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喀尔哈巴克村的好媳妇们 [打印本页]

作者: 静电    时间: 2019-12-16 12:47
标题: 喀尔哈巴克村的好媳妇们
  
    塔城市喀尔哈巴克乡,喀尔哈巴克村是远近闻名的脱贫最早,致富早快的和谐文明村,也是好媳妇最多的村,也是最早被树为样板的民族团结模范的村。村老支书记吴良才同志说,我们村174户,长住人口540余人,十个民族居住生活在一起,能成为民族团结模范文明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村里这些好媳妇们,在她们的表率作用影响下,才在村里慢慢形成尊老,爱老,敬老,孝老的好风尚!一个村的人们能和谐共处,邻里相亲,首先家庭要和睦,家和才能万事兴,而家和最最重要的婆媳和。吴书记说的不是什么大道理,却是千百年來大家认可的一个常理。也是世代家庭不和都是因婆媳关系而引起的一个不好解决的死疙瘩。
   婆婆总是不能把媳妇当成闺女,也明明知道媳妇娶进门就是一家人,闺女嫁出门就是人家的人,但跟媳妇总是隔一层皮亲不起來,心还是连着闺女。
  媳妇进家门,看婆婆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总觉得没娘亲,没娘好,也知道自已以后也会成婆婆,但总是对眼前的婆婆亲不起來,爱不起來,横挑鼻子竖挑眼指鸡骂狗生事端。
    婆媳关系象一道破解不开的魔咒,困惑着无数个庭!我们的先贤们为破解这道魔咒,提出百事孝为先,贤妻良母,以善为本,邻里互助等命题,在此召感之下,确实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不少为人敬仰的婆媳关系好的典范,喀尔哈巴克村的好媳妇们,就是这个新时代的典范!其实农村评价好媳妇的标准非常简单,从不以脸蛋漂亮俊丑为标准,而是以孝敬公婆,亲爱小姑子小叔子,能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和邻里和谐相处为评判标准。
   人有从众之欲,更有知耻之心,谁不想往高处走,让大家看得起,得个好名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好媳妇可以带出一片的媳妇,一个和睦家庭可以带动周围邻居家也和睦。应该说喀尔哈巴克村之所以能这么和谐,是得益于这些好媳妇和好婆婆们。
   2018年元月市人社局访惠聚工作队,在队长车桂丽,付队长聂双胜带领下住進村里,她们到这村不是來扶贫脱贫的,人家两年前已全村脱贫了。是为落实习主席在十九大报时提出的农村发展规划而來的,是为了叫农民富起來,笑起來,农村干净起來,美起來,建成时代文明新村而來的。通过访村情民情后,车桂丽進一步和村支书吴良才,村主任丁吉生深入分析研究发展规划。车桂丽提出硬件软件同步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建设时代文明新农村的工作思路。吴良才提出要全村和谐文明,必须抓家家户户和谐文明,抓家家户户,首先抓好妇女的工作,家庭和不和,决定权在女人手里。最后决定在全村开展倡孝扬善民族团结,创和睦家庭,向好媳妇学习活动。通过动员,学习,民主讨论,先评选出三位好媳妇作为大家的学习榜样,並通过三个月评选一次,评上的好媳妇事迹上光荣榜配照片的决定。
     首批上光荣榜的好媳妇是;王巧雲,梁淑华,邓冬梅。
  1, 王巧雲上榜村民给出的理由是;年轻时是好媳妇,现在是好婆婆。刚嫁到朱茂新家时,上有公婆要尽孝,下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要照顾,既是大嫂又当娘,吃苦受累撑起家,教育一儿一女都成才,贫时吃苦立志干,富了不忘众邻里。
