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家园

标题: 涂鸦 [打印本页]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08:45
标题: 涂鸦
我以往和姐姐聊天惯了,姐夫九月退休,我和姐姐的电话粥少了很多,故此在这开贴聊天~~~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08:57
重读红楼梦,读到八回了,下边胡乱写几句。红楼梦描写人物心里思维就如同今人思维,对话语言也不陌生,不断的串门子,把客人往炕里让,往炕沿上让,热热乎乎的交流。曹公了不起。
红楼梦中的人情味好多传承下来到至今,也许祖国五千年前也是这样的人情味儿,但是那时都是文言文,记录下来一点东西,后人还猜来猜去的。
红楼梦中相互请客,互相串门子,以贾母为首的,爱串门子的习俗,小说描写津津有味。在我小时候去农村姨家、姥姥家(也是舅舅家),也是那样的爱串门子,村里亲戚套亲戚走动,唠嗑,但是贾母她们的排场等级和百姓家是不一样的。
话说刘姥姥和周大娘的对话与行动描写,可以说就是那些现代版的小说细节描写,也不过如此。走进红楼梦,也就找到了中国人的根。
坐炕沿这个传统,那时也在我们市内波及,上世纪七十年代有好多平房拉成趟房,也会像那时农村一样,左邻右舍、街坊四邻的串门子走动。而且我家是二楼日本人时期的简易楼房,也搭了空心火炕,邻居来家,也是坐着炕沿唠嗑。楼上14家,大宽走廊,来回的串门子唠嗑,所以看红楼梦,也会想起小时候串门子的热闹。小学时,这14家就有7名同班同学,女孩子几个走动频繁,有时会比比织毛衣做家务等,就上学前,也把家里地板擦完才一同上学去。红楼梦里的小孩子也在一起学这学那的,情节像。
我们为什么14家,就有7名同班同学,看莫言小说《蛙》中写到,——这是一九六零年闹饥荒前,而在灾荒的三年里,人们没有了生育能力,过后六三年来了个“地瓜小孩”年——婴儿大丰收。 山东这样,大概全国都一样,我们7名同学基本就是1963年生人。
而现在的水泥楼房越来越高,几乎人们不去谁家坐坐了,一般都是新楼房装修时认识几家,也就在楼梯、电梯遇到时打声招呼,火炕,炕沿的时代远去。
社会的进展是大得不可思议了,应该就从独生子女这代,电脑,手机的,再不用邻里之间串门子了。

火炕炕沿让贵宾,红楼楼少炕多拼。
北方大雪红梅绽,贵胄侯门火炕亲。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3 11:17
60后的淡月没赶上闹饥荒呀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3 11:20
我小学时请一老太太忆苦思甜,“在那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吃不饱穿不暖,饿死了不少人,特别是62年”,学校领导听到这儿赶紧上台让老太太打住{:57:}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2:25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7-11-13 11:17
60后的淡月没赶上闹饥荒呀

没赶上60年的饥荒年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2:28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7-11-13 11:20
我小学时请一老太太忆苦思甜,“在那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吃不饱穿不暖,饿死了不少人,特别是62年”,学校领 ...

我在小学时听不止一次这样的忆苦思甜。忆苦思甜还是有些教育意义,但不能成一种形式,成为运动就吓人了。

谢谢水清来访支持,问好。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3:43
贾平凹说:“待看到张爱玲那一系列(小说),中她的毒已经日深。”还说:“张(爱玲)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有她的书读,就够了!”我信这话。
我写不出像贾平凹那样的一篇《读张爱玲》,但我也在想,我咋就喜欢张爱玲的作品呢?喜欢她小说描绘凡人的烦恼,喜欢她“制造”的那份人物内心的苍凉,喜欢她能让各种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爱读她作品的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
一个传奇的女子,能写出不少很平实的生活来,一个大户人家的孩子,见识多,对富人家的人物的穿着和室内的摆设描写细致,也能对“小艾”那样的穷人的苦楚,剖析的淋漓尽致。
风华绝代的才女让贾平凹说成“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呵呵,其实小说家都是会说是非的人,也是启示人专家,往往还能预测点什么。而张爱玲的是非说的更深入人心吧。
看张爱玲的照片是傲气的,读张爱玲的作品是涓涓细流,方方面面的人物,方方面面的情感,除了没有写出手机外,什么都呈现了。
她的文章正像她说的“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她笔下的人物往往是人生安稳的那一面,不是极端的好与坏。她还说她的文章“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时代的总量。”我生活的时代不是英雄时代,该是我喜欢张爱玲作品的原因。

