆.街」是名词,来自英文的「Poor guy」。「Poor」不是「贫穷」的意思,而是「粗劣、低俗、破烂」的意思。例句:「呢条友成日都卖假嘢!正一仆.街!」


花臣
Fashion(新款式)
80年代,一讲到「花臣」,就是指新的gimmick(噱头)。即是「新招数、新花款、新点子」,「花臣」来自英文「Fashion」,例句:「哼!黔驴技穷!睇你仲有乜嘢新花臣吖?!」


符碌
Fluke(棒球术语:侥幸击中)
「符碌」指不靠实际能力,幸运地达成目标、纯粹侥幸彩数。「符碌」来自英文「Fluke」,是但马虎,随便求其,但又能幸运地完成艰钜任务。例句:「昨晚场桌球比赛,居然佢符符碌碌赢咗喔」


虾碌
Hard Luck(恶运倒霉)
虾碌泛指拍电影时的NG片段,所谓「虾碌镜头」,现实生活里,虾碌指忙中有错,挂万漏一,失之交臂。「虾碌」来自英文「Hard Luck」,行衰运所以虾碌!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34
细数粤语里面的“鸡”文化


正如广东人说的“无鸡不成宴”那样,“鸡”在粤语动物园中举足轻重,占据着最重的分量。广东方言拿“鸡”去指代、借喻的事物十分丰富,熟语、词汇、俚语、谚语、歇后语等十分多姿多彩。


鸡士:旧时指钱币单位,相当于“元”
鸡咳:比喻不当一回事的话语。
鸡盲:指夜盲症(通常会说:发鸡盲)
走鸡:错失了一次好机会。
老鸡:老成、老练。
伥鸡:蛮不讲理。
叫鸡:召妓。
做鸡:做暗娼
寒鸡:比喻人湿了水冷得发抖
水鸡:粗竹筒制成的烟具
银鸡:警笛、哨子。
捞鸡:完成了某件事,得到了好处
焫鸡:烙铁。
腾鸡:拿不定主意而手忙脚乱。
吓鸡:吓唬人。
偷鸡:偷懒
香鸡:香烧烧完后剩下的一截
炸鸡:并非炸子鸡而是炸弹(军棋常用)
掹鸡:扣板机
吹鸡:①吹哨子②集合③带头
野鸡:①雄鸡②私娼③没有牌照(野鸡车)
谢鸡:连鸡也谢幕了,玩完了


一蚊鸡:一元钱
二撇鸡:上唇蓄着八字胡
三脚鸡:三个轮子的机动车,现多在小城镇上载客用。
鸡噉脚:形容走得快
鸡噉眼:像鸡的眼睛(鸡是夜盲的)那样天一黑就要睡觉。
鸡矢果:指番石榴。
鸡皮纸:牛皮纸
鸡毛扫:鸡毛掸子。
鸡公榄:旧时广东西关卖橄榄的小贩为了招揽生意,用纸、竹等材料做成大红大绿的公鸡,边走边吹喇叭吸引行人,故得名
自摸鸡:打麻将时自摸鸡糊。
春瘟鸡:打瞌睡而晕头转向
执鸡脚:专门抓别人的痛脚、把柄。
执死鸡:碰巧抓住了最后的机会
斗鸡眼:对眼,两眼的瞳孔往中间靠得很近
发鸡盲:讥讽别人看不见东西或熟视无睹
鸡乸窦:母鸡的窝,比喻头发不整。
伥鸡婆:蛮不讲理的女人
起鸡皮:身上起疙瘩。
小学鸡:小学生
静静鸡:静悄悄。也可作“静鸡鸡”
屈头鸡:①孵不出壳的鸡雏②比喻被扼杀的人或事物
黐脚鸡:比喻总是跟着大人的小孩子
青面鸡:形容恶狠的婆娘面色
铁嘴鸡:嘴巴利害的人
吹鸡货:背时的次货
冇走鸡:谓有把握,判断准确。
失魂鸡:比喻心神不定、言行失常的人。
无情鸡:以前老板要解雇员工,年终请员工吃饭时,老板会对他十分客气,夹起鸡块放在他的碗里,表示他被“炒鱿鱼”了


鸡手鸭脚:干活毛手毛脚,笨手笨脚。
鸡毛鸭血:弄得鸡犬不宁
鸡同鸭讲:①两人相互之间听不懂对方的语言②特指与外国人没法沟通
鸡啄唔断:啰啰嗦嗦说个不停。
鸡嗉(音碎)咁多:丁点儿。
鸡仔媒人:专门去做介绍人,好管闲事。
鸡声鸡气:打麻将时专做鸡糊。
问客劏tong1鸡:问客人要不要杀鸡吃,形容虚情假意。
捉黄脚鸡:以色诱人行奸再捉之诈财


蚊鸡豆皮:满脸麻子
霸王鸡乸:野蛮不讲理的妇人
冇掩鸡笼:自出自入
死咗笼鸡:把事情全部搞砸了。
㷫过焫鸡: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的热度比电烙铁还热或很生气。


斗米养斤鸡:成本太高,形容人们做事要懂得计算成本,划不来的事不要干。
当红炸子鸡:指正在走红的艺人
拜神唔见鸡:唠唠叨叨,喋喋不休
死鸡撑饭盖:①临死还要撑一下②形容人死不认错的态度。也可称为“死鸡撑硬脚”
大鸡唔食细米:大企业不接小生意
手无揸鸡之力:手板软弱无力。
偷鸡唔倒蚀拃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鸡髀打人牙铰软: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
鸡仔唔管管麻鹰:比喻不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却去责怪别人
鸡春咁密都褓出仔:“褓”即“孵”。比喻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事情想掩盖也是掩盖不住的。
一时唔偷鸡就做乡长:经常做坏事的坏人有一天不做坏事了就扮正人君子。
鸡乸咁大个字唔识一箩:认不来几个字。
饭后瞌一瞌,好过饮鸡汁:午饭后小睡一会儿,比喝鸡汤还强
无鸡斩四两,有鸡要递样:讽刺某些人口头阔绰,而实质小气


歇后语
鸡入黑觅食---明天有雨滴。
鸡鸭早入笼---明朝日头红。
鸡屎藤糊---臭崩崩(鸡屎藤是一种植物)
鸡蛋炒韭黄---  一色货(颜色接近,比喻一路货色)


鸡屙尿---少见(鸡是屎尿齐拉的)


鸡仔蛋---屈死(形容受了很大的冤枉)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鸡食放光虫---心知肚明(放光虫夜间发光,谓自己做过什么事自己最清楚。)
波罗鸡---靠黐(波罗诞最好卖的工艺品就是波罗鸡,它是由竹、纸皮、胶水黐(粘)成的。比喻某人蹭吃蹭喝)
公鸡生蛋---冇希望(谓不要指望)
二十五天唔出鸡仔---坏蛋(一般鸡蛋三周内可孵出小鸡,否则蛋有问题。)
半夜鸡啼---唔知丑(①深夜l:00一3:00时为丑时。原指公鸡不知丑时在什么时候★②现多比喻人不知羞耻。)
剥皮田鸡---死都唔闭眼(田鸡即青蛙,比喻死不瞑目。)
斗米养斤鸡---唔化算(不合算、划不来。)
草蜢斗鸡公---嫌命长
冷水烫鸡---  一毛不拔(开水烫鸡才好拔毛,形容某人十分吝啬)
疍dan6家鸡见水---得个望(水上人家在船后面吊一鸡笼,鸡经常看见河水,就是喝不到,形容可望而不可及)
无毛鸡打交---啖啖到肉
煮只鸡春拜大神---唔够斤两(鸡春即鸡蛋,形容投入成本太少,办小了大事。)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38
广东人经常挂係嘴边嘅粤语口头禅,写对一组已经好犀利啦


