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龙抬头】二月二教牛 [打印本页]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1:16
标题: 【龙抬头】二月二教牛
本帖最后由 出谷幽泉 于 2019-3-3 12:30 编辑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正是天气转暖,春耕在即。农村有食火煨粽习俗,说是可以助阳气不怕雨淋,因江南此节气最为多雨。

    二月二老辈子常说“教牛”,生产队时每队都有耕牛,上一年春后产下的小牛犊,此时也应下田劳动,因牛犊不会犁田,故需要教之,而玩耍惯了的牛犊哪受得了这份拘束与辛苦,农人常用竹犁梢(注:台州方言,干竹枝掉叶后带竹梢),抽打起来特别疼,经过一次次的教牛,牛犊也慢慢的学会了耕田。

    竹犁梢不但用来教牛也用来教子,孩子小时常常不听话,而农耕大人们又忙,哪顾得了孩子们,此时不听话的孩子那只有挨竹犁梢的份,所以二月二那天大人对不听话的孩子就会说,二月二拉出来教教。

    犁田时一种叫拉犁,一种叫爬犁,拉犁是带犁头的后面农人用手把着(电视上常见的那种),因犁头带有四十度左右的螺旋状,能把犁出的泥土卷翻开又叫翻田。

    翻田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常常可以赤脚跟在大人后面,大人在前面赶牛犁田,孩子们就可以从犁出的泥土或犁沟中找泥鳅,有时也会翻出黄鳝(鳝鱼),泥鳅在头年秋收后就会藏入泥土里,因其带有粘液,就会形成一个很光滑向下的泥鳅洞,而黄鳝却不同因其体型较长是横洞。所以犁田时对翻出光滑的洞,就会找到泥鳅,有时洞也会被整个卷到上面,孩子们用一个个小指头挖的不亦乐乎,而此时的泥鳅最为肥美。

   翻田后就要放水灌田,水一般是淹没翻出的泥土略高五六公分即可,水浸泡一夜后翻出的泥土就会特别松软,利于爬犁作业,爬犁一般四十公分宽,一米左右长,用条木制成,条木下面带有粗钉子,长约八厘米左右,粗钉子略带勾成排状向前,勾子与勾子之间距约五厘米左右,条木一般有四五根。

   作业前用粗麻绳系住爬犁的两端,麻绳长度根据牛的长度,还要留出牛与人之间至少一米多的距离,利于牛犁梢鞭打偷懒的耕牛,太长牛犁梢就够不着,短了也不行怕被生气的耕牛踢。套在牛脖处的麻绳两端打结与圆木连接,圆木一般制作的很光滑,呈弧形状套在牛脖子上,用来保护耕牛的脖子不受损伤。圆木又叫牛挨(注:方言,意思是挨着牛脖子)。

   作业时农人站在爬犁上,一手牵着绳子,一手拿着牛犁梢,下雨时还要披上蓑衣戴上斗笠。手上的绳子一般为小指头般大小的细绳,穿在牛鼻孔里,农人手拿着绳子用于指挥耕牛前进与拐弯,一般爬犁上还会压上石头或泥巴块增重,使爬犁时效果更好。

   爬犁作业完成后,就需要施肥一般是牛粪猪粪之类,还有养猪时农家垫在猪圈里的稻草,因为稻草中含有猪粪与猪尿,农人头年秋后就要把这种垫在猪圈里的稻草取出,放在田埂边一层草木灰一层猪圈草,腐熟后就是最好的有机肥,有时也会用化学氨肥即氨水进行肥田。施肥后农人得等上几天叫做育田,育田完成后就可以育秧,等秧苗育成后就可以进行播种。

    故台州二月二习俗没有特别讲究,如今倒也民族习俗互通有理发习俗,而农历四月初八称牛生日,这一天耕牛息耕。农家采乌桐叶捣成汁水擦洗牛,叫“浴牛“。用乌桐嫩叶捣汁煮饭,或捣成馍粢,色泽青亮有清香,叫“乌饭“和“乌饭馍粢“。开秧门 农历四月,择满月拨秧,香烛祈神,称“开秧门“。插秧结束,称“关秧门“又称“了田“,以包扁食(或作羹)庆贺,称为“了田羹“。






作者: 北国睡莲    时间: 2019-3-2 21:22
沙发上欣赏什么叫二月二教牛?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1:24
北国睡莲 发表于 2019-3-2 21:22
沙发上欣赏什么叫二月二教牛?