《张看》《流言》名惊艳,风华绝代富传奇。
小说装满人间事,金字塔尖谁可敌?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3:46
张爱玲是我很崇拜的作家
夕阳秀

2010-11-3 7:39




张爱玲的散文中说过“却是让故事自身给它所能给的,而让读者取得他所能取得的。”她能让故事自身去说明,是个极高水平的写作方法。她的书我常常翻翻,百看不厌。她写人物能入木三分的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让人能感觉到那样的真实,道出人性的真谛。比如《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那呆呆的神情,好像什么时期都有这样的男孩,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前因后果。而《心经》里的小寒也是那样“小寒爬下床头,跪在箱子一旁,看着她做事。看了半日,突然弯下腰来,把额角抵在箱子的边缘上,一动不动。”两个青年人是在古旧式与现代式两种不同的家庭中成长的,但都是走进痛苦万状之中。张爱玲真是妙手。她写各种的家庭,都那样的深入人的内心,每个人物的灵魂都呈现给读者。在爱虚伪、爱掩饰自己的社会中,只有在这些小说家中看到认得人性的真面目。

张爱玲的一生是孜孜不倦的观察生活,揣摩人心,呈现给我们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卷,更辐射到了我们时代的生活,其人性的上演还是有那般的影子。也喜欢她不少小说篇幅短的特点。该收笔,绝不赘笔。佩服她能截取某人物的一生中的一段“时光”,就能把人写的性格鲜明。

从张爱玲的散文中看出她也是生长在不和谐的家庭,她也许常有话要说,所以就走上了写作的路。天才,没有常人家庭的生儿育女,但写作成就完全胜过很多常人。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3:47
再读《小团圆》
夕阳秀

2009-12-23 14:53




第一次读小团圆大概是今年5、6月份,今天再读就比较细致,因为二读是品,而一读是看主线何去何从。

从开头读,就强烈的感觉到张爱玲对人物的相貌和人物的穿衣打扮描写的细致、精湛。张爱玲的观察力极强。

小说开头就有一场母女见面的戏,描写九莉的母亲蕊秋的举止,神态和她们的心里描写,其中也包括亨利嬷嬷的心理反应,都很传神的描写手法。

九莉心喜自己得到了八百元的奖学金,她“还以为憋着好消息不说,会熬不过那一两天。”高高兴兴的去“浅水湾”高级旅店见妈妈,见到,马上报喜,而她母亲想歪了。

九莉是在大家族成长,见识多,尤其男女关系这方面,三妻四妾的都常见,还有别的情感交织,九莉也该是成熟的早些,所以很敏感她母亲的想法,她母亲的话使她坐立不安,那样的怕去旅店见她的母亲,怕蕊秋退回给学校奖学金,等去了,在回来的公共汽车上才明白了母亲说话时遮遮掩掩,是输掉的钱,正是她的八百港币奖学金。这使九莉“不是她自己作的决定,不过知道完了,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一位母亲就这样的熄灭了女儿的美好心情,让九莉看到了母女关系的尽头。

蕊秋一开始的歪想到底是真是假?是不是她看完奖学金的校方信,就决定自己用这钱呢?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3:49
一直不会写评论文章,写了三次,也没表达出喜欢张爱玲作品的全部的心情来。
作者: 林耳    时间: 2017-11-13 15:1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7-11-13 11:20
我小学时请一老太太忆苦思甜,“在那万恶的旧社会,穷人吃不饱穿不暖,饿死了不少人,特别是62年”,学校领 ...

笑死我了

作者: 林耳    时间: 2017-11-13 15:18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3 08:57
重读红楼梦,读到八回了,下边胡乱写几句。红楼梦描写人物心里思维就如同今人思维,对话语言也不陌生,不断 ...