【繁体字】嘰嘰趷趷、攝灶罅、搲爛塊面、冚唪唥、發吽哣
【简体字】叽叽趷趷、摄灶罅、搲烂块面、冚唪唥、发吽哣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3
最经典嘅粤语童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沟通的桥梁。那些渐渐远离现代社会的古老习俗风物又隐约浮现于脑海。对很多老广而言,广府童谣意味着欢乐与怀旧,因为时至今日,孩子们仍朗朗上口的广府童谣可能只有《月光光》、《落雨大》、《鸡公仔》几首,但大部分的广府童谣近乎湮没。接下来我们一起重温一下陪伴我们成长的一些经典粤语童谣吧,有边首是你还会唱的呢?

【月光光照地堂】1
月光光,照地堂,
年卅晚,摘槟榔,
槟榔香,摘子姜,
子姜辣,买菩达,
菩达苦,买猪肚,
猪肚肥,买牛皮,
牛皮薄,买菱角,
菱角尖,买马鞭,
马鞭长,起屋梁,
屋梁高,买张刀,
刀切菜,买箩盖,
箩盖圆,买只船,
船浸底,
浸亲两个番鬼仔!
一个浮头(一个摸慈姑),
一个沉底(一个摸马蹄)。

【月光光照地堂】2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妈要赶插秧咯,
阿爷睇牛佢上山冈。
虾仔你快高长大,
帮手阿爷去睇牛羊。
月光光,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瞓落床,
听朝阿爸要捕鱼虾 !
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
虾仔你快高长大,
划艇撒网就更在行。
月光光,照地堂,
年卅晚,摘槟榔,
五谷丰登堆满仓 ,
老老嫩嫩喜洋洋啊,
虾仔你快啲眯埋眼,
一觉瞓到大天光啊。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4
【落雨大,水浸街】
落雨大,水浸街,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排排都有十二粒,
粒粒圆亮冇疵瑕。

【氹氹转,菊花园】
氹氹转,菊花园,
炒米饼,糯米圆。
阿妈带我睇龙船。
我唔睇,睇鸡仔。
鸡仔大,捉去卖。
卖得几多钱?
卖得三百六十五个仙。


【排排坐,食粉果】
排排坐,食粉果,
猪拉柴,狗烧火,
猫儿担凳姑婆坐,
坐烂个屎窟唔好赖我,
赖翻隔篱个二叔婆。


【鸡公仔】
鸡公仔 尾弯弯
做人呢点可以怕艰难
清早起床返学去
执齐D的书本啊上学堂
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懒惰去做人呀
又点会有所成啊


鸡公仔 尾弯弯
做人呢当然要有精神
清早起床有好习惯
经常都温书啊要学勤
一分耕耘自有一分收获
懒惰去做人呀
又点会有所成啊
鸡公仔 尾婆娑
三岁既孩童学唱歌
阿哥佢听教啰
妈就开心晒咯
阿哥佢唔听话
妈就唔安乐 啊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5
【大笨象,揸支枪】
大笨象,
揸支枪(臭松香),
去打仗(揸支竹仔去打仗)。
打完仗,
返嚟食碗辣椒酱,
隔篱屋企烧炮仗,
问你响唔响,
唔响升你两巴掌。

【又喊又笑】
又喊又笑,
乌蝇打醮,
蠄蟧濑尿,
老鼠行桥,
行到西门口,
畀人打啰柚。


【落雨溦溦】
落雨溦溦,
水浸田基。
田基有条蛇,
吓亲大老爷。
大老爷揸支枪,
吓亲个缠脚娘。

【卖羊卖咩】
卖羊卖咩,
卖到老鼠担遮。
狗仔忙住去拉蛇,
蛇摆尾,似风车,
风车氹氹转,
番鬼扒龙船。
扒得快,好世界,
扒得摩,无鼻哥。

【肥佬肥揗揗】
肥佬肥揗揗,
买舊猪肉去拜神,
行到半路屎窟痕,
返到屋企瓜老衬。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5
【拍大髀,唱山歌】
拍大髀,唱山歌。
人人都欺我冇老婆,
嘀起个心肝娶几个。
有钱娶个娇娇女,
无钱娶个痘皮婆。
痘皮婆,
食饭食得多,
屙屎屙几箩,
屙尿冲大海啰,
屙屁打铜锣。

【萝卜头】
萝卜头,点豉油,
点得多,咸过头,
点得少,淡茂茂。


【河边有只羊】
河边有只羊,
羊边有只象,
象边有只马骝仔,
好似你咁样。


【猪婆婆】
猪婆婆,
卖菠萝,
卖畀地主做老婆。
地主唔要佢,
一脚将佢踢落河。
执翻上嚟晕酡酡。

【点虫虫】
点虫虫,
虫虫飞。
飞到荔枝基。
荔枝熟,
摘满屋,
屋满红,
伴住个细蚊公。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6
【猜呈寻】
呈寻剪,呈寻包,
呈寻糯米叉烧包。
老鼠唔食炸药包,
执到粮票买面包。


【伏匿匿】
一就预备,
二就匿埋,
三就开盘,
四就嚟到,
砰到算数。

【点指兵兵】
点指兵兵,
点着谁人做大兵,
点指贼贼,
点着谁人做大贼。

【麻鹰飞】
折纸机,
麻鹰飞,
飘嚟飘去唔落地,
麻鹰有条尾。

【煮饭仔仔】
煮饭仔仔先落米,
风炉透火柴对齐,
千祈唔好咁拿西,
我哋唔系细蚊仔。

【嗳姑乖,嗳姑大】
嗳姑乖,嗳姑大,
嗳大个姑仔嫁后街。
后街有鲜鱼鲜肉卖,
又有红皮屐仔绣花鞋。
又有鲜花戴,
戴又戴唔晒,
丢落床头畀老鼠拉。
一拉拉到大新街。
大人执到笑眯眯,
细路执到当银牌。

【鞥咕咕,淋慈姑】
鞥咕咕,
担水淋慈姑,
淋得慈姑瓜咁大,
人人都话阿姑乖。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6
【五更鼓】
初更鼓,响叮当,
叮叮叮咚叮叮当。
入绣房。
绣房有只乜嘢叫?
有只蚊公叫。
蚊公点样叫?
嗡嗡嗡嗡嗡嗡叫。