     王巧雲刚嫁进门时,公公因参加修喀浪古水库落下个风湿哮喘病,不但干不动重活,一到秋凉冬寒喘不上气,坐坑上出不了房门。不但干不动啥重活,脾气还怪,整天还想吃好的,稍不如意就吹胡子瞪眼珠子,婆婆受气惯了不敢反抗,弟弟妹妹小都不敢吭气,只有她脸上挂笑,慢声细语的去化解公公心中无端的火气,久之家里人都知道,只有这个儿媳妇能以柔克刚叫公公熄火安静下來。她说公公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是风湿哮喘病折磨的出不了门,干不动活心急的,你看她多会体谅人。
   巧雲嫁进门第二年生了个女儿,可婆婆比她晚三天又生了个儿子,虽是双喜临门,可一家人高兴不起來,婆婆体弱年纪又大了没奶,巧雲只好把这位小叔子抱过來和女儿一起喂奶,不知道的一见还以为她生个双胞胎呢!直到上小学那位她带大的小叔子才不跟着侄女一块叫她妈。
      这一家老两口,中两口,小的少的青年又6口,10张口一天三顿饭,没好吃好喝的,一天三顿热汤热水总得有吧,光做饭就够两个人忙话的了。有东西还好说,有时吃上顿愁下顿,巧雲能不作难吗?有点好吃的还得先想着公公婆婆,再就是两个小的。两小个小叔子一天天长大,都成半桩小伙子了,好象总吃不饱吃不够一样,她看着直心疼,两个小姑子听话,家务活就指挥她俩学着干,公公婆婆二人能看好小儿子大孙女就不错了!这两个小的两岁多刚学会走路,她的肚子又挺了起来。她还骂自已不想生不想生咋又被朱茂新种上了呢?这次要生个儿子一定绝育。也算她命好,这次真的生了个儿子,把她公公高兴的非要摆几桌才行。
    巧雲公公婆婆看好小儿子,孙女和孙子就够累的了,但心里高兴。人一高兴心敝亮就有精神,她公公就是这样,看巧雲操心受累,就想帮助干点院里的活,朱茂新带两个弟弟干地里的活,巧雲老是嘱咐朱茂新,咱家活不够你兄弟仨干的,看谁家有活就去帮忙干去,朱茂新本就是老实忠厚之人,对巧雲言听计从,朱家也就在村里做了不少好事,跟四邻八舍关系都非常好,都夸朱茂新娶了个好媳妇。
   巧雲看小的慢慢长大,大的都要谈婚论嫁,用钱的地方越來越多,光靠种那几亩地只能落个肚子饱,口袋总是空空的,小叔子小姑子还都想穿点好的,可钱从哪來?她想人穷志不能穷,只要四肢不闲不懒,总能挣点,比仰着脸张着嘴等天上掉东西吃好。但在这村里能干啥呢?她思來想去现实点的是养猪,养羊,养鸡鸭,院子大有地方,人口多有劳力,荒坡树林可以放,麦草苞谷杆自家有,不够还可以买些。反复想了许久终于下了决心,她先去给公公戴高子让他老人家指导,获得他的同意支持。再做朱茂新的工作,地里活不够兄弟仨干的,秋收一过入冬半年没事干,整天打扑克有啥意思?不如干活挣点钱养家,两个弟弟要盖房结婚,两个妹妹要体面嫁出,小的三个要上学,那地方不要钱。朱茂新还有啥说的,你说咋干我都听你的!
     第一年巧雲买來一公一母两个猪娃,趁牧民秋季转场买了十只淘汰羊,开春抓了100个鸡娃,50个鸭娃,20个鹅娃,她的养殖业算是正式开始了。这一开业除3个小孩外,全家所有人的手脚都动起来了,吃过饭没一个人闲下來手脚,连公公也离了坑到院子里喂喂鸡鸭鹅,给羊添把草,清理下猪窝羊圈。朱茂新和两个弟弟那还有空闲打扑克,忙的脚后跟打屁股蛋给猪羊清圈弄吃的,巧雲又安排他仨个拉士垫圈后清理出去堆起来沤肥料上地。
      第二年羊发展到30只,猪卖了两头,杀了一头过年,鸡发展到200只,鸭子鹅也增加了,鸭蛋鹅蛋吃不完,还腌了不少送邻居们尝尝鲜。第三年养殖规模又扩大,她根据政府要求养牛致富的政策,将养猪调整为养牛,将猪控制在一头母猪,两头肉猪之内,母猪生崽卖,肉猪自家吃。又按排两个小姑子去学养鸡技术,叫朱茂新去学点兽医知识,那三个小的全力学习,考不过90分就要惩罚,成绩好的可适当发点奖。
    五年后她家成了乡里的养殖大户,吃的不用说了,口袋也鼓起来了。这时她谋划着找村委会给划了两块宅基地,通过两年努力,建起两座新院子,每个院盖三间主房,两间偏房,原來是给两个小叔子结婚准备的,嫂子当到这份上,谁能不竖大拇指又眼热呢?