我觉得这个串门的看着很新鲜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5:20
林耳 发表于 2017-11-13 15:18
我觉得这个串门的看着很新鲜

谢谢关注支持,问好。

作者: 林耳    时间: 2017-11-13 15:22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3 15:20
谢谢关注支持,问好。

嗯,问好淡月。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3 15:36
林耳 发表于 2017-11-13 15:22
嗯,问好淡月。

谢谢,欢迎常来涂鸦屋坐坐

作者: 林耳    时间: 2017-11-13 15:37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3 15:36
谢谢,欢迎常来涂鸦屋坐坐

一定来的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3 20:45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3 12:25
没赶上60年的饥荒年

看来跟我是同龄人呀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3 20:47
林耳 发表于 2017-11-13 15:16
笑死我了

这是真事老太太没文化,估计62年饿死的人不会少,不然她不会印象深刻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3 20:50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3 12:28
我在小学时听不止一次这样的忆苦思甜。忆苦思甜还是有些教育意义,但不能成一种形式,成为运动就吓人了。 ...

忆苦思甜给小学生讲就是唱大鼓的吃石灰-----白说,至少也得是高小或者中学生才能真正起到教育意义

作者: 多瑙河    时间: 2017-11-13 22:33
好文章,欢迎淡月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4 06:36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7-11-13 20:45
看来跟我是同龄人呀

我们是同龄人,但是世界那么大,你都出去看了,我还没看呢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4 06:38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7-11-13 20:50
忆苦思甜给小学生讲就是唱大鼓的吃石灰-----白说,至少也得是高小或者中学生才能真正起到教育意义

点赞~~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4 11:16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4 06:36
我们是同龄人,但是世界那么大,你都出去看了,我还没看呢

也许后来者居上呢也未可知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4 11:16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4 06:38
点赞~~

淡月上午好!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5 06:20
本帖最后由 淡月 于 2017-11-15 06:22 编辑

反思 [仙吕 寄生草]   文/~秀秀~   
(秋病已久,想入非非。阴雨几日。)
将南窗帘拉紧,西门口顶平。便有那林姑娘冷雨敲窗映,董鄂妃端坐大家敬,凤藻宫幽闭囚出病。便想着半徐娘手快论闲情,女人家心累才没命。
本文发表于 2017-10-10 10:34 ,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5 06:24
水清木青 发表于 2017-11-14 11:16
淡月上午好!

清版 早上好!

作者: 水清木青    时间: 2017-11-15 11:16
淡月 发表于 2017-11-15 06:24
清版 早上好!

上午好!

作者: 多瑙河    时间: 2017-11-15 22:07
淡月的文学造诣很深,佩服!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6 07:02
多瑙河 发表于 2017-11-15 22:07
淡月的文学造诣很深,佩服!

班班过奖了,谢谢鼓励支持,问好。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7 06:44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我市原市长就这样,大概判了13年。

有条兴盛路几年前眼看着有些堵车了,却加宽绿化带,现在又要拓宽通车道,大概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车辆拥堵现象。

加宽绿化带时,就是上边的市长在任时期。老话说,一世为官,九世为牛,大概就是说这样的官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7 07:01
电脑版和手机版我不能掌握转换,电脑版看帖字小,眼睛有些受不了~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7 07:13
在手机上找到了 精简版,字大了。
这二年看手机,眼睛视力累坏了。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19 19:29
本帖最后由 淡月 于 2017-11-19 19:31 编辑