二更鼓,响叮当,
叮叮叮咚叮叮当。
入绣房。
绣房有只乜嘢叫?
有只老鼠叫。
老鼠点样叫?
吱吱吱吱吱吱叫。

三更鼓,响叮当,
叮叮叮咚叮叮当。
入绣房。
绣房有只乜嘢叫?
有只猫仔叫。
猫仔点样叫?
喵喵喵喵喵喵叫。

四更鼓,响叮当,
叮叮叮咚叮叮当。
入绣房。
绣房有只乜嘢叫?
有只狗仔叫。
狗仔点样叫?
汪汪汪汪汪汪叫。

五更鼓,响叮当,
叮叮叮咚叮叮当。
入绣房。
绣房有只乜嘢叫?
有只鸡公叫。
鸡公点样叫?
喔喔喔喔喔喔叫。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7
【三更灯火五更鸡】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用功时。
少年不知勤学早,
老来方恨读书迟。

【姑丈担凳】
姑丈担凳孩儿坐,
孩儿坐落就劏鸡。
鸡会劏门前喔喔啼,
不如劏只鸭;
鸭又嫌鸭毛多,
不如劏只鹅;
鹅又嫌鹅颈长,
不如劏只羊;
羊又嫌羊脚叉,
不如劏只马;
马会送君出埗头,
不如劏只牛;
牛会耕田养人口,
不如劏只狗;
狗会东西方有人嚟都知,
不如劏只大猫儿;
猫儿又会捉老鼠,
不如劏只大肥猪;
肥猪会食主人三斗禄,
主人食佢三舊肥猪肉。

【打开蚊帐】
打开蚊帐,
打开蚊帐,
有只蚊,
有只蚊,
快啲攞把扇嚟,
快啲攞把扇嚟,
泼走佢,
泼走佢。
打开蚊帐,
打开蚊帐,
有只猫,
有只猫,
快啲攞支竹嚟,
快啲攞支竹嚟,
吓走佢,
吓走佢。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1:47
【初一人拜神】
初一人拜神,
初二人拜人,
初三是赤口,
初四人乞米,
初五初六正是年,
初七游花地,
初八八不归,
初九九头空,
初十打春去。
十一打仔回,
十二搭灯棚,
十三人开灯,
十四灯火明,
十五祈完灯,
采青走百病。

【卖懒】
(一)
卖懒,卖懒,
卖到年卅晚,
人懒我唔懒。
(二)
卖懒,卖懒,卖到年卅晚;
卖穷,卖穷,卖畀猪婆龙;
卖衰,卖衰,卖畀大头龟。

【我有几文鸡】
我有几文鸡,
过年买只鸡。
只鸡好好食,
夹畀阿妈食。
阿妈话我乖,
带我行花街。

【丑丑丑】
丑丑丑,丑丑丑,
丑甩耳仔餸烧酒。

【肥婆跳舞顶第一】
一二三,三二一,
肥婆跳舞顶第一。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2:40
这些粤语字的来源你知道吗?訹人
广东人喜欢讲个“水”字,但seu2人个seu2,就肯定唔係河水个“水”,而是“訹”这个字(拼音输入法“xu”),在《汉书.韩安国列传》里面就有记录,原句是“今大王列在诸侯,訹邪臣浮说,犯上禁,桡明法”。意思就是说,在西汉初期梁孝王刘武,位列诸侯王,但是曾经想夺王位。他的内臣韩安国就跟他说“大王,你已经是诸侯王了,但是就听信乱臣的谗言,做了冒犯圣上,违法乱纪的事”。


所以“訹”字的原意就是指受迷惑,后来用久了就引申为以言语迷惑他人,使他人上当受骗的意思。

诿人  
【粤拼:zai1】
诿字(拼音输入法“wei”,在《汉书.胡建列传》里面就要出现,原句是“丞于用法疑,执事不诿上”。在西汉时期有位官员叫胡建,当时有个监军犯了重罪,理应处斩。于是胡建就没有请示上级,直接斩了他。书中原句的意思就是说“我对于直接斩杀监军,是有原因的,他既然死有余辜,我就执行刑法了,不麻烦上级了。

所以“诿”的原意就是指“麻烦别人”。到了现代,“诿人”就逐渐引申为对于重要的事情或者麻烦的事情而去“求人”。

遴迍
【粤拼:leon4  zeon1】
与粤语“论尽”同音,(拼音输入法“lin zhun”)。“ 遴”字在南北朝时期的字典《玉篇》里面就有解释“遴,行难也”,“迍”字在《玉篇》里面的解释是“迍,邅也”,就是不顺利或受阻滞的意思。


所以“遴迍”合起来说就是“行走有困难的意思”。后来就引申为做事笨手笨脚或不顺畅的意思。也有人说“遴遴迍迍”。

心悒
“心悒”等于普通话“扎心”的意思,“悒”与英文“up”同音。“悒”字在汉朝时期的《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里面就有说“故君子无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於不闻”。意思就是说,君子不会因为贫穷而忧愁,不会因为地位低而彷徨,亦不会因为不为人知而惧怕。


所以“悒”就是指忧愁的意思。后来用久了就引申为对已经发生的事感到难过的意思。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2:42
粤语谚语典故


秋风起,三蛇肥
秋天就是广东人的进补时节了,蛇也需要抓紧时间囤积脂肪度过冬眠期,此时是蛇最肥美的时节,尤其是广东本地的“三蛇”。所以秋天也是吃“三蛇”进补的时节。


老窦(即父亲)
出自典故:窦禹钧教子有方,五个儿子都先后中了进士,大儿子窦仪,官至尚书,次儿窦俨,位至翰林学士,三儿窦偁,官参知政事,四儿窦侃,任起居郎,五儿窦僖,位左补阙,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当时侍郎冯道赠诗一首云:“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桩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本人,也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预知时至,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谈笑而卒。窦禹钧是教子有方的典范,现在广东地区称父亲仍为‘老窦’。

姣婆遇着脂粉客
原本是说风流放荡的不正经女子刚好碰上了捏花惹草的男子。似乎也能形容两个坏人见面后一拍即合谋划着去干某件坏事。




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
每年清明节,村里最有名望的人(太公)会在集体祭祖以后把猪肉分给村里所有男丁。比喻“见者有份”的利好或奖励,后来也暗含贬义,比喻分配利益时平均分配,而不是按参与人的贡献和功劳来分。


事急马行田
马原本只能走日字,但在紧急情况只能打破常规的束缚来行动。


收皮
1850年代,香港最盛行的赌博是“番摊”,很容易玩的。庄家会将蚕豆放入碗中,然后等下注,而后数蚕豆来猜数,而蚕豆每四个为一组(一组也叫一皮),交道最后一组,也就是最后一皮,该收了,所以叫收皮,意思就是完结。


后来,警察会时不时来查,那么在门口放风的就会大喊:收皮!意思就是警察来了,小心,该收起来了!久而久而,就成为现在的广东话俚语“收皮”。


钱七
粤语拟声词,引申形容设备破旧不堪的车辆。19世纪中后期,穿梭于黄沙码头等地的内河交通工具蒸汽轮船都是国外淘汰过来的,机件陈旧,运作时“钱钱七七”响不停,船上近距离都要非常大声讲话才听得到,因此广州人称之为“钱七”。后来引申为破旧的车辆、机械等。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2:46
粤语骂人术

【趁地淋】是五六十年代香港流行的术语,有叫人去死的意思。「淋」一字在粤语中解为「松软」 。
「趁地淋」意指泥土松软,较方便自掘坟墓时,诅咒对方尽早入土为安。
例句:咁多人死唔见你死,趁地淋啦你!