    两个小叔子结婚时办的一样,弟媳妇进门就各自有家能不满意吗?虽另立炉灶过日子,但地没分,养殖业一块干,三家联合好象是个小合作社,她自然是社长啦。
       两个小姑子出嫁也办的风风光光,除二人高兴婆家满意,四邻赞誉外,她又帮两个小姑子办起子养鸡场,让二人能过上好日子。两个小姑子心里感恩,觉得这个嫂子天底再找不着这么好的嫂子了!
     走了两个小姑子,来了两个弟媳妇,人虽一个没少,但心却不一样子。嫂子和小姑子也是有矛盾的,但总是一个锅里搅勺子,饭盛不到外人碗里去。嫂子和弟媳妇是妯娌关系,各有各的锅,各有各的孩,谁不想着自家的事?巧雲能把妯娌关系摆的四平八稳,全家和睦那是要付出心血的,也是必须吃点亏的!
    一次春节吃团圆饭,公公发话,谁要说你们大嫂不好,不听你们大嫂的话,就不是朱家的人!公公活到75岁安祥的走了,照顾好婆婆成了巧雲的第一任务,2018年巳86岁的婆婆还能在村民联欢会上唱<南泥湾>和<北京的金山上>。
    巧雲的女儿和小叔是同班同学,在塔城高级中毕业后,女儿考上新疆财经学院,她小叔考上新疆师范学院。二人毕业后女儿考进地税局,后嫁给了她财院的同学,公爹是市民政局赵局长,巧雲一家没费啥事,陪嫁一辆别克车。有人说巧雲这下攀上高枝了,巧雲说他那枝俺还看不上呢,俺牛羊满院,鸡鸭鹅成群,再看看俺的树,那一棵不比他家那枝粗?小叔回到乡中学任教,他说要回乡孝顺老娘和大嫂!还说大嫂给俩哥建院子盖房子娶媳妇,可别心不公不管我呀?巧雲笑道,你吃奶奶的钱先算算连本带利多少啦?有本事学你侄女,去城上找个局长处长的独生女,不啥都有啦。
   巧雲的儿子塔城三中毕业,考的是八一农学院,现<新疆农业大学>的前身。毕业后不考公务员,坚持回乡创业,回报乡亲父老。说服他妈投资创建个烘干厂,厂址就选在省道喀尔哈巴乡的进出口处,交通位置非常优越,,烘干厂用人全是本乡本村的,烘干厂成功后,最近他准备上一态套高科技自控设备,以扩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又动员他妈放弃养羊牛和鸡,创建了个养驴场,他对市场予测效益不是停留在吃驴肉这个初级阶段,上规模后和山东阿胶厂联合深加工,创出喀尔哈巴克的一个品牌,那效益一定比养牛羊鸡不知好多少倍?还不那么费力气,第一年他就养了168头。烘干厂养驴场两业並存,各有短长,兼有互补。他两个叔全家能上阵的都上了阵,一个不是集团犹胜集团的朱家产业链自然形成,儿子在前干,妈妈坐后帐。
  一个家的兴旺,必须有一个孝善共生又能干,敢干,会干的好女人!怪不得古人言;一个好母亲兴旺三代!