给老友敬茶,花子小时候也不懂啥叫“教牛”
作者: 北国睡莲    时间: 2019-3-2 21:25
现在没米了,献花敬茶码字辛苦!
作者: 泰山乌鸦    时间: 2019-3-2 21:30
不了解南方农俗,大长见识。

我们这里二月二无典故无活动,只记得小时候吃过糖炒黄豆和俗称“蝎子爪儿”的糖炒面丁。
现在什么也没有了。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1:36
北国睡莲 发表于 2019-3-2 21:25
现在没米了,献花敬茶码字辛苦!

码字有乐,乐在其中,老友同乐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1:40
泰山乌鸦 发表于 2019-3-2 21:30
不了解南方农俗,大长见识。

我们这里二月二无典故无活动,只记得小时候吃过糖炒黄豆和俗称“蝎子爪儿” ...

小时候的这种记忆应该特别深厚吧,欢迎先生临帖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3-2 21:45
教牛,还是头一回听说,想想也是,犁地时它若不走直线,那不全乱套了
作者: 闲庭赏月    时间: 2019-3-2 21:45
你们那里的风俗挺有意思。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3-2 21:48
犁地完了再用爬犁,目的是将犁后的沟壑耙平整,以待后用吧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1:5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9-3-2 21:48
犁地完了再用爬犁,目的是将犁后的沟壑耙平整,以待后用吧

是的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1:51
闲庭赏月 发表于 2019-3-2 21:45
你们那里的风俗挺有意思。

小时候只是听长辈说二月二教牛,现在想想真有意思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1:52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9-3-2 21:45
教牛,还是头一回听说,想想也是,犁地时它若不走直线,那不全乱套了

做牛好辛苦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3-2 21:57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2 21:50
是的

看来水田跟旱田的做法是一样滴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3-2 21:58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2 21:52
做牛好辛苦

做啥也辛苦
作者: 江城雪    时间: 2019-3-2 22:30
欣赏点赞老弟台州的?好地方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2 22:33
江城雪 发表于 2019-3-2 22:30
欣赏点赞老弟台州的?好地方

是的,现在台州被评为文明卫生城市,幸福指数也高。问候城主
作者: 少奶奶    时间: 2019-3-3 07:43
二月二教牛还可以,教儿子有点不适合。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3 11:08
少奶奶 发表于 2019-3-3 07:43
二月二教牛还可以,教儿子有点不适合。

是的,是的,少奶奶说的在理,教儿子这种方法就粗暴了,在那年代可以理解,那疼花子记得老清楚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3 11:10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9-3-2 21:58
做啥也辛苦

做新郎官也不容易,瑶瑶父亲都出面哉,老丈人不好惹滴
作者: 素月    时间: 2019-3-3 12:21
这个习俗真是很特别。
仿佛不是人的节日,而是牛的。
跟着朋友一起走进一段二月二的风俗。
其实牛跟人也是息息相通。牛的活动,也意味着人们要开始新一年的耕种。
朋友是历经生活的人,文字丰富,好看。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3 12:27
素月 发表于 2019-3-3 12:21
这个习俗真是很特别。
仿佛不是人的节日,而是牛的。
跟着朋友一起走进一段二月二的风俗。

谢谢素月喜欢,民以食为天,如果往回溯源,可能咱们的老祖宗都是农人,而牛在农家的地位不言而喻
作者: 素月    时间: 2019-3-3 12:30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3 12:27
谢谢素月喜欢,民以食为天,如果往回溯源,可能咱们的老祖宗都是农人,而牛在农家的地位不言而喻{:wy012: ...

嗯,生产队那会儿,我也见过,有一点点印象。
牛仔我们那里是稀罕物。记忆中也少见。
好像河边多一些,不知道是草的缘故,还是因为耕地。
我们老家耕地不多。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3 12:32
素月 发表于 2019-3-3 12:30
嗯,生产队那会儿,我也见过,有一点点印象。
牛仔我们那里是稀罕物。记忆中也少见。
好像河边多一些, ...