【躝瘫】一字源于「兰弹」,出于唐代诗人苏頲的《咏死兔》诗:「兔子死兰弹,将来挂竹竿 」。
「兰弹」本解懒散怠慢,如同软皮蛇。现今多用「躝瘫」,指人「躝」爬在地,如同「瘫」痪的病人。
例句:你指意嗰条躝瘫帮你?不如自己落手落脚做仲快。




【躝尸趌路】本指以前道士在夜间将死尸从一处地方赶到另一处地方。
「躝尸」间接诅咒对方是死人,而「趌」有躯逐之意。
现今「躝尸趌路」一词用于叫人快点滚开,快点「上路」(赴死)。
例句:仲嫌害得我唔够惨呀?躝尸趌路啦你!


【俹簁】谐音为「揦西」,用来形容人轻率和欠责任感 。《广州语本字》中记载:「俹簁者,作事苟且而不精细也。」
例句:条竹升妹做嘢真系好俹簁。


【碌葛】「碌」是一个量词,而「葛」 是指粉葛。
「碌葛」一词形容呆笨、反应迟钝、如粉葛般无脑的人。亦有说法指「葛」是从「獦」一字衍生而成。唐代人们会将广东「南蛮」称为「獦獠」,是具贬义的称呼。
例句:你唔好成碌葛咁企系到,帮下手得唔得?


【打靶仔】本意是指将面临行刑被枪毙的死囚,意指对方是理应被千刀杀、不得好死的家伙。
受港产电影的影响,「打靶仔」与「死仔包」类近,是朋友和死党们的专用词。
例句:你个打靶仔成日走去玩,你呀妈刮咗你好耐呀,今次真系帮你唔到啦!


【蛋散】其实是一种松脆的小吃,一咬便散落。
人们会用「蛋散」形容胆小怕事或没出息的人,如同蛋散般毫不硬净,一碰便散。
亦有说法指此词源于戏曲戏曲中的职业「旦散」,因其职业性质属闲角一类,所以用来形容无用之人。
例句:条蛋散恃住有一个大只佬傍住就成日系到虾虾霸霸,点知畀人凶两凶就流马尿,正废柴。


【混吉】是指对方捣乱,不但做了无聊事,还为他人带来麻烦。
「混吉」一词源自早期的茶楼。店家会为进来的客人先送上一碗空汤,而所谓空汤其实没有任何汤料,空空如也。由于粤语「空」与「凶」同音,所以为了好意头,「空汤」便改称为「吉汤」。
早期香港经济差,人们便会到茶餐厅装作光顾,喝完免费的吉汤就立即离开。侍应就会骂这班没光顾的人是「混口吉水饮」。
例句:入嚟睇完一轮,问长问短又冇帮衬,阻住哂收工,正一混吉!


【暓里】谐音为「茂利」,现用来形容蠢钝的人。
有说法指「暓里」是英文词「mullion」的音译。「Mullion」解作竖框,是支撑阳台或窗户的木材。
据说当年英国工程师要求华工制作竖框,就指着木材叫 「mullion」,但华工不明白其意思,就如木头般发呆,所以「暓里」就用来形容呆头呆脑的人。
亦有说法指「暓里」是「谬戾」的变音,「谬戾」是指荒谬和狼戾合而为一的人,形容对方是奸险小人。
例句:你条暓里,借咗钱咁耐都唔还,信唔信我烧你数簿!


【收皮】本是睹博术语。1850年代,香港最盛行的赌博是「番摊」。
赌局的主持人抓一把「摊子」,又称「皮」(多用骨钮或蚕豆之类),用碗盖住,然后赌徒就会下注。每局有了结果,主持人就把「皮」收集起来。所以「收皮」的本义是赌局完结的意思。
现今「收皮」一词用途广泛,多数用来表达极度不屑某人的想法,或叫他人快快滚开。
例句:你收皮啦,成日得个讲字,讲就无敌,做就无力。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2:53
粤语字


山旮旯
【粤拼:saan1 kaa1 laa1】
【普通话拼音:shān gā lá】
【含义:偏远、偏僻的地方】


娿哿
【粤拼:o1 go4】
【普通话拼音:ē gě】
【含义:形容人犹豫不决、三心两意】


虢砾緙嘞
【粤拼:kwik1 lik1 kaak1 laak1】;
【普通话拼音:guó lì kè lei】
【含义:形容东西林林总总,杂乱无章】


㪐㩿
【粤拼:lat1 kat1】
【含义:说话断断续续不顺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2:56
趣怪的粤语歇后语典故

单料铜煲---- 一滚就熟
【注释】专门用来形容那些很容易和别人说得来、混得熟的人。
【由来】出自民谣:大煲粥,大煲粥,单料铜煲,一煲就熟。因为黄铜的导热性能好,可快速地将食物煮熟,所以那时有很多煮食的器具都是用铜来制造的。不过原来制造烹饪器具,特别是煲的铜板有厚有薄,厚的民间叫“双料”,耐用但是价格贵;而薄的就叫“单料”,价钱比较相宜,一般人家都可以使用。由于单料够薄,因此传热特别快,煮东西的话很快就熟透了,所以广州话“单料铜煲”的歇后语就是“一滚就熟”。


狗仔抬轿----不识抬举
【注释】形容不懂得别人对自己的好意。
【典故】「坐轿子」借代「抬举」,因为轿子需要别人抬起来和举起来。抬举指的是称赞、推荐、提拔、赞扬、器重、培养等。狗不是人,即使坐上了轿子,也不知道轿子是由人抬起来的,所以就是不识抬举。


床底破柴----撞晒板
【注释】「撞板」原来是粤剧的专业术语,它专指乐器演奏或者艺人唱曲的时候,节拍或者速度出现错误,后来就被普遍用来形容出错。不同语境中表达的层次不同,可表示出错、闯祸、碰壁、碰钉子、失败、受挫等。撞哂大板,是非一般的撞板,撞得很劲,很失败。
【典故】以前广州破柴不必用到斧头这么“重型”的工具,有一种较为轻盈的工具叫“柴刀”,要破柴可以坐著挥舞著柴刀一上一下便把柴砍开。从前的床一般是兩张凳承著兩块木板,再高也高不了多少,床底破柴自然碰著木板。


豉油捞饭----整色整水
【注释】比喻装模作样;做表面功夫。
【由来】“豉油捞饭”,即用酱油拌饭,加上酱油,原来淡而无味、单调乏味的白米饭里,也就有了鲜味、颜色和水分,但是,白米饭终究还是白米饭.整句话的意思即表示,在不改变事情根本性质的情况下,加些调料,做些表面工夫,白米饭便也有了色味俱全的假象。


