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33年后,“司号员”重回军营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色空蒙    时间: 2018-9-12 10:31
标题: 33年后,“司号员”重回军营
本帖最后由 山色空蒙 于 2018-9-12 10:34 编辑

33年后,“司号员”重回军营
2018-09-11 22:09 来源:政知

原标题:33年后,“司号员”重回军营
撰文 | 庄立人 韩兵
       如果你是军迷,喜欢《亮剑》《集结号》这样的军旅剧,一定会被军队冲锋时军号的声音所震撼,喇叭声绕梁,多少年不忘。
9月11日,军号声再次在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的脑海里响起,因为来自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的消息显示,我军将恢复和完善司号制度。
      从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了解到,我军司号制度恢复和完善工作正有序展开,拟从10月1日起全面恢复播放作息号,下达日常作息指令。明年8月1日起,全军施行新的司号制度。
戳开视频,先感受一下。
司号兵33年前曾被裁
       新的军队司号制度分为作息类、行动类、仪式类三类21种号谱。其中,作息号种包括起床号、出操号、收操号、开饭号、上课号、下课号、午睡号、午起号、晚点名号、熄灯号、休息号等11个标准号谱。
       可以想见,军营里将再次响起嘹亮的军号。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忍不住想聊聊司号制度的前生今世。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国民革命军在连以上都编有司号兵,号谱主要分为差事、脚步两大类;红军创建后,因依旧沿用旧军队号谱,致使敌我双方常常发生误会,1931年11月,中革军委总参谋部制定颁布《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发出《关于司号问题的通令》,人民军队首次拥有了自己的号谱和司号制度规范。
       而号谱则细分为战斗类、勤务类、名目类、仪式类四类共300余种。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新中国成立后,司号制度也相应得到完善。1962年,原通信兵部重新编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号谱》,保持原号谱类别不变,将号种精简为109种。
      到了1985年,因战争形态的演进和我军现代化建设发展,陆军淘汰了包括司号兵在内的骡马、骑兵等不适应现代战争的兵种和专业,作为专业兵种的司号制度也随之销声匿迹。
      之后,则是相应采用电子军号光盘取代了司号兵。
新司号员怎么吹军号
      以前在战场上,司号声就相当于军令。
      老红军段克礼曾从号兵“吹”到号长,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嘹亮的冲锋号一响,不仅能起到发布命令的作用,还能鼓舞士气,震慑敌人。”
      正因为司号兵如此重要,以至于很多人误会其是一个兵种。
      实际上,司号兵是专业兵。
      中国军网曾在一篇文章中普及:凡是“兵”字能用“员”字替换的,一般都不是兵种,而是专业兵。在新的军号制度中,就再次提到了“司号员”。
      新司号制度课题组成员陈零透露,此次恢复和完善的司号制度,由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牵头负责。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领导介绍说,这次恢复和完善司号制度的意义在于:
       那么,以后应该怎么吹号呢?
       根据相关规定,此次恢复的司号制度,将采取兼职为主、专职为辅的方式,调整编配司号员,在保留传统军号的基础上,研发新型军号和电子号音播放系列设备。
       至于军号的具体使用形式,也有更新,陈零接受采访时表示:
影视中响起的司号声
       司号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八一电影制片厂制作的《我的军号》
       在电影《我的军号》中,讲述了红军一名司号员在战争中经历磨练,却始终对司号员的职责保持忠诚,拼尽努力把军号谱和号嘴保留下来的过程;在电视剧《亮剑》中,冲锋号吹响时,李云龙带领全团向敌方阵地进攻,相信电视机前的大家也一样热血沸腾;在某些部队驻地,每天早上也能听到沿用至今的司号声;甚至许多中学、高校也使用起床号来唤醒学生……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2016年《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中,曾提到要“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引导各级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号令意识”。司号制度就是部队纪律和规范的典型符号。
此次司号定位,以部队管理为主,兼顾指挥通信和军事文化建设功能。政知君以为,其中“研发新型军号和电子号音播放系列设备”,颇值得期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井冈山市的军号雕塑 供图/视觉中国
资料 | 解放军报公号 新华网 福建日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