    2,  梁淑华上榜村民给出的理由是;孝婆婆胜过亲闺女,重教育儿子都成才,能吃苦创业先致富,常助人带四邻去脱贫,跟时代走能干超前敢闯
     梁淑华嫁進喻志奇家时,公公已死,婆婆的腰弯得象一张弓,拄着棍子只能在院子里拾掇点了零七八落的小活,她这病是年轻时修北干渠落下的。光这样还好,又得个白内障,看啥都模模糊糊,眼前总是一片阴天两眼乌雲,这病是公公死后昼夜哭总流泪落下的。喻志奇也算个孝顺儿子,但儿子照顾娘总有想不周到的地方。淑华进门第一个就觉得婆婆可怜,得好好疼她照顾好她,给她温暖。她如今这样可能也是生活不好,心里愁肠难解造成的。她问志奇,妈的眼病不是啥大病,咋不及时早看呢?志奇说爹病多年把家底都折腾零干了,那有钱给娘看眼?淑华说,咱们啥都看得见的人,一下子啥都看不清了心里是啥滋味?咱们得拉着妈去卫生院找冯院长看看。志奇说,你说是冯留锁吧?他就是个赤脚医生出身,爱学爱钻混成这么个只会开开方子的中医,其它不懂。淑华说,你说啥呢,咱乡里谁不夸他看病好?他治不了眼病给咱指条路也好。在淑华的坚持下,两口终于用架子车把妈拉到乡卫生院。那位冯留锁院长热情亲切的很,让病人一听他说话就觉得病好了许多,疼痛轻了不少,心里热呼呼的。他说白内障这病巳算不了啥大病,做个很小的手术就好啦,不过咱卫生院还做不了,去县医院做一下,三天就出院回來了。喻志奇说家里穷没钱,冯留锁出主意道,叫村里出个证明,到乡里盖个章送我这里,以后自治区卫生厅专家來巡迴医疗时,我给争取一个指标,可勉费做手术。
     这么好的事梁淑华何能放过?回去就找村支书吴良才开证明,又跑几趟乡里才盖上章交到冯留锁手上。开春五月正农忙时巡迴医疗队来了,她陪婆婆去县医院做了手术,去时婆婆还怕这怕那的,回來时天亮地明,心里敝亮脸上笑开了花,逢人便讲,见人想说俺家淑华如何如何对自已好!
     以后村里人总看到淑华用架子车拉着婆婆去乡卫生院,冬天雪再大,天再冷也不耽误,原来她是找冯院长给婆婆扎针,治风湿和腰疼。婆婆有时数落三个闺女,你们三妮子我算是白养了,那个想着给我看眼扎针啦?村里人也都说,喻志奇老辈子积啥德啦,咋找上这么个好媳妇!
     光孝敬婆婆就够村里那些老人眼热的了,她还带着老公喻志奇第一个脱贫致富了,更让人既羡慕又心馋,喻志奇咋这么有福气,找个这么有脑子又能干的老婆呀。
      她是看王巧雲一家搞养殖一天天日子过得好了起來,受到启发才干起养殖的。她是高中毕业,文化知识比王巧雲强得多,脑子一开窍,又真心想干事,自然比王巧雲思路宽活,接受新事物快得多。她细心的分析了王巧雲的家庭养殖,又跑塔城市了解养殖行情,还找了几家育肥牛羊的专业户学习,她决定不象王巧雲那样养殖,而是采取秋天牧民转场时购买,育肥后冬季和春节前后出售,养殖期短,花费不大,见效快,收益高这种方式。她把想法跟老公喻志奇一说,开始他不同意,还说咱已够吃够喝的了,还受那份累干啥?淑华说,这日子你就满足了?咱妈越老越要花钱,两儿子上学,找工作,结婚不要饯?咱不能叫儿子活的还和咱一样吧,你不要臉儿子也不要臉啦?人家朱茂新一大家子人都能干,你咋就不能干了呢?天天打扑克有啥意思,摸来摸去还不就是那54张臭纸。这一说喻志奇就同意了,实情是他不是不想干,是怕干不好亏本。
     凡事开头难,真干起来顺手了就觉得也没什么难。梁淑华的家庭养殖干了三年就彻底脱了贫,她为啥比王巧雲富的快呢?王巧雲家人口多,花销大,养殖种类虽多但见效慢。她家就两儿子上学花钱,其它花钱的地方少,养殖周期短又见效快。村里有几家向她学习养殖育肥经验,也脱了贫。
     为育肥的事她还跟喻志奇干过一架!喻志奇一次跑博孜达克农场会朋友,学了条育肥经验,说是给牛羊喂尿素增肥快,油还多,要给奶牛吃,奶量增加一成多。梁淑华一听不大相信,就去城上各处一打听,确实是这么回事,喂尿素的牛羊真增肥了,体重也增加了,但肉不好吃了,吃多了还有害,奶牛奶量是增加了,但没牛奶味不好喝,以前他们的牛奶排队还买不上,现在都去买种牛场的去了。梁淑华回到家直接跟喻志奇说,咱不喂尿素,不挣那点黑心钱,别报应到俩儿身上!