屎坑三姑----易请难送
【注释】想请某人来很容易,但是这种人会死赖不走,想让他离开很难,最后得不偿失。
【典故】屎坑三姑是传说中的厕神,也就是紫姑神。每逢正月十五,就是迎接紫姑神的日子。相传紫姑是一户富贵人家的妾侍,被正室所妒忌,经常要她做一些污秽之事。一日正当正月十五,紫姑就在厕中感伤激动而死。世人就以紫姑奉为厕神,成为迎神的对象。宋代苏东坡「东坡集.人物集记.仙姑问答」中,称紫姑为「三姑」。据闻三姑生性顽皮,人们烧香请神的时候很容易就请来三姑,但到送神的时候,三姑却不愿走,要人们答应许多回报才肯离开,眞是易请难送。


潮州音乐----自己顾自己
【注释】潮州音乐奏法容许各人即兴加花,演奏者常不顾及与他人的协调及整体效果,只能各拉各,再加上二胡发出来的声音「吱吱咕吱吱」,声音像自己顾自己的发音。


跪地喂猪乸----睇钱份上
【注释】指为了挣钱,不惜忍气吞声,做出违背价值观或者有违道德观念的事情。
【由来】猪乸即母猪,跪在地下去喂养母猪,是因为母猪生了小猪,会带来经济效益。当然是看在钱的份上,而不是去尊重母猪本身。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2:58
这9个粤语字,很多广东人都写错...



【读音】bi,粤拼:bei2
【释义】给的意思,真正的写法是“畀”,不是“俾”哦。
【举例】老板,畀支水我啊,唔该
【翻译】老板,给我一瓶水,谢谢



【读音】qi,粤拼:kei4
【释义】站着的意思。
【举例】你跂系度做咩啊?
【翻译】你站在这里干什么?



【读音】gui,粤拼:gui6
【释义】累的意思。
【举例】攰到只蟹咁
【翻译】累到像一只蟹一样



【读音】shen,粤拼:lam6
【释义】想的意思。
【举例】你谂办法啦
【翻译】你想办法吧



【读音】dang,粤拼:tam5
【释义】哄人的意思。
【举例】女朋友係要凼嘅
【翻译】女朋友是要哄的



【读音】e,粤拼:ak1
【释义】欺骗的意思。
【举例】我从来都唔呃人嘅
【翻译】我从来都不欺骗人的



【读音】sai,粤拼:saai1
【释义】浪费、糟蹋的意思。
【举例】食得唔好嘥
【翻译】能吃的就别浪费



【读音】dui,粤拼:deoi6
【释义】打、杀或干的意思。
【举例】喐我啊,笨!
【翻译】打我啊,傻X



【读音】mou,粤拼:mau1
【释义】蹲下的意思。
【举例】小明踎係张凳上面
【翻译】小明蹲在凳子上面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03
口字旁粤语字


我们平时说粤语,好多语气词是口字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口语化的词语是口字旁,如果熟练运用这些口字族词语,你的粤语绝对更上一层楼!
【口族字详解】


【呃】 拼音:e 粤拼:ak1
意思:骗
举例:你成日呃我!
解释:你老是骗我


【咁】 拼音:gan 粤拼:gam3
意思:这么,那麼
举例:件衫咁贵!
解释:这件衣服这麼贵


【噉】 拼音:dan 粤拼:gam2
意思:这样,那样
举例:噉都得?
解释:这样都行?


【咩】 拼音:mie 粤拼:me1
意思:表疑问,什么
举例:做咩啊?
解释:干什么呀


【哋】 拼音:die 粤拼:dei6
意思:们
举例:我哋係学生。
解释:我们是学生


【咦】 拼音:yi 粤拼:ji2
意思:叹词,表惊讶
举例:咦?咁奇怪?


【唔】 拼音:wu 粤拼:m4
意思:不
举例:唔好


【咗】拼音:zuo粤拼:zo2
意思:了
举例:我食咗饭啦。


【唧】 拼音:ji 粤拼:zik1
意思:用水射击
举例:唧水


【吖 】拼音:ya 粤拼:nga1、a
意思:语气助词,通常与“嘛”连用
举例:人哋都唔想迟到,塞车吖嘛。


【喎】 拼音:wai  粤拼:wo5
意思:语气词,常用在表达别人的吩咐
举例:佢叫你今日去开会喎。


【啲】 拼音:di 粤拼:dik1  [尐]
意思:量词,相当于“些”,还可以单独作为名次定语。
举例:呢啲嘢,啲人


【啩】 拼音:gua 粤拼:gua3
意思:语气词,吧
举例:应该系 啩。


【啱】 拼音:yan 粤拼:ngaan5
意思:对,合适
举例:讲得啱唔啱?


【喺】 拼音:xi 粤拼:hei2
意思:在
举例:我喺屋企。


【嘅】 拼音:ge 粤拼:ge1
意思:的
举例:我嘅名叫大三元


【嘞】拼音:lei 粤拼:la1
意思:跟‘喽’相似
举例:走嘞


【嚟】拼音:li 粤拼:lai4
意思:来,起来
举例:过嚟


【嘢】 拼音:ye 粤拼:je5
意思:东西
举例:有嘢食


【嘥】 拼音:sai 粤拼:sai1
意思:浪费
举例:好嘥啊!


【嗮】 拼音:sai 粤拼:saai3
意思:完全
举例:啲饭倒嗮


【嗌】 拼音:yi 粤拼:aai3
意思:叫
举例:嗌救命


【嚿】 拼音:huo 粤拼:geu6
意思:量词,块
举例:一嚿石头


【嗰】 拼音:ge 粤拼:go3
意思:那
举例:嗰个人


【嘑】 拼音:hu 粤拼:la3
表示完成语气,相当于‘了’
举例:得嘑


【咯】 拼音:lo 粤拼:lo3
意思:表示完成语气,相当于‘了’
举例:搞掂咯


【啫】 拼音:ze 粤拼:ze6
意思:语气词,‘的’、‘啊’
举例:好差啫!


【咪】 拼音:mi 粤拼:mai1
意思:不要
举例:咪住、咪搞
【咪】 拼音:mi 粤拼:mai6
意思:就  举例:咪系佢啰


【啰】 拼音:luo 粤拼:lo1
意思:呀,啦
举例:就系啰!


【叻】 拼音:le 粤拼:lek1
意思:聪明能干
举例:叻仔,精叻


【噏】 拼音:xi 粤拼:ngeb1
意思:讲(通常指讲废话)
举例:发噏疯、乱噏


【唛】 拼音:ma 粤拼:meg
意思:‘商标’,外来词“mark”
举例:唛头


【噃】 拼音:bo 粤拼: bo3
意思:语气词,表示提醒语气
举例:唔好唔记得噃


【嗲】 拼音:dia 粤拼:dé2
意思:形容撒娇的声音或态度
举例:娇嗲


【喇】 拼音:la 粤拼:laa1
意思:语气词,相当于‘了’
举例:走得喇。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06
粤语有段古
唔使问阿贵
话说是广东人从北方南迁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名的首领名叫罗贵,他很聪明,而大家遇到什么不懂的事都会去找他问问意见的,一天一人求见想要问问题,被罗贵手下拦住了;说了一遍问题,结果罗贵手下就给了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从始之后“唔使问阿贵”这句话就流传开来了

执笠
商铺倒闭闩门叫"执笠"。话说柳宗元诗中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句,“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执”是执拾的意思。执拾好帽子怎会是关门倒闭呢?