台州也一样,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足见耕地都很少,父辈们不容易。
作者: 素月    时间: 2019-3-3 12:37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3 12:32
台州也一样,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足见耕地都很少,父辈们不容易。

你们南方好像应该耕地多。
气温也适合动物生长。
看你头像,跟我一个同学特别像。
作者: 素月    时间: 2019-3-3 12:37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3 12:32
台州也一样,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足见耕地都很少,父辈们不容易。

你们南方好像应该耕地多。
气温也适合动物生长。
看你头像,跟我一个同学特别像。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3 12:45
素月 发表于 2019-3-3 12:37
你们南方好像应该耕地多。
气温也适合动物生长。
看你头像,跟我一个同学特别像。

很少的每个人六七分田,不能和你同学像,像了麻烦记得年轻时去电影院,一帮女孩嘻嘻哈哈的闹着正欢,一个小女孩一把瓜子壳扔在花子头上,正惊愕间,女孩说“你和我同学太像了”
作者: 素月    时间: 2019-3-3 12:48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3 12:45
很少的每个人六七分田,不能和你同学像,像了麻烦记得年轻时去电影院,一帮女孩嘻嘻哈哈的闹着正欢,一个 ...

哈哈,还有这典故啊。
那不添乱,直接就是了。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3 12:50
素月 发表于 2019-3-3 12:48
哈哈,还有这典故啊。
那不添乱,直接就是了。

对对,咱们都是园子里的好学生
作者: 林耳    时间: 2019-3-3 15:17
啊,那牛不疼么,穿那么粗的绳子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9-3-3 15:20
这个挺有意思,还有教牛,应该是这个春耕时间牛该下地干活了,也就有了这习俗。

看幽泉的二月二也挺长知识,辛苦了,周末愉快!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9-3-3 15:22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还真有这感觉呢,开始培养小牛犊了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9-3-3 15:23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还穿鼻子里,疼吧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3 15:52
林耳 发表于 2019-3-3 15:17
啊,那牛不疼么,穿那么粗的绳子

水不知道鱼的眼泪,因为它在水里。
作者: 杭小北    时间: 2019-3-3 18:11
啥都知呢,佩服!可怜的牛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9-3-3 20:58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3 11:10
做新郎官也不容易,瑶瑶父亲都出面哉,老丈人不好惹滴

泰山不是垒的,这话一点不假呀
作者: 少奶奶    时间: 2019-3-4 09:29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3 11:08
是的,是的,少奶奶说的在理,教儿子这种方法就粗暴了,在那年代可以理解,那疼花子记得老清楚

看你也是一把年纪了,跟老身差不多。我们那时候是棍棒出孝子。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4 10:51
杭小北 发表于 2019-3-3 18:11
啥都知呢,佩服!可怜的牛

欢迎妹子光临陋室,上茶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4 11:25
少奶奶 发表于 2019-3-4 09:29
看你也是一把年纪了,跟老身差不多。我们那时候是棍棒出孝子。

反正花子被母亲是牛犁梢教出来的
作者: 少奶奶    时间: 2019-3-5 08:28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4 11:25
反正花子被母亲是牛犁梢教出来的

可怜的娃。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5 10:13

那疼刻骨铭心,不过老娘打的好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5 10:15
安然 发表于 2019-3-3 15:20
这个挺有意思,还有教牛,应该是这个春耕时间牛该下地干活了,也就有了这习俗。

看幽泉的二月二也挺长知识 ...

现在机器代替了牛,牛现在更可伶,只有挨刀被人吃肉的份,人类还要研究牛肉怎么做才好吃,是不是人类更残忍?
作者: 安然    时间: 2019-3-5 11:48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5 10:15
现在机器代替了牛,牛现在更可伶,只有挨刀被人吃肉的份,人类还要研究牛肉怎么做才好吃,是不是人类更残 ...

所以有的地方人反对吃牛肉了,有时也是很矛盾的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19:17
欣赏有权兄精彩佳作!点赞加赏!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19:20
翻田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常常可以赤脚跟在大人后面,大人在前面赶牛犁田,孩子们就可以从犁出的泥土或犁沟中找泥鳅,有时也会翻出黄鳝(鳝鱼),泥鳅在头年秋收后就会藏入泥土里,因其带有粘液,就会形成一个很光滑向下的泥鳅洞,而黄鳝却不同因其体型较长是横洞。所以犁田时对翻出光滑的洞,就会找到泥鳅,有时洞也会被整个卷到上面,孩子们用一个个小指头挖的不亦乐乎,而此时的泥鳅最为肥美。