尴尬的年龄段
在年轻人论坛说带外孙什么的,觉得不适宜,于是就去了老年论坛。去了老年论坛几年,大多数人又比我大十岁八岁的。人家都下过乡,恰恰就从我毕业那年结束下乡运动。
这几年一直看老年人论坛旅游聚会,我今年九月中旬时也动了心,去报了过年春天去重庆的活动,后来看到组织者非常繁琐的跑旅店,景点,还举办晚会等,这样麻烦我没料到,于是退出活动,以后也不想参加。
刚才去另一个老年论坛,那里能有一个多月,开开停停网站,原来是猝不及防的关闭,因为国内论坛性质的,不准个人开,于是站长筹钱6240元费用,网站挪到香港。不容易。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20 09:32
1.昨天女儿和我 带宝宝去室内游乐场,玩各项电子不电子的游戏,大概刷了100元卡,玩了四个半小时。
女儿絮絮叨叨跟我聊了一会关于好多家长“抢跑”问题,孩子在幼儿园就把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学完,我女儿意见“抢跑”不好,女儿有个同学是小学老师,说早早就把课程先学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有时还影响别的孩子。但别的小朋友家长说了,要是不先学,别的孩子都先学了,自己的孩子在正式课堂上没学会,这样积攒下来,越来越听不懂老师讲课,不也得在课堂上闹。
还有孩子玩电子游戏的事,当我女儿初中时,有些男同学,偷偷的去网吧、游戏厅玩儿电子游戏,现在幼儿们,家长领着去玩,觉得不偷偷蔫蔫的玩游戏,将来大了就不至于玩游戏上瘾。这点,那就拭目以待了。
2.我爱看些写小孩子的帖子。外孙出生后,最先看的是江南铁鹰写外孙女的帖子,他外孙女比我外孙小几天,他写的孩子很小时的表情,喂奶等,孩子一天天长大,各种遇到的乐趣与不容易,感觉很亲切。大概看了一年,江南铁鹰老师就不写了,看他大量的写小说,偶尔我也看几篇,文笔好。忽然好长时间不见他有作品,前几天忽然看到他还在发表层出不穷的小说作品,原来中断8.9个月,还是在写作。大概能有四十来部小说,人家写万八千字那么容易!但是我还是更爱看他写他外孙女的事。
当看不到他写孩子的帖子时,无意中在老年论坛,看到了教苑园丁老师写带孙子的日记(他孙子比我外孙大两岁多),使我对幼儿教育多些了解,好不去乱指挥女儿怎样管理孩子。
这两位老师都是亲自带孩子,文笔又好,很值得学习的。
3.我这二年只要在手机新闻中 一看到幼儿活动时,有各种危险发生的文章,赶紧发到朋友圈,好让女儿注意些,后来知道女儿根本不看我发朋友圈的新闻,我就寂寞了,我在朋友圈消停了。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20 09:33
上网这些年,偶尔就想比量写写小说,目标万字的短篇就可以。
小说可以交叉构架的写人,写事。可以讽刺,可以塑造喜欢的人,可以鞭笞一点不喜欢的事物。无奈,笔拙。能写记叙文,都是难得的了~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20 09:34
12年去了苏杭上海,去了一些博物馆,可能是去多了,再不想进博物馆。旅游喜欢自然风光,也喜欢街景。想想绕西湖走一圈,走到天黑,还看到了西湖音乐喷泉,很过瘾,再去 还要走一圈。苏州的金鸡湖静悄悄,喜欢。上海船渡到浦东也不错,傻走南京路挺好玩。
去年去大连,徒步栈道和星海大桥走了7小时,今年老公腰脱犯病,至今没好,不知道过年,还能去否~


作者: 多瑙河    时间: 2017-11-21 21:40
淡月 发表于 2017-11-20 09:34
12年去了苏杭上海,去了一些博物馆,可能是去多了,再不想进博物馆。旅游喜欢自然风光,也喜欢街景。想想绕 ...

淡月喜欢旅游吧?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22 06:08
多瑙河 发表于 2017-11-21 21:40
淡月喜欢旅游吧?

喜欢,但走的地方不多,很希望老公能早点退休,但他还得7年退休。两口子一起旅游很方便。

作者: 多瑙河    时间: 2017-11-22 21:13
淡月 发表于 2017-11-22 06:08
喜欢,但走的地方不多,很希望老公能早点退休,但他还得7年退休。两口子一起旅游很方便。

我们也是,很想夫妇俩自由自在旅游,可是我离退休还很远。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23 05:01
有一位老人大约85岁,生在富人家,一生也坎坎坷坷的,多年前花28万买的房子,有很大院落,叫 梦圆,晚年终于归属神仙般的生活,命运回到初始的幸运。
作者: 淡月    时间: 2017-11-23 05:03
多瑙河 发表于 2017-11-22 21:13
我们也是,很想夫妇俩自由自在旅游,可是我离退休还很远。

欧洲休假旅游是常态,也可以走走的。





欢迎光临 忘忧草家园 (http://wyc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