空的竹箩筐广东话也叫“笠。在粤语中指疏眼的竹篓,普遍用以盛装物品。“执笠”一词的来源,商铺一旦结业,各人须“立”刻“执”拾私人物件和余货。如是者,“执笠”一词就是演化自“立执”;把它倒转来说,并通过变调把“立”读成“笠/立6-1”,便得出个“执笠”来。


“执笠”源于广府地区的"趁墟”习俗。到了“墟日”,来自各地的摊贩就将货物装满“笠”(箩筐),挑到墟场摆卖。如果生意不好,“散墟”(市杂结束)时货物仍未卖完,就执拾装回“笠”(箩筐)中,这就是“执笠”。


“执笠”的原义是“收摊”;后来才扩展到城镇商铺乃至工厂,表示“清盘”、“执笠”或收摊”。现在还有的商铺打开门之后,还把货物摆出铺门口卖,到晚上收档后,又把货物搬回铺里闩门休息。这个商铺就如一个大竹篓一样,由此看来,“执笠”就是指商铺收档,粤语把它再引申为商铺“收摊、执笠、闩门、清盘、注销”等。

呃鬼食豆腐
一个版本是,农历七月十四俗称“盂兰节”,广州人也称“鬼节”、“烧衣节”,人们在路边烧金银衣纸“送鬼”。“烧衣”时,会在路边摆一些豆腐、饭、水果、烧腊等祭品。祭完后,一般都把烧腊带回家慢慢享用。因为怕被人说“与鬼争食”,所以老人们带走烧腊时都要讲句“鬼冇牙嘅,食豆腐啦”,就是“呃鬼食豆腐”啰。“鬼”吃不吃豆腐,哪有人知?说“鬼冇牙嘅,食豆腐啦”,其实是自己骗自己兼骗别人;这句大话又太过低级又容易被识破,所以,就有了俗语“呃鬼食豆腐”(潜台词“鬼都唔信”)。你想抨击别人说谎说得没有水平,连“鬼”都呃唔到,就可以用这个俗语来形容他。

另一个版本是,从前有一个书生,口舌如簧,骗人的功夫十分了得。一晚,一只饿鬼到了他家,要把他吃掉。书生毫不害怕,对这只鬼说:“你要吃我啊?我已多天没有洗澡了,肉又酸又臭,不好吃的。不如你吃我碗里的豆腐吧,豆腐比我的肉嫩滑多了。”饿鬼信以为真,把豆腐给吃掉了,还说好吃。第二天,书生把这事添油加醋地告诉村民。村民们说:“你啊,真是连鬼都骗到不吃人改吃豆腐了。”因此,呃鬼食豆腐还可以形容一个人善于编谎圆谎,“讲大话当食生菜”;或者用以形容很不可信、极不靠谱的事情。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06
二五仔
这个词有两个故事来源:
其一讲的是清朝康、雍年间,朝廷要彻底消灭反清复明的秘密会社,查得少林寺与天地会有千丝万缕关系,便派兵前往剿灭。但需要有少林寺内奸里应,于是收买了武功排名第七的少林俗家弟子马宁儿。他因穷凶极恶,犯下大罪,后被逐出山门,于是含恨引清兵入山,火烧少林寺。人们不耻其所为,便称那些告密者、叛徒为二五仔,二和五加起来就是七,即排第七的马宁儿了。


其二来源于二五害晋(史又称晋国骊姬之乱),讲的是春秋时期,晋献公的一个妾侍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当上太子,贿赂大臣梁五和东关嬖五,设法除掉晋献公的其他儿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的故事。两个五梁五和东关嬖五最终和骊姬成功诬陷了公子们而立了奚齐为太子,晋国人称他们为“两个名叫五的狼狈朋比”。不过,后来重耳光复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故事出自《春秋左传》 )


罗汉请观音,人多好担当
相传,观世音菩萨游玩到达国清寺。那时候比较穷,国清寺的罗汉以为是某个大户人家过来布施金钱,便拿出看家法宝,纷纷表示诚意。国清寺方丈认出菩萨便差遣罗汉们下去做菜,供养菩萨。寓意:多人集资请一个人吃饭,不会负担太大。

打蛇随棍上
南方多瘴疠,常有蛇虫鼠蚁出没。竹鞭软,棍硬。蛇善于缠绕硬物,下棍打不着蛇的要害,蛇反身一卷,就可以随棍而上,张口吐獠牙,直扑打蛇者。但凡遇上蛇打蛇要用竹鞭,不能用棍。

留返拜山先讲(又或者“有咩留返拜山先讲”)
广府人很重视清明拜山(扫墓)。古时每年清明节拜山,家族的老老少少均会到场祭拜先人,齐聚一堂,家族之间叙旧问话,趁人齐的时候讲很多话。同时,在拜祭这个环节,后人会禀告家宅平安,祈请祖宗保佑风调雨顺、婚姻或事业有成等等。由于拜山时讲嘢百无禁忌,咩都可以讲,所以有咗“有咩留返拜山先讲”这句说。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08
广东话俗语正确写法


繁体字:手揗腳震
简体字:手揗脚震   
含义:手足颤抖,比喻害怕。


繁体字:大步𨂾過
简体字:大步𨂾过   
含义:字面意思即为大步跨过。意指逢凶化吉、化险为夷、顺利过关。


繁体字:擘大個口得個窿
简体字:擘大个口得个窿   
含义:张大口唯有一个洞。比喻哑口无言,回答不出。


繁体字:捉蟲入屎窟  
简体字:捉虫入屎窟  
含义:“屎窟”指屁股。此句意思就是自己把虫塞进屁眼内,自找麻烦,弄巧反拙。


繁体字:偷雞唔成蝕揸米
简体字:偷鸡唔成蚀揸米   
含义:赔了夫人又折兵。


繁体字:打爛沙盆璺到㞘
简体字:打烂沙盆璺到㞘   
含义:指人好寻根究底,字面意思是打破了的沙盘,其裂纹一直延伸到底。一般会用作形容人寻根究底,将事情问得清清楚楚。虽然很多人都会写作“打烂沙盆问到笃”,但有指其正写应为“璺到㞘”。“璺”,是指裂纹;“㞘”,则是其末端,在这里则是指其盆底。


繁体字:躝屍趌路
简体字:躝尸趌路
含义:“躝尸趌路”一句现在多是用作粗鲁无礼地命令他人滚开,但原来其由来是指以前一种行业,是道士在夜间赶死尸从一处地方到另一处地方。换言之,此句是间接骂对方是死人,暗暗诅咒对方横尸街头,而且更要“趌路”,早走早着。


繁体字&简体字:跌倒揦秅沙
含义:字面解释上是用来形容即使自己跌倒了,都要死撑自己并非跌倒,只是想抓住地上的沙而已。由于比喻传神,所以一直广为所用。“跌倒揦秅沙”是用来形容人死都不愿认错,甚至明知自己做错了,都要用诸多理由去为自己开脱。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14
广府人讲广府话!粤语大挑战,你是哪一级?