      为啥呀?有钱不挣你傻呀!喻志奇想不通。
     为啥,为咱不坑人积德行善,报应你俩儿子好!梁淑华坚持自已做的对。
      二人为这事争吵了半夜,最后喻志奇屈服同意不喂尿素了。当时她家确实少收入以些钱,但她的诚信,却为她家以后环保无污染产业,获得信誉广开渠道,兴旺发展。
   两个儿子能成才,是梁淑华倾注心血和母爱教育的结果,也是弥补她没考上大学又一次拼搏的成功!
  她大儿子东北理工大学毕业,专业是研究航空航天材料的,进了北京一个叫中官村的研究所。喻志奇一听觉得很没面子,上这多年学白搭啦,村里能有啥研究的?梁淑华笑道,说你土你还真土的扬灰啦,你以为中官村象你的喀尔哈巴克村一样?那中官村比咱塔城还大,里面的人不是院士就是博士,专门研究上天的飞机飞船的,咱儿子能进去是他的福,等以后他造出个飞船咱坐上到月亮上看看去!两口子为儿子引以为荣,好象她家的天比别家的又高又蓝又明亮,太阳也比别家的热一样。村里人羡慕高看自不必说,就连乡里认识她家的人,也觉得沾了不少光似是,咱喀尔哈巴克的喻家出了个科学家!
    她小儿子西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一心要回乡创业,搞什么光伏,数字化生态农业。喻志奇气的没法形容,骂小儿子念书念的走火入魔了,搞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有啥用?他哥象那个傻吴刚一样,想跑月亮上砍树,他又要搞什么不见太阳的农业,一对傻子有啥区别!
    梁淑华开始心里也是个疙瘩,小儿子研究生学的啥呀?这一套谁听说过?但她母爱的天性告诉自已,自己不懂长肯定儿子懂,儿子这些想法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静下心听小儿子讲了两天两夜,终于明白这生态高科技农业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就象以前不知电视是什么现在家家都有了,打个电话跑几里路那么难,现在人人手机在手,想说,想听,想看,想干啥都行,出门钱都不用带,有手机啥事都能办。儿子搞的这一套既然是发展方向,一定会变成现实,拼上老命也要支持!她决定育肥养殖不搞啦,陪小儿子再拼一把!她小儿子搞了个开发规划书,梁淑华一看就吓了一大跳。规划书封面上是习主席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看内容才知道小儿子心有多大,原来他是想把喀尔哈巴克那座石头山,连同山下的水库,和四周的士地一块承包下來,搞一个农,林,牧,付,鱼光伏数字化生态园区,让土地流转到生园区,让石头山变成花果山,水库成西湖,荒坡变树林草地,带领周围农村流转土地的农民脱贫致富  ,乡市两级政府批准他规划项目,即邀母校调研论证规划联合投资开发。一个以农兴农,以科技兴农,彻底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摸式的高科技农业生态摸式形成后,不但村富乡富,必定会带动全市富。
    粱淑华被小儿子宏伟远大心怀,和勇于创新敢为天下先的志气感动,更为小儿子渊博的知识骄傲自豪,决心和小儿子一样超前一把,跟着时代的脚步走,伴着新时代农村 文明建设的鼓点行,她似乎己看见前面的路一片光明,幸福无限!
