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吉·勒盖莱克镜头里,看八十年代的中国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19-11-25 21:11
标题: 吉·勒盖莱克镜头里,看八十年代的中国
从玛格南摄影师吉·勒盖莱克镜头里,看八十年代的中国 2019-11-25 13:03

一只突然从场景右侧飞入的包、两个正举着手摸宝光寺“福”字的人,这样充满动感又富有趣味的画面很难不吸引人的眼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4年4月27日,四川成都,宝光寺的“福”字。
注: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尚陆提供 | 版权所属 ©Guy Le Querrec - Magnum Photos |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
这是有42年摄影经验的玛格南老将吉·勒盖莱克(Guy Le Querrec)于1984年应中法友好协会的邀请,拍摄北京、四川、武汉、南京、苏州和上海城市中的一个瞬间。
在这之后,他又在1986年、1988年和1989年三次来华,留下了许多80年代中国的珍贵影像,为外国人了解中国、中国人了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近日,在策展人尚陆的帮助下,这些难得一见的作品以《中国体式》的形式亮相厦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在地项目”单元,让广大摄影艺术爱好者们一饱眼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6年11月3日,江苏苏州,第一丝绸工厂的托儿所里的小朋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4年4月30日,重庆万州。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4年4月27日,四川成都,宝光寺内的香客们在佛陀的“注视”下。
据尚陆介绍,吉·勒盖莱克在影像表达上融合了前辈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的“如果你拍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决定性瞬间”的特点,常常能在最近的视角捕捉到最动感的画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4年4月27日,四川,乐山大佛。
此外,吉·勒盖莱克从小对音乐的迷恋在个人作品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据尚陆介绍,吉·勒盖莱克的即兴拍摄手法很大程度受到了爵士乐的影响。
“我拍的人物在画面里就像乐谱上跳跃的音符一样。”吉·勒盖莱克说,在他眼里,日常晨练的市民也成了实力超群的舞蹈家。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4年4月25日,北京西城区,女生在跳皮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4年5月13日,上海外滩,海关大楼大门内外的晨练。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8年11月9日,北京前门,正在晨练的市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9年4月13日,福建惠安,民间乐团在送葬途中表演。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19-11-25 21:12
除了在游历过程中捕捉到的画面外,作为此次《中国体式》项目的关键和主线,惠安女人是吉·勒盖莱克中国行的一大亮点。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9年4月14日,福建惠安大岞村,两个惠安女人在一起抬起一块花岗石。她们所在的603号石矿是由“东山石狮”矿产公司1979年开办的。
1988年,吉·勒盖莱克在中国开阿尔勒大师班的过程中,发现了惠安女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并为之吸引。1989年,在受邀参与《中国生活中的一天》项目拍摄时,吉·勒盖莱克是70多个摄影师中唯一毫不犹豫选择了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的人。
他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地方的女人穿着打扮如此特别?为什么她们做着一般只有身强力壮的男性才会从事的采石场工作?

△ 1989年4月15日,福建惠安大岞村,六个惠安女人组队搬运花岗石。
带着这些好奇,吉·勒盖莱克拍摄了许多惠安女人,记录下她们是如何在采石场中开采花岗岩并赤手甚至赤脚运送石块的,又是如何修补渔网、独自抚养孩子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8年11月18日,福建惠安大岞村,惠安女人在花岗石屋的施工现场劳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9年4月14日,福建惠安小岞村,穿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人在搬运沉重的花岗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9年4月16日,福建惠安崇武海港造船厂。
作为把“惠安女人”形象带向世界的摄影师,时隔30年,年近八旬的吉·勒盖莱克借着此次摄影季来到福建的机会,重回了当时拍摄惠安女人的大岞村、小岞村,了解如今惠安女人们的生活。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19-11-25 21:1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2019年11月21日,福建惠安大岞村,尚陆(右一)在询问身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人是否见过吉·勒盖莱克照片里的场景。摄影/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2019年11月21日,福建惠安大岞村,吉·勒盖莱克在孙女搀扶下回到了当时拍摄的603号采石场所在地。摄影/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据当地人介绍,三十年前,惠安当地男人大多长时间出海捕鱼,女人就成了家中的顶梁柱,既要做工赚钱,又要照顾孩子。她们穿戴特殊服饰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美观,而是方便劳作:宽边帽子用来遮风挡雨,包裹头巾降低洗头频率、节约时间,短上衣防止低身劳作打湿下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2019年11月21日,福建惠安大岞村,路边偶遇的惠安女人在了解吉·勒盖莱克的拍摄经历后,热情地邀请他去家里做客。摄影/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如今,当时的603号采石场已经成为了一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惠安女人也大多只有在亲朋好友有喜事的时候才会换上改良过后较为华丽的传统服饰。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2019年11月21日,福建惠安大岞村,吉·勒盖莱克在30年前的拍摄地。摄影/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而惠安女人与其所代表的“中国体式”的一部分却以历久弥新的方式永远留在了吉·勒盖莱克的影像世界里,静静地向古今中外的人们展现着她们的美好品格与坚韧灵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2019年11月21日,福建惠安大岞村,吉·勒盖莱克在当年的拍摄地拍照。摄影/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1989年4月15日,福建惠安大岞村,准备往石矿递送工具的村民。
文字 新京报记者陈婉婷 编辑 陈婉婷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19-11-25 21:20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9-11-26 16:46 编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清水茉莉    时间: 2019-11-25 21:5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