记得在小时候,小编(80后)读幼儿园、小学、初中时,学校的教学基本都是使用粤语教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也99%是使用粤语交流。与家人就更是100%用粤语交流了。讲粤语、听粤语,有着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


随着各地的义务教育普及,现在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都会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但是,却很少能说一口地道的方言。


现在有些父母明明是地道的老广,但小孩子却说不出一口流利的粤语,甚至有些小孩变成了不会说也听不懂粤语,这样又如何能跟完全不懂普通话的祖父母辈交流呢?责任又在谁?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




大家都知道,粤语有九声六调,是较好保留了古汉语音韵的中文语种。那么,这九声六调,你是不是能够讲得准,讲得清呢?
事实上,即使是土生土长的广府人,都未必能把粤语讲得十分准确。有的是因为有各种地方口音,有的则是因为某些音调或者嘴形没有讲对。
至于要将粤语讲得又快又准,那可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这一次,小编收集了一些粤语里面有趣的急口令、顺口溜,以及一些考验咬字的句子,让大家来试试自己的粤语究竟能达到哪一个级别。
除了自己尝试之外,用这些句子和急口令来教小朋友讲粤语,也是一个既有趣又有效的方式。
好,下面开始大挑战!




基础:粤语的九声
诗时史市试事色锡食,番茄酱牛腩面逼客食。


入门级
1、鸡龟骨滚羹
2、姨妈依家去宜家家俬买依家啱用嘅宜家家俬。
3、肯德龟同肯德鸡去肯德基食肯德基最出名既巴辣香鸡。
4、入实验室揿紧急掣,入食物实验室揿紧十个紧急掣
5、双层牛肉巨无霸,酱汁洋葱夹青瓜,芝士生菜加芝麻,人人食到笑哈哈


资深级
1、邮差叔叔送信纯熟迅速送出。
2、黐线蜘蛛条蜘蛛丝黐住枝树枝。
3、郭蔼明赞郭可盈,话郭可盈个袋型,郭可盈叫郭蔼明过海改个袋型,改成郭可盈个袋个袋型。
4、麦当娜约咗麦当雄去麦当劳道嗰间麦当劳食麦皮捞当归。
5、去街市买鱼肠,见到姨丈,放低鱼肠 问候姨丈,执翻鱼肠,拜拜姨丈。


骨灰级
1、一蚊一只龟,七蚊一只鸡,佢话龟贵过鸡,我话鸡贵过龟,噉究竟龟贵过鸡定系鸡贵过龟。
2、床脚撞墙角, 墙角撞床角,你话床角撞墙角定墙角撞床脚。
3、财政司叫邰正宵做财政司, 邰正宵叫财政司摞台证先, 财政司话畀邰正宵知, 要摞台证先要搞掂财政司先。


你属于边一级呢?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24
《施氏食狮史》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先生于1930年代在美国写的一篇奇文,每个字的普通话发音都是shi。如果用普通话读音来朗读,不懂古文的人读起来根本不懂,原因是当代普通话丢失了古汉语的入声和浊音。若然用粤语朗读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由此可见,传承及推广粤语的重要性!
[attach]208063[/attach]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25
粤语有段古


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虱
据民间故事所述,以前有一个馋妇,好吃懒做,时常偷偷躲在房间吃东西。有一天,她正躲在房间偷吃糯米饭。忽然,听到婆婆进来,急忙之中她将碗筷藏进被子里。但最终还是被婆婆发现了,婆婆疑惑地问:“你这是干什么呀?”媳妇红着脸说:“我听人说,一物治一物,糯米治木虱……”后来,人们便用这来比喻一物降服一物。但实际上,糯米和木虱乜嘢关系都没有。


二叔公捉黄鳝----唔衰摞嚟衰
话说二叔公根本不会装黄鳝,却在众人面前吹嘘自己是装黄鳝的高手,众人一致要求二叔公装一次黄鳝给大家看看。无奈,为了证明自己,二叔公唯有硬住头皮开始了装黄鳝。其实二叔公连黄鳝和蛇都还没有分得清,所以当有蛇进了二叔公下的网时,二叔公还以为真的装到了黄鳝,得意忘形,伸手就去捉黄鳝,却被蛇咬了,幸亏抢救及时,二叔公才执返条命仔,二叔公那装黄鳝高手的假面具被揭穿了,二叔公也成为众人的笑柄,人人都笑话二叔公是“唔衰摞来衰”。于是乎坊间就流传出了“二叔公装黄鳝-----来蛇”和“二叔公装黄鳝-----唔衰摞来衰”这两个经典歇后语。


阴公
作孽、凄凉、可怜的意思。相传以前迷信的人相信,人生前所做的好事,死后到了阴间都可以记功,是谓“有阴公”。反之,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到了阴间会被视为“无阴功”。后来破除迷信不说,人们就把“有”和“无”去除,省略作“阴功”。只为抹杀一些旧时候的记忆。该口头禅最早的意思是“造孽”,现在多用于“可怜、凄凉”的意思。


苏州过后无艇搭
古时候,秦淮河的娼妓很流行,前往那里做生意的广东富商都留连于烟花之地。比较要好的会在找了一个不错的女人搞过之后,再推荐给朋友。一天几个富商又在游船河时谈美女娼妓谈得开心,其中一个心动了,便打算前往,可是船已经到了秦淮河的这边,快要到苏州了,于是便有人笑他苏州过后无艇搭呢。此后,“苏州过后无艇搭”变成一个常用俗语,意为“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丢那星
其实“丢”应为“屌”,为了顺利出街就换个字了。其实“屌那ma”的说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那”其实系“你阿”快速的连读,“那妈”就是“你阿ma”。袁崇焕祖籍东莞石碣,他就有一个名句“屌 那 ma,顶硬上”,就是在明朝末年的时候这个说法已经很盛行,连袁崇焕这样的官员都会成为口头禅。由于这个说法不文雅,很多时候“妈”字会写成星星符号(现在这个系统也是这样的),为了隐晦,有时有啲人不明就里,就直接把星星符号读成“星”,演变出来了“丢那 星”。虽然不文雅,但是如果大家真要用这个词,希望在讲的时候也能够想起讲粤语的民族英雄袁崇焕。


擒青
“擒青”形容人心急,南方舞狮,少不了“采青”。所谓“青”,就是把一封利市,绑在一棵生菜上。“青”有“高青”、“水青”与“蟹青”之分。“高青”是把“青”吊得高高的,“水青”是把它放在水盆中,“蟹青”是用圆盘盖着。采青一定要经过“见青”、“惊青”、“采青”、“碎青”、“吐青”等配以鼓点的舞步动作,程序不能错乱。如果随便舞几下狮子,就将“青”取去,定会贻笑大方,被嘲为“擒青”。