3,  邓冬梅  上榜村民给的理由是;    以柔克刚孝婆婆,善心无声润四邻,不计得失干工作,村里妇女领头人。
    邓冬梅的婆家和王巧雲,梁淑华两家很是不同,她嫁进秦孝良家时,公公巳死,只有一个强势的婆婆。  她和秦孝良虽非青梅竹马,但初中三年同班,高中三年同校,六年的情深意合顺理成章结合成了一家。冬梅身材适中,不胖不瘦,眼大有神,鼻直爽气,一对酒窝,盛满笑意,不说先笑,一说如花,集精气神一身,行事行云流水,脚步铿锵 有力,都觉她浑身朝气薄发,永远不知啥是个累!
     邓冬梅这么好,  可村里人都为他揑一把汗,不为别的,只因她婆婆是村里有名的常有理。也不是说她婆婆不讲理,只是她凡事不服软,不怕硬,   对人对事她总要占着理,反正啥事总是她的对。秦孝良的爸也是个忠厚老实,能干又能吃苦的人,但不善言词和交际,他妈自然成了秦家里里外外一把手,久之形成一切她说了算,他爸只有听和干的份,村里人说他就是老婆的一个出气筒!邓冬梅嫁进家时,公公因车祸巳死了三年,都耽心她成为婆的另一个出气筒。
    邓冬梅 嫁过來 前已了解清这个婆婆的性格,和生活的坎坷 ,心想人都有个性,也都有老的时候,她希望儿媳妇听她的就听她的,一家过日子都锅碗瓢盆勺叉筷叮叮噹 噹  少不了。自已做到臉上带笑听,不讲反对话,你叫干啥就干啥,  当个顺风毛,叫你有火没处点,有气没处出,有力没处拍,你还能再乍的?
    邓冬梅这一招还真管用,   家里的事她总是让婆婆拿主意 ,让她有存在感,在家里说了算有地位,遇到要协调商量的事,她先和秦孝良商量好,叫他出面去和婆婆商量,她滿臉带笑边听边给婆婆揉肩捶背,揑脚捋腿,好象只做一个傍听者样,娘儿俩定下的事她一概同意,实则都是她事先安排好的。不管啥时候外出回來一进院子,见面不见面都先喊几声妈 , 看婆婆做饭她就捋 起袖子帮忙,婆婆不叫她插手她就跟前绕后听吩咐,吃的时候直夸婆婆厨艺好饭菜香。晚上婆婆睡前一定给烧水泡脚,给揉肩捶背,陪着说话,一年过后婆婆再也离不开她,半天不见心就不安。秦孝良也是能干之人,种好自已的地以外干其它挣钱,一家四口小日子过得和和顺顺,有滋有味!邓冬梅从小就活泼开朗,亲和力强爱帮人忙,地里活不多,家里事不忙,有时间参加村里开展的各项集体活动,到儿子上初中时她被选为村妇女主任。村支书吴良才说,我当这么多年支书,冬梅是最能干,最认真负责会做事的妇女主任!