真好玩!我小时候最爱抓鱼了!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19:21
翻田后就要放水灌田,水一般是淹没翻出的泥土略高五六公分即可,水浸泡一夜后翻出的泥土就会特别松软,利于爬犁作业,爬犁一般四十公分宽,一米左右长,用条木制成,条木下面带有粗钉子,长约八厘米左右,粗钉子略带勾成排状向前,勾子与勾子之间距约五厘米左右,条木一般有四五根。

说的好细子!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19:23
故台州二月二习俗没有特别讲究,如今倒也民族习俗互通有理发习俗,而农历四月初八称牛生日,这一天耕牛息耕。农家采乌桐叶捣成汁水擦洗牛,叫“浴牛“。用乌桐嫩叶捣汁煮饭,或捣成馍粢,色泽青亮有清香,叫“乌饭“和“乌饭馍粢“。开秧门 农历四月,择满月拨秧,香烛祈神,称“开秧门“。插秧结束,称“关秧门“又称“了田“,以包扁食(或作羹)庆贺,称为“了田羹“。

听起来真好!这么多讲究!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7 21:37
紫叶萧萧去 发表于 2019-3-7 19:23
故台州二月二习俗没有特别讲究,如今倒也民族习俗互通有理发习俗,而农历四月初八称牛生日,这一天耕牛息 ...

     都是农田干活累的,平时忙没时间做这些,闲了嘛找个理由弄点吃的算犒劳一下家人们。台州的小吃还是很有名的,比方“了田羹”又叫“发财羹”都为了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发财羹用米粉,芥菜、香菇、虾皮、肉丁、冬笋等切细一点,弄起来特别鲜美。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7 21:40
紫叶萧萧去 发表于 2019-3-7 19:21
翻田后就要放水灌田,水一般是淹没翻出的泥土略高五六公分即可,水浸泡一夜后翻出的泥土就会特别松软,利于 ...

老哥小时候跟着父亲爬犁作业弄过,这活还真干不了,记忆还有些,对泥鳅还是最感兴趣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7 21:55
紫叶萧萧去 发表于 2019-3-7 19:17
欣赏有权兄精彩佳作!点赞加赏!

谢谢妹子赏点银子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23:10
本帖最后由 紫叶萧萧去 于 2019-3-7 23:13 编辑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7 21:37
都是农田干活累的,平时忙没时间做这些,闲了嘛找个理由弄点吃的算犒劳一下家人们。台州的小吃还是 ...

紫叶好像嗅到了香味!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23:11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7 21:40
老哥小时候跟着父亲爬犁作业弄过,这活还真干不了,记忆还有些,对泥鳅还是最感兴趣

嗯!泥鳅好吃!我却不大喜欢!就喜欢抓鱼!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23:12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7 21:55
谢谢妹子赏点银子

一碗米的事!只能喝粥!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7 23:18
紫叶萧萧去 发表于 2019-3-7 23:12
一碗米的事!只能喝粥!

有粥吃好,花子万分感谢,几天花子没要的啥,这零下十几度的蜷缩在街角,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肚子饿煞哉,谢施主万福、万福,
作者: 出谷幽泉    时间: 2019-3-7 23:33
本帖最后由 出谷幽泉 于 2019-3-7 23:34 编辑
紫叶萧萧去 发表于 2019-3-7 23:11
嗯!泥鳅好吃!我却不大喜欢!就喜欢抓鱼!

抓鱼是好,南方河道抓鱼一般都是在夏季,等到河道水浅的时候,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提桶子与渔网,那种场面很震撼的,河道里渔也多,不像现在农药化肥的鱼也少见,记得有一次花子七八岁时候,大人们抓鱼跟在后面屁颠颠的,花子胆子大也下去了,等大人们都回家了,化子却在一个桥墩子下摸螃蟹,因桥墩子是石头垒成的,抓鱼后水被搅浑,躲在石头缝里的螃蟹也难受,滋啦啦的往外跑,花子见一个抓一个,不知不觉天黑了,还抓的正起劲,老妈四处找不到急煞哉。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23:35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7 23:18
有粥吃好,花子万分感谢,几天花子没要的啥,这零下十几度的蜷缩在街角,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肚子饿煞哉, ...

哈哈哈!幽泉兄千万别客气!紫叶
作者: 紫叶萧萧去    时间: 2019-3-7 23:35
出谷幽泉 发表于 2019-3-7 23:33
抓鱼是好,南方河道抓鱼一般都是在夏季,等到河道水浅的时候,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提桶子与渔网,那种场面很 ...

想象得到那情景!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