沙尘
传说清朝末年时,广州西关有个富商叫陈沙,靠经营洋货发了大财,便很想在同行中显显威风,因此出入都讲究“派头”。他每天有事无事都要坐着轿子在街上转来转去以显示自己的富贵荣华。一天晚上,当他又在兜风的时候,忽然刮起狂风,轿夫站立不稳,差点把陈沙摔出轿子。陈沙大发雷霆,欲下纬罚轿夫,刚走出来,还来不及发作,大风“呼”的一下,把他的帽子吹落,领带也瓢起来扯着脖子,弄得他站都站不稳。路人见他这副狼狈样,追着拍手称快,并大声嘲笑“这回陈沙变沙陈了!”“沙陈”就是这样来的,后来又写成“沙尘”,意思都一样。


牙烟
晚清广东著名诙谐文人何淡如擅作“无情对”, 一日,何淡如与友人上街,见两个路人在街上扭打,凶狠异常。友人见状说:“双拳打出眼火!”何淡如接口说:“对面睇见牙姻。”


过了一会,友人说:“我刚才说的是上联,你怎么对呀?”何说:“我对了啦,很工整呀。”友人想想,果然是字面工整的下联。旁边一位外地人听了说:“字面是工整,但你硬作个‘牙烟’来对‘眼火’是不行的。”何淡如大笑:“老兄你有所不知,牙烟系粤语常用词,用在这里系可怕、危险之意。”后来,此联传遍广州,成了市井流行的名联。


牙烟,据前辈说古字写作厓(加齿旁)彦(加齿旁),表示露齿貌,指猩猩恐惧或愤怒时的咧嘴呲牙状貌。后来广州人写作牙烟,包含有几种意思:一是危险,二是可怕、恐怖,三是马虎、质量差,四是难看、不像样。


扮蟹
“扮蟹”出自广州市井俚语,原来指喻有如捆螃蟹一样把盗贼五花大绑。在晚清以前已流行于民间。“扮蟹”的词意起了很大变化。清末才子何淡如曾有一联:“老插到来,总之扮蟹;小娘经过,切莫炒虾!”。“老插”是清末广州人对扒手的别称;“扮蟹”在这里指喻若然碰上扒手,无助之际,我们只能牢牢扎紧自己的各种口袋,缩颈收肩地使自己有似被绑之蟹。后来词意再变,人们以蟹横向行走借指恶人霸道(打横行);又因蟹竖起双钳保护自己或攻击敌人,“扮蟹”用以指人向别人怀有敌意,扮恶相。时下“扮蟹”则泛指人扮野、装蒜、扮有型,与原来词意已经大不同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
据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小孩名字叫做“象”,他养了一条大蟒蛇,很听话,很通人性。阿象的母亲生了一种怪病,人家说要用蛇心来做“药引”才能治好。大孝子阿象于是与大蟒蛇商量,蛇同意了。阿象拿着小刀钻入蛇肚,割取了一点蛇心为母治病,大蟒蛇忍痛成全了阿象的孝子之心。经过几次割取蛇心,母亲的病情有所好转。阿象为了更快治好母亲的病,他一时起了“贪心”之念。钻入蛇肚后,使劲割去蛇的一大块心脏,大蟒蛇疼痛难忍,合上了血盆大口,结果阿象葬身蛇腹。后来,人们便用人心不足蛇吞象来形容做人要戒除“贪心”,要知足,才会有好结果。





作者: 狐说    时间: 2020-5-3 13:28
粤语俗语的典故


光棍佬教仔,便宜莫贪——据民间笑话:从前有个光棍佬很会呃神骗鬼。有一次,他把一个小茶壶涂上泥土冒充古董卖给别人骗了笔钱,回到家里好不得意。晚饭时,他儿子从外面回家,哼着小曲,得意地说自己弄到一个古董,说完拿出一个小茶壶。光棍佬拿过来一看,真个是哭笑不得。原来这个小茶壶就是自己今天用来骗人的那个。他怒气冲冲地刮了儿子一巴掌,教训道:“见便宜莫贪,死仔!”后来,人们用这个笑话劝谕人们不要贪小便宜,以免因小失大。亦有人写作 “光棍佬教仔,笨qi米制”。


落手打三更——以前有巡逻及报时的职业,名叫“打更佬”。打更佬由初更起,开始打更,此为一更,之后每隔两小时打一次更。若果打更佬一开工,初更都没有报,就开始打三更,报错时间。那一开始就是错了。此俗语形容一开始就将工作做错的人。亦有人写作 “落笔打三更”。


冬瓜豆腐——旧时办完丧事,例有答谢亲友的的素席,其中少不了冬瓜、豆腐等素菜。后来人们就用“冬瓜豆腐”比喻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包尾大翻——粤剧演出《六国大封相》最后一部分是兵将翻筋斗,是演出最精彩、最好看的部分。多形容最精彩、最刺激的场面。


白鼻哥——也叫白鼻。原指传统戏曲的小丑(三花脸),因用白粉涂鼻,俗称白鼻哥和白鼻。形容无才无德又爱吹牛的人或好色之徒。


白鼻哥陪考——旧时粤剧中的白鼻哥上京考试总是榜上无名,下场时总是说:“今科不中,明科再来。”比喻无能之辈瞎凑热闹,永远是陪衬角色。


回糖——原指甘蔗等含糖植物过了成熟期不及早收割致糖分逐渐消失。借指人的能力、技艺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出现倒退现象,迟到大不如前。


合晒何车──何车:即工尺。中国传统记谱法之一。常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原指合节奏。比喻步调一致或合得来。


补镬唔见枳──旧时广州、佛山等地常有人走街串巷替人补锅。补时先将枳放在破洞下面,把铁浆烧熔了倒在洞口,用另一块枳把铁浆抹平压紧,冷却后铁锅就补好了。枳:这里指用布做成的布塞。形容手足无措、尴尬或狼狈。


饮左门官茶──旧时恐吓小孩子的话:谓偷喝了门官茶或床头(一种神)茶会大笑不止,意在免得小孩偷喝不干净的冷茶,又怕触犯神祗。后来引申为人喜哈大笑或大笑不止。


讲来讲去三幅被,量来量去二丈四——三幅被:旧时蜀官织绵阔封,封度为二丈四,是民间织绵的三倍。形容说话罗嗦重复,毫无新意。


死鸡撑硬脚(也有许多人说“死鸡撑饭盖”)——刚宰杀洗净的鸡脚关节是柔软的,当放进锅里煮时,鸡脚的筋受热收缩使鸡脚撑直。比喻做某些事时力量不足但硬撑着干。


贼佬试砂煲——以前,我们用来煲中药的沙煲,好像人头般大小,被称为四方瓦煲。那些小偷在入屋盗窃之时,会先把瓦煲伸进房里,如果房里的人早有察觉,必定一棍把这瓦煲打烂,小偷自然赶紧逃之夭夭;如果瓦煲伸进去平安无事,那就说明屋子里没有人,或者并未察觉小偷入屋,小偷就可以安心爬进屋子里,大肆盗窃。
所以,广东人就用“贼佬试沙煲”,来形容那些试探性的举措,有个歇后语叫“贼佬试沙煲,试下先”,也就是想做什么事,先试一试的意思。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