      邓冬梅任妇女主任两年后,又进入村支部任宣传和妇女委员,   至此村两委的会她都可参加,沟通两委开展工作更方便,身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全村174户由十个民族组成,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风俗惯,生活特点,待人接物处事为人的方式,她必须了解並熟知,才能更好的和大家打成一片,开展工作。还要根据妇女们的年龄,文化程度,个人性格,家庭生活状况,儿女构成情况,和男人的关系等等,一个个摸清,才能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建立起互信亲密的关系。 在她的建议和操办下,在村民文化误乐活  动中心专门开辟了新时代妇女风彩宣传栏,分好婆婆,好媳妇,民族团结,邻里亲,,致富能手,好妈妈等板块,每月出两期,除文字外有的还配上照片。这个宣传栏办的红红火火,竞成了全村妇女晴雨表和荣光的臉面,谁要能在那上面露了次臉,全家都感到光荣自豪,男人就得张罗一桌两桌的把老婆的女友请一把。家家都富了也不在乎吃喝,通过这种形式倒是加强了沟通交流和感情,歌一唱舞一跳似乎都又亲密了许多。
    全村174家都装在邓冬梅心中,谁家有事她都忙前忙后,娶媳,嫁女,生孩子她一同喜乐,遇困难烦心事她帮忙克服化解,有丧事她陪着悲伤安慰送温暖,甚至连婚檢拿结婚证,孕檢和给孩子吃糖丸她都能想到。村里的奶奶辈的人喜欢她,几天不见就打听冬梅咋啦,咋不到咱家來啦?婆婆辈的人在女儿媳妇面见夸冬梅好,要象她学习,年令不相上下的都以冬梅为榜样,亲老孝老持好家, 能干致富臉上光。多行善事人人敬,心为集体能上榜,。在邓冬梅领导下,全村妇女们成了让家家和睦,环境争美,庭院经济鲜花开,创建时代文明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农民富首先是妇女们富,农民笑一定是妇女们先笑!做好农村基层工作一定不能怱视妇女工作,邓冬梅正是做了这样的工作。
     邓冬梅的婆婆年轻时也是个爱唱爱跳爱热闹的人,男人死了才变得沉默孤寂,在冬梅孝心和为集体工作热情的感召下,老了老了又焕发出热情的活力,她觉得把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干好,再去多考参加集体活动,就是对儿媳妇最大的爱,最有力的支持,所以村里开展啥文化娱乐集体活动,她都是的一个积极份子!2018年10月17日九九重阳节,村里举办倡孝扬善民族团结联欢会,84岁的她还登台唱了'北京的金山上'和'绣金匾'两首感人的老歌,唱后她深情的两眼含泪说,我有今天感谢我的好儿媳冬梅!迎得阵阵热烈的掌声,应大家盛邀冬梅上台和婆婆二人又唱了段黄梅戏天仙配,把联欢气氛又推上一个新高潮!
     邓冬梅的儿子在她的教育培养言传身教之下也很优秀,是公安战线一名优秀干警,但邓冬梅从不拿儿子炫耀事情。
     喀尔哈巴克村的好媳妇,比肩多多各有故事,主线还是孝,善,干三个字,王巧雲,梁淑华,邓冬梅仅是她们中姣姣者中的代表!
      老支书吴良才用一句简短形象的话把三个人总结为;王强,梁能,邓妇联!即王巧雲是女强人,梁淑华是女能人,邓冬梅妇女工作干的好!
    常言道;一个好母亲兴三代,喀尔哈巴克村有这么多好母亲,村子兴旺那是必然的!

作者: 半山    时间: 2019-12-16 16:06
这么好的故事,他们人呢,都跑啥华山谈情说爱去了,老夫替他们迎客吧。
作者: 半山    时间: 2019-12-16 16:07
这个村子令人神往。。
作者: 红尘一僧    时间: 2019-12-16 16:33
半山 发表于 2019-12-16 16:06
这么好的故事,他们人呢,都跑啥华山谈情说爱去了,老夫替他们迎客吧。

他们人都去华山演绎自己的故事去了,欢迎你在这里坚守,一直坚持到底,给你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12-16 17:22
一个村子的好传统、好风气也能感化人、教育人、改造人。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12-16 17:23
一家之计在于和,这话一点都不错。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12-16 17:24
这村里嫁出去的姑娘,也会成为别村的好媳妇。
作者: 残影孤心    时间: 2019-12-17 07:50
太长了,看着费劲。
作者: 一个人的寂寞    时间: 2019-12-17 08:50
像是年终总结,呵呵,不过能有这样的大嫂也是福分了
作者: 一个人的寂寞    时间: 2019-12-17 08:51
人与人之间将心比心就好,不是有句话家和万事兴嘛
作者: 烟花已逝    时间: 2019-12-18 07:06
一个好的风气需要榜样带动。
作者: 静电    时间: 2019-12-18 13:46
平白直抒的一段文字,谢明友们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